核糖核酸(RNA)是一類重要的遺傳物質,經編碼轉錄成蛋白質則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不過,研究發現,非編碼RNA占人類基因組轉錄產物的90%以上。由于不參與編碼,這類RNA曾被認為是人類基因組的“暗物質”或者“垃圾”。 近年來,大量新研究成果表明非編碼RNA是許多生命過程中富有活力的參與者。2006年,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潤生等人按照堿基個數的多少,將非編碼RNA分為小、中、長三類。小非編碼RNA上的堿基小于50個,中非編碼RNA上的堿基為50到500個,而長非編碼 RNA上的堿基則超過500個。 日前,陳潤生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目前,生命科學界已經對小非編碼RNA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長非編碼RNA的機制和功能研究則應當受到關注。” 但是,研究表明,在模式生物中,相比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含非編碼RNA更多,非編碼RNA代表了哺乳動物及幾乎所有復雜生物基因組的主要產物。對此,陳潤......閱讀全文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1015201101100調控配體呈遞培養高侵襲性的癌細胞用于開發高效靶向抗腫瘤納米載體的研究帥心濤中山大學邊黎明香港中文大學1025201101102涂層下航空鋁合金在海洋環境下的局部腐蝕演化規律及機理劉法謙中山大學鄒芳鑫香港理工大學1035201101108綠化海綿城市:利用城市植物實時評估蓄洪
7月份即將結束了,7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艷麗/章新政課題組從結構上揭示Cas13a切割RNA機制 doi:10.1016/j.cell.2017.06.050 作為一種VI-A型CRISPR-Cas系
關于公布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的通告 根據《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將2014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名單予以公布。 建議資助項目申請人有違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或其他學術不端行為
藏醫和中醫一樣,是中華民族的寶庫,在做好傳承的同時,要用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不斷挖掘其精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10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陳潤生在2016年第八屆兩岸互聯網發展論壇上就藏醫藥問題接受了中國西藏網記者的采訪。 陳潤生是中國最早從事理
9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組與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組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發現來源于基因內含子區域的環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環機制及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重要功能。 眾所周知,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
9月27日,國際學術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組與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組的最新合作研究論文,發現來源于基因內含子區域的環形RNA新分子,揭示其成環機制及在基因轉錄調控中的重要功能。 眾所周知,人類基因組中存
最近,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田豐教授團隊與楊小紅教授團隊合作研究,以368份玉米自交系未成熟籽粒為實驗材料,定位玉米種全基因組水平QTL(數量性狀位點),全面解析了其可變剪接的調控機制,并為研究表型變異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植物細胞》雜志上。 可變剪接,這個早在上世紀就
可變剪接,這個早在上世紀就被提出的概念,在近幾年的研究中,又“火”了起來。科學家們發現,可變剪接不僅豐富蛋白質組多樣性,還在生物體內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 可變剪接是什么?這項研究有了什么新發現?是怎樣得出來的?實驗中的難點是什么?對之后的研究有怎樣的借鑒意義?科技日報就此采訪了該研究團隊。
生物通報道:長非編碼RNA(lncRNA)是一些長度超過二百個核苷酸的RNA分子,來自于基因組的非編碼區域。雖然lncRNA沒有編碼任何蛋白質,但它們在不同組織和發育階段特異性表達。研究者們普遍認為lncRNA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但對它們的具體功能還知之甚少。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
從細菌到真核單細胞,從真核單細胞到復雜生命,在物種進化的時間長河里,生命體中每一個可能導致物種演變的功能“單位”都值得科學家探究,比如細胞中廣泛地存在功能未知的“暗物質”——長非編碼RNA。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陳玲玲研究組的最新研究
2月10日,上海生化細胞所陳玲玲研究員與上海生科院(健康院)計算生物學所楊力研究員受邀在《Trends Cell Biol》發表了題為“ALUternative Regulation for Gene Expression.”的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靈長類(包括人)基因組中特異的Alu短散在核重復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天然物質霍霍巴油是一種深受化妝品青睞的原料。然而,極少有人知道霍霍巴(Jojoba)的拉丁名種加詞是“中國”(chinensis)。實際上,我國在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零星引種霍霍巴,幾乎沒有規模種植。這個命名的陰差陽錯源于,19 世紀早期的發現者從美國一個植物園收集的霍霍巴種子與另一在中國收集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Molecular Cell近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陳玲玲研究組關于長非編碼RNA的最新進展。該研究發現,一類新型長非編碼RNA,或與小胖威利綜合征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人類基因組中存在大量被稱為基因組“暗物質”的非編碼序列,包括基因
對于絕大多數物種來說,外界所能提供的能源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往往對物種的生存起決定作用。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胡松年組客座研究員陳衛華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合作者們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對“能量節省”壓力下基因組的演化情況進行了系統研
對于絕大多數物種來說,外界所能提供的能源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往往對物種的生存起決定作用。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科學與信息重點實驗室胡松年組客座研究員陳衛華以及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歐洲分子生物實驗室的合作者們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對“能量節省”壓力下基因組的演化情況進行了系統研
為進一步加強國內外質譜界學術交流,并采用更新穎的互聯網形式組織交流活動,將質譜新技術和研究應用拓展和普及到更多的人,共同提高我國質譜研究及應用水平,中國質譜學會將在2016年11月1日-4日,組織“2016 CMSS中國質譜學會質譜網絡研討會”。會議邀請30位質譜大咖與您在線對話,報告內容涵蓋質
在日前于北京召開的第四屆全國功能基因組學高峰論壇上,眾多與會專家就基因技術發展方向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深入交流。作為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基因測序能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征及行為合理性。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予以提前預防和治療。
基因克隆的常用方法 基因(gene)是遺傳物質的最基本單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動的基礎。不論要揭示某個基因的功能,還是要改變某個基因的功能,都必須首先將所要研究的基因克隆出來。特定基因的克隆是整個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學的起點。本文就基因克隆的幾種常用方法介紹如下。
9月27日,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在上海開幕。在為期2天半的會議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700余名專家學者代表,將圍繞“新冠病毒研究與轉化醫學信息學”“單細胞組學分析方法與應用”“人工智能與生物信息學”和“腦科學與生物信息學”等生物信息學諸多傳統與新興領域進行研討與交流。 中國科
從2002年開始,袁隆平團隊在Science,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PLOS Biology 等雜志發表了23項研究成果,iNature系統介紹一下以袁隆平為通訊作者的典型研究成果,由于版面限制,我們只介紹其中典型的文章: 【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4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共計141個項目。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0年立項137個項目、2012年立項2個項目和2013年立項2個項目。驗收結果顯示: 1.“主要農作物核心種質重要農藝性狀單元型區段及互作
長非編碼RNA(long non-coding RNAs)是一類長度大于200 nt的非編碼RNA。已有研究表明,長非編碼RNA具有重要的調控功能,在植物和動物的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lncRNA還與人類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對lncRNA的注釋、探索lncRNA的功能具有
剩男剩女們也許總在為找不到最合適的另一半撓頭。他(她)們走在相親的路上,疲于奔命,但因一次次的“見面就掰”,倍感無奈而神傷。 一項科學研究所揭示的“單身基因”,以及基因檢測市場的日趨火熱,讓“中國最大的嚴肅婚戀交友網”——世紀佳緣交友網(下稱世紀佳緣)嗅到了全新的商機。
3.2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DD-PCR) DD-PCR是在AP-PCR基礎上發明的一種RT-PCR方法,主要用于 2種或多種類似生物個體在基因表達上的差異分析。其基本原理是:所有真核生物的成熟mRNA都含有不同長度的poly+(A)尾部序列,根據poly+ (
其基本原理是:用一個在種源上相近的基因組將靶基因組中所有共同的基因掩蓋起來,而只暴露出特異的基因,在整個反應中只有特異基因能被擴增。其操作程序為:(1)用同一限制性內切酶(一般用Bam HI,Bgl II或Hind III)同時處理靶基因組和掩蓋基因組DNA,其中掩蓋基因組DNA的量至少要2
蜜蜂是典型的社會性昆蟲,蜂群通常由兩種性別,三種類型的個體組成,即雄蜂、工蜂和蜂王。雄蜂為單倍體,由未受精卵發育而來,而蜂王和工蜂都是二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均為雌性蜂。作為兩種不同的級型,蜂王和工蜂雖具有相同的遺傳背景,但二者不僅外部形態有顯著不同,在生理和行為上也存在巨大差異。這種級型的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香港研究資助局2011年度聯合科研基金共收到有效申請簡表294份。經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香港研究資助局的初步評審,有61件聯合申請(名單附后)同時通過雙方初評,進入下一階段的評審。 附件:初評結果公告(名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香港研究資助局聯合科研基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