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資料患者,男,17歲,因左股骨骨折內固定術后3個月就診。3個月前打籃球時跌倒致左大腿腫痛伴畸形,于當地醫院攝X線片顯示左股骨下段骨折,給予左股骨骨折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2個月前左膝關節疼痛,左股骨內側腫脹不適,皮溫增高。考慮術后血塊瘀積,給予康復鍛煉20d后復查CT,顯示左股骨遠端占位,周圍軟組織腫塊。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病理診斷:高級別梭形細胞肉瘤,骨肉瘤不排外。免疫酶標:Ki-67(5%+)。送檢穿刺組織未見明顯骨樣基質,建議腫塊切除后明確診斷。1個月前左大腿腫塊迅速增大,累及左大腿下段周徑,質硬,表面皮溫增高。給予脂質體阿霉素60mg化療。出現Ⅰ度肝臟損害,未見明顯骨髓抑制。給予多美素60mgd1+順鉑85mgd1~2方案化療,病情未見好轉。8d前開始發熱,午后高熱,體溫最高39℃,伴咳嗽咳痰,左下肢腫脹加重。遂來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骨腫瘤科就診。查體:體溫38.4℃,脈搏100次,呼吸19次,血壓15.9/10.6k......閱讀全文
臨床資料患者,男,17歲,因左股骨骨折內固定術后3個月就診。3個月前打籃球時跌倒致左大腿腫痛伴畸形,于當地醫院攝X線片顯示左股骨下段骨折,給予左股骨骨折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治療。2個月前左膝關節疼痛,左股骨內側腫脹不適,皮溫增高。考慮術后血塊瘀積,給予康復鍛煉20d后復查CT,顯示左股骨遠端占位,周圍
臨床資料患者,男,58歲,主因左膝部腫痛伴活動不利2d于2016年7月10日入院。患者2d前不慎摔倒致左膝部內翻及內旋,出現左膝部腫痛伴活動不利,當時無胸悶氣急,無惡心嘔吐,無頭痛頭暈。隨即由家人送至當地醫院診治,拍攝X線片示左脛骨平臺外側撕脫性骨折,予以患肢過膝長腿石膏固定。為求進一步治療,轉入我
成人Still 病是一種以發熱、畏寒、皮疹、關節腫痛、外周血白細胞增多、脾腫大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其發病機制不詳。由于成人Still 病缺乏早期特異性癥狀、體征,非專科醫師對該病的認識有限,臨床易出現誤診、誤治,導致延誤病情。筆者近期收治1例成人Still 病誤診為肝膿腫的患者
臨床資料患者,男,14歲,因“左側坐骨骨折內固定術后20余天”于2015年10月25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跳遠摔倒,當即感左臀部疼痛難忍,就診于外院診斷為“左側坐骨骨折”,給予內固定治療,術后左臀部疼痛未減輕反而出現左下肢疼痛及麻木癥狀,遂來我院就診。入院查體:左側臀部可見一個長約10CM的手術愈合
嬰幼兒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 IH)是嬰幼兒時期 的良性腫瘤,淺表性的位于真皮上部,通常為高出皮膚表面 的紅色丘疹、結節或斑塊;深在性的延伸到脂肪組織,腫瘤呈 藍色,邊界不清[1]。 但對于發生在腰骶部和會陰部的血管瘤需 要額外注意,也可能是脊髓相關問題所引起的皮
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NS)是由梅毒螺旋體入侵中樞神經系統所致一種晚期梅毒,常在梅毒感染3~20年后發病。神經梅毒樹膠腫(cerebral syphilitic gummata,CSG)是NS的一種罕見類型,發病率僅2.17%,發病人群以中老年男性為主,多以顱內占位初診。其起
?1.臨床資料 患者,女性,57歲,2017年11月30日因“黑便伴嘔吐1 d”入院,自訴無明顯誘因共4次出現大量黑便,呈柏油樣稀便,伴惡心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查體無特殊所見。患原發性高血壓9年,1995年曾接受膽囊切除術,有磺胺過敏史。?入院后血常規檢查提示重度貧血(血紅蛋白50 g/L),
2017年12月13日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術加腫塊切除術,術中見左上腹巨大腫塊,大小約13 cm×12 cm×10 cm,包膜完整,質硬,腫塊根部與空腸起始段及后腹膜關系密切。術后病理學檢查,肉眼見小腸腸管黏膜光滑,黏膜下見一灰褐色腫塊,大小為11 cm×8 cm×6 cm,切面囊實
Ramsay?Hunt綜合征(RHS)是以皰疹">帶狀皰疹相關的外周神經麻痹和神經功能障礙為特征,Malin等提出以外耳部帶狀皰疹,伴隨外周面神經癱,顱神經損傷和頸部皮區感覺障礙做為診斷標準,詳細診斷標準見表1。?表1?Malin的RHS的診斷標準?而Robillard等人提出以耳痛、外周面神經癱和
創傷性骨折是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病例類型,因失血、創傷應激、疼痛、神經損傷等刺激因素可導致患者在圍術期出現多種并發癥并有一定的病死率。而如何在有效保證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的條件下順利完成手術,需要外科醫生及麻醉醫生的共同配合。本文通過臨床1例全身多處外傷的患者擬行右側鎖骨骨折內固定術及右側股骨髓內釘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