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基本介紹
異物性食管穿孔,是由食管異物造成的食管穿孔可由異物的性質及存在的時間而發生不同的并發癥,亦可在取出異物時發生。 吳展元等(1978)報道290例食管異物發生食管穿孔37例占12.8%劉千綜合1978~1981年55篇中國食管異物的報道共4600例其中死亡80例,其中63例是由于食管穿孔引起,占1.6%。Nandi等(1978)報道2394例食管異物造成食管穿孔25例,占2.96%。......閱讀全文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基本介紹
異物性食管穿孔,是由食管異物造成的食管穿孔可由異物的性質及存在的時間而發生不同的并發癥,亦可在取出異物時發生。 吳展元等(1978)報道290例食管異物發生食管穿孔37例占12.8%劉千綜合1978~1981年55篇中國食管異物的報道共4600例其中死亡80例,其中63例是由于食管穿孔引起,占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診斷介紹
應根據臨床表現詳細詢問病史成人及多數兒童的家長可以記得吞咽異物的時間,并能指出異物卡住的部位應詳細詢問異物的性質形狀,有無疼痛、吐血、發熱、胸背部疼痛,肺部感染癥狀。結合X線及內鏡檢查可診斷。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既是檢查食管異物的主要方法,也是診斷食管穿孔的重要手段頸胸位正側位片應作為常規檢查。X線檢查可發現異物,但常為陰性,因異物大多低密度,干板照相可能有幫助。其他X線檢查所見依食管壁外炎癥進展的程度及范圍而定。頸段食管穿孔在側位片上可見游離氣體炎癥擴散后,椎體前軟組織陰影增寬,氣管前移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手術方法介紹
頸部食管穿孔如行修補手術,可經左胸鎖乳突肌前緣作斜行切口,逐層解剖進入食管間隙,游離出食管間斷縫合修補裂口,沖洗切口,并放置引流。如行切開引流,則應根據腫脹及壓痛的部位來決定切開前先作穿刺進一步判明膿腫之部位。如腫塊及壓痛在頸部兩側均較彌漫,可以經右頸切口引流,因為食管距右側胸膜較遠,其間隙較寬
異物性食管穿孔的病理介紹
食管穿孔后可表現為吞咽疼痛進食困難。有食管周圍炎或進而發生縱隔炎者可出現發熱、白細胞增高。兒童吞異物后,誤服的日期多記不清。食管異物慢性穿孔,可延遲幾周至幾個月才出現癥狀。異物腐蝕穿過食管壁,周圍發生緊密纖維化反應,或穿孔發展成氣管或支氣管瘺,表現為發熱及持續性咳嗽,而并不一定有吞咽困難。頸部皮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并發癥介紹
1.頸深部感染或膿腫 異物穿透頸段食管側壁會發生食管周圍感染形成膿腫,位于甲狀腺與食管間隙中。若穿破食管后壁則形成咽后膿腫,壓迫喉頭或氣管。這些炎癥均可向縱隔擴散而造成縱隔感染或膿腫。 2.縱隔感染 胸段食管穿孔較大可立即發生縱隔氣腫氣體向上擴散出現頸部皮下氣腫,并隨之出現縱隔感染或膿腫形成。
關于異物性食管穿孔的病因分析
異物性食管穿孔手術圖 異物造成穿孔者男性多于女性,但差異不顯著。一般以老年人和兒童多見。老年人口舌感覺遲鈍、視力不清,看不清食物中的骨刺之類的潛在異物,另一為食管癌可能在腫瘤狹窄部位的基礎上造成穿孔。 1.異物種類 造成食管穿孔的異物常見的有3種類型:尖銳異物刺破光滑異物長期腐蝕穿孔以及巨
非手術治療異物性食管穿孔的 介紹
治療方案應根據每個病人的具體情況確定。 (1)適應證:以下情況適合非手術治療: ①病人入院較晚或食管穿孔發現較晚,穿孔已局限的病人。 ②食管小穿孔和消化道內容物漏出體征極少的病人,在嚴密觀察下行保守治療。 ③某些不需要引流也可解決的頸段食管穿孔。 ④病人年紀大,一般情況不佳,或有心肺功
簡述異物性食管穿孔的發病機制
能通過食管腔的異物僅擦傷食管黏膜或形成小的局部血腫、糜爛等炎性反應,并不會造成嚴重后果。若撕裂黏膜而未傷及肌層,可以由口腔來的感染形成壁內膿腫。刺破食管全層造成食管穿孔范圍小因周圍組織的炎癥粘連,形成食管周圍炎或局限的食管周圍膿腫,常見的頸深部膿腫即由此形成。若穿孔范圍大,感染可向周圍延伸形成縱
食管穿孔的基本信息介紹
食管穿孔是一種較少見的疾病,一旦發生病情險惡。可引起致死性的縱隔炎、縱隔膿腫和主動脈破裂等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較高。食管穿孔分為損傷性穿孔和特發性食管穿孔兩種。前者多見。損傷性食管穿孔原因依次為食管異物、醫源性損傷及腐蝕性損傷。特發性食管穿孔系因過量飲酒、便秘、分娩、催吐劑、顱腦外傷等引起的劇烈
手術治療異物性食管穿孔的手術指征介紹
頸段食管穿孔大多是器械損傷引起穿孔往往較小,發現較早,經非手術治療約80%病例可獲治愈但在以下情況仍要考慮手術治療:A.裂口較大和貫通傷引起的穿孔傷后24h內可將食管裂口一期縫合;24h以后則多不主張一期縫合,而是放置引流。B.穿孔時間較久,或經保守治療病員出現發熱,白細胞增高X線檢查已出現頸部
關于藥物性食管炎的基本介紹
正常情況下經口腔服藥時,藥物從口腔經過食管很快到達胃,很少引起食管的不良反應。但是如果食管本身存在異常,如受壓、狹窄、運動障礙、胃食管反流等,以及服藥方法不當(如臥位服藥、服藥時進水太少),致使藥物在食管滯留時間延長,某些藥物則可引起食管損傷,這種因藥物而引起的食管黏膜損傷稱為藥物性食管炎。
關于食管穿孔的檢查方式介紹
1.進行頸、胸部正側位片。 2.食管碘油造影、頸、胸部CT掃描。 3.食管鏡檢查。食管鏡檢查對胸部創傷、異物引起的食管損傷有重要診斷價值,當食管造影陰性時,有時用食管鏡可直接看到食管損傷的情況,并能提供準確的定位,了解污染的情況。食管鏡的結果也有助于治療的選擇。 4.CT檢查當臨床懷疑有食
關于食管穿孔的病因分析
1.損傷性穿孔 病因主要包括醫源性損傷,食管異物,腐蝕性損傷等。多由于盲目地做食管鏡檢查,探取異物、擴張狹窄或食管內進入尖銳異物(像帶鋼絲鉤的義齒、雞骨、針、釘等或閃吞服強酸強堿等)均可引起食管穿孔。 2.特發性食管穿孔 系因過量飲酒、便秘、分娩、催吐劑、顱腦外傷等引起的劇烈嘔吐,以及不恰
治療食管穿孔的方式介紹
1.一般治療 禁食、抗生素控制感染、胃腸減壓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手術治療 一期穿孔修補術適合于穿孔后12~24小時以內的患者;膿腫形成后行開胸縱隔引流術。 3.對特發性食管穿孔 應采取更為積極的手術治療。
關于補片修復食管穿孔術的手術介紹
食管穿孔超過24h,常因縱隔及胸膜腔發生腐臭性感染及食管壁嚴重的炎性水腫,多難以完成一期縫合修補。應根據食管穿孔的部位,嚴重程度及身體狀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手術以控制及減少污染來源,促進全身情況好轉及穿孔食管愈合。常用的手術方法有補片修復食管穿孔術,頸、縱隔或胸腔引流術,全胸段食管切除術,頸部食
食管穿孔治療
食管修復的一般原則 首先、從穿孔部位清除失活的組織。 其次、肌肉層沿著穿孔上方和下方的肌纖維縱向切開,以暴露整個粘膜損傷程度。未能觀察到粘膜破壞的近端和遠端范圍是持續性滲漏的最常見原因。 第三、用可吸收的間斷縫合線封閉粘膜,用間斷的不可吸收縫線封閉肌層。應使用精確的重新近似來避免
關于補片修復食管穿孔術的手術步驟介紹
1.膈肌瓣補片修復 切開縱隔胸膜找到下段食管穿孔并作局部食管游離。切取長約12cm,寬約5~7cm的全層膈肌瓣,基底朝向食管裂孔。從食管缺損緣的食管腔內進針,引出間斷褥式縫線,縫線穿過膈肌瓣,打結后即將膈肌瓣覆蓋在缺損上,再將膈肌瓣邊緣縫合于正常的食管壁上。 2.胃底補片修復 若穿孔位于食
關于傷寒腸穿孔的基本介紹
傷寒是傷寒桿菌引起的。主要的病理特征是全身網狀內皮系統的增生反應,以回腸下段淋巴組織的病變最為顯著。副傷寒,分別由副傷寒甲,乙,丙桿菌引起。它的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與傷寒相同。
關于室間隔穿孔的基本介紹
室間隔穿孔(VS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嚴重并發癥之一, 約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內科保守治療效果差,一旦穿孔發生后往往迅速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致死亡。手術治療是公認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手術風險仍尚高,早期死亡率高,近期出現介入治療的探索。 心肌梗死后室間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
關于食管破裂的基本介紹
食管破裂可發生于鈍性損傷、銳器傷及火器傷,也可因劇烈嘔吐致自發性食管破裂。由于含有各種細菌的食物及反流胃內消化液溢入縱隔內,可引起嚴重縱隔感染。多因外傷、異物或腹內壓驟然增高(如劇烈嘔吐或分娩等)引起,亦有為醫源性損傷如作食管鏡、胃鏡時操作不當所致。
關于食管疾病的基本介紹
(1)反流性食管炎由于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酸性胃液反流,引起食管炎癥、痙攣,表現為胸骨后或中上腹部燒灼性痛,有時可向背部放射而疑似心絞痛。但本病常于餐后平臥時發生,服抗酸藥可使之緩解。 (2)食管裂孔疝常伴胃酸反流,其癥狀類似食管炎,常于飽餐后彎腰或平臥時發作,胃腸造影可明確診斷。 (3)彌
關于Barrett食管的基本介紹
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覆蓋,因為英國人Barrett首先報道,因此稱Barrett食管,中文翻譯為巴雷特食管。認為是獲得性,可能與反流性食管炎相關,并有發生腺癌的可能。其癥狀主要是胃食管反流及并發癥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癥狀為胸骨后燒灼感、胸痛及反胃。
關于食管肉瘤的基本介紹
食管肉瘤是源于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約占消化道肉瘤的8%,約占食管惡性腫瘤的0.5%。按組織學特點,食管肉瘤包括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橫紋肌肉瘤、骨肉瘤和免疫缺陷病人的Kaposi肉瘤等。其中纖維肉瘤最多見,占食管肉瘤的半數。食管肉瘤大體分型有兩種:息肉型和浸潤型。息肉型臨床多見,其瘤體積大,突向
關于藥物性食管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本病合并感染時,血中的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數升高。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食管吞鋇檢查可見潰瘍龕影和潰瘍周邊黏膜水腫形成的暈輪,有時可發現食管狹窄。 (2)食管鏡檢查可見食管黏膜呈炎性改變,如黏膜發紅、血管模糊、糜爛、潰瘍,多數可見滲出,甚至出血以
關于 補片修復食管穿孔術的術后處理介紹
1.胃腸減壓,以減少胃食管反流對缺損修補的影響。 2.保持胸腔閉式引流通暢,及時排出胸腔積液。 3.靜脈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營養供給。 4.應用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
關于異核體的基本介紹
異核體(heterokaryon):兩不同GT,體細胞融合,形成同時含有兩個細胞核的細胞稱異核體。當帶有不同遺傳性狀的兩個單倍體細胞或菌絲相互融合時,會導致在一個細胞或菌絲中并存有兩種以上不同遺傳型的核,這樣的細胞或菌絲就叫異核體。這種由菌絲融合導致形成異核體的現象叫異核現象。
關于活體電穿孔法的基本介紹
活體電穿孔法(in vivo electroporation) 是將外源基因通過電場作用,導入動物目標組織或器官。由于這種方法能有效導入外源基因,可在多種組織器官上應用,并且效率較高。活體電穿孔法的原理很簡單,在直流電場作用的瞬間,細胞膜表面產生疏水或親水的微小通道105~115μm ,這種通道
關于藥物性黃疸的基本介紹
藥物性黃疸是由藥物引起肝臟損害的黃疸。可引起肝損害的藥物種類繁多,一般分為本質性肝毒性藥物與特敏性肝損害藥物。此類黃疸有肝細胞性黃疸、膽汁淤積型或混合型黃疸。根據病程尚可分急、慢性肝炎。
關于異麥芽寡糖的基本介紹
異麥芽寡糖(IMO )少量存在于醬油、清酒、醬類、蜂蜜及果葡糖漿中, 能有效地促進人體腸道內有益菌群———雙歧桿菌的生長繁殖,也有良好的抗齲齒性、難發酵性和保濕性等,在食品、醫藥、飼料工業應用越來越廣泛。 異麥芽寡糖亦稱分枝低聚糖,是由葡萄糖以α(1→6)糖苷鍵結合而成的單糖數在2~5不等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