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方法原理常規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后的檢測,對于不同的目的,應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由于這種電泳方法不破壞蛋白質的生物活性,所以可選用的檢測方法很多。試劑、試劑盒丙烯酰胺單體貯液Tris-甘氨酸緩沖液貯液電極緩沖液樣品緩沖液過硫醆銨濃縮膠緩沖液貯液分離膠緩沖液貯液實驗步驟一、早期染色方法用染料和生物大分子結合形成有色的復合物是電泳后檢測最常用的方法。選用染料通常應考慮以下要求:1. 必須與大分子結合以形成一個不溶性的,有色的,緊密的復合物,但不結合到凝膠中和支持膜上,以便從凝膠中除去,否則高背景會影響蛋白帶的辨別和定量掃描。2. 染料必須容易溶解在對大分子沒有影響的溶劑中,以利于背景的脫色。3. 選用高吸光系數的染料有利于提高定量測定的靈敏度。4. 選用能與大分子有專一性結合的染料,并在結合后能產生不同的顏色(如熒光),可以提高檢測的選擇性和靈敏度。早期用于蛋白染色最常用的染料是氨基黑 10B (amido black 10B)、......閱讀全文
【概述】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技術稱為電泳技術。 1807年,由俄國莫斯科大學的斐迪南·弗雷德里克·羅伊斯(Ferdinand Frederic Reuss)最早發現。
實驗方法原理在 SDS 電泳中,由于 SDS 和還原試劑使蛋白質變性而失去生物活性,所以電泳后的檢測方法不如常規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等電聚焦電泳多,一般為考馬斯亮藍染色和銀染色,其次為熒光方法和轉移后檢測。試劑、試劑盒丙烯酰胺單體貯液磷酸緩沖液貯液咪唑緩沖液貯液過硫酸銨濃縮膠緩沖液貯液分離膠緩沖液貯
試劑、試劑盒尿素去污劑還原劑載體兩性電解質儀器、耗材IPG 凝膠實驗步驟一、第一向1. 固相 pH 梯度凝膠或凝膠條的準備固相 pH 梯度凝膠的灌注及聚合方法請參閱 固相 pH 梯度等電聚焦 有關章節,如需要可切成 3~5 mm 寬的膠條在 -20℃ 保存一年。為避免繁瑣和復雜的灌膠和切膠條程序和保
利用核苷酸交換和剪切技術進行DNA碎裂和定向進化 實驗材料 T4 DNA 連接
ISO-DALT 方法 IPG-DALT 方法 實驗方法原理 雙向電泳(two-dime
電泳技術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技術。早在1809年俄國物理學家Reuss就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泳實驗,此后各種電泳技術及儀器相繼問世,廣泛應用于蛋白質、氨基酸、核酸、其他有機化合物甚至無機離子等領域的分離和/或鑒定。近年來,先進的電泳技術和各種自動電泳分析系統被越來越多的臨床實驗室所采用檢驗|地帶網搜
實驗步驟在評價樣品純度之前,首先需要鑒定待測雜質的類型,如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質、無關蛋白質、同工酶類、失活蛋白質,進而確定在特定溶液條件中, 能夠區分假定雜質和目標蛋白質的理化特性 (化學分析或物理特征)。而純度則是指待測雜質含量低于某個特定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說明中并沒有要求描述雜質的性質。
蛋白質純度測定實驗 實驗步驟 在評價樣品
實驗方法原理雙向電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是等電聚焦電泳和SDS-PAGE的組合,即先進行等電聚焦電泳(按照pI分離),然后再進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經染色得到的電泳圖是個二維分布的蛋白質圖。實驗材料蛋白質樣品試劑、試劑盒尿素去污劑儀器、耗材
作者:劉勇1,2 王榮*1,2 高 嵐2 賈正平1 辛曉婷1,2 謝 華1 馬 駿1 作者單位:1(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臨床藥理基地,蘭州 730050) 2(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蘭州 730000) 【摘要】 p53基因點突變在肺癌的發生過程
【摘要】 目的建立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的快速檢測方法。方法:針對轉基因大豆基因組中被導入的35S啟動子、NOS終止子和CP4-EPSPS抗草甘膦基因等外源基因,自行設計了兩對引物,采用雙重PCR同時擴增上述基因,用8g/L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為篩分介質,在50cm×100μm i.d.涂壁毛細管中,于一1
實驗方法原理利用蛋白質分子或其他兩性分子的等電點的不同,在一個穩定的、連續的、線性 pH 梯度中進行蛋白質的分離和分析。所以利用等電聚焦技術分析的對象只限于蛋白質和兩性分子。分析的條件是凝膠中有穩定的、連續的和線性的 pH 梯度。試劑、試劑盒丙烯酰胺單體貯液過硫酸銨貯液儀器、耗材注射器水浴實驗步驟一
凝膠遷移或電泳遷移率實驗(EMSA)可以:(1)研究DNA結合蛋白和其相關的DNA結合序列相互作用;(2)可用于DNA定性和定量分析;(3)用于研究RNA結合蛋白和特定的RNA序列的相互作用。實驗方法原理一種研究DNA結合蛋白和其相關的DNA結合序列相互作用的技術,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一技術最初
分子雜交技術 互補的核苷酸序列通過Walson-Crick 堿基配對形成穩定的雜合雙鏈分子DNA 分子的過程稱為雜交。雜交過程是高度特異性的,可以根據所使用的探針已知序列進行特異性的靶序列檢測。雜交的雙方是所使用探針和要檢測的核酸。該檢測對象可以是克隆化的基因組DNA,也可以是細胞總DN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杰佛遜醫學院(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外科系,以及Kimmel腫瘤中心(Kimmel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申請到了一項新專利,這項專利也許未來某天會成為DNA分析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而且這一發現也可以應用于多個領域,比如法醫鑒定,克隆或
實驗概要免疫印跡是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來檢測樣品或提取物中某種特定蛋白的方法。聚丙烯酰胺凝膠緊貼著膜放置,在電流的作用下蛋白質從凝膠遷移到膜上并且被固定,常用的膜是硝酸纖維素或 PVDF(聚偏乙烯氟化物)。膜是凝膠蛋白質的復制品,然后可以與抗體結合后進行染色。實驗步驟1.
制膠(用于垂直電泳或水平電泳) 樣品的準備 電泳 檢測 試劑、
利用 DNA 混編模仿自然進化過程是優化 DNA 和蛋白質性質的常用方法。這里我們介紹這類方法的一個新進展,即利用標準的聚合酶鏈反應(PCR)放大基因文庫時與其他 4 種標準 dNTP—起摻入 dUTP 作為確定 DNA 碎裂位點的交換核苷酸。本實驗來源「現代蛋白質工程實驗指南」〔德〕K.M.阿恩特
3.5 片段純化經酶解和化學裂解得到的基因片段(見 10.3.3 ) 即可通過硅膠樹脂直接從切割反應液中純化(見 10.3. 5.1),也可通過制備型尿素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純化(見 10.3.5.2) 。最初我們認為如想得到特定大小的片段必須通過凝膠電泳來純化,以確保在重組裝反應中沒有較長片段甚
制膠 等電聚焦 pH 梯度的測定 檢測 實驗方法原理 固相 pH 梯
近日,MarketsandMarkets咨詢公司發布了全球western blotting市場的分析報告。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western blotting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5.7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7.31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4.9%。另一家Futur
實驗方法原理 瓊脂糖凝膠中的核酸通過染色,可以在波長為 300 nm 的紫外燈下檢測。介紹瓊脂糖凝膠中核酸染色的兩種方法: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 EB ) 染色
瓊脂糖凝膠中的核酸通過染色,可以在波長為 300 nm 的紫外燈下檢測。介紹瓊脂糖凝膠中核酸染色的兩種方法:溴化乙錠(ethidium bromide, EB ) 染色法和 SYBR Gold 染色法。本實驗來源「分子克隆實驗指南第三版」黃培堂等譯。實驗方法原理瓊脂糖凝膠中的核酸通過染色,可以在波長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由于核酸分子雜交的高度特異性及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它已成為分子生物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基因克隆的篩選,酶切圖譜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變的檢測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條核酸單鏈在一定的條件下(適宜的溫室度及離子強度等)可按堿基互補原成雙鏈。雜交的
一. 實驗目的1. 掌握DNA指紋圖譜技術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過程2. 學習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術3. 掌握瓊脂糖凝膠電泳的基本操作技術,學習利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測定DNA片段的長度,并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二. 實驗原理1984年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Jefferys及其合作者首次將分離的
實時熒光PCR檢測技術眾所周知,PCR(聚合酶鏈反應)技術自從1985年問世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為實驗室的常規技術。它是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一種極為敏感的放大系統。相比于傳統的臨床診斷方法,核酸診斷是分子水平上的診斷技術,可以彌補傳統臨床診斷方法的某些缺陷,比如,核酸診斷能
實驗材料 載體和酵母菌 試劑、試劑盒 緩沖液和溶液 SD
實驗方法原理 一種研究DNA結合蛋白和其相關的DNA結合序列相互作用的技術,可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這一技術最初用于研究DNA結合蛋白,目前已用于研究RNA結合蛋白和特定的RNA序列的
實驗方法原理 定量PCR(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 Real-time PCR、即時PCR),又稱定量即時
毛細管電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稱高效毛細管電泳,是一類以毛細管為分離通道、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的新型液相分離分析技術 (Fig.1)。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該技術迅速被各種標準 (包括中國藥典、國標、美國藥典,甚至是歐洲標準) 所收錄,成為現代分析科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