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后 病死率及致殘率較高。預后與病原菌、機體情況和是否及早有效應用抗生素治療密切相關。少數患者可遺留智力障礙、癲癇、腦積水等后遺癥。 預防 1) 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治療。 2) 做好衛宣教,搞好環境和個人衛生。 3) 密切接觸者服用磺胺藥物,每次1g次/天,連服3天。 4) 預防注射可用A群多糖菌苗。......閱讀全文
預后 病死率及致殘率較高。預后與病原菌、機體情況和是否及早有效應用抗生素治療密切相關。少數患者可遺留智力障礙、癲癇、腦積水等后遺癥。 預防 1) 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治療。 2) 做好衛宣教,搞好環境和個人衛生。 3) 密切接觸者服用磺胺藥物,每次1g次/天,連服3天。 4) 預防注射
預后 絕大多數病人停藥后可恢復,發生臨床和組織學的改善,快的僅需幾周,慢的需幾年。少數發生嚴重和廣泛的肝損傷,引起暴發性肝功能衰竭或進展為肝硬化,如不進行肝移植,將發生死亡。 預防 1.對肝、腎病患者,新生兒和營養障礙者,藥物的使用和劑量應慎重考慮。 2.對以往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體質的患
預后 偶爾短暫發作又無明顯不適者預后良好,亦不需治療。持久房顫心率較快,心臟基礎較差如AMI或并發難治性心衰者則預后較差。 預防 房顫與房撲絕大多數發生于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肺心病、低血鉀急性肺部感染或洋地黃中毒等,因此,應首先查清病因積極進行治療。一般在房顫或房撲發作前,先出現頻繁房
預后 由于診斷和治療水平的進步,急性腹膜炎的預后已較過去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0%。發生在肝硬化腹水基礎上的原發性腹膜炎甚至高達40%。延誤診斷而治療較晚,小兒、老人及伴心、肺、腎疾病與糖尿病者預后差。 預防 對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內炎癥性疾病及早進行適當的治療是預防腹膜炎的根本措施。
預后 縮窄性心包炎是一種進行性加重的慢性疾病,多因衰竭、腹腔積液及周圍水腫或嚴重心臟并發癥而致殘或死亡,如能及早進行徹底的心包剝離手術,大部分病人可取得滿意的效果。少數病人因病程較久,有明顯心肌萎縮和心源性肝硬化而預后不佳。 預防 積極防治急性心包炎可以避免發展至心包縮窄,如化膿性心包炎早
抗菌治療 應掌握的原則是及早使用抗生素,通常在確定病原菌之前使用廣譜抗生素,若明確病原菌則應選用抗生素。 a) 未確定病原菌:三代頭孢的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常作為化膿性腦膜炎首選用藥,對腦膜炎雙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及B型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療效比較肯定。 b) 確定病原菌:應根據
預后 完成聯合化療的患者應監測至活動性癥狀完全消失,且皮膚涂片查菌陽性者待陰轉后3個月查菌一次,連繼2次陰性者,皮膚涂片查菌陰性者待活動性癥狀完全消失皮膚涂片查菌仍為陰性者,才為臨床治愈。 預防 1、及早發現病人。 2、用聯合化療治療病人。 3、化學預防。 4、卡介苗接種。 5、麻
疾病預后 由于診斷和治療水平的進步,急性腹膜炎的預后已較過去改善。但病死率仍在5~10%左右。發生在肝硬化腹水基礎上的原發性腹膜炎甚至高達40%。延誤診斷而治療較晚,小兒老人及伴心、肺、腎疾病與糖尿病者預后差。 疾病預防 對可能引起腹膜炎的腹腔內炎癥性疾病及早進行適當的治療是預防腹膜炎的根
1) 病毒性腦膜炎 腦脊液白細胞計數通常低于1000×10∧6/ L,糖及氯化物一般正常或稍低,細菌涂片或細菌培養結果陰性。 2) 結核性腦膜炎 通常亞急性起病,腦神經損害常見,腦脊液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往往不如化膿性腦膜炎明顯,病原學檢查有助于進一步鑒別。 3) 隱球菌性腦膜炎 通常隱匿起病
依賴于診斷時的分期。局部、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者預后較好。Ⅰ/Ⅱ期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軀干、頭頸部原發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齡與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Ⅲ期黑色素瘤具有明顯不同的預后: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數量多提示預后差,Ⅳ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預后因素是遠處轉移的位置,內臟轉移比非內臟(皮膚及遠端淋巴結)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