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的第一個宏偉目標。 經濟增長、政治清明、社會公正、文化繁榮……這些都是衡量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但缺了生態良好這一項,小康社會將是不完整、不全面的。“小康社會”這一概念的內涵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豐富。曾經,我們物資雖不豐富,但可以暢快地呼吸,放心地吃喝;如今,天藍、地綠、水凈竟成為我們奮力追求的目標。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也指出,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瓶頸。 事實上,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和發展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經濟增長也曾伴隨著環境污染,甚至出現過幾起著名的公害事件,對于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源環境瓶頸,他們是如何破解的?前車之覆,后者之鑒,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能否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本期精選六個國際典型案例,對其經驗做法進行分析對比梳理,以饗讀者。 英 國 煤炭消耗總量巨......閱讀全文
“十三五”時期,我國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節點,環境保護的外部條件和內部動力發生重大變化,國務院要求的規劃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其承載內容、邊界和基本特征也不同以往,具有其特殊性,也具有重大意義。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是我國編制的第九個五年環境保護規劃,與以往的五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工作報告 這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顧總結2016年教育工作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污水處理產業,連續三年,每年30億資金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財政廳啟動今年首批專項債券項目競爭立項工作,參與債券額度競爭的21個市州對標“三年推進方案”,對申報項目必要性可行性、采用PPP模式情況、組合打包情況及是否屬于民生工程項目等進行了陳述答辯,以此得出的評審分值將作
在社會各界的期待下,環境保護領域又一項重大的污染防治綱領性文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5月31日正式發布。這個行動計劃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土壤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路線圖,并且和此前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道,構成解決我國重點環境問題的行動綱領體系。 出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份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開宗明義指出,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三農”領域有不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新華社記者第一時間采訪權威專家,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
引言 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動制定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突出重點區域、行業和污染物,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有效防范風險,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摘要 經濟較為發達的浙江臺州,是我國有名的“原料藥之都”“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1日(星期五)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13個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 非常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我們的媒體朋友們見面,回答大家的問題。環境問題是一個發展問題,人類在發展中,特別
1月31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司長劉志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王業耀介紹國家環境監測工作進展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三人共同回答了記者關心的問題。 全國整體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劉友
土壤環境管理工作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有30多年的管理經驗。而在我國,無論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認知水平,還是國家經濟實力,土壤環境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借鑒國外的經驗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國外有哪些土壤環境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本
蘭州市“4·11”局部自來水苯指標超標事故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副組長鄭志強4月13日說,經開挖探坑的方式調查,調查組已查找到了導致水體苯超標的方位。根據環保專家現場初步分析判斷,周邊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溝內水體苯超標的直接原因,調查組將對此次事件的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
土壤環境管理工作在國外已經開展多年,美國、歐洲、日本等國有30多年的管理經驗。而在我國,無論是土壤污染防治的認知水平,還是國家經濟實力,土壤環境管理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借鑒國外的經驗必不可少。那么,基于我國的土地所有制、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國外有哪些土壤環境管理的經驗值得借鑒?本報記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近日印發《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方案提出將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改善疾控機構設施設備條件,實現每省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三級(P3)水平的實驗室,每個地級市至少有一個達到生物安全二級(P2)水平的實驗室,具備傳染病病原體、健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前言 稅收優惠政策是國家為鼓勵和扶持企業或某些特殊行業的發展,運用稅收經濟杠桿進行調節的一項靈活措施。現階段,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基本原則包括:促進 科技進步,鼓勵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發展、環境保護與節能,支持安全生產,統籌區域發展,促進公益事業和照顧弱勢群體等[1]。 環保產業為社會生產和
近日,主題為“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西苑沙龍會議在京召開。與會專家對氫能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現狀、應用前景、技術瓶頸以及發展趨勢等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討,對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在關鍵技術、示范和產業化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間存在的差距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技術路線,同時,針對我國燃料電池技術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摘要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和短板。本文圍繞著我國公共衛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公共衛生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公共衛生師資,以及公共衛生人才待遇和政策導向等方面,思考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報告》,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通知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近期,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
第二項環境經濟政策出臺 環保總局保監會聯合建立綠色保險制度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今日向新聞界通報,國家環保總局和中國保監會近日聯合發布了《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指導意見》,正式確立建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路線圖。兩部門將于今年對生產、經營、儲存、運輸、使用危險化學品企業,易發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
“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順利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振奮。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保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一年,全面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對20個省、
“拉開窗簾看不見海,卻能看見比海更藍的天!”山東省淄博市一位叫楊忠凱的市民說。淄博民間環保組織“綠絲帶”負責人李寶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有一年冬天,我買了100個防霾口罩送身邊親朋好友,一個月后,仍然有人給我打電話要口罩。而2017年,我竟然一次都沒有戴過口罩。朋友圈里也從曬霧霾,變成了曬藍天、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修訂了《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2015年)》(以下簡稱指南),并印發。指南在儀器儀表類中對色譜類分析儀器的關鍵制造技術、工業控制巨磁電阻傳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技術、硅基壓力傳感器無引線封裝制造技術、DCS/PLC冗余設計關鍵技術等做出了技術內容指南,如
環境科技的競爭力分析 我國環保產業起步較晚,國內的環境問題是在近30年才集中出現并被社會公眾所關注,但研究發展速度很快。2000年以來,我國的環保技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國家環保法規的日益趨嚴以及政府在該領域科技投入的持續增大,是環保技術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環保技術研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