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分類介紹
根據病毒血清型的不同,HSE分為兩類: 1、HSV-1型腦炎 由HSV-1型病毒引起,約占HSE的90%。HSV-1多經呼吸道或唾液接觸傳染,HSV可能通過嗅神經或三叉神經侵入腦組織,損害額葉眶部、顳葉皮質和邊緣系統。 2、HSV-2型腦炎 由HSV-II型病毒引起,只有6%~15%系。HSV-2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由其所致HSE主要見于新生兒,分娩時生殖道分泌物與胎兒接觸是導致新生兒感染的主要原因。HSV-2原發感染也見于年輕人,可通過性接觸傳播,引起成年人的無菌性腦膜炎,而非腦炎。......閱讀全文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分類介紹
根據病毒血清型的不同,HSE分為兩類: 1、HSV-1型腦炎 由HSV-1型病毒引起,約占HSE的90%。HSV-1多經呼吸道或唾液接觸傳染,HSV可能通過嗅神經或三叉神經侵入腦組織,損害額葉眶部、顳葉皮質和邊緣系統。 2、HSV-2型腦炎 由HSV-II型病毒引起,只有6%~15%系。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基本介紹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相應的炎性改變,臨床稱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又稱為急性壞死性腦炎,是CNS最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病呈全球分布,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預后介紹
預后取決于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是否及時。本病如未經抗病毒治療、治療不及時或不充分,病情嚴重則預后不良,死亡率可高達60%~80%。如發病前幾日內及時給予足量的抗病毒藥物治療或病情較輕,多數患者可治愈。但約10%患者可遺留不同程度的癱瘓、智能下降等后遺癥。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疾病護理介紹
1)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呼吸等生命體征的變化,結合其伴隨癥病迅速準確判斷并反饋給醫生。 2)注意腦保護,維護最佳意識狀態。如降溫、防止癲癇發作、防燥動等。 3)提高患者舒適感,預防其他系統感染。 4)營養支持,防止水電解質紊亂。 5)行為異常的護理,減少語言及護理行為的刺激。 6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免疫治療介紹
a)干擾素:干擾素是細胞經病毒感染后產生的一組高活性糖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而對宿主細胞損害極小。α-干擾素治療劑量為60×106 IU/d,連續肌內注射30天;亦可用β-干擾素全身用藥與鞘內注射聯合治療。 b)轉移因子:可使正常淋巴細胞致敏而轉化為免疫淋巴細胞,治療劑量為皮下注射每次1支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帶狀皰疹病毒性腦炎:帶狀皰疹病毒可以長期潛伏在脊神經后根以及腦和脊髓的感覺神經節,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病毒被激活、復制、增殖,沿感覺神經傳到相應皮膚引起皮疹,另一方面沿神經上行傳播,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腦炎或腦膜炎。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發生腦部癥狀與發疹時間不盡相同,多數在皰疹后數天或數周,
對癥支持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對重癥及昏迷的患者至關重要,注意維持營養及水、電解質的平衡,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小量輸血或給予靜脈高營養;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抗驚厥;顱內壓增高者及時給予脫水降顱壓治療。并需加強護理,預防壓瘡及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恢復期可進行康復治療。
關于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依據介紹
1、臨床診斷依據: a)口唇或生殖道皰疹史,或本次發病有皮膚、黏膜皰疹。 b)起病急,病情重,有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癥狀。 c)明顯精神行為異常、抽搐、意識障礙及早期出現的局灶性神經系統損害體征。 2、化驗及輔助檢查依據: a)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輕度增高。 b)EEG:
關于老年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診斷介紹
1.其他病毒性腦炎 病毒性腦炎的病原體多樣,主要包括皰疹病毒、蟲媒病毒和腸道病毒等。但除乙型腦炎等少數幾種流行性腦炎之外,其他散發性病毒性腦炎的臨床表現相對較輕,少有以顳葉及額葉顯著損害為主的征象;血清及腦脊液檢查出相應病毒的特異抗體有助于鑒別。 乙型腦炎病情重,進展快,常以突發高熱而起病,迅
老年人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檢查:壓力常增高。白細胞數多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部分患者腦脊液中可出現大量紅細胞,腦脊液黃變,反映腦實質有出血、壞死。 二、其他輔助檢查: 1.腦電圖 腦電圖對早期診斷有幫助,在彌漫性慢波背景基礎上,伴局限于顳葉的更慢頻率δ波,及病理波。為本病特征。 2.CT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