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驅動基因”查癌癥:兩三年內檢測費明顯下降
還在提著一張CT片找專家“看看病”?過時了!昨天,第七屆“南京腫瘤臨床與轉化醫學論壇暨金陵腫瘤學高峰論壇”舉行,傳出多條讓人大開眼界的信息。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腫瘤專家正在致力于“驅動基因”的檢測研究與應用,即醫生通過病人血液,找到罹患肺癌的“基因”,從而啟用抑制該基因的藥物。現在江蘇已經有能力一次最多檢測400多種基因,根據這些基因異常的情況調整藥物,有的則需要同藥異治,比如肺癌藥品,可治療卵巢癌病人。另外,大會專家透露,青春期后如果能系統鍛煉,增強體能,可以明顯降低今后腫瘤發生率。通訊員 吳倪娜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抗癌新進展 基因檢測逐漸推廣到臨床應用階段 不斷調整藥物之后,一名癌癥晚期患者壽命大大延長 16年前,當年54歲的李阿姨(化姓)被診斷出卵巢癌晚期,全身已經廣泛轉移。手術后,進行了常規的放化療。醫生認為,她剩下的生命最多不過2-3年。 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束永前說,李阿姨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再多......閱讀全文
基因檢測能否延長癌癥患者的生命?
在決定治療方案時,先進行基因檢測,這在肺癌治療領域已成為共識。不過,腫瘤基因檢測的產品獲批、商業化,還需國內公司通過長期隨訪、病例積累,自證臨床價值。 (在決定治療方案時,先進行基因檢測,這在肺癌治療領域已成為共識,美國、歐洲、中國等的醫生組織均制定了相應的共識文件。圖/視覺中國)
新型基因檢測有助判斷肺癌患者死亡風險
新一期英國醫學刊物《柳葉刀》刊登報告說,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套基因檢測方法,能夠大致判斷肺癌患者的死亡風險高低,在甄別出死亡風險較高的患者后,可以采取額外的化療等手段來幫助治療。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對300多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病情和基因信息進行了分析,發現患者體內14個
250名貧困癌癥患者-將獲免費基因檢測
在浙江,一年有超過35萬人被確認患癌,發病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巨額診療費讓人陷入絕望。近日,浙江省癌癥基金會宣布:即日起,首期將提供250個免費用藥指導基因檢測的名額,可檢測的癌癥種類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甲狀腺癌等6種。 浙江省癌癥基金
中國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檢測專家共識
1、前言隨著第二代測序(NGS)技術在包括前列腺癌等腫瘤臨床診療中得到愈發廣泛的應用,對NGS在前列腺癌臨床應用過程中的檢測內容、檢測技術、生物信息學分析、數據處理及解讀等環節的質量 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薦有意愿進行基因檢測的受檢者進行初步的腫瘤遺傳咨詢,在充分理解檢測價值及必要性的情況后再
泛生子為EGFR突變患者提供免費基因檢測
隨著醫學的進步,肺癌的治療從傳統病理分型指導的放化療模式,逐漸轉變為分子分型指導的靶向治療模式。為了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計劃精神,輔助臨床醫生對肺癌診療方案的制定,實現診療規范化,最新版《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0版)》提出,抗腫瘤藥物的使用不僅要依據病理診斷的結果,更要遵
美推出基因檢測技術-預測患者對藥物的反應
一家新澤西初創基因公司(Genome Liberty)希望能推出一種能夠檢測病人對非標準藥劑反應的基因檢測方法,預計這種檢測方法價格為99美金。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檢測能夠得知病人應使用或避免使用某種藥劑。羅格斯大學的基因科學家Jeffrey Rosenfeld表示:“通過這種檢測得出的
英用基因手段檢測前列腺癌-可減少患者檢測痛苦
英國全民醫療服務體系開始采用基因測試的手段來檢測和監測前列腺癌,這不僅可以使診斷結果更為準確,同時還可減少患者做活體組織檢測時的痛苦。?英國每年大約有35000人檢測出患有前列腺癌,有10000人死于該疾病。目前檢測前列腺癌的常規手段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血清學檢查(PSA),通過檢測前列腺滲出的蛋白在
美研究質疑癌癥患者腫瘤基因檢測的準確性
隨著基因組測序成本快速下降,許多醫生開始根據對腫瘤的基因檢測結果來治療癌癥患者。但美國研究人員15日警告說,這種檢測會具有誤導性,約一半癌癥患者的治療可能不會有效果。 這項發表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的研究報告解釋說,癌癥患者腫瘤中的許多基因突變實際上與癌癥并無關聯,它們是所謂的生殖系突變
基因檢測幫助乳腺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化療
美國托馬斯杰斐遜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確定乳腺癌分子亞型的基因檢測能帶來更精確的預后,從而為最佳治療方案提供寶貴的指導。領導這項研究的是杰斐遜乳腺護理中心的主任Massimo Cristofanilli醫學博士。 Cristofanilli博士及其同事認為,Agendia公司推出的M
每月近50名患者-通過基因檢測實現個體化治療
通過基因檢測,找到引起腫瘤的突變基因,再通過靶向藥物,對腫瘤患者進行個體化醫療是治療腫瘤的前沿技術。記者昨天從南醫大召開的個性化醫療論壇上獲悉,南京已成立基因檢測的專門機構,并和省人民醫院合作將這項研究實現了臨床應用,每月有近50名腫瘤患者通過基因檢測,實現個體化治療。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
-基因療法:改良HIV為患者導入健康基因
據國外媒體報道,所謂基因療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補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變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療方法。近年來,英國牛津和美國費城的一些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對因患有罕見基因疾病而影響視力的病人們進行了治療,成功使他們的視力獲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學家們也宣布,他們使患有另外兩種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減輕
基因療法:改良病毒為患者導入健康基因
所謂基因療法,就是利用正常基因填補或替代基因疾病中某些病變或缺失的基因的治療方法。近年來,英國牛津和美國費城的一些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對因患有罕見基因疾病而影響視力的病人們進行了治療,成功使他們的視力獲得改善。意大利的科學家們也宣布,他們使患有另外兩種基因疾病的病人病情得到了減輕。這些研究結果,以
腫瘤基因檢測技術在相同患者機體中或會出現不同結果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初步研究,對在相同癌癥患者中進行的兩項新一代遺傳測序試驗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兩項測試結果可能存在明顯的不同。 每年遺傳檢測用于對數千名癌癥患者進行測試;對癌癥相關的遺傳改變進行臨床測試目前正
腫瘤患者需了解基因檢測意義,送檢注意事項及報告解讀
張大媽前段時間確診了肺癌,醫生建議她去做一個基因檢測,說要根據基因檢測的情況來擬定治療方案。但張大媽認為基因檢測花費高、沒意義,質疑是過度醫療…… 相信很多人在就醫或體檢時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必要花錢做基因檢測嗎?早期患者需要做基因檢測嗎?不做基因檢測用靶向藥可以嗎? 基因檢測有什么意義?
晚期腫瘤患者可免費測序基因
對于腫瘤,除了傳統診療方法外,未來還可對患者的基因進行測序,找出容易引發腫瘤的變異基因,再針對該基因選擇對應的靶向藥物。4月20日,“MATCH中國·測序中心”三方聯合實驗室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正式掛牌。該院將借助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MATCH計劃,開展大規模的高
晚期腫瘤患者可免費測序基因
對于腫瘤,除了傳統診療方法外,未來還可對患者的基因進行測序,找出容易引發腫瘤的變異基因,再針對該基因選擇對應的靶向藥物。4月20日,“MATCH中國·測序中心”三方聯合實驗室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一院”)正式掛牌。該院將借助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NCI-MATCH計劃,開展大規模的高
基因和基因檢測
基因一詞來自希臘語lγ?νο? (génos),意為“種族、后代”,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一段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序列。基因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比如人的身高、體重、皮膚顏色甚至壽命都部分或全部由基因控制。我們每個人都和他人不同(即所謂的個體差異),也是由基因序列上的差異控制
基因數據噪音或可保護患者隱私
大型基因組數據庫對于科學家尋找同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于貢獻了DNA的人來說,這會帶來隱私風險。一項2013年的研究顯示,黑客能利用網絡上公開可用的信息,從被匿名的基因組數據中辨別出人們的身份。 為解決這些擔憂,一個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家Bonnie Berger
基因組檢測讓乳腺癌患者無需化療-幫助選擇治療方案
美歐多國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說,基因組測試可以識別出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復發風險低,術后無需化療。這一方法可用來預測癌癥患者的生存情況,為醫生和患者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歐洲9國近6700名乳腺癌早期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研究人員采用一種名為MammaPrint的方法
肝癌患者血清HBV基因型外膜大蛋白定量檢測的臨床意義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外膜大蛋白(LHBs)水平與肝細胞癌的關系.方法 對61例肝癌、65例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0例HBV攜帶者的血清HBV基因型、HBV LHBs進行檢測.結果 136例中,B基因型56例(41.0%),C基因型76例(55.9%),B、C混
基因檢測生化檢測
生化檢測是通過化學手段,檢測血液、尿液、羊水或羊膜細胞樣本,檢查相關蛋白質或物質是否存在,確定是否存在基因缺陷。用于診斷某種基因缺陷,這種缺陷是因某種維持身體正常功能的蛋白質不均衡導致的,通常是檢測測試蛋白質含量。還可用于診斷苯丙酮尿癥等。
美發現骨髓增生異常患者的變異基因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骨髓中的干細胞發生了基因突變,造血細胞數量及質量出現不可逆的下降,影響造血功能,導致嚴重貧血,并在某種情況下發展成白血病。但究竟哪種基因突變是引發此疾病的關鍵因素還未知。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從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身上采集了成熟的血細胞,并將它們重新編程為誘導
基因檢測概述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在基因檢測中,取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后,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
基因檢測常識
基因檢測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基因檢測與傳統的體檢不同,傳統的體檢主要針對人體已經出現的臨床病變進行診斷和檢查,并不是用來預防疾病的。基因檢測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癌癥隱患,一般來說,癌癥的早期潛伏期很長,沒有什么明顯的癥狀,傳統的醫療手段很難發現,等我們感覺到不舒服時,癌癥往往已是中晚期了,這也是癌癥治愈率
基因檢測并非無所不能-理性看待基因檢測
只需一根頭發、一點唾液或者一滴血,就能預測人體罹患癌癥、老年癡呆、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風險,這種根據基因測序所做的體檢,料想多數人都會將信將疑。但偏偏因有喬布斯、安吉麗娜·朱莉等名人使用過而一時揚名,從而悄然成為我國高端體檢以及醫學診斷等領域的新熱點,且價格不菲。有些宣稱個人全基因測序的體
一基因變異影響食管癌患者生存時間
同樣是食管癌,不同患者生存期大相徑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分子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人員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南京醫科大學等機構合作,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確定基因SLC39A6與食管癌患者生存期長短相關,存在這一基因變異的食管癌患者,在臨床治療中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強化治療。該基因也可能成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治療,這是他最后的“一線生機”。手術后近7周內,他心臟功能正常,沒有明顯急性排斥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發表在最新一期《柳葉刀》雜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個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該手術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將轉基因豬心移植到人類患者體內,標志著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57歲的大衛·貝內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接受了治療,這是他最后的“一線生機”。手術后近7周內,他心臟功能正常,沒有明顯急性排斥
首位轉基因豬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024.shtm
患者對臨床基因測序有效性的評估
前言:基因測序的有效性是有目共睹的,盡管會影響診斷和治療。從醫學專家的角度來看,臨床基因測序不僅可以得出關于基因的結果,還可以指導患者治療。臨床醫生根據基因測序中發生的變化可得出患者的健康狀態。而關于“它真正有效嗎?”這一問題,意味著其能否正確指導治療,或者提供正確的診斷信息?然而,比如健康經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