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東北設立首個產業技術中心
2月15日,中科院在東北區域設立的首個產業技術中心――中科院哈爾濱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簡稱“中科院哈爾濱中心”)正式落戶哈爾濱科技創新城,中科院十個院所帶來首批12個高端研發項目簽約入駐。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哈爾濱市委副書記、市長林鐸共同為“中科院哈爾濱中心”揭牌并分別致詞。 旨在吸引國內外智力資源而打造的哈爾濱科技創新城經過一年建設,不僅在松花江北岸實現了“一片荒地起新城”,而且“筑巢引鳳”的魅力初現,引來國家科研團隊“組團北上”入駐科技創新城。 作為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孵化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科院哈爾濱中心”位于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創新創業廣場內,總用地面積6.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集科研、居住、休閑于一體。目前,“中科院哈爾濱中心”已開工建設,預計2012年全面竣工。 “中科院哈爾濱中心”整體建設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組建階段,2010年至2012年將搭建3―4個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引進1......閱讀全文
中法科技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
廈門大學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及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2006年在廈門大學建立了“納米生物與化學國際聯合實驗室”。中科院院士田中群教授和世界著名生物電化學家克里斯蒂安·阿馬特教授分別擔任聯合實驗室的中方和法方主任。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旨在通過同國際一流研究機構開展密切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我方研究和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東莞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近年來,東莞市緊緊圍繞國家和省的戰略部署,提出“在全省建設國家科技產業中心的戰略部署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借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城市的契機,大力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深化改革、提升開放水平中,推動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創新驅動發展呈
發展臭氧產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
臭氧具有殺菌消毒、提高健康產品安全質量等重要作用。但臭氧發生器行業內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企業都面臨增長乏力、利潤下降的問題,影響了整個臭氧產業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要進一步發展臭氧產業,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并改革營銷思路。 臭氧是一種高效殺菌消毒劑,具有擴散均勻、包容性好、通透性好的優點。使
孫寶國:技術創新-凝聚科技與產業融合之力
11月1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第十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序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創新驅動中國傳統食品現代化”的大會報告中指出,食品產業是民生產業,是健康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更是永恒的朝陽產業。在進
60余項重大技術突破-清華產業引領“重科技”創新之路
作為汽輪機與燃氣輪機領域的頂尖專家,蔣洪德院士帶領團隊成立華清燃機公司,自主研發、設計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型燃氣輪機裝備,成功打破了國際壟斷。 多年潛心研究新一代核能技術,王大中院士領銜的技術團隊為中核能源成功實現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用核電站的示范運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持。 金
合肥科學院智能所與思云科技合作建設技術創新中心
9月29日下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與安徽省思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思云科技)簽訂合作協議,支持思云科技建設中科思云機器人技術創新中心。智能所黨委書記吳麗芳、思云科技董事長吳明為技術創新中心揭牌。智能所副所長宋全軍主持會議。? 智能所黨委書記吳麗芳、思云科技董事長吳明分別致辭。吳麗芳期待研究所
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納米產業技術大賽決賽舉行
大賽啟動現場。朱漢斌 攝比賽現場。主辦方 供圖頒獎現場。主辦方 供圖9月6日,在廣州市科技局的指導下,由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納院)主辦,大灣區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承辦的2022年廣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納米產業技術大賽(以下簡稱納米產業大賽)決賽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47家納米科
科技部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議
科技部相關司局研究制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議編寫參考》 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組建必要性的說明編寫提綱》 為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六部門聯合發
中國預制菜產業科技創新大會開幕
10月27日,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大連工業大學承辦的中國預制菜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大連隆重開幕。遼寧省委副書記、大連市委書記胡玉亭,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出席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李天來、陳衛、李培武、單楊、朱蓓薇出席會議。 大連是海參、鮑魚、蝦
中國預制菜產業科技創新大會開幕
10月27日,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大連工業大學承辦的中國預制菜產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大連隆重開幕。遼寧省委副書記、大連市委書記胡玉亭,大連市委副書記、市長陳紹旺出席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李天來、陳衛、李培武、單楊、朱蓓薇出席會議。大連是海參、鮑魚、蝦夷扇貝
黑龍江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進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黑龍江省科技廳加大特色產業聯盟培育力度,積極推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整合了產業資源,推進了全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目前,全省共有國家級聯盟5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58個,盟員單位1888家。 一是組建金屬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整合資源、凝聚力量、優勢互補、聯合創新”為原
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開創科技合作新模式
在27日開幕的2017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國外生物醫學公司負責人稱贊,大會開創了科技合作新模式、新平臺。 美國Stream生物醫藥公司首席執行官加里·蓋奇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這次大會的信息量可真大,特別高興看到中國有這么多人對技術轉移感興趣。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把美國一
科技部公布2012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
日前,科技部辦公廳發布了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有關單位: 根據《關于
科技部公布2012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
日前,科技部辦公廳發布了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科技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2年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結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各有關單位: 根據《關于推
科技創新助力生物發酵產業優化和升級
引言:味精、檸檬酸、木糖醇、黃原膠……食品工業的現代化進程使其與生物發酵制品的關聯效應愈發明顯。作為食品工業重要的基礎支撐板塊,生物發酵產業近年來科技創新活躍,企業科研開發投入持續增長,促進了行業長足發展,2012年行業產值達2700億元。這是11月18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2013
國家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在京成立
日前,國家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國家草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是由農業部主導,全國畜牧總站、中國畜牧業協會等25家國家和地方科研及事業單位,26家草業企業共同發起的“一條龍”產業科技創新聯盟。 近年來中國草業,雖然產業發展迅速,但作為畜牧業的上游產業,仍然處在“總量有缺口,質量有短板”
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集群崛起
中藥材產業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著力打造的“5張名片”之一。近年來,貴州省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加強對道地、大宗和特色藥材資源保護、開發,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究,著力抓好基地建設、種子種苗繁育、龍頭企業帶動、園區建設等重要工作,全力突破產業發展瓶頸。七月的黔中大地,滿目蔥郁。百萬畝中藥材種植基地豐收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匈牙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中國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舉行
日前,2018中國(內蒙古)科技合作與國際技術轉移對接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此次對接會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國際前沿技術在內蒙古轉移轉化,調整地區產業經濟結構”為主題,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與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 對接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和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
科技部印發《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評估工作方案》
國科辦政〔2012〕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十一五”以來,科技部大力推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和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為進一步深入實施國家技術創新工程,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健康發展,根據《關于推動產業技術
關于征集2011年度APEC產業科技合作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也是我開展多邊科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其成員經濟體包括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臺北、泰國、美國和越南。
北京成立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
為落實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促進食用菌產業協同創新及優化升級,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支撐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2014年8月5日,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北京市科委農村發展中心牽頭組建的“首都食用菌產業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以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召開。北京市科委農村處、高新處
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7月5日,全國主食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下簡稱“聯盟”)成立大會暨主食加工技術交流活動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主持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哈爾濱市政府副市長張萬平等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主食加工企業代表、科研機構專家
合肥市依靠科技創新壯大主導產業
近年來,合肥市圍繞電子信息和家用電器、汽車和裝備制造、材料和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食品醫藥、輕工紡織等六大主導產業,堅持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大力實施高端人才引進戰略,加快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2013年,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六大主導產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25%,同比提高0.11
全國產業與金融創新基地掛牌-形成科技產業集聚地
以“新常態、新機會、新模式”為主題,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承辦的2015全國產業與金融創新年會1月24日在無錫舉行。同日,長三角地區首個“全國產業與金融創新基地”在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正式掛牌。 此次掛牌的基地作為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產業服務體系金融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部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沈陽揭牌-打造創新平臺
旨在打造創新平臺,形成技術合力和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提高我國機器人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科技部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1日在沈陽國家大學科技城正式揭牌。相關高峰論壇同時舉辦。 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匯集了國內機器人生產廠商、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知識產權機構及市場需求客戶五大群體。機器人產
科技創新助推青海高新技術產業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201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科技創新工作緊緊圍繞 “三區”建設戰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在推動青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堅持把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中心工作,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科技
閆傲霜代表:加快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
??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領域進展喜人,從臨床救治方案的優化和藥物篩選、檢測技術和產品、疫苗研發等,充分反映了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科技創新的積累,展現了創新型企業的科技實力。 但在深入調研后,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閆傲霜發現,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也面臨原始創新不足、某些方面存在“卡脖子”
打破創新要素流動壁壘-粵港澳科技合作駛上快車道
在今年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運動員李慧詩在場地自行車女子爭先賽中奪得一枚銅牌。“這離不開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協作的力量。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天航空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張欣借力位于廣州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的算力,幫助改進了運動員的騎行姿態和運動服裝。”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21大灣區科學論壇期間,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