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離人類太遠,如果想了解它的情況該怎么辦? 日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鑫首次查明了穹狀沙丘的形態特征,揭示其形成過程及影響因素,填補了風沙地貌研究的空白。而這一研究成果,能讓我們推測出火星的沙丘上刮了怎樣的風,吹了多少沙。 在人們眼里,沙丘是地球上沙漠地區廣泛分布的風沙地貌,是沙質地面經風的吹蝕、搬運和堆積作用而成的一種風積地貌。但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沙丘這種地貌在火星和土衛六上也有發現,而且是大量不同形態的沙丘分布。 在這其中,穹狀沙丘由于其獨特魅力,更是科學家們感興趣的一類沙丘。所謂穹狀沙丘,是一類外形特殊的沙丘。它們外形渾圓,平面圖形近似圓形或橢圓形,像一個一個大大小小的饅頭,缺乏落沙坡,個體空間分布不規則。它不僅在地球上分布極廣,火星和土衛六上分布也很普遍。 沙丘是如何形成并演變的?風沙地貌學者認為,風況和沙源供給豐富度決定了沙丘的形態。但對穹狀沙丘這類特殊的沙丘,在其形成和發育機制上還有......閱讀全文
北京時間1月28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美國宇航局火星偵察衛星最近傳回一組新照片,可以看到火星上的“床面形態”(又稱“底形”,是風作用下堆積而成的一種地形),其中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沙丘。 對于研究火星大氣和地形的科學家來說,這個紅色星球上出現的“風雕”地貌無疑讓他們的腦海中出現一個個
八十一、我使用的儀器是美析的AA-1800配置標準溶0.5ug/ml,1.0,1.5,2.0,ph值在1-1.7之間,用的硝酸,一次蒸餾水,可是吸收度總是上不去,相鄰的吸收度才0.015左右,數據間隔太小了,使用的普線是2138,狹縫為0.4,請問怎樣調整才能提高吸
中國探月工程在線訪談實錄2007年8月16日,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衛星系統、運載火箭系統、測控系統、地面應用系統等分系統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www.costind.gov.cn)和中國探月網 (www.clep.org.cn),圍繞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
物理與材料學領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張余洋、丁洪及高鴻鈞共同通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根系是植物直接與土壤接觸的器官,是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能存在的一種形式,是構成 植物的主要部分。林木獲取和利用土壤中的物質和能量均是通過根系得以實現的。因此,林木根系的分布特征反映了土壤的物質和能量被利用的可能性以及生產力。 一方面根系不斷地從土壤中獲得養分和水分以滿足植物生長發育;另一方面根系(無論活
近期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考察、多年環境變化研究成果和過去60年黃土高原生態治理歷程均表明,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結合的協同發展是“退耕還林還草”后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大方向。延安等地干部群眾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2011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的黃土高原“治溝造地”重大方針是極富戰略遠見的。很有必要將“治溝造
引言 激光雷達是一種可以精確、快速獲取地面或大氣三維空間信息的主動探測技術,應用范圍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以往的傳感器只能獲取目標的空間平面信息,需要通過同軌、異軌重疊成像等技術來獲取三維高程信息,這些方法與LiDAR技術相比,不但測距精度低,數據處理也比較復雜。正因為如此,LiDA
激光雷達是一種可以精確、快速獲取地面或大氣三維空間信息的主動探測技術,應用范圍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以往的傳感器只能獲取目標的空間平面信息,需要通過同軌、異軌重疊成像等技術來獲取三維高程信息,這些方法與LiDAR技術相比,不但測距精度低,數據處理也比較復雜。正因為如此,LiDAR技術與成像光譜、合成孔
已知,地球、火星、金星、土衛六和彗星67P上會形成沙丘;據新的研究披露,如今在矮行星冥王星上也發現了沙丘。但這些在冥王星上的沙丘與地球上所見的不同;冥王星沙丘可能是由細小的固態甲烷顆粒組成的。當新地平線航天器在2015年7月14日飛過冥王星時,它得到了對該行星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圖像。當Matt T
也許人們對實驗室的印象還停留在顯微鏡、培養皿、穿著整潔白大褂的怪博士上,而有些地方卻未必如此。一起來看看那些全世界讓你亮瞎眼的超級炫酷的實驗室吧! 密蘇里科技大學:實驗煤礦在這里,學生可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工作局、中國工程院學部工作局、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的瀚霖杯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2年1月17日揭曉。 201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1 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科技是一種迷人的信仰。理論的改寫、技術的更迭,都讓我們更深地理解世界,更好地改變世界。2015年的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有對基礎物理的求索,對宇宙深空的探測,對人腦功能的發掘,也有對爭議性技術的討論,對氣候變化的思考……而最讓我們欣喜的是,今年的國際“十大”,有了更多來自中國的消息。 1.中科大首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一度的重頭戲,也是本年度全球各大科學領域的重大事件進行的一次全面盤點。經過專業編輯和專家團隊的商討,《環球科學》初步挑選出了30條候選新聞,接受網友的點評和投票。 1、超光速粒子挑戰愛因斯坦相對論 9月2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①希格斯粒子的發現有助于對物質的理解 2012年過去了,但美國《科學新聞》雜志的編輯們并沒有忘記那些曾讓他們夜不能寐的科學故事。 在這份年度最佳科學新聞榜單上,前兩個故事曾讓小編們通宵達旦地加過班:2012年7月4日凌晨,他們在網上收看視頻直播,那一邊在日內瓦,物理學家們正在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實施的第二個五年。在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事(詳見報道:2016:分析測試行業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這一年,原子光譜領域也有一批新產品問世。本文就原子熒光光譜儀(AFS)、原子吸收光譜儀(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微波
隱身裝置將物體屏蔽于磁性視野之外 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一種無法被靜磁場探測到的裝置;理論上,對該裝置的制造是合理可行的。到目前為止,有關隱形裝置的科學大體上還是理論性的,而已經創建的各種裝置一般限制在一個非常窄的頻帶中,或者說,它們只是做到了部分性的隱蔽。Fedor Go
2019年8月31日,第四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報告會在青島銀沙灘溫德姆至尊酒店召開(相關報道:第4屆全國樣品制備學術會在青島召開 關注新機遇新挑戰)。開幕式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關亞風、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研究員陳義、中山大學教授李攻科、東北大學教授王建華、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林金明、軍
密蘇里科技大學:實驗煤礦在這里,學生可以學習如何爆破建筑物,設計煙花,從石場壁上平滑地炸掉片石,在搖滾音樂會上燃放煙火,并為電影施放火焰特技。該課程的篩選過程嚴格程度可以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媲美。考生必須提交一份詳盡的背景審查材料,非美國公民可能還要通過煙酒火器局審查。密蘇里科技大學
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月19日在京揭曉。 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2次。評選結果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社會上產生
2014年8月,羅塞塔飛船追上了火星之外的67P彗星;11月,羅塞塔搭載的菲萊著陸器有史以來第一次成功地在彗星上實施軟著陸。該兩探測器因獲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及其后續研究前景躍居《科學》雜志選出的2014年最重要科學突破的榜單之首。 盡管著陸比預期的要更加困難——菲萊被67P表面彈開并最
北京時間12月21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奧德賽”探測器自2001年進入這顆紅色行星的軌道以來,已經對其進行了近10年的觀測,下面是該探測器拍攝的部分火星圖片。 1.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 宏偉壯觀的火星隕石坑(圖片提供:NASA/JPL-Caltec
孕期的心臟病 一種被稱為“圍產期心肌病”(PPCM)的心臟病(這種病影響處于懷孕晚期和分娩之后的婦女)的病因被證明難以確定。現在,Zoltan Arany及其同事利用一種創新的小鼠模型和人體研究發現,PPCM是一種血管疾病,是由懷孕誘發的血管生成失衡引起的。一個在心臟組
加拿大科學家主導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通過將體細胞重編程,得到了一種新型小鼠多能干細胞,這種細胞不論是形態還是分子都與之前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大不相同,可分化成所有3種胚胎前體組織。該研究帶來了一個新的理念,即細胞重編程能獲得不同類型的多能干細胞。 這種根據絨毛形狀被
11月21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埃隆·馬斯克的“星際飛船”(Starship,以下簡稱星船)的第一枚完整尺寸試驗箭MK1,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進行地面壓力測試時艙壁爆裂,頂端炸飛。 這是繼可重復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系統“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2018
不要總是把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掛在嘴上,關于這個龐然大物的報道已經夠多了,但除它之外,世界上還有幾個研究機器,其重要性一點都不比大型強子對撞機遜色。這些超級機器,有的在跟蹤火星機器人,有的在模擬颶風,有的則在揭示超新星誕生之謎,他們不僅具有“冷酷到底”的外觀,還肩負著揭開世界上最大的未解之謎的重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在奔流不息的時代浪潮中,科技成就始終扮演著“萬花筒”的角色——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不變的多彩紙片,稍加晃動,就能轉出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2014年,細胞遺傳學、大腦科學以及計算機科學仍然是熱門領域,航空航天作為大國實力較量的焦點從未停歇,科學倫理和危機應
保健和醫療領域的可穿戴設備占據今年60%市場份額,未來的份額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可穿戴市場存在如此巨大的商機,可你是否了解可穿戴設備的技術難點在生物傳感器呢? 談移動醫療技術逃不掉可穿戴設備,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10月17日,第二屆全國質譜分析學術報告會(質譜大會)在浙江大學紫荊港校區體育館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化學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浙江大學化學系承辦。浙江大學副校長羅建紅教授、南京大學陳洪淵院士、中
大圖:“好奇”號火星車藝術假想圖。小圖:火星吉萊斯皮湖露出地面的一小片巖層。 古老的火星是一個比現在溫暖得多、濕潤得多的世界,人類一直在為火星曾經存在生命的猜想尋找各類證據。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正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中漫游。繼去年7月科學家宣布在坑內發現了一個古代
他,雖已75歲高齡,卻依然精神矍鑠,渾厚的聲音響徹中科大水上報告廳。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看月球, 一開始真有點忐忑不安,直到3秒后才傳來信號。”指著“月球影像”PPT,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和臺下的90后大學生們展開了一場關于“月球”的對話。 從下午15點到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