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出版集團將與世界第二大科學出版商合并
《自然》和《科學美國人》的出版商,英國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公司,近日宣布將與德國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合并。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集團之一。合并后,新集團每年的銷售額預計為17.5億美元,雇員約有1.3萬人。 擁有英國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公司的德國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將持有新公司的53%股份。擁有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的私人股本公司BC伙伴公司持有剩下的股份。2013年,BC伙伴公司以約38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施普林格。 BC伙伴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一舉措旨在“保證這兩家出版企業的長期發展”。合伙人Ewald Walgenbach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終,該公司可能以將其轉化為上市公司的方法,賣掉這個新的出版巨頭。“最可能的方法是首次公開募股,但仍然要2~3年后。” 但許多局外人表示,這次合并可能反映了投資者對科技出版業發展日益匱乏的信心。“我認為更多的合并不可避免。”美國猶他大學學術資源和集合學院副院長......閱讀全文
《自然》文章:科學出版如何阻止剽竊
1月5日出版的《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科學出版:如何阻止剽竊》的文章,十位專家就如何消滅剽竊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文章說,抄襲很容易被軟件檢測出來,但這仍然是一個問題。剽竊檢測軟件eTBLAST的發明者Harold Garner表示,發現并撤銷涉嫌剽竊的論文可能需要數年。因此,我們需要建
《全球海洋科學報告》出版
海洋是決定地球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奧秘所在。海洋科學是人類了解海洋、保護海洋的鑰匙。日前,《全球海洋科學報告》正式出版。《全球海洋科學報告》封面? ?劉大海供圖《全球海洋科學報告》2020年版是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的旗艦出版物。該報告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主編,主
新時代出版如何支持科學
“在論文數量持續增長、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環境下,科研誠信問題日益凸顯,學術出版刊物的嚴謹性和專業性尤為重要。英國物理學會(IOP)出版社作為世界領先的學協會出版社,使命是助力科學界擴大影響、獲得認可、創造價值。”5月20日,IOP出版社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婭·西摩(Antonia Seymour)到訪北京
以出版為業,促科學傳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230.shtm“我回國近三年受到黨的教育,使我體會到黨的偉大,黨為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這一目標的偉大,我愿為這一目標奮斗并忠誠于黨的事業”“我的年紀已過七十,為什么我在此時刻申請入黨……我的年齡確實大了
《生命科學論文寫作指南》出版
近日,《生命科學論文寫作指南》一書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是白青云(Iain C. Bruce)二十多年來在中國內地、香港和臺灣作生物醫學寫作的演講和研討會的經驗總結。 加拿大人白青云,系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訪問教授,曾經在國際重要學術期刊擔任編輯。全書分為簡介
科學詩人郭曰方詩集《熱土》出版
郭曰方被譽為中國科學詩人。他一生與科學同行,為科學謳歌,為科學家立傳,寫了數百首歌頌我國科學家、科學題材的頌歌。近日,廣西科技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詩集《熱土——獻給祖國的頌歌》,這是該社先后推出郭曰方創作的《脊梁——獻給共和國科學家的頌歌》、《報國——詩畫共和國功勛科學家(楊華配畫)》之后,又一
自然出版集團將與世界第二大科學出版商合并
《自然》和《科學美國人》的出版商,英國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公司,近日宣布將與德國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合并。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技術和醫學出版集團之一。合并后,新集團每年的銷售額預計為17.5億美元,雇員約有1.3萬人。 擁有英國麥克米倫科學和教育公司的德國霍爾茨布林克出版集團將持有新公司
中國大科學裝置出版工程:揭開科學重器神秘面紗
說起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大亞灣反應堆、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長短波授時系統和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相信很多人都是只聞其名,不知其實。作為近年來中國投入巨資建起的一批大科學裝置,它們肩負著科技創新的重任,卻不為公眾所熟知。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大科學裝置出版工程”第一輯,用《種子方舟》《探索微世界》《北京
《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0》出版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主編的《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0》精裝版已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對粒子物理學、國際空間站科學實驗、石墨烯、轉基因水稻、纖維素乙醇、再生醫學、個性化醫學、全球變化空間觀測、山地科學、深海技術、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技術、云計算、智能電網技術、微藻能源和納
《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3》出版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蘭州分館獲悉,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張曉林和張志強主編、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研究組組織研究完成的《國際科學技術前沿報告2013》近日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據介紹,該報告涉及基礎科學、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戰略高技術等四大科學技術領域
《科學》承認曾發布“問題”定制出版物
2014年底至2015年初,《科學》(Science)雜志連續在正刊中刊發三期與傳統醫學相關的增刊(Supplement)。這三期增刊分別獲中醫藥規范研究會、北京中醫藥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贊助,均由定制出版辦公室(Custom Publishing Office)操作。 增刊發布后,便引發“中
印度的科學出版率“發展緩慢”
印度在過去的20年中科學出版率僅從2.5%緩慢發展到2.6% 印度科學出版產量的一位權威分析人士警告說,印度在過去的10年中科學出版水平“緩慢前行”。 他的這一警告是在一項針對1999年1月1日到2008年10月31日各國在Web of Science收錄的期刊中發表的自然科學和
《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出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51.shtm生物材料是當前國內外科學技術研究的前沿熱點之一。近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王迎軍擔任總主編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據悉,該叢書較全面地覆蓋了當
《科學通報》出版“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專輯
大數據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改變世界,數據科學也隨之產生和發展。為了對這一新興科學進行深入探討,《科學通報》于2015年第5-6期出版了“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專輯。該專輯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張云泉研究員、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徐葳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物理系龍桂魯教授共同擔任客座編輯,采用交叉學科的思
美國科學院院士:改進科研出版之我見
每個人都力爭做到或成為最好,但較以往更為優秀則意味著要不斷提高。也許原本就該如此。發表文章對于科研同行來說十分緊要,因為在科學界,個人成果的價值評議依賴于科研工作的廣泛認可,最有效的實現途徑就是論文發表。難怪乎在讀者數量大、影響因子高的雜志上發表文章日益成為巨大壓力。這個問題在那些以科研工作者
美出版商協會公布科學論文“半衰期”
不同領域學術論文的半衰期有所不同。 近日,由美國出版商協會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學術論文有相對較長的“半衰期”。該項調查所涵蓋的論文總下載量的一半都是在論文發表兩年多后產生的,一些領域的論文甚至是在4年多后才到達其半衰期。 該調查結果產生的原因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府試圖設置政策和截止時間
《科學》(20240607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馮維維Science, 7 Jun 2024, Volume 384, Issue 6700,《科學》2024年6月7日,第384卷,6700期物理學PhysicsAbundant hydrocarbons in the disk around a very-low-mass star一顆低質
《科學》(20240920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馮維維Science,? VOLUME 385,ISSUE 6715,20 SEP 2024《科學》第385卷,6715期,2024年9月20日物理學PhysicsSqueezing the quantum noise of a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 belo
《科學》(20231208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3970.shtm Science, 8 DEC 2023, VOL 382, ISSUE 6675 《科學》2023年12月8日,第382卷,6675期 天文學Astronomy
《科學》(2024090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李言Science, 6 SEP 2024, Volume 385 Issue 6713《科學》2024年9月6日,第385卷,6713期物理學PhysicsAchieving optical transparency in live animals with absorbing molecu
《科學》(20240308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827.shtm編譯 | 未玖 Science,?8 MAR 2024, VOL 383, ISSUE 6687
《科學》(20230825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295.shtm編譯 | 未玖Science,? 25 AUG 2023, VOL 381, ISSUE 6660《科學》2023年8月25日,第381卷,6660期天文學AstronomyPicof
《科學》(2024072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李言Science, 26 JUL 2024, Volume 385 Issue 6707《科學》2024年7月26日,第385卷,6707期量子計算Quantum ComputingOperating semiconductor quantum processors with hopping
《科學》(20240628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28?June??2024,?Volume?384?Issue?6703《科學》,??2024年6月28日,第384卷,6703期物理學PhysicsSimulations predict intermediate-mass black hole formation in glob
《科學》(20240705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5JUL2024,VOL385,ISSUE6704《科學》2024年7月5日,第385卷,6704期材料科學MaterialsScienceDevelopingfatigue-resistantferroelectricsusinginterlayerslidingswitching
《科學》(20240712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未玖Science,??12 JUL 2024, VOL 385, ISSUE 6705《科學》2024年7月12日,第385卷,6705期物理學PhysicsStructured electrons with chiral mass and charge具有手性質量和電荷的結構電子▲ 作者:
《科學》(20240816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編譯|李言Science, 16 AUG 2024, Volume 385 Issue 6710《科學》2024年8月16日,第385卷,6710期化學ChemistryDecoupling the air sensitivity of Na-layered oxides解耦鈉層氧化物的空氣穩定性▲
《科學》(20240621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21 JUN 2024, VOL 384, ISSUE 6702《科學》2024年6月21日,第384卷,6702期物理學PhysicsTopological Hong-Ou-Mandel interference拓撲Hong-Ou-Mandel干涉▲ 作者:MAX EHRHARD
《科學》(20240719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Science, 19 July 2024, Volume 385,Issue 6706《科學》2024年7月19日,第385卷,6706期化學ChemistrySynthesis of a stable crystalline nitrene一種穩定結晶亞硝烯的合成▲ 作者:MARVIN JANS
《科學》(20230714出版)一周論文導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851.shtmScience, 14 JUL 2023, VOL 381, ISSUE 6654《科學》2023年7月14日,第381卷,6654期 物理學PhysicsQuantum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