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改藥改關鍵試點城市,上海各級醫療機構一直是全國市場的試金石。任何改革在上海的成功,都將對全國起到積極示范和推進的作用。 2015年,上海市醫改的五項重點在于:分級診療、醫藥分開、薪酬分配、社區服務和老年護理。其中分級診療和醫藥分開是重點中的關鍵,那么這些改革政策的實行到底給藥企帶來哪些提示和商機呢? 首先,分級診療已經在浦東新農合試點成功,家庭醫生簽約制勢在必行。 在新政策下,浦東新區將把服務區內新農合人數的一年預付總額按照季度劃撥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再把管理權限下放給全科醫師。由全科醫師來管理簽約病人的健康和費用,主動與居民家庭建立“朋友”關系。簽約居民首診必須在社區,家庭醫師有權利決定患者是否需要轉診到上級醫院以及轉診到哪家醫院。根據改革實行的經驗,患者愿意接受家庭醫師管理的前提是:醫師水平令人信服和轉診醫療費用低。而這樣一種“按人頭支付”和全科醫師家庭責任制的結合,將是今后區縣一二三級衛生機構的付費......閱讀全文
在央視播出了一則歷時8 個月的調查,暗訪 6 家醫院,曝光了醫藥代表與醫生的診內交易后,輿論瞬間將矛頭指向醫藥代表,各地衛計委和醫院也迅速行動起來,展開一系列針對醫藥代表的“封殺”行動。 ▍9部委將掀醫藥反腐風暴 在央視曝光藥代行賄醫生的當天,國家衛計委連夜回應,稱已經要求相關地方行政部門展
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部分,“醫藥分開”為切斷藥品銷售和醫院之間的利益關系,避免過度醫療、大處方進行了積極探索,但發展至今漸露尷尬。“到目前為止,北京作為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已有5家醫院先后嘗試‘醫藥分開’為核心的改革,成效顯著,但是同樣面臨一些問題。”10月23日,北京市醫管局局長封國生
12月19日,益佰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所持有的淮南朝陽醫院管理有限公司53%股權,轉讓價不低于6.6億元。轉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上述醫院管理公司股權。益佰制藥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轉讓將有利于整合公司資源、進一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增加公司現金流動性等。
隨著醫藥分開的逐步推進,政策推動了市場生態的再次改變,而這一改變對藥品電商特別是未來的處方藥網售卻未必是福音。 根據媒體的最新報道,在已經實施醫藥分開的5家北京大醫院,病人開始從社區醫院等中小醫院倒流回大醫院,核心原因是大醫院的藥品價格低,以診療為核心的醫事服務費雖然上升,但自付比例下降,總的
在 深 圳 華 大 基因的實驗室里,擺放著 百 余 臺 超 級 測 序儀 ,成 百 上 千 名 基因、遺傳和生物學方面 的 科 學 家 正 在 廢寢 忘 食 地 進 行 著 各種試驗,他們雄心勃勃地要通過“改變世界 ”來 實 現 他 們 的“中國夢”。這家機構對外宣稱,他們已建立了大規模
天貓、1號店等電商平臺已不能提供OTC藥品在線交易,僅保留了藥品信息展示及貨到付款。醫藥電商以自營渠道為主。 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被叫停,給醫藥電商的雙十一狂歡潑了一桶涼水。 近期,天貓、1號店等電商平臺已不能提供OTC(非處方藥)藥品在線交易,僅保留了藥品信息展示功能。21世紀經濟報
近日,一份名為《關于開展醫藥回扣專項治理工作督查調研的通知》的紅頭文件在朋友圈流傳。該文件抬頭為中共東莞市紀委派駐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紀檢組,落款日期為2017年5月17日。 根據文件內容,局機關將于5月底至6月上旬派出督查調研組檢查醫藥回扣專項治理工作的落實情況,并要求各醫院于5月 22日前將
2013年,醫療健康領域依然是資本關注的重點板塊,VC/PE加碼押注醫療健康,億美元級投資規模開始出現。與此同時,在IPO停擺、企業兼并重組利好政策頻出、經濟回暖因素的刺激下,醫療健康領域的并購活躍度大增,高價格、高溢價并購交易頻現,優質標的成為巨頭爭相搶奪的對象。 史賽克收購創生醫療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在市委、市政府,西城區委、區政府和北京市、西城區衛計委的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2017年4月8日,按照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整體部署,以分級診療工作為核心,以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為抓手,推進落實綜合改革各項工作。改革以來,醫院總體平穩有序,藥費和藥占比得到了有效控制,
2017年3月29日,復星醫藥 (股票代碼:600196.SH,02196.HK) 披露2016年業績。 2016年,復星醫藥集團堅持產品創新和管理提升、國際化發展,主營業務繼續保持均衡增長。2016年度,復星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462,882萬元、利潤總額357,155萬元、歸屬于上市公
進入2014年,藥房托管再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熱點。但藥房托管業務能否給公司帶來真金白銀?這也是業內人士所關心的重點話題之一。 昨日,在上海醫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公司董事長樓定波介紹,目前公司托管了54家醫院的藥房,但是由于投入時間不是很長、規模不是很大,投入和產出不對等,因此還沒有實現盈利
曾經做過醫藥代表的馬云,這次回歸老本行了。 昨日,廣藥白云山公布了百億融資方案,馬云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共同創立云鋒基金出資5億參與了此次融資,成為廣藥白云山的股東。與此同時,廣藥白云山還和阿里健康簽署了框架協議,成為阿里健康在醫藥工業領域的首個合作伙伴。 一個是互聯網巨頭,一個是醫藥行業巨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試點城市都沒有形成一種成熟的可復制的“醫藥分開”模式,如僅僅依賴財政輸血、醫生收入和配套政策依然不到位、一些地方試點的“藥房托管”形式引發藥劑人才流失以及用藥安全雙重隱患,影響“醫藥分開”這項民生政策深入推行。 財政“輸血”難保醫院正常運營 長期以來,藥品加成都是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醫藥代表只能從事學術推廣、技術咨詢等活動,不得承擔藥品銷售任務”。 醫藥代表從事藥品銷售會帶來哪些亂象?學術推廣、技術咨詢的路應該怎么走好?人民網-人民日報4月10日起推出“聚焦醫藥代表”系列報道,聽醫藥
正在浮出水面的葛蘭素史克(GSK)商業賄賂案將“醫藥代表”這一群體推至臺前,這份在原有職業定義中“體面而受人尊敬”的高報酬工作,現在卻每每成為醫藥利益鏈條中的前端操作者,這究竟是其被縛的原罪沖動,還是所處環境的“逼迫”使然? 消失的黃金時代 陳平(化名)是一家外資制藥公司的銷售代表,
這篇文章分別傳遞了多位醫藥業內專家、行家、健康媒體同行的對于公立醫院藥價虛高問題的觀點,目的是讓公眾了解醫藥行業問題的復雜性。 殳躍飛(浙江省長紅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們藥店在藥品采購過程也出現醫藥代表在聲稱供貨價格是“底價”然后私底下向店長送紅包的現象,一經發現,我們就獎勵店長等
1月18日,在北京市政協“社會治理”專題座談會上,副市長楊曉超表示,“醫藥分開”的改革模式,將在北京市公立醫院推廣。 “醫藥分開”不會加重財政負擔 2012年5月,北京市以“醫藥分開”為突破口,試點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其最大亮點是:試點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門診及住院診療費,新增“
以醫藥為主業的重藥控股,開始布局醫療產業。 3月12日晚間,重慶醫藥注入的*ST建峰(000950重藥控股)公告,為拓展區縣二級醫院市場,旗下子公司重慶醫藥集團大足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重藥大足醫院),擬投資2.7485億元建設重慶市大足區第二人民醫院遷建項目(一期工程)。 業內人士指出
10月1日起,東莞石龍人民醫院等5家試點醫院開始實行“取消醫藥加成”的醫改新政。日前,市政府已公布《東莞市“醫藥分開”試點醫院考核獎勵方案》(以下簡稱“補償方案”)并正式下發,明確四種補償渠道。其中,建立藥品費用控制“以獎代補”制度是一項重要的考核補償方式。方案中還提及公立醫院改革配套措施上,東
4月8日,《北京市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實施。《方案》實施近兩周來,總體繼續保持平穩有序,符合改革預期。有數據顯示,從4月8日零時起至4月17日24時,累積節約藥品費用約1.5億元,節省幅度達8.5%;三級醫院總門急診量為260.5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5.1%
譽衡藥業董事長朱吉滿 6月2日,譽衡藥業公告稱,公司與劉忠臣、劉嵐、維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訂合作意向書,擬收購維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維康醫藥”)及其下屬沈陽維康醫院(有限公司)、沈陽沈北維康醫院和沈陽維康醫院全部或部分股權或權益,交易價格預計不超過15億元。 早在4月28日,譽衡藥業董事長朱
IDC中國醫療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高級研究經理肖宏亮說:“預計在2015年由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信息化技術驅動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和健康管理模式將會逐漸成熟并逐步探索出適合的盈利模式,從而迎來更大的跨越式發展。這些新業務和新模式將會是傳統模式的有效補充,并將非常有效地促進中國醫療改革目標的實現。”
近日,代號為“培根”的爆料人向本報記者提供了四份材料,舉報世界醫藥巨頭法國賽諾菲公司,在2007年11月前后,向中國北京、上海、杭州及廣州的79家醫院,503位醫生,借“研究經費”(“研究者費”)名義,支付約169萬元的費用。 這些舉報材料還顯示,在這79家醫院之外,賽諾菲還向北京地區的另
3月25日,京東與淄博市人民政府、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健康城市”戰略合作協議。依據協議,三方將在淄博市公立醫院范圍內,建設“淄博市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試點處方藥電商項目。 該項目的核心內容是:處方將以電子化的方式流向醫院外指定的零售藥店,患者可以通過該電子處方內的信息向指定實體藥
隨著新醫改“醫藥分開”大旗再次催熱醫院藥房托管,中藥飲片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上市藥企——康美藥業也開始涉水藥房托管業務,不到半月已將廣東、吉林、遼寧三省80余家醫療機構的藥房收入囊中。 康美藥業近日發布公告稱,遼寧中醫藥大學將4家直屬醫院及遼寧省中醫醫療集團所屬22家醫院藥房交予公司托管;1
業內有“收購狂人”之稱的復星醫藥繼去年狂吞醫院之后,今春又出大手筆,日前其公告稱收購錦州奧鴻股權以強化制藥業務;無獨有偶,醫療器械公司陽普醫療擬在美國設立醫療器械子公司,借此布局高端市場;而樂于四處建中藥飲片基地的康美藥業也再一下城,3億上海建中藥飲片生產基地。 復星醫藥收完醫院收藥企
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9日正式對外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加快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業內人士指出,這是衛計委首次出臺實在、易操作的政策發展社會辦醫,這一政策出臺,將引來
日前,一則原載于《烏鎮互聯網醫院開出首張在線處方》的消息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引爆,此“在線處方”更是被評為“首張互聯網醫院電子處方”,激起多方討論。部分樂觀人士認為該處方或能激活遠程診療“C2C”,解決網售處方藥難題。但也有相關專家則表示,“在線處方”只是申方和配送者的一次渲染,并不能改變遠程診療‘
北京有五家公立醫院作為改革的試點,自2012年開始取消了藥品加成,改為醫事服務費。醫生的服務費根據醫生的職業級別從42元到100元不等,而醫保支付每人每次治療40元的服務費。 取消了以藥養醫,僅靠服務費和檢查費能否養活醫院,尤其是門診量不高的小醫院,目前看起來是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的中小型公
在政策春風頻繁地吹向社會資本辦醫時,公立醫院改革也進入攻堅戰。6月18日,國家衛計委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控制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同時暫停審批公立醫院新增床位。有衛生行業人士向記者指出,公立醫院盲目擴張問題愈演愈烈,促使國家衛計委出臺叫停令。當然,在緊急出臺叫停令背后,是社會辦醫大步進入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