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作為重大科研成果,瘦肉精從高校走進市場,廣受歡迎,但多次中毒事件發生后,瘦肉精成了過街老鼠。2002年農業部發布公告,瘦肉精成為禁用藥品。 盡管已經被國家明令禁止,但瘦肉精的使用并沒有停止,一些專家學者仍在為這種“神藥”辯護,希望給它留一條生路。 被禁后的瘦肉精轉入地下市場,并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 瘦肉精是怎么流入市場的 “現在正規飼料廠沒人敢碰這玩意兒。”某飼料廠的一位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幾年前,供港豬肉出現瘦肉精中毒事件,追查到一家飼料企業,之后這家企業破產,企業負責人自殺。該事件在飼料行業引起了巨大震動。 上述飼料廠技術負責人說,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地方性飼料企業在全國各地興起,為了和一些大品牌競爭,一些企業走了捷徑——添加瘦肉精。 歷經多年發展,飼料市場的格局已經基本確定,各家企業技術差異不大。瘦肉精被列為違禁藥品,飼料監察部門每年都要抽檢產品。 “盡管......閱讀全文
一臺大型挖掘機在麥田里挖開一個深坑,隨后身穿白色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將圈內22頭70公斤以上的生豬電擊致死,然后裝上車,自卸到掩埋坑內后,澆上柴油點燃,火苗迅速躥起一人多高。 一旁的沁陽市崇義鎮趙儒村村民楊某泣不成聲。3月17日,該村一養殖場在排查中發現2頭“瘦肉精”疑似陽性的生豬,工作人員立
記者今日獲悉:3月28日,生豬“瘦肉精”案件偵辦取得重大突破:在省內查獲非法銷售“瘦肉精”的重要犯罪嫌疑人2名,對72名涉嫌犯罪的有關人員采取了強制措施。同時,“瘦肉精”來源基本查清,在湖北襄陽發現非法生產窩點,2名犯罪嫌疑人已經抓獲。 據了解,生豬“瘦肉精”問題曝
一年前,湖南省隆回縣爆發一起“瘦肉精”事件,當地畜牧部門在檢查經銷商向某販運的生豬肉時,意外檢出“瘦肉精”成分。 該案涉及重大食品安全問題,引來社會輿論極大關注。當地警方很快立案,公安部將其列為督辦案件。 隨著案件調查的深入,一條來自四川的“瘦肉精”銷售渠道漸漸清晰。一名曾給湖南方面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第一項重點工作即為“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其次對6個重點品種進行綜合治理,包括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鮮肉和肉制品、食品添加劑以及酒類。 工作安排還包括其他幾項重點工作,“著力提升企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
14日下午,市衛生監督所又獲悉3月14日、15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等幾所醫院相繼收治數名中毒患者,共計26人。蘇州市衛生監督所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些患者均在食用豬內臟(24人吃的是豬肝、兩人吃的是豬肺)后發病。這些有毒豬內臟相對集中地采購于市4個農貿市場的個體肉攤,據了解,這批含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12號),發布了《“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和《“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顯示,十二五期間,實施食品安全檢(監)測能力建設項目
2011年7月25日,河南省安陽市,一條寫有“添加瘦肉精就是犯法”的宣傳標語。 公安部偵破史上最大瘦肉精案 涉案金額達5000余萬元;已偵辦120余起瘦肉精案件,抓獲疑犯989人,收繳2.5噸“瘦肉精” 近日,公安部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達5000余萬元的瘦肉
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最低判處有期徒刑 加大處罰,徹底剝奪再犯罪資本 新增“食品監管瀆職罪”,最高判10年,比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更重 就打擊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熊選國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兩種直
開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據農業部28日消息,針對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農業部將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于近期啟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專項整治行動。 杜絕“瘦肉精”進食品產業 農業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大力查處養殖戶違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行為。但就是在這種嚴厲打擊的態勢下,山東利津縣又被媒體曝出在肉羊養殖過程中添加“瘦肉精”的事件。目前,當地政府正采取措施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排查。 肉羊被曝使用瘦肉精 26日17時,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鮑王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昨日報道,河南新鄉市獲嘉縣執法小組16日在大辛莊鄉6家無公害豬場的尿樣中,發現有5家在使用另一種嚴禁添加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 此前,央視“3·15”特別報道《“健美豬”真相》,就曾曝光該縣大辛莊鄉后小召村姬玉中無公害養豬場違規添加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 以
河南“瘦肉精”案大起底 難以落幕的“瘦肉精”? 歷時8個小時,劉襄聽到“死刑,緩期兩年”的判決后,眉頭皺起,痛苦的表情寫滿臉龐,與其一同接受審判的妻子劉鴻林則當場痛哭不已。 7月25日,震驚全國的河南“瘦肉精”一案在焦作中院和沁陽法院首次開庭審理,以劉襄為首的5名制售鹽酸克侖特
9月29日,山東利津縣鹽窩鎮,養殖戶趕了一批羊等待檢測。 山東利津縣鹽窩鎮部分肉羊喂瘦肉精,養羊戶總結多種方法應付檢測;檢測存在執法不嚴現象 肉羊是山東東營市鹽窩鎮的支柱產業之一,該鎮擁有農業部確定的定點市場。不過,在鹽窩鎮,羊喂食瘦肉精并不是秘密。根據當地官網的
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機關偵辦食品犯罪案件471起,打掉各類“黑窩點”414個,涉案價值7.6億余元。省公安廳今天透露的統計數字顯示,上述案件中,約有70%的不法分子將工廠、作坊放在城市郊區、農村、山區等地。公安機關表示,隨著打擊力度加大,不法分子向農村“轉移”,要高度警惕農村成為食品犯罪和傾銷問
膠東在線7月4日訊(記者 侯洪斌 通訊員 夏天棋)日前,《煙臺市食品安全規劃(2016-2020)》正式出臺,《規劃》旨在推進“食安煙臺”建設,提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將煙臺建設成為全國食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區之一。 根據《規劃》內容,到“十三五”末,全市基本建立起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
“瘦肉精”事件塵埃未落,“染色饅頭”“回爐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來。據調查,現行體制下,一些地方監管部門的辦公經費和人員工資,要依靠上級返還的收費罰款來“解決”,這多少造成了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執法為利”。此外,來自一些地方政府的壓力,也削弱了監管力度
“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老百姓對市場上出售的豬肉產生了恐慌,一些“瘦肉精檢驗卡”卻以此在市場上流行起來。小小的一張卡片真的能快速有效地測出“瘦肉精”么?專家認為沒有科學依據。而在“瘦肉精檢測卡”熱賣的背后,折射的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企業誠信的呼喚。 “瘦肉精檢測卡”成香餑餑 花三五
盡管坊間對“3·15”多有嘖言,或不以為然,但不能否認的是,每一次“3·15”,都是一把真實的刀,深刻地刺向每一個人。這一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瘦肉精丑聞袒呈于所有消費者之前。 昨日有消息稱,雙匯集團官網發布聲明,就“3·15”特別行動中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做出回應,承認“瘦肉精”事件屬實,
昨天上午,北京市二中院對該院近年來審理的涉及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情況進行了通報。近3年來,該院轄區內審理的此類案件共計675件,其中2015年共38件。市二中院表示,法院依法從嚴、從重懲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當被告人行為同時符合幾種罪名時,依法選擇重罪定罪。 易發食品問題涉三種罪名 據市二中院介
2013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管,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得到控制,全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但制約我國食品安全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仍時有發生。為貫徹落實黨
最高檢派員督辦“瘦肉精”案,河南12名、江蘇4名涉嫌瀆職公務員被立案偵查。 昨日,記者從最高檢獲悉,在河南“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截至目前,檢察部門已經對12名涉嫌瀆職犯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立案偵查。 最高檢方面透露,河南“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最高檢派出由瀆職侵權
被央視曝光的“瘦肉精豬肉流入雙匯”事件,并沒有因雙匯集團的道歉、召回而告一段落,反而正在不斷發酵:日前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已會同公安、監察、農業、商務、衛生、工商、質檢等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赴河南督導查處“瘦肉精”問題,而商務部則派出商務稽查人員進駐河南重點地區屠宰企業,進行24小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2017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2017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做了相應安排。 標準建設:非法添加、農獸殘 在標準建設方面,“通知”要求,制修訂一批重點急需的重金屬污染、有機污染物、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食
雙匯冷鮮肉廣告中的多項檢測并未包含對“瘦肉精”成分的檢測 用添加了“瘦肉精”的飼料喂養大的生豬因腿部肉太多,后腿無法站立。 據央視新聞頻道《每周質量報告》的“3?15”特別節目《“健美豬”真相》報道,在養豬大省河南,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怪象:一些養殖戶從不吃自己養的豬肉。記者歷時一個
豬肉里是否含有瘦肉精,用一張小卡片在10分鐘內就可以檢測出來。記者從部分銷售食品安全檢測儀器的廠商處獲悉,自從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事件事件后,市民對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認識,三聚氰胺檢測卡一度熱賣,“現在出現瘦肉精了,當然是瘦肉精的檢測卡好賣了。” “瘦肉精檢測卡”網上熱賣 昨日,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1-5月份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量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62.23%。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兩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類二十多公斤,食品安全不但事關十三億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媒體曝光雙匯“瘦肉精”事件后,國務院有關部門組成聯合工作組,已到達河南省進行實地督察。據了解,在事發地河南濟源和江蘇南京,已有多名官員被調查處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東西,為什么總有人在利益驅動下使用?在政府嚴打食品違法添加的態勢下,不安全食品為什么仍能繞過層層監管進入市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瘦肉精“接力”幕后有推手 因涉及一起波及湖南、福建、浙江3省的新型瘦肉精生產、銷售案,浙江大學一名鄒姓教授日前被警方刑拘。7月26日,記者致電浙江大學新聞辦等部門求證,工作人員以“請以警方結論為依據”或“學校正放假,不清楚具體情況”為由婉拒采訪。記者查詢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網站獲悉,在該學院教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11月12日開幕的第九屆中國食品安全年會上指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呈現穩中有升、逐步向好的態勢。今年前三季度,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的抽檢合格率分別為97.4%、99.5%和96.5%。 陳曉華說,今年開展瘦肉精專項整治以來,農業部、公安部等9個部門緊密配合,重拳出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最關注最擔心的問題,前些年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隨處可見,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近幾年來,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形勢得到根本性的好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消費觀念逐漸變化,消費方式也從過去的家庭烹飪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