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公司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它們改變我們生活的能力是最強的。——德國生物學家瑞卡達·斯坦布萊徹坦率地說(既非庸俗,也非插科打諢或夸張),物理學家犯了知識罪(known—sin),而這是一種他們不能喪失的知識。——原子彈之父J.R.奧本海默(1947年在麻省理工大學就自己開始對科學極端自信到科學后果對靈魂的重創所發表的演講。)
我所看到的省部級官員官員公開在傳媒談及“瘦肉精”問題的,便是2001年8月22日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就餐桌污染采訪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的那個節目: 2001年1月27日當身為中國最年輕的省長之一的習近平面對鏡頭坦言:我來到福州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餐館,說實在的現在餐桌上吃的和喝的東西真的是一件很煩心的事,比如說我們吃大米,我們擔心大米有毒,我們吃蔬菜我們擔心這個菜上殘留有很多的農藥……
當王小丫問及“瘦肉精”的問題在福建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時,習近平答曰:“瘦肉精”的問題,它的專業術語就是鹽酸克倫特羅,這種東西開始還是作為一種科研推廣項目,它因可以提高生豬的瘦肉轉化率被推廣,而且比較普遍的推廣,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瘦肉精在豬身上殘存量大了轉到人身上就變成了對人體的危害。我們聽到一個故事,一個畫家朋友,他愛吃豬肝,下酒菜就是豬肝,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到他最后的點睛之筆的時候,手就開始顫,最后就變成敗筆。這是什么原因呢,經過醫院一查就是鹽酸克倫特羅的危害,最后他不吃這種豬肉了以后,這病也就開始好轉了,說明危害是很大的。
“所以現在我們引進外國的檢測設備,一臺設備要花20 多萬,這個檢測可以通過尿樣檢疫出陽性,這就可以馬上判斷它是使用瘦肉精的。如果沒有這個設備憑著剛才講的那種方法去測驗,可能這里頭就會存在著一個精確度的問題。同時,我們現在開始建一座現代化的屠宰場,這在全國還是首例,我們建立了一個定點屠宰、銷售一條龍電腦化的網絡平臺。就是把每個定點每天殺了多少豬,然后市場上又賣了多少豬,把這個能夠及時反饋到檢驗中心來。如果每天要多出來的豬肉,那可能是私宰的,就可以及時的快速反應,可以追查。我們各級政府全力支持加大執法力度。
發明創造是介乎于巫術和科學之間的。一直以來,筆者都有這樣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因為我總覺得科學技術和巫術原本就是一對孿生的雙胞胎,而它對人類的長遠影響就象雙刃劍的兩極,誰也難以料定其發展的未來對人類是幸或不幸!下面這則來自美國軍方報紙的消息,多少有點佐證的用途。
據息:美國最有名的出版商——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團最近推出的一本新書,如同在美國引爆了一顆“原子彈”。這本名為《257實驗室:美國政府的秘密和致命病毒研究設施的恐怖故事》的新書披露了一個令美國民眾異常震驚的秘密:紐約普拉姆島的“動物疾病中心”其實是美國陸軍的生化絕密實驗室,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在美國本土先后莫名其妙出現的萊姆關節炎、變異口蹄疫、西尼羅河病毒等怪異的疾病均源于該中心。
鑒于目前許多肆虐人類社會的病毒源多來自實驗室的現象,足見這已經成為令人擔憂的嚴重問題,該書的面市立即引起了美國民眾及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卡羅爾在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事實上,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境內發現的怪異疾病多是以普拉姆島為中心傳播開來,這并非偶然,可見普拉姆島是美國的“病毒邪惡中心。”
,
紐約洛克菲勒基金會辦公大樓,肅穆的有點兒憋悶的議會大廳,一場由人文學家和科學家們進行的著名爭論正在這里進行。醫學家和生物學家們面對人文學家顯得咄咄咄逼人:“我們不斷地發明東西——新的藥物、新的治療方法、新的各種谷物和麥類,而你們又做過什么呢?”當即有人反問:“你聽說過美國憲法嗎?”對方當即三緘其口。因為,美國憲法可能是以往二三百年里最偉大的發明。它不僅是對美國,而且對全世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格局都產生了恒久的影響。藉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簡單的答案,科學家若無堅實的人文情懷做為研究方向的基礎,很可能走向其發明創造初衷的反面。
理查德·費恩曼,這位因成功解決了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問題而獲得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的美國物理學家的一次偶遇,也頗具深意。一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同友人暢游夏威夷,在一座并不起眼的佛教寺廟里,巧遇一位僧人,那位僧人張口便對費恩曼說:“我要告訴你一些你永遠不會忘記的話:''對每一個來這里的人來說,他得到的是打開天堂之門的鑰匙,但是這同一把鑰匙也能打開地獄之門。’”
費恩曼博士頓感悟,對于科學來講更是如此。一方面,人們可以使科學為人類造福,它是邁向天堂之門的鑰匙;另一方面,人們也可以用科學危害社會。這同一把鑰匙也就開啟了地獄之門。
讓我們共同來瀏覽一下美國《時代周刊》的科學欄目,你將會發現其間大約50%的內容則是關于什么會是下一個新發現和哪些是正在進行的新研究。誠然,在今天,科學的發展幫助人類完成了工業革命,同時也能夠生產出足夠養活如此眾多人口的糧食,還有控制各種疾病的藥品,延長了人們的壽命,降低了死亡率。但那些暗藏在世界各個鮮為人知的實驗室里,一些人不但在想方設法的培養著人們無法找到治療和預防它們的新病菌,違背人倫的克隆人等,而且就是那些主觀為人類未來生存空間所做的研究,諸如轉基因食品、各種植物速長的添加劑的科學家們帶給我們現實生活的也不一定全是福音。發源于英國且危害甚巨的瘋牛病,其“罪魁禍首”是由于牛食用了被含有朊病毒的綿羊癢病原因子污染的高蛋白精飼料肉骨粉(MBM),說通俗點就是飼料加工廠將包括羊等反芻動物在內的動物尸體和下水收集起來,切碎、高溫蒸煮并使脂肪溶化,然后用所獲的脂肪制造飼料,牛吃了這種含有肉骨粉的飼料后就會瘋狂,而人吃了這樣的牛肉制品若感染了vCJD病毒,其死亡率則是100%且毫無任何預防和治療手段!你能說這是人逼瘋了牛?還是牛逼瘋了人?而可肯定的是,當初發明這種飼料、讓牛們玩起“豬八戒啃豬蹄,自個吃自個”游戲的人,一定是位旨在提高牛的經濟附加值和將其他動物尸體等變廢為寶的科學家。
1980年代初期,在美國的一家公司里,科研人員不經意間將一種在治療劑量下常用于治療哮喘的藥物放到了做好的豬飼料中,也正是這種能選擇性地作用于腎上腺素?2受體的強效激動劑,在超劑量進入豬體后,能夠改變養分的代謝途徑,促進豬的肌肉,特別是骨骼肌肉中蛋白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積累,從而改變肌體品質,促使生長速度加快,最終使得瘦肉相對增加的東西,使人們還沒有從其優越性所帶來的美夢中醒來時,厄運便不期而至,在其才運用了短短的不到十年時間后,人們便要為其初始的貪婪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了!
所以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愈是高科技發達的國家或者民族,可能距離危險甚或死亡更近。當然,那些違背良知將自己發明的還不能預知結果的新產品,運到發展中國家讓那里不知就里的人們去做試用實驗的國家和公司,那就更應當遭到咀咒和報應了!
鹽酸克倫特羅,這個因其功效被稱為“瘦肉精”的東西,帶給我們真正離著美國“十萬八千里”的中國人不但是食品安全的隱患、巨額的經濟損失,甚至將改變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和中國產業化調整(可我遍搜網絡,竟找不到這家始作俑者公司的尊姓大名!)。
肉食者……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雞豚彘之畜,無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是賤人不得食肉。——孟子《論庶人》
肉食者或食肉者這兩個詞組,在中國這個自古靠天吃飯的稻作世界里,其望文生義的內含和外延都極為豐富:不僅包含吃的對象,更有身份等級、社會地位和階層化分功的指設。我以為凡受過初級教育的中國人對食肉者的深刻理解和重視,與那篇多年來一直都收入初中課本且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曹劌論戰》有關,其中有云: “春,齊師伐我,以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問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這其中的“肉食者”無外為在位者,或用當今的話來講就是“吃壞了黨風喝壞了胃”的當權者。而在古代其含義自然還包括通過分享祭肉這一維系貴族統治階層的紐帶,成為貴族在位當權者的標志符號。就連“無為”的孔子對此也深以為意――《孟子·告天下》:“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膰肉不至,不稅冕而行。不知者以為肉也,其知者以為無禮也。”
而一個人是否食肉者的重要性在中國民間社會中的表現,則是那個流播久遠且廣泛的民間故事《肉皮丟了》:一個窮人卻非常好面子,怕別人知道自己整日吃糠咽菜,偶得一塊豬肉皮,便系于門后,每日出門前必以肉皮擦抹其唇,讓外人見其嘴唇油光發亮,以為他頓頓食肉,好有臉面,不料肉皮被野貓掠走,鬧出種種笑話。此雖為傳說,但其確實又是老百姓價值評判的“晴雨表”。
我自己對“肉”的經驗則來自于我的一位同姓兄長:兒時我的一位堂兄,有幸上了“五·七大學(長大后方明了此類所謂大學是毛澤東“文革”中的又一浪漫產物:每縣一所五·七大學,每個大型工廠一所“ 二·七大學”,以此讓工人農民占領上層建筑!),當時我對其去上學的重要性毫無感觸,而他所謂的畢業也就是喂了幾個月豬就算完成學業了,可隨后他所帶給同姓人的榮耀以及外人的巴結迎奉,在當時連我這個少不更事的五、六歲孩子都能明顯感覺到:因為他分到了供銷社的肉食組,他不但能不要“肉票”買到豬的頭蹄雜碎,而且還能買到豬身上最肥的那塊連接豬頭與身子的“槽頭肉”!因為在當時大多數人家經年都是清腸寡水的忍饑挨餓,瘦肉對手頭原本每月就沒幾兩肉票的人們來講確實是普遍受嫌棄的。換句話講,就是最沒有面子和能力的人才會用肉票去買瘦肉的。
故而,我打小便深受其惠,逢年節坎上,父親便會托堂兄用金貴無比的肉票買塊肥的不能再肥的“槽頭肉”,其肉皮可做至今想起仍垂涎欲滴的“肉皮凍”,其肥肉可用來煉炸豬油(這可是日后漫長的缺油日子里的稀罕品了),煉炸過的油渣可用來包包子或者餃子。我堂兄隨后能娶到當地非常漂亮的姑娘做媳婦,我想這和他當時的“特權”不能說沒有關系。要不1990年代初,我的那位已有兩個孩子的堂嫂又和他離了婚,我的曾經風光一時的堂兄卻瘋了。這當然是另外一個故事,但其變化還是耐人尋味的。
就連發韌于1980年代初期那場對千百年來“面向黃土背負青天”的中國農民來講,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解放”的社會變革,其重要的標志也和“豬”分不開,君不見,隨著“包產到戶”的興起,中央也及時將維持30多年的農村大政方針“以糧為綱”修改為“以養豬為綱”。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變更,不但終結了用以表現農村人民公社階級斗爭新動向的文藝作品母體的“飼養員偷集體飼料”的人斗人的階級斗爭思維模式和土壤,更重要的是這一對農村產業結構的宏觀調整,使中國人的飲食結構和社會形態隨之有了難以預見的變化――
最明顯的莫過于1980左右,從中央到地方層出不窮的“賽豬會”:每逢國慶或者什么重要的慶典節日,各地都會給當地喂的最肥的豬披紅插花,抬到游行隊伍中去顯擺。當時在農村傳播最多、也最能振奮人心的便是“某某村某某人養的豬都快精了,超過了800斤或者1000斤!”
原本在農村生產隊集體喂養的100多斤重就稱得上肥大的豬,轉眼就變成幾百上千斤的一頭,這種變化對農民的收入和生存方式都起到根本性的轉變。此點,1980年代初流行于關中農村的民謠:“一輛車子兩個筐,收入賽過胡耀邦”便是佐證。這其中的“一輛車子兩個筐”,指的就是當時農民用自行車將自己吃不完的豬肉馱到西安或附近的城鎮農貿市場去搞短途販運,而“賽過胡耀邦”更是精神解放與個性張揚的顯證!而此間不但包含對財富的肯定與認同,而且僅是三兩年前,誰若敢講什么超過毛澤東或者華國鋒,那注定是要殺頭的反革命口號或標語!僅此,我認為就是那一個短暫的時期,對廣大農民甚至整個中國來講,都不失為一個較為舒暢的“艷陽天”。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數字顯示,2001年中國豬肉產量為4240萬噸,占全球豬肉產量的46.1%,是名副其實的豬肉生產第一大國。
,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2003年1-5月份我國豬肉人均消費量為每月1.78千克,占肉禽類消費比重的62.23%。有著十三億人口的中國,每年人均消費口糧兩百多公斤,蔬菜一百多公斤,肉類二十多公斤,食品安全不但事關十三億人的福祉,而且其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肉類產品的產量也開始令世界矚目:1980年豬肉產量已占國內肉類總產量的88.8%;1985年中國禽蛋產量開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禽蛋第一生產大國;1990年肉類產量又開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肉類第一生產大國。而從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間,中國肉食消費量增加了一倍多,人們戲稱:中國人已開始由“食草性動物”向“食肉性動物”集體過渡了。
也許凡事都有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吧,隨著生豬產量的逐年增長,人們對豬肉的需求也開始由“愛肥嫌瘦”向“愛瘦嫌肥”轉化,僅以首善之都北京為例,在1960年代,肉肥膘厚的為一級豬肉,每斤 0.95元。肥膘中等的為二級,每斤0.84元, 肥膘在一厘米以下的為三級,每斤0.75元。等到了1980年代初,當北京的肥肉價格還高于瘦肉時,可當時香港的瘦豬肉已賣到11塊港幣一斤,而肥豬肉卻降到0.8元一斤,其間價格差為10多倍!這和眼下北京市場一斤瘦豬肉一般在8元左右,而每斤三、兩塊錢的肥豬肉卻少人問津一樣!這是多么大的價格變化。
而養殖一頭瘦肉型的豬,從畜種到成豬,其成本要比養殖一頭普通型的豬高出許多,僅購買良種豬的花費與相對長的養殖期就使得不少養殖戶無法承受。而瘦肉精每千克成本只有1600元左右,而賣出價卻高達2500元,且用了藥的豬毛色光亮,臀部肌肉飽滿發達,生豬賣相非常搶眼,而屠宰后的豬肉由于瘦肉精的蓄積,色澤鮮紅誘人,十分搶手,為市民所青睞,由于銷售市場“瘦肉”走俏,一些商販和調運戶來到了產區,指定要收購喂養過“瘦肉精”的瘦型豬,有的攜帶“瘦肉精”直接與養殖戶聯系,并承諾喂養過“瘦肉精”的生豬收購價每公斤提高約0.1元(每頭豬約20元),市場需求和利益驅動,使得一些獸藥飼料經營單位和部分養殖戶開始非法經營、使用“瘦肉精”了。用“瘦肉精”把一頭普通豬催變成瘦肉型豬,前后只要10-20天左右的時間,成本僅8塊錢,凈利卻高達22塊錢,利潤率為275%!這就應驗了那位大胡子的猶太哲學家馬克思已被引用爛熟了的名言:一旦有了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大起膽來,如果有了10%的利潤,它會到處被使用;有了20%的利潤,它就會活躍起來;有了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有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為了300%的利潤,它就不惜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而“瘦肉精”的利潤率距離馬克思框訂的殺頭線僅僅差25個百分點,如此巨大的暴利驅動,你說其發展和流傳怎么能不瘋狂且變態呢?
瘦肉在中國是這樣變成談虎色變的精怪的。
利益是一只看不見的調劑市場的魔手,隨著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肥瘦豬肉需求變化而帶來的價格差異,在同一頭豬身上如何能創造更多的瘦肉便成為一個焦點,也正是當年那些發明創造并向中國傳播了營養學、豬能產生大卡熱量等科學知識的西方科學家,又發明了一種可怕且能把瘦肉變成駭人的精怪的“瘦肉精”,近而危及到所有食用豬肉的國家和地區,引起了又一次多年來持續不斷的“瘦豬肉恐怖”,無怪乎斯坦福大學的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保羅·伯格在談及科技進步和社會倫理的關系時說:“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在觀看歷史的重復。”而這也正好就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肉食品市場所面臨的令人悚然的現狀,我以為,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的根源,還是讓我們循著“瘦肉精”的流播軌跡,來一番溯本追源吧。
1980年代初期的美國,是一段雄心勃勃且蒸蒸日上的提升期。那是一個充滿希望與創造欲望的年代,特別是在高科技和生物工程領域里:計算機這個注定日后要變成美國從全世界吸錢的巨大機器已經開始啟動;科學家們已從胚胎細胞中克隆出完整的青蛙……而也恰恰就是對這些新發明新創造所帶來的巨大的營利空間和前所未有的便利的憧憬,使公眾便松馳了對科學濫用的警惕。
于是,在美國一家公司里,可能是一個并沒什么名氣卻愛瞎搗鼓的青年研發人員,不經意的將一種叫做鹽酸克倫特羅的粉狀物放到做好的豬飼料中,奇跡出現了!于是,一條建在利潤最大化基礎上的產業和資本組合的鏈條,順著由發達富裕地區遞次的方向往全世界延伸。一時間,財源滾滾,皆大歡喜,特別是那些有資本支撐能在第一時間用上瘦肉精這個新發明的國家和地區的既得利益者們。可是好景不長,當人們還沉浸在掘得第一桶金的滿足和對未來由此產生更多桶金的美好憧憬中時,意外卻發生了——
以斗牛士和足球聞名于世的西班牙,卻意外的成為“瘦肉精”在全球的第一例受害個案:1990年的3月,135個分屬43個家庭的西班牙人,可能是一同觀看了一場精妙絕倫的足球比賽或者一場驚險刺激的斗牛表演后,這些性格和氣候一樣火熱的男女們便一同聚餐,席間自然少不了他們平素的最好——牛肝湯。一場集體中毒的悲劇發生了,所有在場的人都程度不同的出現了心跳加速、肌肉顫抖、頭痛、惡心忽熱忽冷癥狀。一時間,“瘦肉精”在當地引發的恐懼超過了席卷歐洲的 “瘋牛病”,人們談“瘦”肉色變。
同樣是沿著當年“瘦肉精”獲利的由富及貧的擴展路徑,“瘦肉精”的毒副作用也開始在一些歐美國家顯露猙獰:不斷發生的中毒事件有1990年3月至1990年7月,西班牙中部發生125起中毒事件,因食用豬肺導致135人食物中毒。這便是“瘦肉精”公開向眾人們示威的全球第一例“瘦肉精”案!而隨后從1992年1月至1994年又在西班牙北部發生359起致使232人的中毒事件中,約占97%人員因食用豬肝引起中毒癥狀出現。1995年意大利也相繼發生了16起中毒事件,法國共發生22起中毒事件……
正當歐美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發如何應對“瘦肉精”的危害時,也就是西班牙“瘦肉精”牛肝集體中毒事件的第二年,中國的一些所謂學者開始向國內引進“瘦肉精”,并將“瘦肉精”當作一種“可以提高生豬瘦肉轉化率的科研成果”,開始在沿海地區的飼料加工廠和養殖專業戶中大面積的推廣。且在當時及以后的推廣中只介紹“瘦肉精”的正面效果,不提及其作為飼料添加劑的殘留和安全問題,對國家相關的禁用查堵情況也未做標記。并且在1996年,意大利再次發生了重大食用“瘦肉精”牛肝和牛肉集體中毒后,這些人還固執地堅持“瘦肉精”的作用利大于弊?!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搞研究鉆了牛角尖,還是在利欲的驅動下裝傻。可你再傻也應該懂得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吧:不論有多大的利,可它能大過人的性命和健康嗎?如果食用者是你的妻兒老小呢?面對這種行為我們的社會和政府職能部門是否能建構一種預防并追究的機制呢?正如物理學家費恩曼所擔憂的:科學失去了道德人倫的制約,注定淪為打開地獄之門的鑰匙。
在接觸到的“瘦肉精”中毒案件中,最令我揪心的莫過于浙江省農工黨常委、省政協委員方麗槐先生的一段親身經歷:高考對一個中國家庭來講,其重要性你只要在高考那幾天隨意到全國各地的任意一個考場去看看就明白了!一位朋友,今年高考那天給尚在外地為本文采訪的我打電話講,自己剛才哭了,我驚問原因,其曰:“剛才路過高考的考場,想起自己當年渡過的黑色七月,近而觸景生情!”可方先生的女兒卻意外地遇到了不幸。——就在高考的前三天,方先生的女兒突然說:“爸爸,我的手發抖,連一條直線都劃不好。”做父母的這時候別提有多著急。事后經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檢查發現,原來孩子是喝了自己媽媽親手為她燉的含有“瘦肉精”的烏雞湯。這次考試關乎著一個孩子的一生,同時也關乎著一個家庭的未來,實在是令人膽戰心驚啊。幸而,在日前浙江省政協協商“平安浙江”問題的會議上,方麗槐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開始談到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而最有戲劇性且有點因果報應的則是“''瘦肉精’”誤當蘇打粉,肉粽子放倒四口人的案子:今年端午節前夕,廣州某鎮的農婦廖某為了過端午節,特意準備了1.5公斤糯米包粽子,由于前幾年一直用瘦肉精養豬,沒有注意到菜櫥里還剩下50克“瘦肉精”未處理,并與蘇打粉放在一起,無意中她把“瘦肉精”誤當蘇打粉倒入糯米中攪拌,見糯米一直未變黃,認為是蘇打粉失效,為此用清水沖洗兩遍之后,又向鄰居借了一點蘇打粉。下午4時,廖某及兒子、兒媳和4歲的孫子見粽子已熟,便吃起了粽子。一小時后,廖某一家除丈夫和女兒未吃粽子外,已吃粽子的4人相繼出現嘔吐、胸悶、心悸,腹部感到不適,晚上送入衛生院進行催嘔、速尿等處理后,當晚11時20分由衛生院送入市醫院搶救。
據市院內科醫生介紹,“瘦肉精”含有鹽酸克倫特羅,若服大量鹽酸克倫特羅將會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導致生命危險。幸好廖某認為“蘇打粉”失效,用清水沖洗了兩遍,才免遭嚴重的后果。
而真正引起了海內外注意中國“瘦肉精”現狀的,則是最近一期由新華社主辦、旨在將主流讀者重新吸引回主流媒體的《瞭望周刊》顯著位置刊載的由名家丁聰配畫、陳四益撰文的圖文并茂的《瘦肉精》妙文。但第一個為中國“瘦肉精”危害和食品安全敲響警鐘的地方則是香港:1998年5月,剛回歸不到1年的香港同胞因食用內地供應的豬內臟,造成17人中毒的惡性事件,香港的《東方日報》等傳媒竟相報道。也正是因為事發地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透明的社會環境,才驚動了中央政府高層,撕開了“瘦肉精”在大陸危害的口子,大陸的傳媒也紛紛跟進:
1998年中國大陸首次發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從外地回廣州探親的王小姐投訴,她一家六口進食了含“瘦肉精”的豬肝后發生手腳發抖、頭痛、氣促等不適。這是廣州市首宗“瘦肉精”導致中毒事件。
王小姐稱,25日中午,她在白云區新市肉菜市場102檔購買了八兩豬肝回家用姜片炒食,一家八口晚上6時30分開始吃晚餐,有兩名成人和三名兒童均進食了這道菜。到了晚上9時,上述六人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手腳發抖、頭痛、心慌等不適,趕快上床睡覺休息,沒有及時到醫院診治。第二天,中毒者58歲仲老太癥狀越發嚴重,被送到醫院后診斷為“懷疑化學性食物中毒”。王小姐懷疑是豬肝的問題遂將吃剩的炒豬肝送到廣州市防疫站檢測。送檢菜汁鹽酸克倫特羅檢測為陽性,豬肝送檢樣品中的確含違禁禽畜飼料添加劑“瘦肉精”。此前大陸曾在市面上售賣的豬肝中檢測出“瘦肉精”,但進食含“瘦肉精”食品導致發生食物中毒在國內還是首次。
更為嚴重的是發生在1999年4月,上海兩名運動員因食用了含有鹽酸克倫特羅的肉品,在尿檢中出現陽性而被禁賽。
2000年1月12日消息,杭州數十人食用添加“瘦肉精”豬肉中毒。杭州郊縣數十人因此而引起食物中毒。據報道,1月19日下午3點到10日早上6點,該地數十余名群眾相繼出現臉色潮紅、胸悶、心悸等食物中毒現象,在當地衛生局送檢的紅燒肉肉湯里,省疾控中心檢測出了不同濃度的“瘦肉精”。據了解,豬肉來源于當地的兩家農貿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省杭州、金華、嘉興等地已發生六起類似中毒事件。病人一般在食用該類食物后20分鐘發生中毒現象,最長的也發生在四個小時之內。
2001年8月,廣東信宜市北界鎮又發生一起特大群眾食物中毒事故,事件中共有50多人因食用在當地西江市場購買的豬肉而被送入醫院接受檢查治療,中毒者主要是該鎮西江中學的師生和附近村民。當地衛生部門懷疑肇事者賣的是含有“瘦肉精”的豬肉。
2001年8月初消息,鶴山市龍口鎮龍口村圩獸醫李錫榮,承接了一個養豬場,豬場的藥柜中遺留有一包“瘦肉精”。同年9月,鶴山市古勞鎮新星村農民呂海文,向李錫榮請教如何使養出的豬更值錢,李提出自己有“瘦肉精”,并主動提出可以賣給他。隨后,呂海文從李錫榮處買得“瘦肉精”約500克。
3月12日,呂海文將喂養了“瘦肉精”的9頭豬,賣給杏壇鎮麥村陳某經營的屠場屠宰。次日凌晨陳某批發給多名肉販,并在杏壇鎮內10多個市場出售,致使進食過有毒豬內臟的630多名村民中毒,幸得杏壇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及時搶救,而沒有發生死亡事件。
2001年8月26日訊:“瘦肉精”豬肉又毒倒530人:事發廣東信宜北界,是至今在國內發生的中毒人數最多的同類大案之一。肇事豬肉是由一個叫梁汝勇的專業戶歡迎瀏覽ddhw.cn所養,共3頭豬。據當地政府統計,在這次“中毒事件”中,到醫院打針的有530人,其中學生300人,群眾230人。在醫院中有病歷可查的共51人。循著養豬戶梁某查下去,承包該局屬下某飲料廠的負責人也進入了工作組的視野,他們二人被信宜市公安局傳喚審查后,已經作了坦白,承認確實給該批生豬喂食了含有 “瘦肉精”的飼料添加劑。這些飼料假冒偽劣商品的源頭大致有兩個:一個是四川、浙江、廣西等地的地下工廠,他們生產的是含有違禁藥物的的添加劑和小包裝鹽酸克倫特羅;另一個是廣東省一些預混料生產企業,地下工廠。另外,為牟取暴利和收回扣,一些飼料廠的供銷員半明半暗地推銷小包裝鹽酸克倫特羅和偷賣含鹽酸克倫特羅禁藥的大豬預混合飼料,也助長了此類違禁藥品的蔓延。此次中毒事件之所以發病快、影響面大,關鍵在于養豬戶特別貪心,喂食瘦肉精過量所致。
2001年11月17日報道,北京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陸續到協和醫院就診的14位中毒人員是午餐時曾集體進食過豬肝,隨即表現出肌肉震顫、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經過治療,絕大多數中毒者癥狀緩解,僅少數須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目前中毒者已經全部出院。
記者從市衛生局了解到,衛生局在對北京市場上的86頭生豬的抽檢中發現,“瘦肉精”的檢出率為25%。這一數據與農業部對北京市場的抽查情況基本相符。
2001年11月7日,廣東省河源市發生了一起特大集體食物中毒案,原因就是這種“瘦肉精”中毒。據事后統計,在整個事件過程當中,河源市共有484人因服食有毒豬肉,住院觀察、治療。這是廣東省近年來發生的較大一起有毒豬肉集體中毒案件。
11月8日,兩名使用鹽酸克倫特羅的養豬戶被刑事拘留。據他們交代,他們的飼料全部來自河源市金冠飼料批發部。11月9日,該批發部負責人陳朝強被帶回公安機關調查,同時還起獲了七袋半被轉移、藏匿在別處的可疑豬飼料。塑料袋上既無品名、廠址,又無生產日期。經鑒定,這些飼料里確實含有鹽酸克倫特羅,也就是“瘦肉精”。11月10日,他的供貨商,臺山市中洋飼料有限公司的經理林清源,被帶回河源市協助調查。
2002年3月25日消息:3月14日上午10時,蘇州市衛生監督所接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報告,一名3歲患兒疑似“瘦肉精”中毒。該所即派人員前往調查。據了解,該患兒家庭 13日午餐食用自烹豬肝后不久,患兒母親和外婆先是心跳加速、四肢發抖、心慌等癥狀,爾后,患兒亦有相同病狀。三人分別被送醫院就診。
,
14日下午,市衛生監督所又獲悉3月14日、15日,蘇州大學附屬第一、第二醫院等幾所醫院相繼收治數名中毒患者,共計26人。蘇州市衛生監督所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些患者均在食用豬內臟(24人吃的是豬肝、兩人吃的是豬肺)后發病。這些有毒豬內臟相對集中地采購于市4個農貿市場的個體肉攤,據了解,這批含有“瘦肉精”的豬肉來自浙江嘉興。該市疾控中心從中毒者吃剩的豬肝樣品中測得“豬肉精”含量超標5倍以上。
2002年4月廣東湛江發生首起“瘦肉精”中毒事件。據了解,事件發生在4月4日,廣東遂溪縣河頭鎮朱屋村的35名村民食用了由朱某私自宰殺的豬肉和一些豬內臟。沒多久,其中的31人先后出現心悸、心跳加速、頭痛、頭暈眼花、四肢發麻無力等中毒癥狀。這些來歷不明的毒豬肉經檢疫部門檢驗后發現含有“瘦肉精”成分。而據隨后的進一步調查了解,造成這起“瘦肉精”中毒事件發生的原因,竟是養豬業主所喂養的豬患了“哮喘病”,為了給豬看病,業主向不明身份的人購買了一些“治喘藥粉”,給豬服用后僅5天就出欄進行了屠宰。真是搞不懂是“人給豬治病”還是“豬使人生病”啊!
2003年10月21日,遼陽62人“瘦肉精”中毒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衛生部門也高度關注,已派出專家組專項調查“瘦肉精”中毒事件。隨后遼陽市撥款18萬元檢測生豬尿樣。
2004年3月14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發生食物中毒事件,約有近百名群眾下午開始陸續到杏壇鎮醫院治療。經當地有關部門初步查證,中毒原因是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所致,受害者講都是吃了市場上買來的豬肉后引起病癥的。據鎮政府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豬是從外地買來的,并經過了當地檢疫站部門的檢查。
2004年4月3日訊:“瘦肉精”害倒祖孫三人。一天晚上十一點多,家住廣州東園新村的王女士正上高中的兒子忽然覺得全身乏力、頭痛、心悸、心跳加速、手指震顫等。她本人及其70多歲的老母親也相繼出現類似的癥狀。在醫院急診室里,當班醫生診斷為“食物中毒”,罪魁禍首就是半小時前喝的那碗加入了“瘦肉精”的豬肺湯。
……
最為可怕的是,目前在雞和魚中都發現了瘦肉精中毒的先例。當然,面對這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政府相關部門也加大了打擊力度:
2002年11月21日福建宣判首例“瘦肉精”案。被告人葉壽華、賈建萍是南平九峰獸藥店店主和南平市三元獸藥店店主。被告人曾湯美、陳秀榮、林盛強、林揚森、高文均是個體養殖豬戶。2002年1月,林盛強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瘦肉精”是國家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的養殖添加劑,向梁振華(在逃)以每公斤 100元的價格購買了30公斤“瘦肉精”,除部分用于喂養生豬外,將其他的20公斤“瘦肉精”轉賣給被告人賈建萍。同年4月至6月,賈建萍在明知“瘦肉精”的危害時,還向林揚森、林揚根、高文轉賣20公斤“瘦肉精”用于喂養生豬。2002年春天,被告人葉壽華以每公斤135元的價格向梁振華購買了20公斤的“瘦肉精”,部分用于喂養自己的生豬,分別向被告人曾湯美、陳秀榮出售14公斤“瘦肉精”用于喂養生豬。
案發后,經福建省獸藥飼料監察所檢驗,上述被告人所飼養的生豬體內均含有“瘦肉精”成分。南平市延平區法院對此案作出宣判,判決被告人葉壽華等人犯有生產有毒食品罪,分別判處拘役5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
湖南寧鄉縣人民法院也曾宣判過一起用“瘦肉精”喂豬,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的案件,被告人李玉梅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并處罰金6000元。
寧鄉縣煤炭壩鎮明月村的農民李玉梅,今年8月的一天,一時財迷心竅,向一過路人以50元的價格購買了約50克的瘦肉精,然后將其添加到所飼養生豬的飲用水中喂養生豬。該批豬由其丈夫謝某(另案處理)銷售給一外地人。寧鄉縣畜牧水產局動物防疫站對當地生豬進行抽檢,李玉梅所飼養的豬尿樣呈陽性。根據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李玉梅在豬飼料中使用對人體產生危害的“瘦肉精”,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因銷售含有“瘦肉精”的毒豬肝,致22人中毒的沈乃東于2003年2月11日終于被抓獲歸案,結束了數月的在逃生活。經法院審判,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款1萬元。
2002年8月23日,沈乃東在杭州市祥符橋家禽批發市場15號攤位銷售含有“瘦肉精”的外地豬肝,25日,顏女士食用了這種豬肝后引起中毒。事后,杭州市畜牧獸醫總站監督科對中毒事件進行立案調查,發現沈乃東不具備銷售外地豬副產品的經營資格,并明確告訴其不得經營豬副產、不得經銷外地豬肝。同時,家禽市場在同年9月1日向各種經營攤點發出次日起禁止經營外地豬肝、豬肺和非法產品的通知。但沈乃東無視上述通知,在明知銷售的外地豬肝中含有“瘦肉精”的情況下,仍然秘密從海鹽等地大量購入豬肝進行銷售,導致9月9日杭州華佳紡織有限公司22名職工食用后,發生集體“瘦肉精”中毒事件。
同在浙江省的湖州市2001年也發生了一件毒倒80多人的豬販子被判賠償的事件。浙江湖州個體肉攤攤主莫某,不知情從豬販呂某處買來服有“瘦肉精”的生豬屠殺后出售,導致80多人食物中毒。莫某因此賠償消費者損失23443.50元。之后,他將呂某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損失,吳興區法院經審理認定呂某向莫某銷售含有“瘦肉精”的生豬,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莫某不知情購進銷售,且已受到處罰及經濟賠償,呂某理應對其損失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2003年1月《焦點訪談》追蹤報道了一件涉及重慶、貴州、浙江、上海、江蘇三省兩市制造銷售含“瘦肉精”飼料案。2002年6月3日重慶永川市農業局接到群眾舉報,在當地銷售的貴州遵義市科新飼料廠生產的元林牌飼料里含有“瘦肉精”。由于案件已經涉及重慶、貴州兩地,加上查扣涉嫌摻有“瘦肉精”的飼料有55噸之多,涉案金額60多萬元。專案組在浙江警方的協助下,抓獲了吳勝兄弟,并在現場發現了大量假冒浙江黃巖榮耀化工廠和其他廠家的商標、合格證等物品。經過突審,吳勝交代了加工生產摻雜“瘦肉精”的飼料原料的違法行為。據調查,吳勝使用的“瘦肉精”原粉是從上海人朱偉處買來的。專案組馬上趕到上海并抓獲了朱偉。經朱偉交代,“瘦肉精”是從江蘇金壇買來的,賣給朱偉“瘦肉精”的犯罪嫌疑人已經逃跑。犯罪嫌疑人吳勝、吳曉、朱偉已移交檢察機關,摻有“瘦肉精”的飼料及時得到了處理。
……
像上面這些因為制造販賣或非法施用“瘦肉精”而已接受或正在接受法律制裁的不法之徒還有很多,可隨著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與日俱增,僅以2002年為例,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2002年消費者申訴的十大熱點問題中,對于食品類的投訴,仍以83235件高居第一位。而肉類食品最嚴重的問題依然是豬肉注水和“瘦肉精”污染。2003年上半年,衛生部收到重大食物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總結全國執法實踐,發布《第一批食品安全行政執法指導性案例》(以下簡稱《第一批指導性案例》)。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指導性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解決各地裁量標準不一、法律適用分歧、類案處理差異......
記者2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市場監管總局近日發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自2025年4月15日起施行。據介紹,該規定是在已實施的《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基......
3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25),并于2027年3月16日正式實施。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準2項、特殊膳食......
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3月27日發布了50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9項標準修改單,這些標準主要聚焦民生關切和產業發展需求,標準之間相互銜接,協同管控食品安全風險。新發布標準包括:食品標簽標......
近日,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了《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通過堅持營養導向、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分類施策和堅持多方參與四大要求,將......
近日,國家標準公告2025年第4號宣布,國家標準《GB/T45358–2025易腐食品冷藏鏈溫度檢測方法》正式發布。記者獲悉,該標準將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守護百姓餐桌安全貢獻科技力量。針......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進一步理清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建立健全協同監管機制,強化全鏈條監管合力,堅決守牢食品安全底線,......
近日,一款“千禾0”醬油中檢測出鎘,引發關注。有網友表示,“千禾0”只是一個商標,并不意味著“零添加”。3月19日,極目新聞記者就此進行了求證。據“消費者報道”,今年3月,該雜志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
市場監管總局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制定了2025年全國食品安全抽檢計劃,緊盯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兩超一非”、果蔬保鮮劑濫用等突出問題,聚焦校園食堂、網絡銷售、連鎖快餐店、農產品批發市場等重點場......
近日,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24)正式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市場監管局以新國標實施為契機,多維度推動食品生產企業合規生產。在標準解讀方面,該局先后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