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 (1)降低: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細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 (2)升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肉瘤、硬皮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注意事項 同B細胞檢測。另外,由于間接免疫熒光技術所用的羊或兔抗鼠熒光抗體與部分白細胞表面發生非特異結合,以及Fc受體的非特異細胞反應和多克隆熒光抗體的結合放大效應,從而造成非特異陽性熒光細胞增多。而對FITC直標單克隆抗體來說,抗體成分、性質和結構上完全均一,只要不使蛋白質-FITC復合物上帶上過多的電荷,就不會產生非特異吸附。目前國外基本上是用直接免疫熒光法,流式細胞計來分析T細胞亞群的,由于該儀器價格昂貴,國內尚未普及應用。因而對一般臨床實驗室來說,用免疫熒光顯微鏡也能開展這項工作。......閱讀全文
臨床意義 (1)降低: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細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 (2)升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肉瘤、硬皮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注意事項 同B細胞檢測。另外,由于間接免疫熒光技術所用的羊或兔抗鼠熒光抗體與部分白細胞表面發生非特異結合,以及Fc受體的非特異細胞反應和多克隆
(1)降低: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細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 (2)升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肉瘤、硬皮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同B細胞檢測。另外,由于間接免疫熒光技術所用的羊或兔抗鼠熒光抗體與部分白細胞表面發生非特異結合,以及Fc受體的非特異細胞反應和多克隆熒光抗體的結合放大效應,從而造成非特異陽性熒光細胞增多。而對FITC直標單克隆抗體來說,抗體成分、性質和結構上完全均一,只要不使蛋白質-FITC復合物上帶上過多的電
正常值 55%-65%。 臨床意義 (1)降低: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細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 (2)升高: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肉瘤、硬皮病、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T淋巴細胞表面有多種抗原,其中簇分化(CD)抗原分類甚多,這些抗原除了標記細胞的種類和分化階段外,同時也有一定的功能,或作為受體、黏附分子、信號傳遞成分等,可通過這些表面特征性抗原鑒別亞群。目前開展較多的是用抗分化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如抗CD4單克隆抗體,對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進行檢測,根據出現陽性率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1.CD4淋巴細胞減少:見于惡性腫瘤、遺傳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2.CD8淋巴細胞增多:見于自身免疫病,如SLE、慢性活動性肝炎、腫瘤及病毒感染等。3.CD4/CD8比值異常:艾滋病患者比值顯著降低,多在0.5以下。比值降低的還有:SLE腎病、傳染性單
臨床意義 (1)降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溶血性貧血、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高IgE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 (2)升高: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病毒感染、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結核病、真菌和原蟲感染。 注意事項 同B細胞檢測。另外,由于間接免疫熒
T4淋巴細胞亞群介紹: T淋巴細胞表面有多種抗原,其中簇分化(CD)抗原分類甚多,這些抗原除了標記細胞的種類和分化階段外,同時也有一定的功能,或作為受體、黏附分子、信號傳遞成分等,可通過這些表面特征性抗原鑒別亞群。目前開展較多的是用抗分化抗原的單克隆抗體,如抗CD4單克隆抗體,對外周血單個
異常結果:1.CD4淋巴細胞減少:見于惡性腫瘤、遺傳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2.CD8淋巴細胞增多:見于自身免疫病,如SLE、慢性活動性肝炎、腫瘤及病毒感染等。3.CD4/CD8比值異常:艾滋病患者比值顯著降低,多在0.5以下。比值降低的還有:SLE腎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正常值 免疫熒光法、橋聯酶免疫檢測法、SPA花環法: CD3+細胞陽性率71.5%±6.2% CD4+細胞陽性率45.7%±5.3% CD8+細胞陽性率27.9%±5.0% CD4/cD8比值為1.66±0.33 流式細胞術: CD3+細胞陽性率61%一85% CD4+細胞陽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