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為慶祝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與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北京IP”)在京舉辦“智匯醫療·智創未來——知識產權運營與醫療感知成果轉化論壇”。 本次論壇旨在響應國家戰略號召,探索以科技成果重要載體知識產權為支點,聚焦打通0-1、1-100轉化鏈條,圍繞全球熱點技術——醫療感知,邀請研究型醫院和資本、產業、專業服務領域的優勢單位,從高度、廣度、厚度探討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的新模式、新方法,共同推動自主知識產權落地實施,助力實現我國醫學科技自立自強。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制度供給和政策體系,通過暢通流轉、金融賦能,多措并舉促進知識產權轉化見效。2021年,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額達3783億元,其中出口額增幅達27%。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48.5萬次,同比增長19.7......閱讀全文
4月26日,為慶祝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與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北京IP”)在京舉辦“智匯醫療·智創未來——知識產權運營與醫療感知成果轉化論壇”。 本次論壇旨在響應國家戰略號召,探索以科技成果重要載體知識產權為支點,聚焦打通0-1、1-
創新驅動發展的本質是通過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核心是科技成果和知識產權的高水平大規模創造與有效轉化運用。然而,我國科技成果轉化一直處于較低水平,知識產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還未充分發揮出來。日前,國務院同意并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修正案(草案)》在允許高校、科研機構自主決定
中美多位科學家5月19日在北京出席第四屆轉化醫學研究國際論壇,共同探討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基因治療以及轉化醫學在腫瘤防治中的應用與前景等。 腫瘤已成為目前威脅全球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中國,腫瘤已是城鄉居民的首位致死因素。腫瘤不僅治療費用高,而且治療效果不好,給患者、社會帶來沉重負
地理學創新與發展論壇現場 9月19日至20日,“地理學創新與發展論壇”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舉行。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劉燕華研究員,中國地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大道,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
高校畢業生就業與企業招聘對接交流會 高校科研成果、人才信息與專題交流展示區 這里是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行業最專業的盛會!這里為您對接700家中外企業的需求!這里為您提供面向30000名專業觀眾展示和交流的機會!這里是MICONEX2014!熱誠歡迎國內相關專業的高等院校參會及
簽約現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供圖會議現場。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供圖 7月15日,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端論壇暨產學研對接洽談會在煙臺舉行。大會以“集聚海洋高端要素資源,助力煙臺產業高速發展”為主題,來自中科院7家研究所的涉海科研和成果轉化人員、山東沿海7區市科技局負責人以及山東省各地的
12月26日,中國生態與資源補償高峰論壇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隆重舉行。當前,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多次提案,呼吁盡快建立相關機制和政策。 與此同時,學術界也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特別是關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價值評估和生態系統
9月12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科委承辦的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碳納米材料與應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等領導出席論壇,150多位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產業界代表以及部分青年學生參加論壇。 納米科技將重塑未來。納米科技是具有
中國迄今為止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氣候變化國際論壇氣候變化與科技創新國際論壇于4月24日在京舉行,主題為“依靠科學技術應對氣候變化”。這是中國政府迄今為止舉辦的一次規模最大的有關氣候變化的國際論壇。聯合國有關機構、國際組織以及有關國家代表、科學家和企業代表共6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
論壇現場 11月21日至22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以“對地觀測與導航”為主題召開了第3次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活動。本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員會共同承辦,論壇執行主席為李德仁院士。 論壇為期兩天,50余位從事對地觀測、導航、重力衛星及相關領域研究的院士、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