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肝移植患者存活率接近國際水平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近日首度公布該統計數據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CLTR)近日首度公布的統計數據稱,我國目前肝臟移植患者一年生存率為80.6%。這個生存率數字較上世紀90年代的40%左右翻了一番,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衛生部副部長、著名肝臟外科專家黃潔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通過科學規范的患者登記系統獲得的全國肝移植患者的存活率數據,標志我國器官移植科學化、規范化建設正在穩步進行,取得了初步成果。 黃潔夫強調說,器官移植規范化的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建立器官移植的科學注冊體系和行政注冊體系。衛生部授權CLTR是一個起步,今后全國有資質開展肝移植的醫療機構都將匯入這一系統,進而完善我國包括心、肺、肝臟、腎臟等所有人體器官移植患者的科學登記系統,并著手制定全國性的人體器官移植患者排序和人體器官分配原則。 統計發現,中國的肝移植病人和國外有所不同,在已追蹤的12000多個肝移植病人中,9000多個是乙肝患者,50%的病......閱讀全文
我國肝移植患者存活率接近國際水平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近日首度公布該統計數據 中國肝臟移植登記系統(CLTR)近日首度公布的統計數據稱,我國目前肝臟移植患者一年生存率為80.6%。這個生存率數字較上世紀90年代的40%左右翻了一番,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衛生部副部長、著名肝臟外科專家黃潔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第一次通過科學
關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移植的介紹
肝移植是治療終末期AIH肝硬化的有效方法,急性起病表現為暴發性肝衰竭經激素治療無效、及慢性起病在常規治療中或治療出現肝功能不全表現的患者應行肝移植手術。移植后5年存活率為80% ~90%,10年存活率為75%,多數患者于肝移植后1年內自身抗體轉陰,高γ-球蛋白血癥緩解。術后可有A IH復發,在肝
親體活體肝移植術的概述
肝移植術最初由Tack Cannon于1956年提出。1960年Moore等完成了動物肝移植的實驗研究。1963年Starzl為一先天性膽道閉鎖的病兒完成了世界首例人體原位肝移植。當時由于臨床經驗的欠缺及缺乏有效的抗排斥藥物,使最初的肝移植1年存活率尚不到20%。20世紀80年代以后,由于移植技
同種異體原位肝移植麻醉管理
肝臟是人體單一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既復雜又多樣,肝臟受到嚴重損害后根治率極低,對頑固性肝病施行肝移植是有希望的一種療法。但肝臟與腎、心等臟器不同,肝臟移植手術操作復雜、對全身干擾大、時間長,加之大部分病患均為終末期肝病,常伴發嚴重的全身臟器功能損傷及內環境紊亂,且新移植肝臟面臨再灌注損傷及排異反應,決
肝癌能通過肝移植治愈嗎?
核心提示: 通過肝移植來治愈肝癌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但事實上肝移植的要求非常的高,尤其目前肝臟資源本身就不充沛,手術難度高,要各方面評估后才能確定肝臟移植能夠符合要求,從而達成肝癌治療的真正效果。 肝癌可以通過換肝治療。肝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惡性度非常高,病人的平均生
肝移植并發癥有哪些?
核心提示: 肝臟移植是治療肝癌常見的方法之一。患者在做完肝臟移植后也不要大意,稍微不注意會引起癌癥復發,如果患者最早期間肝臟移植手術、復發的幾率較小,中晚期進行移植手術,會增加復發幾率。做完肝臟移植手術,不僅會出現復發,還會引發并發癥。 現如今肝癌的發生幾率呈上升趨勢,有不
肝癌肝移植后能活多久?
核心提示: 肝癌是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之一,被稱為“癌中之王”。近年來,因我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數量遞增,肝癌的發病率大增,治療方式仍以手術為主,術后輔助化療。但很多患者初診就已經是晚期,腫塊巨大或者多處轉移者不宜手術,就可以選擇肝移植,在治療期間,找到了合適的肝臟配型,就能進
關于暴發性肝衰竭的預后介紹
暴發性肝衰竭的存活率因患者情況和病因不同而異,在年輕病人由對乙酰氨基酚中毒或甲型肝炎引起者存活率可達50%,在40歲以上的病人及由某些藥物引起的肝炎,存活率可低于10%,進行原位肝移植后病死率降到了20%~30%,1年生存率達55%~80%。
我國成功實施豬猴間肝移植
記者從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獲悉:5月7日,在該院肝膽胰脾外科主任竇科峰教授的主持下,成功實施了亞洲首例轉基因豬—藏酋猴異種異位脾窩輔助性部分肝移植手術,標志我國在異種器官移植、解決人體移植器官短缺方面取得新的進步。 據了解,我國每年有150萬人等待器官移植,而成功移植不足1萬例,器官來源嚴
手術中(肝移植)心肌缺血處理
肝移植手術的麻醉處理時現代麻醉中3大難題之一? 主要表現為血液動力學的劇烈變化,代謝和凝血功能的紊亂。麻醉中涉及的知識比較多喲。? 我只是說一下無肝期的麻醉處理喲。? 無肝期導致循環劇烈變化的因素是阻斷門靜脈、下腔靜脈。另外肝功能的完全缺失及大量輸血制品(尤其FFP)可以并發酸中毒和血清鈣的
“生命支持系統”或可改善肝移植
一項新研究表示,常溫保存肝或有助于改善移植結果,增加可用供肝數量,從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 肝病發病率上升使可用的供肝供不應求。許多潛在的供肝被認為風險過高,它們在冷凍保存時易受損害。而在冷凍保存期間無法測量肝的活力,因為正常的細胞活動在此期間被抑制。一種潛在解決方法是在體溫下維持供
“生命支持系統”或可改善肝移植
一項新研究表示,常溫保存肝或有助于改善移植結果,增加可用供肝數量,從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 肝病發病率上升使可用的供肝供不應求。許多潛在的供肝被認為風險過高,它們在冷凍保存時易受損害。而在冷凍保存期間無法測量肝的活力,因為正常的細胞活動在此期間被抑制。一種潛在解決方法是在體溫下維持供
“生命支持系統”能常溫保存移植肝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稱,一種名為“生命支持系統”的體溫保存肝方法,或有助于改善移植效果,增加可用供肝數量,從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 肝移植是使終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復的一種外科治療手段。但隨著肝病發病率的上升,可供移植的肝臟
“生命支持系統”能常溫保存移植肝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醫學研究論文稱,一種名為“生命支持系統”的體溫保存肝方法,或有助于改善移植效果,增加可用供肝數量,從而降低等待肝移植者的死亡率。 肝移植是使終末期肝病患者肝功能得到良好恢復的一種外科治療手段。但隨著肝病發病率的上升,可供移植的肝臟
機器人單獨完成肝移植手術
意大利西西里島一家醫療機構25日說,他們完成全球首例由機器人單獨操作的部分肝移植手術,取出捐獻人的部分肝器官。 設在西西里島巴勒莫市的地中海器官移植和高級專科治療研究所當天聲明,他們今年3月實施這次手術。一名現年44歲的男子為救他患肝硬化的哥哥,捐獻部分肝器官。手術過程中,只有機器人的“手
兩種情況肝癌可以做肝移植
核心提示: 患了肝癌有很多的治療方式,手術、化療、肝移植等都是比較常見的治療手段,但是不同的治療手段其所能發揮的治療效果是不一樣的,那么怎樣情況下肝癌通過肝移植治療效果更有保障,才能真正確保肝臟資源的全面有價值發揮。 肝癌可以通過換肝治療。肝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惡性
暴發性肝功能衰竭的預后和預防簡介
預后 暴發性肝衰竭的存活率因患者情況和病因不同而異,在年輕病人由對乙酰氨基酚中毒或甲型肝炎引起者存活率可達50%,在40歲以上的病人及由某些藥物引起的肝炎,存活率可低于10%,進行原位肝移植后病死率降到了20%~30%,1年生存率達55%~80%。 預防 暴發性肝衰竭的預防首先應從病因開始
暴發性肝衰竭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預后 暴發性肝衰竭的存活率因患者情況和病因不同而異,在年輕病人由對乙酰氨基酚中毒或甲型肝炎引起者存活率可達50%,在40歲以上的病人及由某些藥物引起的肝炎,存活率可低于10%,進行原位肝移植后病死率降到了20%~30%,1年生存率達55%~80%。 預防 暴發性肝衰竭的預防首先應從病因開始
給精子套上“納米外衣”提高存活率
精子質量問題是導致不育的重要因素,但由于精子體外存活時間短等特點,相關研究很難展開。英國研究人員最新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將納米粒子作為精子的“外衣”,使其更易于進行研究。 英國牛津大學發表公報說,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團隊集合了生殖生物學、納米科學和工程學等多領域的專家,旨在解決困擾醫學界的精子
組合療法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據7月17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則研究披露,在經歷過住院時需要使用血管加壓藥物(即可升高血壓的藥物)的心臟驟停的患者中,在心肺復蘇時使用一種組合療法可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并使其出院時具有良好的神經功能狀態。 根據文章的背景資料:“心臟驟停后的神經功能轉歸一直是數個隨機性臨床試驗(RC
肝癌五年存活率是什么概念?
核心提示: 由于知識的匱乏,很多人認為得癌就是“判死刑”,認為即使治療也是白花錢。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確實,很多癌癥患上后,都會被判“死刑”,但并不是“立即執行”,而是“緩期執行”。在醫學上,得癌后能生存多久,有一個專業的名詞——5年生存率。一、“五年生存率”到底是什么
肺癌療法“顛倒次序”可提高存活率
新華社華盛頓4月16日電 配合癌癥手術的免疫療法多在切除腫瘤后使用。但美國一個研究團隊在臨床試驗中發現,顛倒一下次序,在手術切除腫瘤前實施免疫療法有助提高部分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率。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16日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報告說,臨床試驗中,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手
器官異種移植展現長期存活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69.shtm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雜志1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將基因修飾豬的腎成功移植到非人靈長類體內的手術。修飾該豬的基因組以敲除抗原編碼基因,加入人類基因
微小的癌癥示蹤劑可以提高存活率
能夠檢測復雜癌細胞并可能提高5年存活率的納米顆粒正被用于人體試驗。 南澳大利亞公司Ferronova已經開發出了納米顆粒,用于識別早期腫瘤和相關癌細胞。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Ferronova首席執行官Stewart Bartlett表示,這些微小的癌癥示蹤劑預計
吃“肥”魚或增腸癌存活率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吃金槍魚和三文魚等脂肪含量高的魚或許能提高腸癌患者的存活率。根據英國胃腸病學會刊物《消化道》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對超過17萬美國人的數據分析顯示,在1659名腸癌患者中,歐米茄3這種富含于油膩魚類中的脂肪酸的攝入量與死亡率低有顯著關系,“與每日攝入0。1克歐米茄3脂肪酸的患者
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的測定方法
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的測定方法對于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的檢測方法則主要是通過顯微計數法進行的,而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的檢測原理則是通過材料、儀器以及試劑進行。而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制作好的樣品后需要進行染色后才能夠對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進行檢測顯微觀察。而同時對于懸浮培養細胞存活率進行鏡檢時則需要將懸浮培養細
生物半衰期的應用與影響
1、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有近500,000的新發病人,我國是HCC高發地區,每年有近100萬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總數的42%。目前部分肝切除在許多肝病中心仍是首選治療方法,但由于病人多數合并有肝硬化,肝臟功能不良、
肝移植結合減肥手術可使肥胖患者長期受益
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 ?---Mayo Clinic的研究顯示,相比那些在自行減肥之后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同時接受挽救生命的肝臟移植以及減肥手術的肥胖患者在長期保持體重以及代謝并發癥上都表現的更好。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肝病學》(Hepatology)雜志上。 本文資深作者,移植外科醫生及Mayo
Caroli病患兒親體肝移植麻醉管理1
患兒,男,7歲,123cm,24kg,BMI15.86kg/m2,ASAⅣ級。因“納差、面部紅血絲1年”入院。患兒于1年前出現面部紅血絲、飲食差,伴發熱、嘔吐、腹脹,多次就診于不同醫院。完善血常規、肝功能、腹部超聲、腹部MRI、內鏡檢查、肝活組織檢查及遺傳性肝病基因檢測等相關檢查后明確診斷為:Car
Caroli病患兒親體肝移植麻醉管理2
術中管理:?(1)麻醉誘導及維持:麻醉誘導及維持應盡量選擇不經肝腎代謝的藥物,如肌松藥可選擇順式阿曲庫銨。有研究報道,與間斷給藥比較,持續性靜脈泵注順式阿曲庫銨可提供更好的肌松效果且藥物總用量明顯降低,且由于肝移植手術對肌松程度需求較高,故本病例選擇術中持續性靜脈泵注順式阿曲庫銨。由于肝移植手術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