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衰老新策略!利用骨橋蛋白讓老年的血液煥發青春
年輕的血液似乎具有治愈能力,但是我們如何在不依賴供者捐血的情形下使用這種血液呢?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讓造血干細胞保持年輕的蛋白可能有幫助。科學家將年輕的小鼠和年老的小鼠縫合在一起,讓它們共享血液循環系統,從而發現了年輕血液能夠煥發青春的性質。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讓年輕血液的這一性質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年老小鼠的健康得到改善,而年輕小鼠的健康發生惡化。從那以后,其他的動物研究已證實注射年輕的或年老的血液具有類似的效應。 可能在人體也是如此。作為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的療法,年輕血液正在接受臨床試驗。另外,接受來自人類青少年血液注射的老年小鼠表現出了認知、記憶和體力活動水平的改善。 但是這些研究依賴于年輕人捐助他們的血液:如果這成為一種治療年齡相關疾病的首選療法,那么將很難獲得足夠的血液捐助來滿足需求。 我們血液中的造血祖細胞可能提供一種替代選擇。我們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是造血祖細胞制造出來的,而造血祖細胞本身是由骨髓中的造......閱讀全文
骨橋蛋白的基因結構
OPN人的OPN基因定位在染色體4q13,是單一編碼基因,8kb大小,具有7個外顯子和6個內含子組成。小鼠位于5號染色體上,基因長約7Kb,包括7個外顯子,其5’端有啟動子序列,該啟動子中IKb長度也被測序并用GCG程序分析了轉錄因子的可能識別部位,這些轉錄因子包括API-5、PEA-3、PEA
關于骨橋蛋白的基本介紹
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種糖基化蛋白,廣泛存在于細胞外基質中.最初認為OPN是一種重要的骨基質蛋白,與骨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 骨橋蛋白(OPN活性蛋白,osteopontin)在母乳的含量甚高(平均約138 mg/L),是母乳中重要的免疫活性蛋白。OPN的糖基化修飾以
概述骨橋蛋白的表達方式
正常情況下其表達甚微的細胞,如巨噬細胞、SMC、T淋巴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在一些誘導因素下可以大量表達OPN,包括: (1)高血壓:人主動脈平滑肌細胞暴露在160 mmHg的高壓下3h,然后再培養,結果3h后發現高壓組同非高壓組相比細胞增殖11%。免疫印跡分析發現,培養8 h以內OPN的表達沒有
關于骨橋蛋白的研究歷史介紹
1979年Senger等首次報道一種包含RGD整合素結合區的磷酸化糖蛋白的研究,稱之為轉化相關性磷酸蛋白。 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種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的分泌型糖基化磷蛋白,已歸類于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
簡述骨橋蛋白的自身調節方式
OPN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兩種形式,磷酸化修飾是影響OPN活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多種激酶對OPN中絲氨酸、蘇氨酸殘基發生磷酸化有不同部位,發生蛋白磷酸化部位不同可能是其組織特異性的原因之一。磷酸化后的OPN與細胞表面整合素受體結合,而去磷酸化OPN則能與CD44受體結合,從而引起不同的效應。完整的O
關于骨橋蛋白的分布范圍介紹
OPN可表達于不同動物的各種組織里,如骨、腎(胎腎和成年腎)、肺、肝、膀胱、胰腺、乳腺、睪丸、腦、骨髓和蛻膜。不同細胞類型也能表達OPN,如骨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軟骨細胞、神經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SMC)、活化的T細胞、MФ和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亞群,75%(45
骨橋蛋白與早期發育的作用介紹
OPN對嬰幼兒早期發育具有積極作用,尤其對于嬰幼兒早期的免疫調節。在生命早期,Th1細胞因子產生不足和應答能力低下可能是導致新生兒固有細胞免疫力低,及向Th2免疫應答偏移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OPN發揮作用的關鍵在于它對Th1和Th2免疫平衡的調節。臨床研究表明,食用強化牛乳OPN的配方粉,嬰兒耐
關于骨橋蛋白的外部調節方式介紹
OPN表達受激素生長因子,OPN在各種組織中均有表達,如骨,腎,肺,肝,膀胱,乳腺,睪丸,腦,胰腺等 [15] 。不同的細胞類型可能有不同的調節機制,種因素能調控OPN的表達: (1)感染和損傷能使T細胞和MФ的OPN上調表達。 (2)骨激素:VitD3通過OPN啟動子的VDRE應答元件刺激
骨橋蛋白的結合位點的介紹
OPN分布廣泛并受多種因素的調控,能與許多物質結合。 (1)結合多種整合素受體:已發現αvβ1、αvβ3、αvβ5、α5β1、α8β1、α4β1和α9β1等7種整合素能與OPN結合,2個α4β1整合素結合部位位于OPN的N-末端凝血酶片酸的38 aa結構域上,α9β1能結合凝血酶斷裂的OPN
骨橋蛋白與骨代謝的作用介紹
成骨細胞、骨細胞及破骨細胞均可分泌OPN,在骨基質的礦化和吸收過程中有重要作用。OPN在軟骨內化骨、膜內化骨區域含量豐富,在編織骨中,于成骨細胞、骨細胞的胞漿中可以觀察。OPN分子中有一富含天冬氨酸的區域,通過這一區域OPN可以與組織中的輕磷灰石結合而發揮作用。在骨基質礦化開始后,成骨細胞中OP
關于骨橋蛋白參與體內代謝的作用
骨橋蛋白與血管重塑 以往認為骨橋蛋白的主要作用是參與骨形成 ,近年來發現其在心血管系統特別是血管重塑過程中發揮重要調節作用。其作用將為臨床治療PTCA后再狹窄、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等引起的血管重塑提供新的策略。 [18] OPN與免疫系統 OPN在淋巴細胞,包括T細胞及NK細胞亞群,被非特
關于骨橋蛋白的蛋白結構的介紹
OPN作為帶負電的非膠原性骨基質糖蛋白,廣泛的分布于多種組織和細胞中,其相對分子質量約為44 kDa,約含300 個氨基酸殘基,其中天冬氨酸、絲氨酸和谷氨酸殘基占有很高的比例,約占總氨基酸量的一半。骨橋蛋白多肽鏈的二級結構中包括8個α螺旋和6個β折疊結構,高度保守的RGD基元兩端各有一個β折疊結
骨橋蛋白與組織修復的影響作用
成體組織中創傷多通過瘢痕組織進行修復。在肉芽組織中,絕大多數新生血管內皮細胞中都存在OPN mR-NA的高表達。OPN能夠促進內皮細胞的增殖、遷移以及新生血管管形的發生。在缺血誘導的視網膜血管化的發病過程中,OPN能夠通過介導血管內皮細胞與細胞外基質的相互作用,加速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促進新生血
骨橋蛋白與心血管系統關系
骨橋蛋白是細胞外基質中一種重要的功能蛋白 ,由多種組織細胞合成與分泌.在心血管系統中 ,骨橋蛋白通過與血管內皮和平滑肌細胞表面的受體integrinαvβ3 相互作用而介導細胞粘附,增殖和遷移 ,進而參與血管內皮損傷所導致的心血管病的發生與發展過程.本文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對骨橋蛋白的結構,功能,基
概述骨橋蛋白的生物學作用
1.細胞粘附 OPN通過依賴RGD序列(αvβ1、αvβ3、αvβ5、αvβ1、α8β1)和非依賴RGD序列(α4β1、α9β1)結合存在于細胞表面上的多種整合素受體,起細胞粘附作用。OPN能粘附轉化的JB6細胞和HL60細胞(αvβ5和α4β1受體),且OPN以非RGD形式結合轉化的成纖維
人骨橋蛋白(OPN)酶聯免疫分析(ELISA)
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試劑盒用于測定人血清,血漿及相關液體樣本中骨橋蛋白(OPN)的含量。實驗原理:本試劑盒應用雙抗體夾心法測定標本中人骨橋蛋白(OPN)水平。用純化的人骨橋蛋白(OPN)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體,往包被單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骨橋蛋白(OPN),再與HRP標記的骨
骨橋蛋白在炎癥反應過程中的作用
OPN主要通過β1和β3整合素受體以及部分白細胞表面的CD44受體對白細胞的黏附和遷移發揮調理作用。。OPN經凝血酶酶切以后,其N-末端片段能夠與巨噬細胞表面的CD44受體結合,對巨噬細胞具有趨化功能;而其C-末端片段則可與細胞表面的整合素受體αvβ1相互作用,介導巨噬細胞的黏附和遷移。OPN與
抵抗衰老新策略!利用骨橋蛋白讓老年的血液煥發青春
年輕的血液似乎具有治愈能力,但是我們如何在不依賴供者捐血的情形下使用這種血液呢?最近科學家發現一種讓造血干細胞保持年輕的蛋白可能有幫助。科學家將年輕的小鼠和年老的小鼠縫合在一起,讓它們共享血液循環系統,從而發現了年輕血液能夠煥發青春的性質。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讓年輕血液的這一性質吸引了眾人的目
頭禿可被逆轉:令人驚訝的新分子機制刺激頭發生長
由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領導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皮膚中衰老的色素細胞刺激皮膚痣或痣中毛發生長的機制。該研究揭示了骨橋蛋白和CD44分子在激活毛發皮膚痣中的毛發生長方面的關鍵作用,盡管存在大量衰老色素細胞。這一發現與人們普遍認為的衰老細
脫發有救了?《自然》:衰老細胞竟能促進毛發生長!
隨著年齡增長,停止分裂但沒有死亡的衰老細胞(senescent cell)在體內持續積累。這些細胞總是被我們視作需要清除的危險信號,因為它們與癌癥、阿爾茨海默病、糖尿病等一系列與衰老相關的病癥相關。現在,一項發表于《自然》雜志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情況并非總是如此:皮膚痣中的衰老色素細胞擁有促進毛發生
《自然》:研究發現會“喚醒”癌細胞的蛋白質
這一發現有助于醫生了解并預防癌細胞在體內的擴散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有些癌細胞可以釋放一種叫“骨橋蛋白”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喚醒”體內休眠的癌細胞。這一發現有助于醫生了解并預防癌細胞在體內的擴散。 據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網絡版報道,美國懷特黑德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給實驗鼠同時移植了兩種癌
天津大學科研團隊揭秘胰腺癌新型免疫檢查點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在多種類型的腫瘤治療中表現出顯著療效,卻對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束手無策。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呂春婉課題組聯合美國佐治亞醫學院科研團隊,揭示了胰腺癌免疫逃逸和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耐受的分子機制,并在胰腺腫瘤微環境中發現了新型的免疫檢查點。該研究成果發表
天津大學科研團隊揭秘胰腺癌新型免疫檢查點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已在多種類型的腫瘤治療中表現出顯著療效,卻對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束手無策。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呂春婉課題組聯合美國佐治亞醫學院科研團隊,揭示了胰腺癌免疫逃逸和對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耐受的分子機制,并在胰腺腫瘤微環境中發現了新型的免疫檢查點。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
PLoS-ONE:揭示腸道免疫細胞之間相互作用發生的分子機制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PLoS ONE上題為“Innate CD8αα+ cells promote ILC1-like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homeostasis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范德堡大學的科學家們
研究揭秘干細胞在致死性胃癌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常見和致死性胃癌研究中取得了新發現。在美國,胃食管癌(gastroesophageal cancer)的發生率從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初期上升了2.5倍,然而,從20世紀50年
不解之謎:年輕血液中起逆衰老作用的物質到底是什么?
將一種蛋白質添加到血細胞中,似乎能夠使老化的血細胞再次年輕。這種現象提示該物質是否可以逆轉老化帶來的影響。 根據《New Scientist》的報道,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發現,一種稱為骨橋蛋白的蛋白質在年老老鼠體內含量較低,并且干細胞注入老鼠體內后會迅速老化。相反,如果將老化的干細胞與骨橋
研究人員解開了脂肪細胞如何與小鼠腫瘤相通的謎題。
肥胖已經逐漸成為了吸煙以外的第二大癌癥可預防原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肥胖不僅與癌癥的發病率有關,還與癌癥的疾病進展和最終結果有關。因此,了解脂肪組織如何與體內腫瘤細胞進行通信一直是癌癥研究人員的目標。 為此,大多數研究小組都著手進行了“給小鼠喂食高脂肪飲食,看看腫瘤是如何生長的”的研究,而來自
研究稱菠菜和花椰菜或有助強化骨骼
倫斯勒理工學院的工程研究人員完成的一項新研究首次表明,幾乎不為人了解的骨鈣蛋白對人類骨骼的強壯起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結果可能讓人們找到對付骨質疏松癥、降低骨折風險的新策略和新療法。 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的這個科研項目詳細研究了健康的骨骼是如何從骨礦結構中形成極其微小的孔隙發展到骨折的。當
胎牛血清中的外泌體參與細胞的增殖
胎牛血清是常用的細胞培養基添加成分,它富含多種營養,滿足細胞粘附、生長、增殖、解毒等需求。胎牛血清中也含有外泌體,并可能對所培養細胞具有一定作用。2020年,有文獻報道了胎牛血清外泌體對成骨細胞的增殖起促進作用,則確證了血清中的外泌體確實在細胞培養中發揮一定的作用。(文獻1)該實驗的研究設計如下:一
CD44基因的結構和作用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一種參與細胞間相互作用、細胞粘附和遷移的細胞表面糖蛋白。它是透明質酸(ha)的受體,也可以與其他配體相互作用,如骨橋蛋白、膠原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該蛋白參與多種細胞功能,包括淋巴細胞活化、循環和歸巢、造血和腫瘤轉移。該基因的轉錄產物經過復雜的選擇性剪接,導致許多功能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