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科研人員與國際同行的學術交流與開放合作研究,近日,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2名科研人員,由實驗室主任韓艷春研究員帶隊,赴美參加了美國化學會(ACS)第239屆年會,并訪問了美國麻省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阿克隆大學(University of Akron)和凱斯西保留地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分別與三個大學高分子研究領域的同行進行了學術討論和交流,并參觀了相關實驗室。 代表團受到三所大學的熱情接待。在麻省大學,著名高分子表面科學家Tom McCarthy教授在家中舉辦酒會歡迎代表團的到來。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首先由系主任Dave Hoagland教授與韓艷春研究員分別介紹了各自機構的歷史與現狀,隨后李悅生研究員和陳學思研究員等13位科研人員與麻省大學的Alfred ......閱讀全文
2019年6月27日,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APAM)會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召開。 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32名,副院士(Associate Academician)12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6人當
8月15日至16日,化學、數理、信息、材料、工程領域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研討會在長春召開。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其依托單位代表,和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吉林省科技廳、河北省科技廳等有關同志共110余人出席了會議。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張先恩司長、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劉燕美副主任、中科院計劃財務局
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江蘇省科技廳: 2014年,科技部委托中國化學會對化學領域2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現將評估報告予以發布。 一、五年整體發展情況 2009-2013年5年間,化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取得豐碩成果,培養引進大批優秀人才,開展一系列有影響
2014年12月13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在北京湖北大廈召開了第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分析測試協會理事及代表、以及業內人士共計130余人與會。會議現場分析測試協會 張渝英秘書長 分析測試
11月21日, 由長春應化所與梅特勒-托利多公司共同建立的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熱分析應用聯合實驗室在長春應化所中心大樓隆重舉辦揭牌儀式。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門永峰研究員、梅特勒-托利多熱分析高級經理陸立明先生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教師參加了揭牌
會議時間:2016 年10 月 8-11 日 會議地點:大連,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第六屆中國二次離子質譜會議將于2016年10月8-11日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地址詳見附件1)舉行。會議將為我國二次離子質譜界的學術研討、技術交流與合作提供
在共和國科技創新的豐碑上,鐫刻著很多名字,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便是其中之一。在這里,70年來所創造的科技成果達1200多項,誕生了百余個“中國第一”。科研人員把元素周期表上那些呆板的符號,創造成鮮活的技術產品,為共和國源源不斷輸送著成長的養分。歷史所展示的,是濤浪滾滾堆出“應化新陸地”;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4月25日及26日,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相繼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與石墨烯歐盟旗艦項目單位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UCL)簽署協議,聯合開展石墨烯高端應用合作;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深化合作,簽署國際技術交流培訓合作諒解備忘錄。 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豐臺園管委會主任張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
作為中國自由基化學奠基人,劉有成畢生為國,堪為典范。回顧他經歷豐富的一生,不僅可以看出他為中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可以發現他堅定不移的愛國情懷、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科學精神。
專訪理化聯科(北京)儀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紅先生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當Tiktok在歐美成為下載量第一的APP時,當中國的5G技術震撼全球時,分析儀器界的眾多國產企業還在高喊“追趕國際先進”,幾乎沒有人敢硬杠國際大牌的技術。6月18日,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在北京云發布一系列新品,包括iPore系列
站在全球材料科學之巔的美國,納米材料和生物材料的研究自然也是全球領先。 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全球頂尖學府均擁有眾多的納米工程與技術、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室,如麻省理工學院就擁有44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所/研究室。 在剛剛結束的201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中,邁克爾·萊維特和
中科院位于華東地區的兩大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分別是坐落在上海市長寧區定西路1295號的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及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莊市大道519號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根據中國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的研究結果,中科院在材料科學領域
楊小牛 長春應化所與浙江臺州邦豐塑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3萬噸/年生產線。今年,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應化所)成立69周年,長春應化所幾代人高擎應用化學的大旗,秉承追求卓越,造福人民的價值理念,頑強拼搏,開拓前進。長春應化所副所長楊小牛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
2011年1-6月,我要測“實驗室動態”欄目共收集實驗室建設方面的資訊500余篇,其中食品安全、環保、能源、生物醫藥及材料領域實驗室依然是我國實驗室建設的重點,此外,隨著電子電器產品、汽車深入百姓家庭,其行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其相關檢測實驗室也越來越多。實驗室名稱發布時間(2011年)地點狀態投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6年12月9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六次會議及第八次全體會員大會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會議對第七屆理事會工作進行總結,宣讀了2016年新申請入會單位,審議《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準化委員會》第二屆委員會名單,頒發了2016年度CAIA獎,同時舉行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8年4月17日,由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北京色譜學會主辦,貴州醫科大學省部共建藥用植物功效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承辦,貴州省藥學會協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生物醫藥色譜及相關技術學術交流會在貴陽市貴州飯店召開。中科院院士張玉奎任會議名譽主席,中科院院士
5月26日至27日,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南大學)和波譜與原子分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在湖南舉行了第二次協同創新研討會。科技部基礎科學司基地建設處處長周文能專程到會,并作了重要講話。俞汝勤院士、姚守拙院士、葉朝輝院士等來自兩個實驗室的研
技術領先的電子加速器輻照消毒滅菌中心 建立在浙江臺州的萬噸級二氧化碳基聚合物生產裝置 建立在浙江海正的年產5000 噸聚乳酸樹脂生產線,正在建設年產5 萬噸生產線 建立在長春高新北區的高分子水潤滑軸承中試基地 建立在山東神馳的稀土異戊橡膠萬噸級生產
在這金秋時節,以“計量科技支撐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主題的“國際計量科學發展論壇”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院區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匯聚國內外計量界精英,是中國計量工作者了解國際計量科技最新發展動態,探討計量如何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加強與國際計量組織和世界計量技術機構代表交流計量
盡管安全性一度遭到質疑,但基因編輯技術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基因測試新技術 新概念造影劑“納米MRI燈” 巴西轉基因大豆 記錄DNA數據 具隱身效果的膜材料(模擬效果圖) 耐水性超薄太陽能電池 美 國 基因編輯技術火熱 干細胞研究獲突破 美科學家開展了該國首個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
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16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教育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教育主管司(局),中科院各分院: 為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加快推動基礎研究發展,科
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0年,基本形成定位準確、目標清晰、布局合理、引領發展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評價激勵制度基本完善,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 記者注意到,這是繼《關
8月26日至27日,由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中國核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發起并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錒系物理與化學學術交流會在成都召開。武勝、彭先覺、傅依備、柴之芳院士等我國相關領域杰出專家,及40余所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核工業企業的320余位專家學者共聚天府蓉城,深入探討錒系元
入選中科院2017 年度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的世界首條稀土硫化物著色劑連續化窯道生產線 歷經半個多世紀,1949年9月23日晚從上海北上長春的青年學子們不再年輕,而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應化所)卻被時間洗練出風華。 滿載著科學的碩果,沐浴著世紀的朝陽,1998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8月26日至27日,由表面物理與化學重點實驗室、中國核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發起并承辦的第二屆中國錒系物理與化學學術交流會在成都召開。武勝、彭先覺、傅依備、柴之芳院士等我國相關領域杰出專家,及40余所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核工業企業的320余位專家學者共聚天府蓉城,深入探討錒系元
——訪沃特世化工市場團隊 【導語】世界上第一臺商品化高效液相色譜系統,是沃特世針對化工行業推出的GPC 100,去年,和客戶的再次深度合作促使沃特世推出了ACQUITY AP
“十三五”期間,通過支持我國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的重要前沿方向,以及從國家重大需求中凝練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創新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提升我國主要學科的國際地位,提高科學技術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各科學部遴選優先發展領域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的原則是: (1)在重大前沿領域突出學科交叉,注重多學科協同攻關,
一. 簡·迪安·米勒 Jan Dean Miller 美國 簡·迪安·米勒,男,1942年4月生,美國籍。美國猶他大學艾弗·托馬斯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由云南省提名。 米勒教授是冶金和礦物加工技術領域著名科學家,在國際上第一個將礦物三維CT掃描技術應用于礦物結構解析和資源回收,迄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