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頭條日報》1月9日報道,內地白酒早前陷入塑化劑恐慌陰霾,去年十一月底有本地網民“水晶皇”,自費將一瓶飛天茅臺酒送一化驗中心檢測,并驗出塑化劑超標1.2倍,即時令貴州茅臺(600519.SH)在內地股市急停牌。水晶皇昨日向該報表示,事后將有關結果向食物安全中心舉報,要求追查處理,不過,事件至今,仍未得到署方回復,質疑部門未認真處理事件。 茅臺酒被驗出塑化劑含量超標,掀起一時熱議,水晶皇指,十二月中向食安中心作出投訴,要求有關部門跟進,他表示,其間向食物環境衛生署人員提供過購買茅臺酒的單據及化驗報告等,但他指,署方至今未有公布茅臺酒內塑化劑檢測結果,質疑政府忽視他的舉報。 水晶皇表示,上周已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指食安中心故意拖延結果發布,并詢問中心有否按照指引,處理他的舉報。他續稱,因追查茅臺含塑化劑一事,擔心人身安全受威脅,希望政府早日公布結果。 食環署表示,曾接獲三宗有關茅臺酒內有塑化劑的投訴,當中......閱讀全文
早前,網友"水晶皇"曾將一瓶飛天茅臺送檢并檢出塑化劑超標,香港食品安全中心對此進行了取證并將茅臺委托政府化驗所進行了檢測。近日“水晶皇”將檢測結果進行了公布: 網友"水晶皇"在其新浪博客上展示的食安中心用書面回復茅臺酒的檢測結果。 1月15日消息,早前,網友"水晶皇"曾將一瓶
繼酒鬼酒之后,茅臺酒又陷入“塑化劑門”。一名自稱“水晶皇”的新浪網友將茅臺酒自費送往香港有關機構檢驗,結果檢出塑化劑DEHP。受此消息影響,茅臺昨日停牌一天。今天上午釀酒板塊低開后快速拉升翻紅,板塊漲幅躍升至第一,貴州茅臺一度漲4%。 伴隨塑化劑風波進一步升級,作為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的貴州
資料圖。轉自國際金融報 2012年,食品行業依舊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行業。頻發的食品安全事件,讓公眾幾乎患上了“食物焦慮癥”。同時,由于集中爆發的食品安全問題更是涉及到修正藥業、酒鬼酒等知名品牌,因而引發了較大范圍的信任危機。 “毒膠囊”重創修正“神話” 罪魁禍首:鉻 “修正藥
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事件在整個白酒行業引發地震,包括貴州茅臺、五糧液在內的白酒股19日集體暴跌。短短一個交易日之內,白酒板塊就蒸發324億元市值,基金861億重倉遭受重創。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湖南省質監部門和酒鬼酒公司已經著手對此進行檢查。酒鬼酒方面表示,白酒中的
網友公布茅臺香港送檢結果:塑化劑超標逾一倍 博客達人“水晶皇”昨晚(12月9日晚)在其博客上公布了53度飛天茅臺香港送檢的檢測結果。根據水晶皇貼出的檢測報告,這瓶200ml被送檢的茅臺酒檢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塑化劑的一種)含量為3.3mg/L,這個數據
5月28日,臺北市衛生局免費為民眾檢測食品中的塑化劑。 為讓消費者安心,臺灣超市都要求廠商提供其產品的安全證明。圖為5月30日,7-11超市在店內貼出安心聲明。 臺灣食品業的塑化劑地震波還在島內持續擴大,遭難的食品行業已從最初的飲料業流向面包、餅干、蛋糕等烘焙業。另有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第33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方便食品、飲料、水產制品、餅干、薯類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398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ac.nifdc.org.cn/)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封面 常東亮 一、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全球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日前發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調查”數據。在此次民調涉及的124個國家當中,中國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 88%接收調查的中國人認為自己的生活遠離“美滿幸福”的標準,其中生
超過兩百家臺灣廠商的逾五百種產品檢出塑化劑超標。食品、飲料及保健品類問題尤為嚴重。 (CFP/圖) 2011年5月24日,生產悅氏運動飲料的名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進原與副總葉振業舉行記者會,為飲料添加塑化劑道歉。 (CFP/圖)塑化劑事件波及大陸、香港、東南亞與美國。 (CFP/圖) “每天都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我省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提高臨床檢驗水平,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  
南京一家大型超市,辛拉面重新上架。 這兩天在網上比較勁爆的消息,當推“香港媒體稱兩款日清方便面和兩款辛拉面被查出含有塑化劑”,而從昨天起,包括南京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紛紛掀起“下架風”:將疑似問題面通通下架,而工商等各部門也都開始了大規模的檢查。 然而,戲劇性的場面不斷出現:在日清面和辛拉面大聲
假如要拍攝一部《舌尖上的塑化劑》,解說詞可以這樣寫:油條,一種風靡中華大地的早點美食。每天清晨,從你嚼著塑料袋包著的那一根熱氣騰騰的油條開始,你的身體便開啟了代謝塑化劑的奇妙旅程。這是人類不懈地破壞環境之后,大自然所能給予的最無私的饋贈…… 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以下簡稱PAEs
近年來,食品包裝問題層出不窮,對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造成了威脅,食品包裝不符合國家政策標準要求或生產企業為牟利而違反要求的現象,更是為消費者健康埋下了隱患,嚴重的可能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從2010年至今,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已連續4年發布"食品包裝安全隱憂產品及消費警示",涉及的問題包括過度
2018年5月31日訊,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的支持。 1.牛仔褲耐臟可以好幾
由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共同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5月共有6條流言上榜。1. 節能燈致癌還有毒流言:目前已是家居必備品的節能燈泡,竟然是誘發多種癌癥的超級癌源,并且含有劇毒物質汞元素。真相:此流言的所謂依據是:美國Live Sci
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里,從歐洲的“馬肉風波”到遍布全美15個州的大腸桿菌疫情,再到日本曝出多起食材虛假標識事件,全世界食品安全熱點事件問題不斷發生。就我國而言,不可能獨善其身地游離在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之外。 上周,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北
就在剛剛交出低于市場預期的2012年業績之后,貴州茅臺再次被爆出塑化劑超標,雪球網友“地面靜風”1月28日發布茅臺美國送檢結果,其中一瓶53度飛天塑化劑DEHP含量超標近1倍。 據介紹,為穩妥起見,該網友總計購入三瓶茅臺,并從中拿出兩瓶批號一樣的,分送兩家機構檢測DEHP含量。兩家檢測機構
12月3日,在停產6天后,酒鬼酒宣布完成整改,恢復包裝生產。 股市對此做出了正面反應:這家因塑化劑風波而損失慘重的湖南酒企,昨日封上漲停板。 塑化劑風波持續十多天以來,僅從市值來看,白酒股市值累計蒸發已達千億。 在風波伊始,兩家行業協會――中國
酒鬼酒“塑化劑事件”,引發對整個行業的食品安全擔憂。昨天,中國酒業協會發布最新聲明稱,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但“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產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于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該協會還表示,目前中國正在研究白酒產品塑化劑含量的標準限定。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 一則“白酒產品塑化劑超標”的消息,使白酒企業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波。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白酒中為何出現塑化劑?酒中塑化劑的含量有無標準?塑化劑對人體健康是否會造成損害?誰為消費者知情權護航?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檢測方:樣品肯定超標,但無法確認是“酒鬼”酒 近日,有報道
昨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掛出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最新發布的對酒鬼酒的檢測結果,稱50度酒鬼酒樣品DBP(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俗稱塑化劑)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已要求企業整改。酒鬼酒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企業正高度關注此事,正在召開緊急會議,接下來會有相關措施
二、社會民生 十八大提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必須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
“毒食品”有可能一直存在于香港食物中,令市民“中招”不自知。學者建議港府將“塑化劑”納入恒常食物檢測。 中新網5月30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致癌“塑化劑(DEHP)”潛伏香江多年,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一項研究發現,在200名市民的血液樣本中,九成九含有“塑化劑”。但由于“塑化劑”未納入香港恒常食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9年5月9日) 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中華民族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這是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
目 錄 食品農產品 1. 歐盟立法各方就食品標簽新規達成協議 2. 英國食品包裝指導規則PAS 223 已于7 月1 日實行 3. 美國政府責任署要求FDA加強進口海產品監控 4. 美國FDA公布關于進口食品預先申報規定的行業指南 5. 澳大利亞擬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1.4.2 條標
白酒業集體“中槍”!投資者大面積遭殃! 誰會在白酒中故意添加塑化劑? 一則“酒鬼酒塑化劑超標260%”的消息在一個交易日內讓整個白酒股的市值蒸發掉300多億;一份“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的說明則震動了整個白酒行業。 一時間,酒鬼酒成
臺灣塑化劑風波 ●2008年1月 臺灣一項研究發現,島內孕婦體內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代謝物濃度過高。學者指出,部分塑化劑被用做化妝品“定香劑”。 ●2008年5月 有報道稱,臺北市衛生部門前往攤商、夜市等地抽驗化妝品,結果有半數含有鄰苯二甲酸脂類等塑化劑禁用物質。 ●2011年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法律依據)為規范藥品注冊行為,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以下簡稱《疫苗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以下簡稱《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豆漿機潤滑油污染、紫砂煲重金屬超標、熒光爆米花桶、氧化鈣干燥劑爆炸……近年來,因食品接觸材料含有有害物質而引發的安全事件,屢屢敲擊著公眾敏感的神經。食品接觸材料被看作是食品安全的延伸,但其被重視程度遠不能與食品安全相提并論。 寧波余姚某電器企業出口到意大利的一批價值3.4萬多美元的三明治爐,因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