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科院應用微生物網絡工業微生物研究中心(南方)啟動會在植生生態所召開。中科院生物局工業生物技術處處長邢雪榮,植生生態所所長薛紅衛研究員,以及來自中科院微生物所、大連化物所、天津工業生物技術所和植生生態所所的項目/課題負責人近20人出席會議。會議由中科院生物局工業生物技術處副處長劉斌主持。 薛紅衛首先代表研究所對工業微生物研究中心(南方)的啟動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將全力支持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發展。邢雪榮介紹了中心和項目/課題的設置思路,還簡要通報了中科院工業生物技術領域的下一步布局設想。 項目負責人覃重軍研究員做了中心整體情況介紹。覃重軍研究員、周志華研究員、咸漠研究員、李國友博士、蔣宇博士分別匯報了“重大抗腫瘤、殺蟲微生物藥物工業菌株的遺傳構建和改良”、“工業微生物資源、合成生物學技術和生物信息平臺建設”、“3-羥基丙酸生物煉制的研究”、“傳統發酵食品的分子微生物技術研究”、“生物丁醇的......閱讀全文
啟動會現場 8月24日,中國科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啟動會在北京舉行。我國應用微生物研究領域的專家和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及有關研究所的領導就中國科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的戰略規劃、管理模式、運行機制、資源共享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Research
中國科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RNAM)啟動會8月24日在京召開。中科院有關領導在會上宣布,RNAM從規劃建設階段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其下設的1個總中心和6個分中心今后將在統一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下開展工作。 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表示,這是科研機制創新邁出的重要一步,RNA
近日,中國科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農業微生物研究中心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本次會議由農業微生物研究中心依托單位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中科院生物局副局長蘇榮輝,生物局工業生物技術處處長邢雪榮、副處長劉斌,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總中心主任
關于印發十二五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計〔2011〕58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現代生物制造科技發展,加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為進一步強化北京作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進一步盤活首都優勢科技資源,降低企業創新投入成本,聚焦科技創新活動,促進小微企業與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之間的產學研用合作,由北京市財政局牽頭與北京市科委共同組織實施科技創新券。 近日,首都科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經全部更新),iNature團隊對于這些文章做了系統的總結: 按雜志來劃分:Cell 發表了31篇,Nature 發表了44篇,Scie
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1808組)是在許國旺研究員領導下的、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最具綜合實力的課題組之一,其前身是國家色譜研究分析中心氣相色譜組,2001年更名為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組。課題組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色譜理論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勢研究領域為應用色譜及相關技術進行石油、化工、食品、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本著“頂層設計,學術自由”原則,構建四位一體的發展架構,克服科研與經濟“兩張皮”,克服科研碎片化趨勢,以項目制運行,實行強矩陣管理,讓課題組與項目部有機結合。馬延和 生物醫藥產業是未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有專家預計,生物產業有可能成為我國高技
研討會現場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微生物研究所召開。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有關領導、應用微生物研究網絡各中心主任或其代表共20人參加會議。微生物所副所長東秀珠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的議題為年度工作進展匯報與“十二五”規劃。在此次會議上,各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工業生物技術知識服務研究與應用”專家研討會在成都召開。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微生物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承擔,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承辦。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工業生物技術處
9月21日 北京市科委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度 首都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工程 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入選人員名單 領軍人才工程 領軍人才工程是《首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定的十二項重點人才工程之一,是針對50周歲以下的中青年科技帶頭人,突出對領軍人才自身發展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結束了,iNature盤點了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發表的成果,我們發現總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體介紹如下: 4-6月發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王文,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BGI 張國捷及丹麥哥本哈根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時提出精準醫學一詞,迅速成為新年伊始世界各國關注的熱點。很多人不禁要問,奧巴馬口中的精準醫學長什么樣子?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啟動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
精準醫學的概念不是美國總統奧巴馬首次提出的,卻因他的大名而成為2015年醫學界最熱的關鍵詞。今年,各種形式的醫學學術會上,精準醫學都成為必不可少的“座上賓”。 什么是精準醫學? ——在生命科學和醫學實踐所處的重要轉折點上應運而生 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國會作國情咨文報告
經認定的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名單 (年度數據,2018年起暫停辦理)實驗室名稱依托單位動物源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分子與微結構可控高分子材料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科技大學飛機/發動機綜合系統安全性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功率電力電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辦的科學與技術前沿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專家學者,以“代謝科學驅動人類未來”為主題,以20多個精彩的戰略報告結合4場圓桌會議討論,充分展示了代謝科學的集聚式布局在未來生命科學中的理論創新和高端生物產業創新發展中所處的關鍵地位,增進了對代謝科學體系建設的深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今日,科技部網站發布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初評共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0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4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含3個創新團隊),另有1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專用項目和4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專用項目。公開發布的文件顯示,與分
禽流感是一種主要流行于雞群中的傳染病,也被稱作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禽流感一旦暴發,往往會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這種疾病的傳染范圍只是局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來情況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禽流感的傳播已經跨
近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經院主席團審定的521名2015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名單詳細列舉了有效候選人的姓名、年齡、專業、工作單位和提名渠道,提名渠道分別是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提名。 據了解,有效候選人大多數來自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部分來自企業和軍隊等。為使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中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獎”評審工作已經結束,共評審出擬獲獎項目248項,現予以公示。自公示之日起一個月內為公示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本公告公示的項目有異議,均可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司提出。 2011年度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興檢
在海洋生態系統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海洋微生物形成了適應嚴酷生存環境的獨特機制,進化出基因型、代謝途徑和生理生態功能的多樣性,蘊藏著大量新穎的次級代謝產物。近十年來,海洋微生物逐漸成為藥物研發的新源泉。 2009年開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局工業生物技術領域重要方向項目“南海海洋工業微生物的資源開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韓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RF)將共同資助合作交流項目。經公開征集,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有關規定并與NRF核對申請項目清單,共有以下91項申請通過初審:序號科學部編號項目名稱申請人姓名依托單位韓方申請人韓方單位類別111110004黎曼與偽黎曼幾何
——暨中國分析儀器30年回顧 2009年11月21日上午8時30分,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年會暨七屆二次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北京北科大廈隆重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科學工具專業委員會協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學會秘書處承辦。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陸婉珍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60年來,地處祖國南海之濱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無論是篳路藍縷中勇于求索,還是春涌神州時的敢闖敢試,都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歷史使命,將國家重大需求和海洋科學研究緊密融合,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出大氣磅礴、絢爛輝煌的優美華章。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
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合作研究項目初審結果的通知 經公開征集,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PSF)共收到合作研究項目申請191項。根據我委相關規定,經過初步審查,并與巴方核對清單,確定有效申請為168項,現將通過初審的項
中國科學院工業微生物研究中心7月19日在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揭牌成立。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茍利軍為研究中心揭牌,并檢查了工業生物研究所的建設情況,召開了部分專家座談會,聽取研究所和課題負責人關于工業生物項目研發轉化情況,進一步落實院市合作協議,為我市工業生物
我們也必須記住,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名已經存在的專家,她在創造可對人類造成極大危害的微生物。合成生物學的最新進展并不一定會把我們帶到比現有技術或自然界本身更接近傷害的道路。 慎重的民主就要聽不同的觀點,考慮對方的論點,最好找到共同點,至少要尊重不同觀點,然后作出決定。面對復雜問題各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