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首次以月基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
月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人類為什么要登陸月球?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即將發射之際,新華網邀請到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做客新華訪談,解答廣大網友和青少年朋友關心、關注的問題。在訪談中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設置在著陸器上的一臺天文望遠鏡將在世界上第一次實現以月基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 歐陽自遠介紹,“嫦娥三號”執行的任務中有其他國家沒有做過的。一是利用“嫦娥三號”就位和巡視的特色,制定了一個特殊的科學目標:“觀天,看地、探月”。第一,觀天,用月基天文望遠鏡觀測天文;第二,看地,用月基極紫外照相機監測地球等離子體層的密度與結構變化。第三,探月,月球車下安裝了一臺雷達,探測月球次表層的結構。 著陸器上有一樣東西十分特殊:放了一臺近紫外月基天文望遠鏡在著陸器上,科學家夢寐以求希望在月亮上看天文,因為月亮是真空的沒有任何污染,而且在月球上又可以長時間觀測,......閱讀全文
歐陽自遠透露10年內我國將建成月球天文臺
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在中國科技館進行講座時透露,嫦娥三號將在西昌進行發射,著陸器上放置了7套儀器,其中包括一臺天文望遠鏡,用它在月球上進行天文觀測尚屬世界首次。 負責該望遠鏡研制的研究員魏建彥告訴記者,此望遠鏡暫時命名為紫外望遠鏡,作為我國未來建立月球
“天文望遠鏡及天文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揭牌儀式現場 9月15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和北京師范大學共建的“天文望遠鏡及天文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云南天文臺舉行。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劉川生、中科院昆明分院副院長沈華出席揭牌儀式并講話。 云南天文臺臺長韓占文在揭牌儀式上致辭。韓占文指出,云南天文臺地處我國西南邊陲
我國將首次以月基天文望遠鏡觀測天體
月球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人類為什么要登陸月球?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即將發射之際,新華網邀請到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做客新華訪談,解答廣大網友和青少年朋友關心、關注的問題。在訪談中歐陽自遠院士介紹,設置在著陸器上的一臺天
激光測距讓“嫦娥”遙而可及
1月22日晚在月球激光測距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團隊利用1.2米望遠鏡激光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阿波羅15號月面反射器返回的激光脈沖信號,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 月球激光測距是通過精確測定激光脈沖從地面觀測站到月面反射器的往返時間,從而計算地月距離。這是一項綜合技術,它涵蓋
-國家天文臺等揭示月球內部仍溫暖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參加的,以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大學、國家天文臺、日本國立天文臺等科研機構的研究者為核心的一個國際合作研究小組,使用包括“嫦娥-1”號在內的探月數據對月球動力學形狀的變化進行了精密測量,并借助對理論和實際估算,證認了在月球深處存在著超低粘性的半流體層,而
中科院云南天文臺國內首次實現月球激光測距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應用天文研究團組長期從事月球激光測距技術研究,經過對若干關鍵技術攻關后取得重大突破。2018年1月22日晚,團組利用1.2m望遠鏡激光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激光脈沖信號,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1.2m望遠鏡月球激光測距月球激光測距觀
葉叔華:特別希望青少年立志于天文
“其實天文科技可以幫助人們了解地震,也可以為人類尋找未來的家園,還能啟迪人類尋找新的能源。”我國著名天文學家、中科院院士葉叔華近日走上“相約名人堂——與院士一起看世博”的講臺,暢談天文科技進展與人類的未來生活。 以“中國的最新天文科技”為講演主題,葉叔華用了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確定選址智利
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臺4月26日宣布,該天文臺已決定將設計中世界上最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E -ELT建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中部一座海拔3060米的山上。 歐洲南方天文臺理事會是在對智利、南非、摩洛哥、阿根廷和西班牙等幾個候選地進行了數年考察后作出上述決定的。最終選定智利這座高山是因
英投資建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英國將在修建與管理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位于智利的歐洲特大天文望遠鏡(簡稱E-ELT)———中發揮重要作用。日前,英國政府已決定對該項目投資8800萬英鎊,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11億歐元。 鏡面直徑達到39米的E-ELT可以首次直接觀測到繞遙遠恒星軌道運轉的行星,并通過分析其大氣層的
歐洲計劃發射史上最強天文望遠鏡
歐洲航天局計劃今年夏天發射一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天文望遠鏡,以捕捉130億年前星系發出的光線,探索宇宙大爆炸的秘密。?英國《泰晤士報》2月10日報道,這臺以18世紀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舍爾命名的天文望遠鏡的鏡片直徑達3.5米,遠超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哈勃望遠鏡,后者的鏡片直徑為2.4米。
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落戶南非
卡那封是位于南非開普地區卡魯盆地中部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20世紀50年代全球羊毛價格上漲時這里曾出現過短暫的繁榮。寂寥無聞的小鎮現在聲名鵲起,這里正成為全球科學與天文學的中心,世界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簡稱“平方公里陣列”)已經落戶此地。 建在幾乎看不到人煙的大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國內首次實現月球激光測距
新華社昆明1月23日電,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23日宣布,該天文臺應用天文研究團組經過長期月球激光測距技術研究,1月22日晚取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員利用1.2m望遠鏡激光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激光脈沖信號,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 據介紹,月球激光測距是通
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開工了
9月15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工建設。 該望遠鏡是目前中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新增的兩個望遠鏡之一,與其同步在建的還有長白山40米射電望遠鏡。最終,這兩臺40米射電望遠鏡將與此前VLBI網中的4臺望遠鏡一起,服務我國探月和深空探測,并開展天文觀測研究
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通過綜合驗收
今天,記者從負責嫦娥三號天文測量工作的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獲悉,為嫦娥三號落月之旅導航的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日前通過中科院和上海市共同組織的綜合驗收。同時,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經中科院批復同意冠名為“天馬望遠鏡”。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洪曉瑜說,嫦娥三號這幾天正在按預定計劃朝月球飛,飛行
美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系外也有“月球”的證據
美國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強有力證據,表明太陽系外也存在“月球”——圍繞行星的衛星。它距地球約8000光年,圍繞一個巨大的氣態行星旋轉。 3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論文顯示,研究人員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和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太陽系外恒星系統中這顆“月球”的蹤跡。推測它體型巨大,直徑與海王星相當
中美擬聯手建造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
130億年前宇宙是什么樣子?太陽系以外有無外星人?宇宙大爆炸后星系如何形成?……這些問題用當前的天文學技術尚不能解答。現在,中國和美國正在磋商,擬聯手建設世界上最大天文望遠鏡,解答茫茫宇宙的諸多謎團。 “這個項目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是一國所能完成,需要國際社會包括中國的參與。它將決定物理學
我國將在南極安裝五架天文望遠鏡
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南極天文中心獲悉,未來5年內,我國將在南極安裝5架天文望遠鏡,用于開展超新星宇宙學、宇宙暗物質等國際天文前沿領域的研究。 2006年,中國南極天文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成立。根據該中心的相關計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南極安裝3架全自動“南極巡天望遠鏡”、1架2.
科學家將設迄今最大天文望遠鏡
浩瀚無垠的宇宙給人類留下太多問號:那里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我們到底起源于何處?還有沒有像地球一樣宜居的星球?這些都是天文學家探索清單上的問題。現在,為了找到這些終極問題的答案,他們要“鳥槍換炮”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天文學家正計劃在位于智利的坎卡納天文臺安裝一個大型天文望遠鏡——巨
上海65米射電天文望遠鏡輪廓初現
空中拍攝的上海65米射電天文望遠鏡建設工地 位于上海松江佘山腳下的65米射電天文望遠鏡,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市政府、中國探月工程項目共同出資2億多元建造,建成后將顯著提升我國深空探測的定軌能力,為我國的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測以及更遙遠的深空探測提供精確定位和定軌的科技支撐,
歐洲天文望遠鏡太空意外發現神秘空洞
空洞位于獵戶星座的NGC 1999星云中?? ? ?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一臺旨在尋找新生恒星的歐洲天文望遠鏡日前卻收獲了一個意外驚喜,在太空發現了一個神秘空洞。 ?????? 空洞位于獵戶星座的NGC 1999星云中。NGC 1999星云
天文愛好者自制望遠鏡拍攝壯美星系
天文愛好者吉奧杰伊-蘇特林利用相機和自制望遠鏡拍攝到這個巨大的疏散星云,1787年,卡羅琳-赫歇爾最先發現它。家住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蘇特林拍攝到獵戶座星云的精美圖片,這是最明亮的一個星云,夜間甚至利用裸眼也能看。玫瑰星云是一個巨大的天體,光從它的一側到達另一側需要130年。仙王座星云里
世界最大天文望遠鏡貴州FAST主體合龍
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2013年的最后一天,位于貴州省平塘縣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主體圈梁合龍,這標志著世界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1995年,我國天文學家提出了在喀斯特洼地中建造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設想,并選址于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的大窩凼洼地。2
長白山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啟動建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83.shtm10月1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長白山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啟動建設,中國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LBI)網絡又增加一名新成員。該望遠鏡預期于2025年初建成。長白山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
月亮女神欲攜手嫦娥-中日首次探月合作
天文觀測合作已有十余年?雖然探月合作尚屬首次,但中日科學家在天文觀測上的合作已有十四五年之久的歷史。?“兩國離得很近,同時用幾架電波望遠鏡觀測天體,往往能得到天體運動的比較詳細的數據。這樣的合作在以往的經驗中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在日本宇宙航空研發機構(JAXA)宇宙科學研究總部工作的巖田隆浩博
歐陽自遠:2017年完成無人月球探測任務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9月19日在天津表示,按照“繞、落、回”三步走計劃,中國無人月球探測任務大約2017年左右完成。 歐陽自遠是在發展中國家科學院第12次學術大會暨第23屆院士大會上作此表示的。 據歐陽自遠介紹,中國月球探測分為三個階段,即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
印度首次使用液體鏡望遠鏡
國際液體鏡望遠鏡使用了一個裝有50升水銀的旋轉圓盤。圖片來源:ANNA AND JEAN SURDEJ 這是一種獨特的望遠鏡,它用一個緩慢旋轉的液體水銀圓盤聚焦光線,而不是傳統的固體鏡面。類似望遠鏡以前也曾建造過,但這個4米寬的國際液體鏡望遠鏡(ILMT)則是第一個為天文學專門建造的大型望遠鏡。它
伊朗國家天文臺望遠鏡首獲觀測圖像
天文學家近日在德黑蘭宣布,耗資2500萬美元伊朗國家天文臺(INO)看到了“第一縷曙光”,其3.4米口徑的世界級光學望遠鏡走出了去年的建設“陰霾”,正式投入運行,并獲得了首張圖像。這是伊朗科學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這一刻,我們等了太久。”德黑蘭基礎科學研究所(IPM)天文學家Habib Kho
世界最大光學天文望遠鏡于智利開工建造
世界最大的光學天文望遠鏡“大麥哲倫望遠鏡”11日在智利開工建造,有望給天文觀測和宇宙研究帶來“革命性”變化。 這一國際合作項目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當地干旱少雨、空氣通透度高,是天文觀測的絕佳地點,已經有多臺大型望遠鏡坐落于此。這臺望遠鏡由7個鏡面組成,1個鏡面居中,其他6個環繞。每個
大型射電望遠鏡天文臺-SKAO-正式成立
近日,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天文臺 SKAO(the Square Kilometre Array Observatory)正式成立。該項目旨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用于解決有關宇宙的基本問題。SKAO 是世界上第二個致力于天文學的政府間組織,現有成員國包括英國、南非、澳大利亞、意大利
看月亮與藍色星球“躲貓貓”:-月掩心宿28日秀天宇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27日消息,一顆神秘的藍色星球將與月亮玩起“躲貓貓”——月掩心宿一28日現身天宇。在本次天象過程中,中國大部分地區可見全程。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月球是天空中移動速度快的自然天體,在巡天過程中會有背景恒星(或行星)被它遮擋住,這一現象叫作月掩星,其原理與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