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新增4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簡介
稻草、樹葉、廢木材……在農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隨處可見。把這不值錢的東西變“汽油”, 似乎像“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可浙江大學有一位教授為此專門研究了十幾年,最近他的項目被列入200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他本人也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一起受聘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這位教授叫駱仲泱,他研究的項目名稱為“生物質轉化為高品位燃料的基礎問題研究”。昨天,他向記者解釋了這個名稱:“所謂生物質就是指稻草、樹葉、廢木材等,高品位燃料主要指汽油。在實驗室里,我們已經實現了將稻草等原材料轉化為液體燃料,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如何實現讓它在汽車中的內燃機里燃燒,這需要提升它的品位,涉及成分、穩定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今年浙大共有4個項目列入973計劃,出現了4位首席科學家。除了駱仲泱以外,還有以項春生為首席科學家的“腸道微生態感染的基礎研究”,以楊德仁為首席科學家的“硅基光電子材料的基......閱讀全文
浙大新增4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簡介
? ? 稻草、樹葉、廢木材……在農村甚至城市的大街上都隨處可見。把這不值錢的東西變“汽油”, 似乎像“點石成金”的天方夜譚。可浙江大學有一位教授為此專門研究了十幾年,最近他的項目被列入2007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他本人也與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一起受聘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973首席科學家PNAS解答研究困惑
生物通報道:來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技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uraminidase-like molecule N10 derived from bat influenza A
973首席科學家發現新型小RNA
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研究人員在成熟精子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小分子RNAs,他們將其命名為“成熟精子富集-tRNA來源小分子RNAs”(mse- tsRNAs),這些小分子RNAs在成熟精子中大量積累,其功能和生物學特征還有待探索。相關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雜志在線版上。
北大973首席科學家mBio新成果
7月19日,來自北京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和英國John Innes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mBio》發表了題為“Deciphering the Principles of Bacterial Nitrogen Dietary Preferences: a Strategy for Nutr
專訪納米農藥“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崔海信
納米農藥可以顯著改善農藥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利用率和持效期,降低農藥施用量和施用次數,減少農藥流失和加速殘留物降解。? 中國用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其中農藥對防御重大生物災害、保證我國糧食安全方面的作用無疑功不可沒。 當前化學防治仍然是防御重大生物
973首席科學家發表《Genome-Biology》文章
來自西南大學蠶學與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家蠶全基因組芯片分析家蠶多種組織基因表達特征,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生物學權威期刊《Genome Biology》網絡版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夏慶友教授,現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原文檢索:Genome Biolog
973首席科學家最新Nature子刊文章
來自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Structure of measles virus hemagglutinin bound to its epithelial receptor nectin-4”的文章,揭示了麻疹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與上皮細胞受體nec
Nature評點973首席科學家最新文章
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進化博弈理論和基因表達的動力學與統計學方面進行研究,通過一項關于合作與懲罰的博弈論模型的結果顯示了文化態度方面的巨大差異。這項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陶毅研究
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七成頭銜帶“長”
官員們成首席了,真正的學者就沒有機會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專項經費預算擬安排情況匯總表(部分)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首席科學家 專項經費 頭銜 2009CB118300 小麥高產優質品種設計和選育的應用基礎研究 王道文 1341萬元 中國科
鄭明輝、陳劍峰獲任973首席科學家
關于調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部分項目首席科學家的通知國科發基〔2011〕643號中國科學院: 根據《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經研究決定: 江桂斌不再擔任“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毒性效應與控制技術原理”項目(編號:2009CB421600)首席科學家,聘任中國科學院
973首席科學家Hepatology發表乙肝研究新文章
報道 來自解放軍第302醫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證實,IL-22通過招募Th17細胞加重了慢性肝炎和肝纖維化。這一研究發現在線發表在3月的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最新影響因子12.003)上。 解放軍第302醫院肝病內科主任醫師王福生(Fu-Shen
973首席科學家Cancer-Res研發新型抗癌抗體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雙特異性抗體,證實它可以通過全面阻斷ErbB2異源二聚化來克服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耐藥。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17日的《癌癥研究》(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論文的通訊作者是第二軍醫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國家973
973首席科學家發現基因功能新起源
來自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哺乳動物的一個重要轉錄抑制因子CDYL基因中,新外顯子反復在不同哺乳動物譜系中發生,而且這些新外顯子能給該基因帶來很大的功能改變,這說明基因中新外顯子的出現也是增加蛋白多樣性和新功能起源的一種重要方式。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著名遺傳學刊物《Trends in Ge
農大973首席科學家Nature發表農業研究新成果
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們報告稱,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智能耕作(Clever farming)技術將為中國提供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不斷增長的人口,同時減輕對于環境的壓力。 他們說,根據預計,到2030年時中國的人口總數將從現在的13.5億增長到14.7億高峰,,每年將需要超過6.5億頓的大米、小麥和玉米,中
973首席科學家Nature子刊發表CRISPR新文章
來自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基于CRISPR-Cas9系統,構建出了可以鑒別、靶向和控制膀胱癌細胞的與門(AND gate)遺傳回路。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發表在11月6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蔡志明(Zhiming
香港學者李宗津獲委任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香港科技大學4月8日表示,該校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李宗津最近獲國家科技部委任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的首席科學家,負責統籌一項3000萬港元的混凝土研究計劃。 據介紹,該項研究計劃名為“當代環保混凝土的基礎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混凝土的微結構與水化特性及其對當代混凝土性
973首席科學家孫穎浩Naturegenetics癌癥研究新成果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美國維克森林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和第二軍醫大學等40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發現發現了中國人群的2個新的前列腺癌易位位點。相關論文于9月30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志上。 來自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海醫院的97
中山大學973首席科學家解析關鍵調控分子
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PUMA mediates ER stress-induced apoptosis in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的文章,發現p53調控過程中一個新凋亡分子:PUMA(p53-upregulated modul
華中農大鄧秀新院士被聘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日前,華中農業大學主持申報的973計劃項目“重要園藝作物果實品質形成機理與調控”獲得科技部批準立項,項目編號為2011CB100600,支持經費2900萬元,實施期限為2011年至2015年,鄧秀新院士被聘為項目首席科學家。 該項目以面積和產量占世界首位的柑橘、蘋果和番茄等園藝作物果實為著
973首席科學家最新文章解析疾病發生機制
附:shRNA 體內表達shRNA(短發夾RNA)的設計 1.克隆到shRNA表達載體中的shRNA包括兩個短反向重復序列,中間由一莖環(loop)序列分隔的,組成發夾結構,由polⅢ啟動子控制。隨后在連上5-6個T作為RNA聚合酶Ⅲ的轉錄終止子。 2.兩個互補的寡核苷酸兩端須帶有限制
973首席科學家Cell子刊發現免疫識別新機制
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mpetition of Cell Adhesion and Immune Recognition: Insights in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RTAM and Nectin-l
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能源威脅論是危言聳聽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程林: “中國能源威脅論”是危言聳聽 記者李小千 侯美麗北京報道 “至少在人類可以生存的年代里,不會因為能源的缺失而消亡。”全國人大代表、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程林說。 他視“中國能源威脅論”為危言聳聽,這多少穩定了人們在能源危機問題面前的惶恐情緒。
同濟973首席JBC發表新成果
三月二十六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刊登了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康九紅課題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題為“A Motif from K216 to K222 in Human BUB3 Is A Nuclear Localization
973首席科學家孫穎浩Cell子刊發表新成果
SPOP基因編碼E3泛素連接酶的接頭蛋白,在多種類型的癌癥中頻繁突變。不過,人們并不清楚SPOP作為腫瘤抑制子是怎樣起作用的。 第二軍醫大學和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研究,揭示了SPOP抑制癌癥的作用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十月二十九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
973首席科學家孫穎浩Cell子刊發表癌癥新成果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者年齡多在65歲以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西方國家的男性惡性腫瘤中居第二位。隨著我國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前列腺癌在中國也變得越來越普遍,前列腺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現。 已知有65%的前列腺癌存在SPOP突變或TMPRSS2-ERG重排。雖然這
同濟大學973首席科學家發布細胞轉分化研究新突破
來自同濟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稱,她們利用化學雞尾酒成功將小鼠成纖維細胞直接重編程為了心肌細胞。這一研究突破發布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志上。 973首席科學家、任職于同濟大學及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謝欣(Xin Xie)研究員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
973項目“危險化學品研究”啟動-鄭小平為首席科學家
1月7日,由北京化工大學鄭小平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國家973計劃“危險化學品事故全過程遙測預警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啟動會舉行。責任專家曹竹安教授、朱坦教授,項目專家陳冀勝院士、錢七虎院士、袁晴棠院士、劉人懷院士、桑鳳亭院士,特邀專家高金吉院士、于景元教授,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國家安全生產
973首席科學家孫穎浩Cell子刊發表新成果
SPOP基因編碼E3泛素連接酶的接頭蛋白,在多種類型的癌癥中頻繁突變。不過,人們并不清楚SPOP作為腫瘤抑制子是怎樣起作用的。 第二軍醫大學和Wistar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經過深入研究,揭示了SPOP抑制癌癥的作用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十月二十九日的Cell Report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
973首席科學家研討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方案
??? 7月3日,“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項目數據匯交方案研討會”在京召開,15名973計劃資源環境領域首席科學家和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全體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葉玉江副司長主持。基礎研究司張先恩司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 張先恩司長介紹了科學數據匯交管理與共享工作的整體情況,并對973計劃資源
腎臟病首個973項目獲批-劉志紅為首席科學家
近日,“973計劃”立項以來中國腎臟病領域第一個項目正式獲得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全軍腎臟病研究所劉志紅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該院將作為第一承擔單位的“973計劃”項目“常見腎小球疾病發病機制及其早期診斷”。 近幾十年內,慢性腎臟疾病(CKD)的發病率正逐年增長。流行病學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