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發明了一種超靈敏結構光超高分辨率顯微鏡-----海森結構光顯微鏡 (Hessian SIM),實現了活細胞超快長時程超高分辨率成像,能辨清囊泡融合孔道和線粒體內嵴動態。在每秒鐘得到188張超高分辨率圖像時,海森結構光顯微鏡的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85納米,能夠分辨單根頭發的1/600到1/800大小結構,而所需要的光照度小于常用的共聚焦顯微鏡光照度三個數量級。同時,該顯微鏡也實現了細胞“能量工廠”線粒體的超快超分辨成像,首次在活細胞中解析線粒體融合、分裂時內嵴的活動,及線粒體內嵴自身的重組裝過程,并能夠觀察內質網與線粒體發生相互作用時的動態變化。 與獲得2014年Nobel化學獎的受激輻射損耗超高分辨率顯微鏡(STED)相比,其具有極高的時間分辨率、極低的光毒性,在活細胞超高分辨率成像方面優勢顯著。 海森結構光顯微鏡解析囊泡融合孔道形成全過程。上圖:實際的動......閱讀全文
北京大學陳良怡團隊聯合華中科技大學譚山團隊發明了一種超靈敏結構光超高分辨率顯微鏡 --海森結構光顯微鏡 (Hessian SIM)。此項成果近日以全文形式在線發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 (影響因子41.67),論文題目為“Fast, long-term, supe
膜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發明了一種超靈敏結構光超高分辨率顯微鏡-----海森結構光顯微鏡 (Hessian SIM),實現了活細胞超快長時程超高分辨率成像,能辨清囊泡融合孔道和線粒體內嵴動態。在每秒鐘得到188張超高分辨率圖像時,海森結構光顯微鏡的空間分辨率可以達到85納米,能夠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