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 3月份頒布實施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提出,將對我國沙化土地實施封禁保護,范圍涉及內蒙古、西藏、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等7個省、自治區。 實行封禁保護后,這一廣闊的北方沙區將成為“無人區”或“無人活動區”,對于全國的生態環境和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巨大。 為何要采用封禁保護這種大規模的自然修復手段?如何科學合理地劃定封禁區?如何預測其生態效果?如何解決生態移民問題?記者就此采訪了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教授級高工申建軍。 封禁是一種自然修復手段 在不具備治理條件的沙區,封禁保護很有必要 記者:為了防沙治沙,地廣人稀的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主要采取封禁保護措施,而我國人口眾多,為何也要在沙區搞封禁保護? 申建軍: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沙化土地面積為173.11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18.03%。其中約有50萬平方公里屬于可治理......閱讀全文
北京阿芳嫂野山茶加工成的成品庫房里,社員職工在查驗貨品。 北京阿芳嫂黃芩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晾曬和分揀野生黃芩山茶。北京阿芳嫂黃芩種植專業合作社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鎮,配合北京市風沙治理相關措施,發展林下經濟,合作社在當地種植的黃芩制作山茶,實現了當地農民的快速致富。 一到大風天氣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5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6〕31號,以下簡稱《意見》)。就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問題。 問:出臺《意見》的背景和意義是什么? 答:良好生態環境人人共享,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海口濕地。資料照片 2018年,各地、各部門(系統)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態需求為總任務,以增綠增質增效為主攻方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國土綠化事
改善河口和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實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加大渤海、東海等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力度。強化直排海污染源和沿海工業園區監管,防控沿海地區陸源溢油污染海洋。開展國際航行船舶壓載水及污染物治理。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2017年底前,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到2020年,沿海省(區
6月的神州大地,風沙暫時歇息。6月17日來了,這一天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們有理由再次聚焦防沙治沙。 盡管我國幾十年來堅持不懈地推進防沙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需要全社會進一步提高認識,共同參與,切實行動起來。 ――編者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自從科學家們進入試驗區所在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巴音胡舒嘎查,各種“沖突”就接踵而至。他們需要面對地方政府、部門、牧民乃至同行的質疑,并應對這個以治沙為目的的生態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遭遇的現實困難或潛規則的挑戰。 [科學時報 張林 王劍報道] 用自然力恢復自然? 10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提出的宏偉目標。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迫使富起來的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在
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事關“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資源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要求以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著力在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優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陸海保護發展、提升生
騰格里沙漠邊緣——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南門戶金沙農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中國防沙治沙大學”(寧夏防沙治沙職業技術學院)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中。新學年伊始,《科學時報》記者赴寧夏采訪,看到該校第一期工程5.3萬平方米的8幢教學樓最先拔地而起。按照規劃,這所高校用地5000畝,師生規模為萬人
在揮別2010年之際,本版挑選了生態環境領域的十大熱詞并加以點評。從這些熱詞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發展中大國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為保護生態環境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的不懈努力,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形勢仍然嚴峻。 走
日前,經國務院批準實施的《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將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2000萬公頃,使全國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我國防沙治沙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近年來,我國沙化土地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縮減為年均凈減少1717平方公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正式發布。全文如下: 第一條 根據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
“引渤入新”示意圖 瘋子的幻想?智者的良策? 11月5日,烏魯木齊。一場由一家新疆省級智囊機構、一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和一所新疆高校主辦,兩個地區發改委參與承辦的“陸海統籌海水西調高峰論壇”上,上百位水利工程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論證了一項名叫“海水西調、引渤入新”的科學設想。
圖為錫林郭勒牧草生長茂盛的大草原。 畜牧業如何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錫林郭勒草原既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唯一被列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更是華北乃至全國重要生態屏障之一。 錫林郭勒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中部,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其中草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20年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兼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介紹碧水保衛戰的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2019年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
過去五年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過去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圓滿完成“十一五”規劃,順利實施“十二五”規劃。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福建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重大意義 (一)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福建省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多年來持之以恒實施
從賀蘭山巖畫的滄桑厚重,到西部云基地漸成規模;從西海固的“苦瘠甲天下”,到“塞上江南”的糧果豐饒;從中國第一個縣級民族自治政府的成立,到各族兒女攜手奮進逐夢……古老與新生在這里交匯,貧苦與甘飴在這里并存,多元與一體在這里交融。這里,是6.64萬平方公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雖幅員不大,卻始終是黨中央情之
國家發展改革委定于2018年7月2日(周一)上午10:00,在中配樓三層大會議室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我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出席,介紹“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孟瑋: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國家發改委專題新聞發布會。綠色發展是大家都很關心
8月31日,生態環境部舉行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介紹了“放管服”改革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共同回答了記者關注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8月份例行
“生態確實是內蒙古最大、最豐富的資源”“建設生態安全屏障就是要貢獻更多的綠水青山,保衛北京,保衛‘三北’,保衛全中國”“貫徹兩會精神要抓緊對標對表,切實解決‘一湖兩海’等突出環境問題”…… 3月的內蒙古大地乍暖還寒,走訪一些旗縣,干部群眾說起生態建設時表達出的自豪感、責任感、緊迫感卻似陣陣熱流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生態文明建設顯著成效,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最新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深入學習貫徹,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重大進展 2018年,
在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來前夕,本報約請部分專家,針對今年三四月份我國北方沙塵天氣頻發的情況,就公眾關心的防沙治沙問題,解疑釋惑,提出建議。 全面看待沙塵暴 沙塵暴的形成不可抗拒,但實施生態工程可以減輕危害 沙塵暴是什么?它是一種災害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作為一個全面指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綱領性文件受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了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彰顯《意見》新內容、新亮點,本刊記者對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理事黎祖交教授進行了專訪。 在黎祖交教授看來,中共中央國務院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