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全基因組測序重新定義癌癥之王基因組突變藍圖
近日,一項發表于國際著名雜志Natur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對100位胰腺癌患者癌癥組織的基因組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發現了4種不同的亞型,這或許可以幫助后期開發治療胰腺癌患者的新型療法。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技術揭示了腫瘤基因組結構性改變的光譜模式,該技術可以幫助研究者有效地觀察到基因組整體及局部的DNA損傷情況。 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中值為6個月,該病5年生存率低于5%,目前在臨床上急需新型療法來抑制或者緩解胰腺癌的發展及惡化。 此前研究中,研究者僅對相同的100名病人進行了外顯子組的檢測,結果揭示了腫瘤組織復雜的突變體藍圖,同時也揭示了腫瘤組織龐大的異質性,研究者說道,我們發現了成千上萬個基因突變,而這項研究中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相比之前可以為我們更好地進行胰腺癌細胞基因組的成像,這樣我們就可以對癌癥患者進行更好地分析研究,來開發新型的治療手段。 在癌細胞的基因組中往往會發生許多不同的突......閱讀全文
研究發現胰腺癌新克星
人為什么得胰腺癌?可能是因為身體缺了一個抑癌基因。昨日從廣醫三院獲悉,廣州醫科大學DAMP研究中心負責人唐道林教授領銜的課題組發現了一種內源性的胰腺腫瘤的新型抑癌基因——高遷移率族蛋白1(HMGB1),這一研究為尋找胰腺癌治療藥物和檢測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實驗線索。該研究成果已在4月4日出版的C
新研究發現:ATDC基因對胰腺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ATDC的基因對于胰腺癌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5月2日在線發表于Genes&Development雜志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這種致癌原因,以及ATDC在胰腺癌形成中的作用。 “我們發現在胰腺細胞中刪除ATDC基因導致了小鼠模型中觀察到腫瘤的形成”通訊作者Di
最研究揭示了胰腺癌中一組解除調控的基因
在2003年完成的人類基因組計劃(Human Genome Project)的諸多發現中,有一項發現是我們的很大一部分基因不會產生編碼蛋白質的rna。事實上,只有5%的人有這個功能。非編碼基因曾被輕蔑地稱為“垃圾DNA”。例如,在20年的時間里,它們在癌癥研究中被忽視,科學家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信使rn
胰腺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胰腺癌的預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發病率。在美國,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關鍵的問題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無癥狀,被診斷發現時大多數都處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過20萬人。胰腺癌有多種類型,基本上劃分成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兩種。99%的胰腺癌都屬于外分泌型腫瘤,其發病細胞來源
胰腺癌研究體內外模型綜述
胰腺癌的預后非常差,其致死率基本等同于發病率。在美國,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依然只有6%。關鍵的問題是胰腺癌患者在早期基本無癥狀,被診斷發現時大多數都處在晚期;全球每年胰腺癌致死的病人超過20萬人。 胰腺癌有多種類型,基本上劃分成外分泌腫瘤和內分泌腫瘤兩種。99%的胰腺癌都屬于外分泌型腫瘤,其
研究發現胰腺癌高侵襲性原因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病人能活過胰腺癌早期階段,美國密歇根大學癌癥綜合中心的最新研究解釋了胰腺癌的高致死性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在90%的胰腺癌患者中ATDC基因參與促進腫瘤的生長和擴散。同時,ATDC基因在胰腺癌從腫瘤前期到侵襲性癌繼而到轉移性惡性腫瘤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胰腺癌密歇根大學
研究發現中國苦瓜可抑制胰腺癌
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3月20日報道:苦瓜可以抑制胰腺癌。 中國產的苦瓜可抑制癌細胞獲取葡萄糖的能力,使其失去能量支持而死去。 美國科學家在對實驗鼠進行研究后得出了上述結論。研究人員給實驗鼠喂苦瓜汁,結果它們體內胰腺惡性腫瘤發展的幾率降低了60%。 此前的研究顯示,苦瓜果實
Science-Advances-|-器官芯片革新胰腺癌研究
目前,胰腺癌患者確診后五年生存率還不到9%,因此胰腺癌也被稱為“癌中之王”。胰腺癌難治一個原因是在胰腺癌早期,癌細胞便能夠從其原發部位逃逸并轉移到身體其它部位。然而,令人疑惑的,胰腺腫瘤組織缺乏血管,而癌細胞往往需要通過侵襲血管來進行擴散。 近日,來自哈佛大學、波士頓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
新研究揭示晚期胰腺癌新希望
胰腺癌的癥狀隱匿,易擴散、復發,這些特點讓胰腺癌在臨床診療上充滿了挑戰。 不過,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新的肽拮抗劑與PD-L1抑制劑聯用,對進展期、難治性胰腺癌和直腸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胰腺癌》雜志報道,最高劑量臨床試驗安全性良好,為進一步的臨床試驗提供了依據。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Halozyme胰腺癌療法臨床研究收獲積極研究成果
2017年1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總部位于美國圣迭戈的生物技術公司Halozyme最近宣布,公司開發的用于治療胰腺癌新藥PEGPH20在臨床研究中獲得了積極的研究數據。盡管這一臨床研究尚未完全結束,但是鑒于胰腺癌藥物研究領域多年來挫折不斷,公司也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公司股價應聲上揚6
【大盤點】胰腺癌的基因和靶向治療
NCI 和 SEER 的數據顯示胰腺癌 5 年生存只有 5-6%,大多數患者診斷時都已是進展期,區域性和遠處轉移分別為 27% 和 53%。胰腺癌治療方面最近也沒有突破性進展,含吉西他濱的治療和手術是近 10 余年來的標準治療,無論是用作新輔助還是輔助化療,化療選擇很有限。美國 Frank 博士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MTHFR基因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催化5,10-亞甲基四氫葉酸轉化為5-甲基四氫葉酸酯,這是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為蛋氨酸的共基質。該基因的遺傳變異影響對閉塞性血管病、神經管缺陷、結腸癌和急性白血病的易感性,該基因的突變與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缺乏有關。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EGFR基因
BRCA1和BRCA2基因的遺傳突變會增加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終生風險。BRCA1和BRCA2都參與了基因組穩定性的維持,特別是雙鏈DNA修復的同源重組途徑。BRCA2蛋白含有一個70 a a基序的幾個拷貝,稱為BRC基序,這些基序介導了與在DNA修復中起作用的RAD51重組酶的結合。BRCA2被認為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PTEN基因
PTEN基因編碼的蛋白具有蛋白磷酸酶和脂質磷酸酶活性,是第一個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也是是繼p53和Rb基因之后,與腫瘤發生密切相關的一種抑癌基因,其主要機制因為PTEN是PI3K/Akt通路的主要負調控因子。PTEN的功能缺陷在人類多種腫瘤中廣泛存在。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BRAF基因
該基因編碼蛋白屬于raf/mil家族的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參與調控MAP/ERKs信號通路,在細胞分裂、分化和分泌起重要作用。BRAF基因的突變與各種癌癥相關,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結直腸癌,惡性黑色素瘤,甲狀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FANCC基因
Fanconi貧血互補組(FANC)目前包括Fanca、Fancb、Fancc、Fancd1(也稱為brca2)、Fancd2、Fance、Fancf、Fancg、Fanci、Fancj(也稱為brip1)、Fancl、Fancm和Fancn(也稱為palb2)。先前定義的組fanch與fanca相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EGFR基因
EGFR編碼的蛋白是一種跨膜糖蛋白,也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家族中的一員,該家族包括HER1(erbB1,EGFR)、HER2(erbB2,NEU)、HER3(erbB3)及HER4(erbB4),也屬于受體酪氨酸激酶家族。EGFR作為細胞表面蛋白可與配體如表皮生長因子(EGF)結合,EGFR可被激活,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CIC基因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果蠅黑胃管Capicua基因的一個同源基因,是轉錄抑制因子的高遷移率群(HMG)盒超家族成員。該蛋白包含一個參與DNA結合和核定位的保守HMG結構域和一個保守的C端。研究表明,這種蛋白的N末端區域與ATXN1(geneid:6310)相互作用,形成轉錄抑制復合物,體外研究表明,A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KRAS基因
KRAS (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基因是GDP/GTP結合蛋白,比較重要的同家族基因還包括HRAS和NRAS。KRAS與GTP結合呈激活狀態,與GDP結合呈關閉狀態,KRAS可被生長因子或酪氨酸激酶(如EGFR)短暫活化,活化后的KRA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ATM基因
ATM基因編碼的蛋白屬于PI3/PI4激酶家族,這種蛋白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周期檢查點激酶,通過磷酸化調控下游一系列重要蛋白,包括抑癌蛋白p53和BRCA1、檢查點激酶CHK2、檢查點蛋白RAD17和RAD9以及DNA修復蛋白NBS1。ATM和與其密切相關的蛋白ATR被認為是在細胞周期調控以及DNA損傷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CIC基因
該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果蠅黑胃管Capicua基因的一個同源基因,是轉錄抑制因子的高遷移率群(HMG)盒超家族成員。該蛋白包含一個參與DNA結合和核定位的保守HMG結構域和一個保守的C端。研究表明,這種蛋白的N末端區域與ATXN1(geneid:6310)相互作用,形成轉錄抑制復合物,體外研究表明,A
研究發現胰腺癌化療耐藥新機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077.shtm近日,Cell Death & Disease發表了一篇北京協和醫院教授王維斌團隊的論著文章稱,該團隊通過巧妙設計的多維度、多類型試驗,發現線粒體內膜蛋白STOML2可以抑制胰腺癌細胞
日研究團隊發現胰腺癌治療靶點
胰腺癌被稱為“癌癥之王”。日本北海道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其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找到治療胰腺癌的兩個靶點。這一發現有望幫助醫學界了解胰腺癌的發展過程,并研發治療藥物。 北海道大學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果蠅,它們再現了胰腺癌患者體內觀察到的4個基因異常,即癌癥基因KRAS的活性化以及抑癌基因TP5
英國癌癥研究中心開展胰腺癌疫苗試驗
?????? 近日,英國聲橋癌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展胰腺癌疫苗的臨床試驗。 研究人員將一位64歲的胰腺癌患者納入試驗。去年十月份該名患者被診斷胰腺癌,并于圣誕前夕進行了手術。 研究人員兩周前為其進行了第一次疫苗注射。首其注射為每個兩天進行三次注射。然后將劑量減少到一周,在兩年的治療
美國研究發現常喝綠茶可降低胰腺癌風險
據外媒報道,人們普遍認同綠茶及其提取物的防癌功效,然而長期以來從未有相應的科研數據來證實綠茶的抗癌功能。近日國際知名《代謝》雜志刊登一項美國研究對此進行了研究。 美國洛杉磯加大海港醫學中心(Harbor-UCLA Medical Center)所屬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闡明了綠茶中的
研究揭示胰腺癌腫瘤調控新機制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上海市腫瘤研究所研究員張志剛和膽胰外科主任醫師孫勇偉團隊,研究闡明了胰腺癌腫瘤微環境中神經遞質5—羥色胺(5-HT)系統的存在及其失調現象,證明了5-HT通過調控有氧糖酵解促進胰腺癌細胞在代謝應激條件下的生長,進而促進胰腺癌的惡性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胃腸病學》。 “這
IL10基因裝備病毒有望更好治療胰腺癌
兩種不同的方法的組合,即病毒治療及免疫治療組合顯示出治療胰腺癌的“巨大潛力”。 一項由英國慈善胰腺癌癥研究基金會資助的研究調查是否溶瘤牛痘病毒(經修飾以選擇性地感染和殺死癌細胞的病毒)通過裝備能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的一個基因后,能否更有效治療胰腺癌。 雖然實驗研究表明組合后既可以殺死癌細胞,也可
胰腺癌致病關鍵,也許藏在基因啟動子中
過去 10 年來,對于腫瘤進行測序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對于癌癥的認識。根據不同的基因突變,許多看似相同的腫瘤被分成了許多亞型,而以此為基礎,越來越多的個性化腫瘤藥物相繼出現。 不過,這些努力絕大部分都集中在人類染色體上的基因外顯子部分。事實上,人類 21000 個基因的外顯子序列僅僅占到了全部染色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PHSPB1基因
這種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由環境壓力和發育變化引起的。編碼蛋白參與應激抵抗和肌動蛋白組織,并在應激誘導下從細胞質轉運到細胞核。該基因的缺陷是導致2型Charcot-Marie牙病(CMT2F)和遠端遺傳性運動神經病(DHMN)的原因。
與胰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及臨床解釋HIF1A基因
該基因編碼轉錄因子缺氧誘導因子-1(hif-1)的α亞單位,是由α亞單位和β亞單位組成的異二聚體。HIF-1通過激活許多基因的轉錄,包括那些參與能量代謝、血管生成、細胞凋亡和其他蛋白質產物增加氧氣輸送或促進對缺氧的代謝適應的基因,作為細胞和全身對缺氧的穩態反應的主要調節器。因此,HIF-1在胚胎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