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點】胰腺癌的基因和靶向治療
NCI 和 SEER 的數據顯示胰腺癌 5 年生存只有 5-6%,大多數患者診斷時都已是進展期,區域性和遠處轉移分別為 27% 和 53%。胰腺癌治療方面最近也沒有突破性進展,含吉西他濱的治療和手術是近 10 余年來的標準治療,無論是用作新輔助還是輔助化療,化療選擇很有限。美國 Frank 博士在 Canlet 雜志上介紹了個體化基因組醫學在胰腺癌治療上的應用。 人類基因組計劃(HGP)自 1990 年啟動,于 2003 年提前完成,鑒定了大約 30 億堿基對和大約 24,500 基因,但是直至 2007 年通過 Sanger 測序技術才完成人類基因測序。1 年后科學家采用快速測序 454 技術檢測基因組,花費僅為傳統測序費用的百分之一,歷時 2 個月完成。新的測序技術和巨大的數據信息,促進「個體化基因組醫學」的發展。 個體化基因組醫學采用基因組信息提高診斷、指導分子和基因治療選擇,醫師通過檢查高危患者癌癥相關基因變化,......閱讀全文
【大盤點】胰腺癌的基因和靶向治療
NCI 和 SEER 的數據顯示胰腺癌 5 年生存只有 5-6%,大多數患者診斷時都已是進展期,區域性和遠處轉移分別為 27% 和 53%。胰腺癌治療方面最近也沒有突破性進展,含吉西他濱的治療和手術是近 10 余年來的標準治療,無論是用作新輔助還是輔助化療,化療選擇很有限。美國 Frank 博士
胰腺癌靶向治療取得新進展
9月20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理學院陳浩教授、汪圣堯教授領銜的“先進材料與綠色催化”科研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王浩教授團隊合作,針對“癌癥之王”胰腺癌設計了一種多肽—半導體雜化生物信號處理器(BSP),用于胰腺腫瘤光聲成像和線粒體靶向聲動力治療。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在《今日納米》雜志在線發
從基因檢測到靶向治療
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技術的不斷提高,精準醫療的理念逐漸受到關注。2015年1月2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新的醫學時代。 精準醫療本質上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于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
基因檢測產品助力靶向治療
作為一種體外診斷技術, 伴隨診斷(companion diagnostic,CD)能夠提供有關患者針對特定治療藥物的治療反應的信息,有助于確定能夠從某一治療產品中獲益的患者群體,從而改善治療預后并降低保健開支。此外,伴隨診斷還有助于確定最有可能對治療藥物產生響應的患者群體。 隨著分子生物學研
基因治療的藥物靶向治療介紹
此法機理可概括為病毒導向酶的藥物前體治療(virus directed enzyemeprodrug therapy,VDEPT),即用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外源基因轉移到細胞內。該基因編碼一種酶,此酶可將一種無害的藥物前體轉變為細胞毒素復合物。帶有這一基因的病毒載體只在特殊組織或腫瘤細胞中而不在正常
關于基因治療的藥物靶向治療的介紹
此法機理可概括為病毒導向酶的藥物前體治療(virus directed enzyemeprodrug therapy,VDEPT),即用反轉錄病毒載體的外源基因轉移到細胞內。該基因編碼一種酶,此酶可將一種無害的藥物前體轉變為細胞毒素復合物。帶有這一基因的病毒載體只在特殊組織或腫瘤細胞中而不在正常
基因突變檢測指導癌癥靶向治療
肺癌和結直腸癌近年來已成為大多數國家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個體遺傳基因存在差異性,不同類型的癌癥患者選擇適合的靶向治療藥物或能取得預期的療效,基因突變檢測為醫生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批準由瑞士羅氏診斷研發的cobas EGFR/KRAS基因突變檢測技術用于臨床基因突
腫瘤靶向治療基因檢測納入醫保范圍
將基因檢測作為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納入醫保,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并可以接受更標準的治療。 1月23日,沈陽市人大代表、遼寧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李曉玲對腫瘤治療中的基因檢測費用提出了建議。 臨床實踐證明基因檢測 是靶向藥治療的基礎和前提 “靶向藥物的使用要以基因檢測為基礎,需明確患者的基
Cancer-Letters:靶向SRC3為胰腺癌治療提供新靶點
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致命疾病,目前罹患這種疾病以后病人的治療選擇寥寥無幾。因此找到具有治療作用的新靶點對于治療PDAC有重要意義。SRC-3參與多個生長信號途徑,是治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治療靶點。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SRC-3可能也是治療PDAC的潛在靶
靶向免疫細胞關鍵分子可顯著增強胰腺癌免疫治療效果
本文亮點: CXCR2信號途徑在人類胰腺腫瘤內部的髓細胞中發生上調 CXCR2缺失會降低癌癥轉移的發生,抑制CXCR2可以延長小鼠的無瘤生存時間 中性粒細胞/MDSC在癌癥轉移灶的建立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抑制CXCR2能夠增強T細胞進入腫瘤,使腫瘤獲得對anti-PD1治療方法的敏感性
腦瘤基因檢測靶向治療-讓腦瘤不再復發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rafinib對進行了四次手術治療仍出現復發的BRAF突變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治療,導致腫瘤萎
能否使用靶向治療藥物先做基因檢測
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伴隨診斷”正越來越多地用于疾病治療領域。近日,記者從羅氏診斷召開的肺癌個體化治療媒體會上了解到,以間變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檢測來確定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否使用靶向治療藥物,這一新的檢測方式,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并將促使肺癌個體化醫療的發展。 由于個體遺傳基因差
英國:納米基因靶向療法-治療癌癥新手段
化學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療使用的藥物是好壞通吃,不僅殺死癌細胞,也會對人體的正常細胞組織造成破壞,給患者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英國科學家如今研究出一種納米靶向療法,有望將好壞細胞區別對待。 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動物活體實驗發現,如果利用納米技術能夠將一組基因
基因檢測結合靶向治療-讓腦瘤不再復發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rafinib對進行了四次手術治療仍出現復發的BRAF突變型顱咽管瘤病人進行治療,導致腫瘤萎
IL10基因裝備病毒有望更好治療胰腺癌
兩種不同的方法的組合,即病毒治療及免疫治療組合顯示出治療胰腺癌的“巨大潛力”。 一項由英國慈善胰腺癌癥研究基金會資助的研究調查是否溶瘤牛痘病毒(經修飾以選擇性地感染和殺死癌細胞的病毒)通過裝備能調節機體免疫系統的一個基因后,能否更有效治療胰腺癌。 雖然實驗研究表明組合后既可以殺死癌細胞,也可
基因靶向的基因敲除
實驗步驟構建重組基因載體絕大多數的基因敲除策略都是基于同源重組的機制,其基因載體包括載體骨架、靶基因同源序列和突變序列及選擇性標記基因等非同源序列,其中同源序列是影響同源重組效率的關鍵因素。用電穿孔顯微注射方法把重組DNA轉入受體細胞(一般是胚胎干細胞)核內。同源重組基因重組時以載體的同源序列取代染
胰腺癌的治療預后
??? 治療??? 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仍然是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1.胰腺癌的外科治療??? 手術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后五年生存
胰腺癌藥物治療現狀
胰腺癌是常見的胰腺腫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5年生存率
什么是靶向治療
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靶向治療是什么
許多新的用來治療癌癥的化療藥物,被稱為靶向治療。這類藥物作用在癌細胞的特定部位,以阻斷腫瘤細胞生長并擴散。他們主要起效于影響正常細胞轉化成為癌細胞并轉化成腫瘤。靶向治療的目標是在減少對正常健康細胞的傷害下,摧毀癌細胞。靶向治療可以用來治療許多不同類型的癌癥,包括肺癌、胰腺癌、頭、頸、肝、結腸直腸癌,
新研制!納米粒子引導自殺基因進行靶向治療
肝癌的發病機制復雜,傳統治療效果不佳且副作用大。而基因治療具有針對性強、副作用小的優勢。因此,基因治療有希望成為臨床上繼放療、化療之后的又一肝癌治療手段。在眾多基因療法中,自殺基因/前體藥物系統療法由于其獨特的“旁觀者效應”最具有臨床轉化潛能。自殺基因/前體藥物系統療法是通過將自殺基因和前體藥物
什么是基因靶向?
基因靶向(英語:gene targeting,又稱為基因打靶)是一種利用同源重組方法改變生物體某一內源基因的遺傳學技術。這一技術可以用于刪除某一基因、去除外顯子或導入點突變,從而可以對此基因的功能進行研究。基因打靶的效果可以是持續的,也可以是條件化的。例如,條件可以是生物體發育或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一個
“基因靶向”技術介紹
“基因靶向”技術,通常被稱作基因敲除,是指對一個結構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從分子水平上設計實驗,將該基因去除,或用其他相近基因取代,然后從整體上觀察實驗動物,推測相應基因的功能。
轉移療法用來治療胰腺癌
胰腺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癥殺手,也是最痛苦的癌癥之一,近年來,隨著肥胖人口的不斷增加,胰腺癌的發病率也正在增長中。然而,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8 %至 9%。由波士頓兒童醫院,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共同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新穎的方法,來治療這種致命的癌癥。這種新方法主要針對一種
治療胰腺癌的方法介紹
目前根本的治療原則仍然是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結合放化療等綜合治療。 1.外科治療 手術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手術方式包括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擴大胰頭十二指腸切除術、保留幽門的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全胰腺切除術等。但因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困難,手術切除率低,術后五年生存率也低。 對梗阻性黃疸又不能切
腫瘤治療新手段-研究用基因靶向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日前,5名罹患肝癌和大腸癌放、化療效果不佳的患者,在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腫瘤中心接受基因靶向放、化療后,經檢驗腫瘤血管明顯得到抑制。這項以基因APE1為靶點的放、化療治療手段,首開繼手術、放療、化療以外的腫瘤治療先河,或可成為治療新途徑。 分子靶向治療針對腫瘤發病機制中的關鍵分子和關鍵事件
靶向治療的技術簡介
除了常規的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和中醫中藥治療外,針對腫瘤在器官組織、分子水平的靶點不同,可以使用不同的靶向治療技術進行靶點治療。局部的病灶靶點可以用局部靶向消融治療、靶向放射治療、放射性粒子植入靶向內照射治療、高能聚焦超聲治療、血管內介入治療和局部藥物注射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的靶點是針對腫瘤細胞
多虧了DNA測序法,胰腺癌的生存率翻了一番
胰腺癌是常見的惡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 來自匹茲堡大學的最新研究為目前現有治療方案極為有限的致命癌癥—胰腺癌的治療鋪平了道路。 第一法研究使用基因組分析來確定胰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療,胰腺癌包括間變性淋巴瘤激酶基因突變;在第
基因靶向的原理方法
將外源DNA導入靶細胞后,利用基因重組,將外源DNA與靶細胞內染色體上同源DNA間進行重組,從而將外源DNA定點整合入靶細胞基因組上某一確定的位點。對于不同的生物體,所使用的基因打靶的方法也不用。對于小鼠來說,大致的流程如下:從小鼠胚胎上提取干細胞;同時,構建靶載體,靶載體中含有與靶基因同源的DNA
基因靶向的原理方法
將外源DNA導入靶細胞后,利用基因重組,將外源DNA與靶細胞內染色體上同源DNA間進行重組,從而將外源DNA定點整合入靶細胞基因組上某一確定的位點。對于不同的生物體,所使用的基因打靶的方法也不用。對于小鼠來說,大致的流程如下:從小鼠胚胎上提取干細胞;同時,構建靶載體,靶載體中含有與靶基因同源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