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的治療方法葡萄膜炎的治療方法之 西醫治療葡萄膜炎的治療,西醫主要用激素,但無法根治,易于反復。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措施。急性期,以熱邪為主,予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慢性期多見陰虛,肝腎不足,重在滋養肝腎,養陰清熱,活血化瘀,以防復發。病情十分嚴重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全身使用皮質激素,及時有效的控制炎癥。再用中藥進行調整,鞏固療效,直至徹底治愈。葡萄膜炎的治療方法之 中醫治療葡萄膜炎,如發生在前中部即虹膜睫狀體炎,類似中醫“瞳神緊小”,在后部葡萄膜(即脈絡膜炎),則歸屬“云霧移晴”、“視瞻昏渺”等范疇。中醫藥治療該病,貴在辨證論治。葡萄膜炎的治療方法之 食療方法葡萄膜炎的病因復雜,除了診斷病因及對癥治療外,辨證配制一些食療套餐,有利于疾病的康復。下面介紹一些常用配餐。1、銀花菊花茶:銀花50克,菊花50克,綠茶20克。上藥混合共為粗末,用紗布分裝成袋,每袋15克。每次1包,代茶飲用。可清涼解熱、疏風明目。......閱讀全文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由眼睛葡萄膜內的黑色素細胞引起,包括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發病機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分子發病機理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是從皮膚黑素瘤和其它黑色素瘤亞型,包括結膜黑素瘤的不同。與皮膚黑色素瘤不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遺傳特征是少量改變。理解分子發病機制的進展可能最終為轉移性
開發治療眼部疾病療法的生物醫藥公司Clearside Biomedical今天宣布,該公司的first-in-class藥物療法CLS-TA,在非傳染性葡萄膜炎黃斑水腫患者中的關鍵3期臨床試驗上,取得積極頂線結果。 葡萄膜炎是一種影響眼睛的炎癥,是全世界范圍內導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美國大約
2018年是FDA批準新藥最多的一年,從2017年的46種增加到59種。今年迄今,已有27種新藥獲得批準,而去年同期為41種。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2019年10月哪些藥物有望獲批。 Descovy:艾滋病暴露前預防 FDA將于2019年10月5日對Gilead科技公司擴大其抗病毒藥物Des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是成年人眼內常見的惡性腫瘤,在國外發病率居眼內腫瘤首位,在國內則僅次于視網膜母細胞瘤居第二位。原發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可通過手術或放療而治愈,但轉移性疾病卻難以治療。 2006年公布的一項大型隨機COMS研究(Arch Ophthalmol. 2006
應世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應世生物”或“公司”)宣布,公司旗下黏著斑激酶(FAK)抑制劑IN10018作為單藥治療和與MEK抑制劑聯合用藥治療葡萄膜黑色素瘤和NRAS突變型轉移性黑色素瘤的Ib期臨床研究在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是由于生產黑色素的細胞惡性化而導致的,如果這種癌癥只限于眼部,那么標準的治療方式是放療和手術摘除眼球。但葡萄膜黑色素瘤常常會擴散到肝臟,確診這種疾病的轉移情況比較困難,患者通常在確診癌轉移后的兩到八個月內死亡。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葡萄膜黑色
在所有真核細胞中,基因表達分三步進行,分別由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剪接體(Spliceosome)、和核糖體(Ribosome)執行。首先,儲存在遺傳物質DNA序列中的遺傳信息必須通過RNA聚合酶的作用轉變成前體信使RNA (precursor messenger RNA
01 尋找創新靶點新基與Vividion達逾億美元合作 藥明康德:今日,位于美國圣地亞哥的Vividio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與Celgene(新基)公司達成戰略研發合作協議。這一多年合作關系將著重利用Vividion的藥物開發平臺來開發靶向癌癥、炎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創新
強直性脊柱炎脊柱病變示意圖 強直性脊柱炎,一種曾被稱為“不死的癌癥”的疾病。近期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大約超過500萬,其中大部分集中與16—30歲的年輕人。醫學專家稱,此病的致殘率非常高,如果不及時有效治療,將造成脊柱強直、駝背畸形,嚴重影響正常生活。然而,流行病學調查發
急性視力喪失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可怕的經歷,并且可能產生長期后果。急性視力喪失的許多原因以及對診斷和治療的時間敏感性需求提出了診斷和治療挑戰。細致的病史是縮小鑒別診斷的關鍵,可以進行更集中的體格檢查。及時診斷和治療可能會影響視力結果。病因為了獲得清晰的視力,光線必須沿著從眼睛前部到后部的無阻礙路徑,穿過
托馬斯?J?沃森 沃森是誰? 沃森是自2007年開始,由IBM公司的首席研究員David Ferrucci所領導的DeepQA計劃小組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它是20多名IBM的研究員四年心血的結晶,并以IBM創始人托馬斯?J?沃森的姓命名。因為科學家們的努力,沃森擁有了理解自然語言和精確回答問題的
EB 病毒(EBV)是Epstein 和Barr 于1964年最先從非洲伯基特淋巴瘤組織培養中發現的皰疹病毒,屬人類皰疹病毒科γ皰疹病毒亞科成員,是雙鏈DNA病毒,主要感染B細胞和咽部上皮細胞,也可感染NK和T細胞,可導致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IM)、Burkitt淋巴瘤等多種良
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兒童時期一種常見的結締組織疾病,以慢性關節滑膜炎為其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臟器功能損害,是造成青少年致殘和失明的主要疾病之一。國際粉絲病學會聯盟兒科常委專家組(ILAR)經過多次討論,將兒童時期不
新基(Celgene)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準Otezla(apremilast)30mg每日2次(BID),用于成人患者治療與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相關的口腔潰瘍。Otezla是一種口服、選擇性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劑,該藥是第一種
華爾街頂級分析師近日根據在研產品做出預測,指出這4家生物醫藥公司的股價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實現翻倍增長。 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近幾年的發展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也提供了豐厚的潛在利潤回報。不過,新藥研發的風險極高,如果若關鍵臨床數據令人失望,投資的巨大風險也不言而喻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弗雷德哈金森癌癥研究中心和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確定了SF3B1(splicing factor 3b subunit 1, 剪接因子3b亞基1)基因突變如何促進很多癌癥形成,其中SF3B1是最為頻繁發生突變的剪接因子編碼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4月1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開發出一種檢測CRISPR脫靶效應的新方法---DISCOVER-Seq doi:10.1126/science.aav9023; d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