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檢查治療介紹
一、檢查 進行全套生化檢查,可有血清鈉、鉀等相應電解質濃度改變。 二、診斷 1. 符合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 2. 給予相應的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治療有顯著療效。 三、治療 治療原則和要點是針對病因及時徹底地治療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如補充水分,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保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嚴重腎衰竭引起的酸中毒,需要進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方能糾正其水、電解質、酸堿失衡以及代謝產物潴留等。......閱讀全文
關于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檢查治療介紹
一、檢查 進行全套生化檢查,可有血清鈉、鉀等相應電解質濃度改變。 二、診斷 1. 符合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 2. 給予相應的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治療有顯著療效。 三、治療 治療原則和要點是針對病因及時徹底地治療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如補充水分,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
關于尿毒癥的水、電解質、酸堿代謝紊亂的介紹
以代謝性酸中毒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最為常見。 (1) 代謝性酸中毒 慢性腎衰尿毒癥期時人體代謝的酸性產物如磷酸、硫酸等物質因腎的排泄障礙而潴留,可發生“尿毒癥性酸中毒”。輕度慢性酸中毒時,多數患者癥狀較少,但如動脈血HCO36.5mmol/L)有一定危險,需及時治療搶救(見高鉀血癥的處理)。有
關于鈣代謝紊亂的檢查介紹
1. 高鈣血癥 檢測血清鈣增高(>2.75mmo1/L),鈣磷乘積高于正常。心電圖示ST段縮短。X線檢查示軟組織可有鈣化和尿路結石。 2. 低鈣血癥 檢測顯示血清鈣
關于鈉代謝紊亂的治療方案介紹
鈉代謝紊亂治療中均應補鈉,若平衡鹽液不足以糾正血清鈉過低,則給3%~5%鹽水,此時,除把握成人每日不得超過20g之外,應注意防止血清氯過高趨向。 嚴重燒傷失水較多。不僅滲液多,且創面和呼吸道的不顯性失水量相當可觀。當采用暴露療法,特別在應用熱吹風療法、紅外線燈、氣流懸浮床或除濕機時,不顯性失水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治療方案介紹
若針對高糖血癥應用胰島素治療,務必充分補鉀。凡腎功能保持排尿>30ml/h,靜脈液體每500ml中含氯化鉀1.5g,常速滴注,通常不致有危險。補鉀同時常仍在失鉀,說明補鉀應作為長期治療。積極大量補鉀時應注意腎功,并應有心電監護。低鉀血癥常伴有堿中毒,應予相應治療。 嚴重燒傷后,脫水、休克和腎功
關于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簡介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又稱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指任何原因引起人體體液內水與電解質的量、組成或分布的異常,進而導致的生理功能紊亂。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統特別是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生理功能和機體的物質代謝發生相應障礙,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
關于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病因分析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發生原因主要是攝入或排出異常、不正常耗失或神經-內分泌系統和有關臟器的調節功能失常。許多器官系統的疾病,以及全身性的病理生理過程,藥物使用不當等都可引起或伴有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水、鈉的代謝紊亂
水和鈉的代謝紊亂:一、等滲性缺水又稱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發生的。水和鈉成比例的喪失,血清鈉仍在正常的沲圍,細胞外液滲透壓也保持正常。(—)病因:常見的有:①消化液的急性喪失如大量嘔吐和腸瘺等;②體液喪失在感染區或軟組織內如腹腔內或腹膜后感染、腸梗阻和燒傷等。(二)臨床表現:少尿、畏食
治療電解質紊亂的相關介紹
治療關鍵要針對病因及時徹底的治療電解質紊亂,如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治療低鉀血癥時,去除引起低血鉀原因,在補鉀過程要預防高血鉀癥。一般隨著補鉀,臨床癥狀也隨之恢復,如合并抽搐應注意是否有其他電解質改變,尤其是血鈣的調節。慎用抗精神病藥物以防發生意識障礙。高血鉀時,治療原則除針對病因外,要對抗
關于肝硬化電解質紊亂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實驗室血電解質檢查。 二、診斷 1.低鈉血癥 血清鈉濃度低于135mmol/L。 2.低鉀血癥 血清鉀濃度低于3.5mmol/L。 3.低氯血癥 血清氯濃度低于100mmol/L。 4.低鈣血癥 血清蛋白濃度正常時,血清鈣低于2.2mmol/L。不同醫院血鈣濃度正常
水和鈉的代謝紊亂
一、等滲性缺水 又稱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發生的。水和鈉成比例的喪失,血清鈉仍在正常的沲圍,細胞外液滲透壓也保持正常。 (—)病因:常見的有:①消化液的急性喪失如大量嘔吐和腸瘺等;②體液喪失在感染區或軟組織內如腹腔內或腹膜后感染、腸梗阻和燒傷等。 (二)臨床表現:少尿、畏
關于鈉代謝紊亂的實驗室檢查介紹
面神經叩擊試驗束臂加壓試驗陽性; 1、鈉代謝紊亂檢查—尿液檢查尿比重低,堿性尿。尿前列腺素E2及其他來源于腎臟的前列腺素含量增加尿激肽釋放酶排泄也過多尿17-羥和17-酮類固醇正常(提示腎上腺皮質功能正常)。尿鈉 增多可達300mmol/L且尿K+在血K+過低情況下仍然升高腎小管功能有嚴重障礙
治療肝硬化電解質紊亂的相關介紹
1、肝硬化電解質紊亂的治療—低鈉血癥 對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監測血鈉濃度。避免盲目或過度限鹽飲食、使用利尿劑、放腹水。應根據病情選擇鈉鹽和利尿劑,以維持血鈉水平在130mmol/L以上。若血鈉小于120mmol/L,應限制水的攝入,考慮靜脈補鈉,并暫停使用利尿劑。治療稀
關于鈉代謝紊亂的基本介紹
①血漿鈉濃度降低,小于130mmol/L稱為低鈉血癥。低血鈉可見于攝入少(少見),丟失多、水絕對或相對增多。是一個復雜的水與電解質紊亂。原因很多,可分為腎性和非腎性原因兩大類。腎功能損害而引起低鈉血癥的有因滲透性利尿、腎上腺功能低下以及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情況,非腎性因素如可見于嘔吐、腹瀉、腸瘺
電解質代謝紊亂合并低鉀血癥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34歲,男性,職工【主訴】間斷納差、乏力3天,加重伴雙下肢不能活動3小時【現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天無明顯誘因出現納差、乏力,無明顯惡心、嘔吐,無腹痛、腹脹,無反酸、燒心呃逆,無明顯頭痛、頭暈、視物旋轉、跌到發作、吐詞不清、神志不清、肢體活動障礙、吞咽困難等,無心悸、胸悶、胸痛、腹瀉、四肢
如何治療電解質紊亂?
治療關鍵要針對病因及時徹底的治療電解質紊亂,如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治療低鉀血癥時,去除引起低血鉀原因,在補鉀過程要預防高血鉀癥。一般隨著補鉀,臨床癥狀也隨之恢復,如合并抽搐應注意是否有其他電解質改變,尤其是血鈣的調節。慎用抗精神病藥物以防發生意識障礙。高血鉀時,治療原則除針對病因外,要對抗
治療鈣代謝紊亂的簡介
1. 高鈣血癥 應用多種治療措施排鈣,以防止容量負荷過大,主要包括: ①0.45%氯化鈉,含氯化鉀10~15mmol/L,或同時用呋塞米(速尿); ②也可口服或靜脈補充無機磷、等滲硫酸鈉、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 ③降鈣素; ④應用抗癌藥光輝霉素抑制RNA合成以降低血清鈣,每周劑量不得超過
電解質紊亂的診斷和治療
診斷方法1.符合水、電解質紊亂的實驗室陽性檢查結果。2.符合水、電解質紊亂的輔助檢查改變。治療方法治療關鍵要針對病因及時徹底的治療電解質紊亂,如糾正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治療低鉀血癥時,去除引起低血鉀原因,在補鉀過程要預防高血鉀癥。一般隨著補鉀,臨床癥狀也隨之恢復,如合并抽搐應注意是否有其他電解質改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癥狀描述介紹
鉀代謝亂主要是指細胞外液中鉀離子濃度的異常變化,包括低鉀血癥和高鉀血癥。關于在病理情況下細胞內鉀離子濃度的改變及其對機體的影響等問題,迄今還知之不多。 燒傷后,組織破壞、蛋白分解、糖原消耗、應激、尿量自回收期后增多,均可造成鉀丟失增多,補鉀的重要性盡人皆知。但常補給不足,很容易長期處于低鉀血癥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疾病類型介紹
由于鉀攝入、排泄或代謝的障礙,可出現高鉀血癥、低鉀血癥及缺鉀等。缺鉀指體內鉀總量減少,低鉀血癥指血鉀低于3.5mmol/l。若細胞外鉀轉移入細胞,或細胞外液增多致鉀稀釋,則可表現低鉀血癥,但體內并無缺鉀。故低鉀血癥可以反映缺鉀。亦見于無缺鉀者。若因脫水,細胞外液濃縮,則體內缺鉀而血鉀不低;或細胞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病理生理介紹
1、癥狀體征: 脫水、休克和腎功衰竭可致少尿或無尿。 2、病理生理: 燒傷后,組織破壞、蛋白分解、糖原消耗、應激、尿量自回收期后增多,均可造成鉀丟失增多,補鉀的重要性盡人皆知。 嚴重燒傷后,脫水、休克和腎功衰竭可致少尿或無尿,影響鉀的排出。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疾病調節介紹
細胞外液中鉀的含量雖少,但細胞內鉀的濃度為150mmol/L,其濃度相當穩定,經常維持在3.5~5mmol/L(3.5~5mEq/L或13.6~19.5mg/dl)之間。但此項數字不能正確反映細胞含鉀量。如在病理情況下,細胞內部可大量排于外液中,再由尿排出體外,此時血漿鉀濃度雖正常,但實際上機體
關于電解質紊亂的基本信息介紹
電解質紊亂,人體病癥之一。人體血漿中主要的陽離子是Na、K、Ca、Mg,對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體液的分布和轉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細胞外液中主要陰離子以Cl-和HCO3-為主,二者除保持體液的張力外,對維持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通常,體液中陰離子總數與陽離子總數相等,并保持電中性。當出現任何一個電
關于肝硬化電解質紊亂的基本介紹
肝臟是人體的代謝調節器官,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起重要的調節作用。肝硬化可引起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導致內環境紊亂,包括低鈉血癥、低鉀血癥、低氯血癥、低鈣血癥等,是肝硬化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尤其在肝功能失代償期,電解質紊亂程度與肝硬化嚴重程度、治療效果以及預后關系密切。
概述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臨床表現
鈉和水的代謝紊亂是臨床最常見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臨床表現為脫水和水腫,如高滲性脫水、低滲性脫水、等滲性脫水、水腫、水中毒等;其次是鉀代謝紊亂,表現為高鉀血癥與低鉀血癥;也可出現高鈣血癥、低鈣血癥、高鎂血癥、低鎂血癥等。 1. 高滲性脫水 失水多于失鈉,血鈉升高,可在150mmol/L以上,主
鈉代謝紊亂的介紹
鈉代謝紊亂是一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其臨床特征為嚴重的低鈉血癥和代謝性堿中毒,伴有高腎素高醛固酮血癥、 腎小球旁器增生和肥大及腎小管保鈉和濃縮功能障礙,但無高血壓及水腫且對外源性血管緊張素Ⅱ無反應。
治療肝硬化電解質紊亂的簡介
1.低鈉血癥 對于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首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監測血鈉濃度。避免盲目或過度限鹽飲食、使用利尿劑、放腹水。應根據病情選擇鈉鹽和利尿劑,以維持血鈉水平在130mmol/L以上。若血鈉小于120mmol/L,應限制水的攝入,考慮靜脈補鈉,并暫停使用利尿劑。治療稀釋性低鈉血癥時,常規利尿
關于鈣代謝紊亂的簡介
血鈣的濃度除受磷的影響外與蛋白質的濃度、維生素D、甲狀旁腺激素等也有關。鈣主要參與成骨作用,以及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它可使神經興奮閾上升及神經傳導速度減慢。血清鈣濃度L即低鈣血癥,血清鈣濃度>2.75mmol/L即高鈣血癥。
關于鉀代謝紊亂的基本信息介紹
(1)低鉀血癥 血清鉀低于3.5mmol/L以下,稱為低鉀血癥。臨床常見原因有:①鉀攝入不足:比如長期進食不足(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禁食者(如術后較長時間禁食);鉀丟失或排出增多:常見于嚴重腹瀉、嘔吐、胃腸減壓和腸瘺者;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促進鉀排泄及鈉儲留作用,當長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時,均能引
關于鈣代謝紊亂的基本信息介紹
鈣代謝紊亂指人體內鈣吸收、排泄或體內分布的異常。凡是影響腸道鈣吸收、促溶骨作用、打破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作用平衡以及加強腎小管鈣排泄的各種疾病均可引起鈣代謝紊亂,出現高或低鈣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