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基本介紹
胸內甲狀腺腫是指胸骨后或縱隔單純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瘤。因其位于胸骨后或縱隔內不易被發現,給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胸內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腫一樣,為多發性結節性非毒性良性甲狀腺腫瘤,有時腫瘤的良惡性以及腫瘤與結節性增生之間在手術前不易確診。胸內甲狀腺腫占甲狀腺疾病的9%~15%,女性多于男性。臨床表現為腫塊壓迫周圍器官所致。......閱讀全文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基本介紹
胸內甲狀腺腫是指胸骨后或縱隔單純甲狀腺腫大或甲狀腺腫瘤。因其位于胸骨后或縱隔內不易被發現,給診斷和治療帶來一定困難。胸內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腫一樣,為多發性結節性非毒性良性甲狀腺腫瘤,有時腫瘤的良惡性以及腫瘤與結節性增生之間在手術前不易確診。胸內甲狀腺腫占甲狀腺疾病的9%~15%,女性多于男性。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預后介紹
胸內甲狀腺腫若為良性病變,手術切除效果良好,術后復發的機會小;若為惡性者,影響預后的主要因素為:能否徹底切除、腫瘤病理性質、類型。手術能徹底切除者,預后良好,5年生存率64.7%,10年生存率46.7%。乳頭狀腺癌預后較好,5年、10年生存率無明顯差別;手術切除不徹底者,術后復發轉移機會大,行補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分類介紹
1.胸骨后甲狀腺腫 位于前縱隔,與頸部甲狀腺有直接聯系,又稱繼發性胸骨后甲狀腺腫。其血供主要來源于甲狀腺下動脈及其分支。 2.真性胸內甲狀腺腫 多數位于內臟縱隔。其進入胸腔后,位于大血管的內后方與氣管接近,此類胸內甲狀腺腫與頸部甲狀腺僅有血管和纖維索相連或無任何相連。其血供來源于胸內血管,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檢查的介紹
1.合并有甲亢時,可有血清T3、T4升高,TSH降低。 2.胸部X線 (1)當胸骨后甲狀腺腫較小時,縱隔陰影不增寬,可見上縱隔密度稍增高,常可壓迫氣管,可借氣管的弧形壓跡推測腫瘤的存在。腫瘤增大后,上縱隔陰影可向一或兩側增寬。如腫瘤發生在右葉,則縱隔陰影向右側呈弧狀突出,大者也可稍向左側突出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1.血管瘤 胸內甲狀腺腫如向右上突出時,應與無名動脈瘤、奇靜脈葉鑒別;向左縱隔突出時,應與主動脈瘤相鑒別。①無名動脈瘤在病人做吞咽動作時,無向上移動現象,在透視下有時可見搏動。記波攝影檢查其搏動與主動脈波同步。可造成肋骨破壞,必要時行動脈造影。②奇靜脈葉內仍可見肺紋理,在近肺門處可見倒逗點狀的
關于胸內甲狀腺腫的病因分析
胸內甲狀腺腫原來是頸部甲狀腺腫,位于頸前兩深筋膜間,兩側受頸前肌限制,因甲狀腺自身重力的作用,逐漸下墜,進入胸廓入口,受到胸腔內負壓的吸引,使正常的或腫大的甲狀腺部分或完全墜入胸骨后間隙內,故又可稱為墜入性胸腔內甲狀腺腫。根據其墜入程度,又可分為部分型或完全型。 胸內甲狀腺腫與周圍組織無任何相
治療胸內甲狀腺腫的相關介紹
胸內甲狀腺腫常有壓迫癥狀,部分有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其惡變傾向大,一旦確診,應盡早行胸內甲狀腺腫及甲狀腺腫瘤切除術。手術方法因腫塊的部位、深度、形狀、大小及與周圍器官的關系而異。對有繼發性甲亢者,術前應抗甲亢治療。 1.麻醉選擇 根據手術切口不同: ①頸神經叢麻醉或局麻 適用于頸部低
胸內甲狀腺腫(或腫瘤)的相關介紹
全部甲狀腺均位于胸腔內或腺體最大徑的位置為胸骨柄、后為第一胸椎體處,側為第一肋骨。在 X射線上顯示為胸腔入口以下的部位。胸內甲狀腺腫多因頸部甲狀腺的下極、峽部的腺瘤或結節,因重力作用、頸部的屈伸、吞咽活動以及胸腔內負壓的作用逐漸沿椎體前筋膜之前、氣管前筋膜之后,下降至縱隔內。因主動脈在上縱隔左側
概述胸內甲狀腺腫的臨床表現
胸內甲狀腺腫占甲狀腺疾病的9%~15%,占縱隔腫瘤的5.3%。女性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為1:3~4,以40歲以上居多。 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駝背,頸部粗短,肥胖,部分患者有甲狀腺手術史。無癥狀者約占30%。臨床主要表現為腫塊壓迫周圍器官引起,若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喘鳴;壓迫上腔靜脈引起上胸
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基本介紹
單純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腫,是以缺碘、致甲狀腺腫物質或相關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不伴有明顯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故又稱非毒性甲狀腺腫,其特點是散發于非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且不伴有腫瘤和炎癥,病程初期甲狀腺多為彌漫性腫大,以后可發展為多結節性腫大。
單純性甲狀腺腫的基本介紹
單純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腫,是以缺碘、致甲狀腺腫物質或相關酶缺陷等原因所致的代償性甲狀腺腫大,不伴有明顯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故又稱非毒性甲狀腺腫,其特點是散發于非地方性甲狀腺腫流行區,且不伴有腫瘤和炎癥,病程初期甲狀腺多為彌漫性腫大,以后可發展為多結節性腫大。
關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治療介紹
控制甲亢癥群的基本方法為: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放射性核素碘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栓塞治療。四者中以抗甲狀腺藥物療法方便、安全,應用廣。碘劑僅用于危象和手術治療前準備。β-受體阻滯藥主要用作輔助治療或手術前準備,也有單獨用于治療本病。 1、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本組藥物有多種,以硫脲類為主。 2、放
關于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檢查方法介紹
1.血清TSH、T3、T4檢測 單純性甲狀腺腫患者血清TSH、T3、T4水平正常。 2.碘131攝取率 碘131攝取率正常或升高。 3.血清TPOAb、TgAb 一般為陰性,少數可為輕度升高,可提示其將來發生甲減的可能性較大。 4.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對于B超顯示為低回聲的實質性結
關于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檢查介紹
1、血總甲狀腺素(總T4)測定 在估計患者甲狀腺激素結合球蛋白(TBG)正常情況下,T4的增高(超過12ng/dl)提示甲亢。如懷疑TBG可能有異常,則應測定I125-T3結合比值(正常時為0.99±0.1,甲亢時為0.74±0.12)并乘以T4數值,以糾正TBG的異常,計算出游離甲狀腺指數(
彌漫型單純性甲狀腺腫的基本介紹
單純性甲狀腺腫是機體缺碘、存在致甲狀腺腫物質,以及甲狀激素合成酶缺陷而引起代償性甲狀腺增生腫大,一般無甲狀腺功能異常。 根據發病的流行情況,可分為地方性和散發性甲狀腺腫兩種。前者流行于離海較遠,海拔較高的山區,是一種多見于世界各地的地方性多發病,我國西南、西北、華北等地均有分布;后者散發于全國各
關于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檢查方式介紹
1.甲狀腺B超 臨床上檢查甲狀腺B超可以明確甲狀腺結節為實質性或囊腫性,診斷率達95%。伴有囊腫的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結節,可用抽吸治愈或縮小結節。實質性結節者還應進行甲狀腺掃描或穿刺病理檢查等。具有高分辨力的超聲圖像檢查可以分析結節至1mm病灶。 2.放射性核素顯像檢查 常用的甲狀腺掃描有
關于中毒性結節狀甲狀腺腫的病理介紹
甲狀腺呈結節性腫大(一個或多個),包膜完整或無包膜,鏡下可見結節內濾泡上皮增生,有乳頭形成,濾泡內膠質液少而稀薄(這與單純性結節性甲狀腺腫之區別)。結節亦可呈腺瘤樣改變,結節內可有出血、鈣化等。結節周圍的甲狀腺組織呈萎縮并有受擠壓現象。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結節處的濾泡上皮呈T3、T4強陽性,而
關于中毒性結節狀甲狀腺腫的鑒別診斷介紹
1、Graves病 Graves病表現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并呈現彌漫性甲狀腺腫大,血液可檢出抗TSH受體的抗體,可與Plummer鑒別。 2、Marine-Lenhart癥候群 Marine-Lenhart癥候群是機能性結節合并Graves病的狀態,臨床上很難與Plummer病象鑒別。在這個
關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簡介
是最常見的一種甲狀腺疾病。其病因不是十分清楚,可能與內分泌紊亂、高碘飲食、環境因素、遺傳因素和放射線接觸史等有關。 結節性甲狀腺腫病人一般都是通過體檢發現或自己發現頸部腫塊就診。查體可摸到1cm以上結節,多質軟或韌,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可隨吞咽上下活動。甲狀腺功能檢查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B
關于結節性甲狀腺腫的治療
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結節,可單發也可多發,有的有內分泌功能,臨床上稱結節性甲亢,有的無內分泌功能即為一般結節性甲腫,有的功能減退,應考慮為甲狀腺腫瘤的可能。單純性結節性甲狀腺腫一般診斷不難,病史較長,多無壓迫癥狀,一般臨床表現正常,試用甲狀腺制劑治療時其甲狀腺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縮小。最后診斷應依靠
關于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實驗實檢介紹
與GRAVES病相比,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所造成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程度常較輕微,血清TT3、TT4或FT3、FT4水平輕度增高,尤其血清T4可為正常高限。甲狀腺攝131Ⅰ率增加不明顯,其至正常。TSH降低。T3抑制試驗或TRH興奮試驗的異常,有助于與非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區別:前者對老年病人和心
關于中毒性結節狀甲狀腺腫的并發癥介紹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是中毒性結節狀甲狀腺腫的突出臨床表現,也可發生于病史長、癥狀重的Graves病患者,特別是中老年病人,故在此處加以重點討論。 1.病因和發病機制 甲狀腺激素對心肌有直接興奮作用,能增加心肌中Na -K -ATP酶和肌漿網中的Ca2 -ATP酶以及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增
關于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簡介
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是Plummer于1913年報道的一種不同于Graves病的甲狀腺功能亢進性疾病,故稱之為Plummer病,它是由甲狀腺內結節性病變分泌過剩的甲狀腺激素而引起的。Plummer病的結節性病變狹義的是指功能亢進性濾泡腺瘤,毒性腺瘤,廣義的也包括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
關于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簡介
單純性甲狀腺腫的病因與飲食中缺碘(如山區)和在某些情況下(如妊娠期,生長發育期)對碘的需求量增加有關。 單純性甲狀腺腫病人一般頸部可以發現腫大的甲狀腺,B超也可以證實甲狀腺腫大,但甲狀腺內沒有結節。單純性甲狀腺腫病人甲狀腺功能是正常的,這和甲亢和橋本氏甲狀腺炎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可以區別。 單純
關于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鑒別診斷
1.橋本甲狀腺腫(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 表現為甲狀腺雙側或單側彌漫性小結節狀或巨塊狀腫塊,TPOAb、TgAb皆為陽性,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確診。 2.Riedel甲狀腺炎(慢性纖維性甲狀腺炎) 表現為甲狀腺無痛性腫塊,質地堅硬,固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意義不大,需手術活檢確診 3.
關于彌漫型單純性甲狀腺腫的診斷檢查介紹
單純性甲狀腺腫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有甲狀腺腫大而臨床或實驗室檢查甲狀腺功能基本正常。地方性甲狀腺腫地區的流行病史有助于本病人的診斷。單純性甲狀腺腫應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作鑒別,因后者也可僅表現為甲狀腺腫大,但甲狀腺球蛋白抗體與微粒體抗體常明顯增高,可資鑒別。單純性甲狀腺腫出現結節時,特別當結節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的相關疾病及相關癥狀
相關疾病 垂體危象與垂體卒中,泌乳素瘤,閉經,結節性甲狀腺腫,胸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腫大 相關癥狀 閉經-乳溢-不育三聯征,甲狀腺腫大,發作性嗜睡和食欲亢進,甲狀腺腫,閉經
簡述 甲狀旁腺顯像的相關疾病
甲狀旁腺功能異常伴發的精神障礙,甲狀旁腺危象,甲狀腺功能正常的甲狀腺腫大,甲狀旁腺骨營養不良,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胸內甲狀腺腫,小兒結節性甲狀腺腫,小兒散發性甲狀腺腫,甲亢合并妊娠,結節性甲狀腺腫。
關于混倍性的基本介紹
混倍性是指在同一個體中二倍性組織與非二倍性組織混存的現象(B.Nemec,1931),此時稱該個體稱為混倍體(mixoploid)。 這種個體的染色體數仍表現為多倍性的和異倍性的變化。用秋水仙素處理引起體細胞的染色體數加倍時,二倍性細胞和多倍性細胞也往往混在一起。通常在菠菜的根尖上可看到混倍性
關于甲溝炎的基本介紹
甲溝炎(paronychia)是一種累及甲周圍皮膚皺襞的炎癥反應,表現為急性或慢性化膿性、觸痛性和疼痛性甲周組織腫脹,由甲皺襞膿腫引起。當感染變成慢性時,甲基底部出現橫嵴,并隨著復發出現新嵴。手指受累較腳趾更常見。主要易感因素為損傷導致甲上皮與甲板分離,化膿性球菌或酵母菌可繼發性侵入潮濕的甲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