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中國器官移植將在一兩年內不依賴死囚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21日在廣州表示,中國自2011年3月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取得明顯成果,相關政策和機構的配套落實后,將有望徹底取代以往依賴死刑犯提供器官來源的情況,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將在一至兩年內取消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 黃潔夫稱,2007年5月,《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開始施行,標志著中國器官移植走向法治規范化道路,中國器官移植監管取得明顯進步。但器官來源混亂、器官匱乏、非法器官買賣等許多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隨著中國社會的進步,每年的死刑判決逐年減少,司法部門目前采用“少用、慎用”死刑。如果不能建立一個公民器官捐獻體系,移植事業將成為“無源之水”。因此,必須建立一個符合社會倫理和中國國情的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 黃潔夫透露,中國衛生部與紅十字會于2010年3月2日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DCD)。截至2012年9月30日,38個試點單位完成人體捐獻465例,捐獻器官1279個。其中,廣東在DCD......閱讀全文
這些醫院獲得人體器官移植資質
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重慶市、陜西省衛生健康委:按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審批流程,根據相關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申請審核結果,同意認定中日友好醫院胰腺移植、小腸移植執業資格;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肝臟移植、肺臟移植執業資格;吉林大學
北京上海首批獲準開展人體器官移植醫院名單
北京市衛生局6月25日上午發布公告,根據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審核意見和社會公示結果,準予北京安貞醫院等13家醫院(含軍隊和武警部隊醫院)開展相應項目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名單附后)。未辦理人體器官移植相應專業診療科目登記的醫療機構,一律不得從事人體器官移植。對違反規定者,將依照
我國將建立統一人體器官移植庫
昨天(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王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草案修改稿已提交至國務院法制辦。我國將建立統一的人體器官移植庫,人體器官捐受信息不對稱、缺乏統一的調配等問題將得到解決。 據悉,紅十字會去年3月起接受衛生部的任務主持器官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獲國際器官移植大會特別大獎
第22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日前授予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特別大獎,以表彰中國政府及他本人對中國器官移植工作以及世界器官移植事業的貢獻。這也標志著中國器官移植工作開始為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并認可。 此次大會共有來自60多個國家的5000多名代表參加。黃潔夫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器官移植工作的發展過程、法規建設和
衛生部:中國器官移植將在一兩年內不依賴死囚
中國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21日在廣州表示,中國自2011年3月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以來取得明顯成果,相關政策和機構的配套落實后,將有望徹底取代以往依賴死刑犯提供器官來源的情況,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將在一至兩年內取消對死刑犯器官捐獻的依賴。 黃潔夫稱,2007年5月,《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開
中國擬建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防器官浪費
??????? 中國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10日表示,通過衛生部制定但尚未印發的《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辦法》,能夠建立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信息系統,依靠這個信息系統進行移植器官的分配,提高分配的效率,降低或者防止器官浪費。 衛生部今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老年衛生工作有關情況,鄧海
我國年均器官移植數量居世界第二-來源仍舊短缺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但是當生命終結時,一個器官捐獻的決定,也許能讓有限的生命通過器官移植延續下去。 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啟動器官移植工作。幾十年來,我國器官移植臨床和科研工作成績取得了較大進展,目前年均器官移植數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移植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
衛生衛計委:禁止醫院和醫生私下為外國人移植器官
3月19日,中國首個器官捐獻志愿者登記網站(www.savelife.org.cn)正式啟動,器官捐獻志愿者及家屬、醫生、國家主管官員、世衛組織官員等,以及宣傳大使曾志偉參加開通儀式。邵沛攝 “我國器官移植醫院要重新洗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昨天舉行的器
第六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會議現場。(會務組供圖)?12月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CIODC)暨“一帶一路”器官捐獻與移植國際合作發展論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召開。本屆大會以“推進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為主題,以國際化開放、多維度共享世界器官捐獻與移植經驗,落實2019年“‘一帶一路’器官
衛生部研發器官移植違法舉報系統
一張監管人體器官移植的電子網絡正在鋪開。8月3日,衛生部有關人士向新京報透露,衛生部門正在研發中的中國人體器官移植執業醫師注冊系統、違法違規器官獲取與移植舉報系統等,已進行內部測試。【準入】器官移植醫生按資質分工 器官移植項目分為心、肝、腎、肺四種器官。去年,衛生部公布了全國(不含港
黃潔夫:中國器官移植“捐獻無門”兩年內望緩解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4月13日在長沙表示,根據大多數移植醫生的觀點,如果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與技術規范能盡快建立,中國器官移植依賴死囚的現象“兩年之內將有所緩解”。 13日,“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人體器官捐獻與獲取標準流程和技術規范討論會”在長沙召開,中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
衛生部公布人體器官移植資質醫院名單及相應移植項目
河南 ? ?
我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數量7年增長近百倍
記者31日從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16年,我國登記捐獻遺體和器官的志愿人數達104538人,與2010年的1087人相比,增長近100倍。 從登記區域看,全國31個省區市都有志愿登記,湖北、江蘇、上海、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登記人數較多;從登記年齡看,由于志愿登記要求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
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近30萬
記者5日從2017年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近30萬,完成器官捐獻案例已累計超1.2萬例。2017年前7個月,我國完成捐獻2866例,同比增長33%,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器官移植技術和質量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規范、公平、高效的體系受到國際贊譽。 “提高
我國器官移植領域面臨“重新洗牌”
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的全國器官移植大會上,針對當前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現狀,大會通過了“杭州會議決議”。該決議將作為全國各器官移植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執行指南和要求,對執行不力者,醫院將被取消器官移植資質,醫務人員將被吊銷行醫資格。 決議要求全體器官移植醫務工作者嚴格遵守我國六年來頒布的一系
衛計委:捐獻器官移植下月起計算機自動分配
稀缺的捐獻器官先移植給誰?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8月21日公布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9月1日起,捐獻器官必須通過器官分配系統進行分配,以技術手段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干預,確保器官捐獻移植透明、公正、可溯源。 據介紹,我國已研發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該系統嚴格遵循
移植器官新規將近期發布今后將全國統一分配
據《廣州日報》報道,衛生部《中國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日前經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討論通過,近期印發全國。新規對器官獲取組織予以規范,今后器官移植試點醫院如獲得器官,需要由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來分配。 專家:將器官分配給最需要的人 昨天,中
三類移植醫院資質將被吊銷
有資質醫院面臨重新洗牌 預計需新增100家移植醫院 “下一步要對全國169家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重新洗牌,明確準入機制,同時取消部分移植醫院的資格。”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在日前舉辦的2014器官捐獻國際合作論壇上表示。 即將出局的醫院包括三類,一是沒有開
陳忠華: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迎來高質量發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120.shtm近日,國務院公布《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早在2007年,國務院就曾頒布《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對規范和促進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發展發揮了
中國器官移植之父夏穗生辭世-遵從遺愿捐獻角膜
4月16日,中國器官移植開創者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教授夏穗生16日下午2時在武漢辭世。家屬遵從老人遺愿捐獻其角膜,并向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捐獻100萬元人民幣用于醫學研究。夏穗生教授(資料圖)同濟醫院供圖 夏穗生1924年4月出生于浙江余姚一個殷實
中國將培育出一批可供人體器官移植的基因工程豬
中國南京的遺傳工程專家近日宣布,今年下半年一批轉基因豬將出生,這些豬能夠為人體器官移植提供可用器官,以彌補供體短缺。 南京醫科大學的專家說,豬器官異種移植有望在兩到三年內應用于臨床實驗,具體時間的長短要取決于需要移植的器官。 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戴一凡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
國務院頒布新法,器官移植有法可依
2007年,國務院頒布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經過10余年的工作推動,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捐獻國,每年實現捐獻6000余例,獲取器官2萬多。我國在器官捐獻和遺體、角膜捐獻方面取得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但我國現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仍有不少局限性,該條例并沒有具體的上位
黃潔夫:建立人道主義救助機制-給予捐獻者感謝
2015年12月20日,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專家委員會由基金會提名和單位推薦產生,來自全國器官移植、醫學倫理、新聞傳播、法律、急診科、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等領域的100余名專家組成。 據悉,專家委員會將在基金會的領導下,依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人體捐
明年起中國器官移植將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獻
從權威渠道獲悉,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院協會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聯盟(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主席黃潔夫在當日召開的中國醫院協會O PO聯盟昆明研討會上正式宣布:從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獻將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人體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有望助開胸驗肺第一人自由呼吸
2013年6月28日,無錫市人民醫院為“塵肺”病人張海超成功完成雙肺移植,患者病情穩定,經過一段時間的肺功能訓練,其肺活量已接近正常水平,有望助其重獲新生,自由呼吸。 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療眾多終末期疾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其中,肝腎移植在我國開展時間長,具有較為扎實的臨床基礎和豐富的臨床實踐,而
衛生部要求器官移植手術后3天內須上報
衛生部6月29日下發通知,要求加強人體器官移植數據網絡直報管理工作,移植直報時限為每例人體器官移植手術后72小時內。 衛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準確、及時地掌握我國人體器官移植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按照通知要求,移植數據網絡直報遵循強制上
22所大學簽“長沙共識”促器官移植國際合作
11月17日,中澳移植論壇在長沙舉行。會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國內22所大學的器官移植專家共同簽署“專家共識”,呼吁加強各校器官移植醫療機構之間及與國外大學間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以建立國際間的學術、科研平臺,提升我國器官移植界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地位。
衛計委:器官捐獻兩年內取代死囚供體
“不用兩年時間,我國公民身后器官捐獻,就可以完全取代器官移植對死囚器官的依賴”,昨日(8月14日)上午,國家衛生計生委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管理委員會主任黃潔夫表示,目前,我國已經完成1010例公民心臟死亡后的器官捐獻(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 DCD)。
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67號《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已經2023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強 2023年12月4日 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保證醫療質量,保障人體健康
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67號《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已經2023年10月20日國務院第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總理 李強 2023年12月4日 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保證醫療質量,保障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