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男,68歲,因“喉癌切除術后2個月,畏寒、發熱、頭痛4d”入院。氣切導管在位,咳嗽、痰多,呈黃色,體溫最高39.2℃。既往有低血壓病史,長期吸煙史。胸部聽診:左下肺可聞及少量濕性啰音。 CT檢查示:左下肺支氣管異物(圖1)并左肺下葉大葉性肺炎,左側少量胸腔積液;血常規:白細胞16.47×109/L,嗜中性粒細胞絕對值12.74×109/L;C-反應蛋白89mg/L,余無明顯異常。擬行“經氣管切開處硬性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 入室后心電監護示,血壓88/60mmHg、心率86次/min、SpO2 95%。常規吸氧、開放外周靜脈,靜注地塞米松5mg,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取出氣切導管,囑患者深呼吸,吸氣時經氣管切開處噴入1%丁卡因,反復多次,使氣管黏膜充分麻醉。手術開始前5min,給予舒芬太尼5μg;手術開始前靜脈泵注瑞芬太尼5μg/(kg·h)、丙泊酚50μg/(kg·h)。......閱讀全文
病例男,68歲,因“喉癌切除術后2個月,畏寒、發熱、頭痛4d”入院。氣切導管在位,咳嗽、痰多,呈黃色,體溫最高39.2℃。既往有低血壓病史,長期吸煙史。胸部聽診:左下肺可聞及少量濕性啰音。?CT檢查示:左下肺支氣管異物(圖1)并左肺下葉大葉性肺炎,左側少量胸腔積液;血常規:白細胞16.47×109/
患兒,女,2歲9個月,11kg。入院前24h有金屬鏈誤吸史,當時呼吸困難,面色發紺,持續時間約1min,有喘息。胸部X線片示氣管隆突、右支氣管見不規則異物影(圖1)。9h前在外院全麻下行氣管鏡手術,異物未取出,術中情況不詳,轉入我院。?入院查體:意識清楚,口唇尚紅潤,呼吸急促,RR35次/分,安靜時
成人氣管異物極為罕見,為探討成人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管理,本文分析我院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氣管異物患者的麻醉及手術過程,旨在為該類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臨床依據,從而減少氣管異物患者的并發癥,降低其病死率。?1.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患者,男,66歲,身高178 cm,體重110
患兒,女,3歲2個月,身高90cm,體質重12kg。因飯后4h、進食水果1.5h后誤吞金屬磁性棒入院,擬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胃內異物取出術。術前禁食3h,放射科X線光機定位確認胃內異物。麻醉誘導:在麻醉誘導室開放外周靜脈,同時將七氟烷揮發罐調至8%、新鮮氣流量5L/min預充回路。?將患兒抱入手術間
正常值 沒有疾病癥狀,處于健康狀態。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肺功能障礙、嚴重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支氣管擴張、凝血機制障礙等肺部疾病 需要檢查的人群:需用雙套管吸取或刷取肺深部細支氣管的分泌物作病原學培養,以避免口腔污染以及上述異常結果患者。
不合宜人群:肺功能障礙、嚴重肺氣腫、肺動脈高壓、支氣管擴張、凝血機制障礙、病灶周圍存在肺大泡,體質極度衰竭者應慎做此項檢查。 檢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飲食習慣,注意個人衛生。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 做好術中、術后護理,及時觀察是減少術中意外和術后并發癥的重要措施:(1) 術中
患兒,女,10歲,132cm,33kg,因“無誘因咯血1周”入院。既往體健。查體:精神反應可,聽診左肺呼吸音較右側明顯降低。胸部CT示兩肺支氣管血管束增多,左肺內可見大片狀高密度影,其內可見支氣管充氣征,左主支氣管管腔內可見橢圓形高密度影,心臟、縱隔向左移位。胸部增強CT示氣管居中,隆突形態、位置未
1.病歷摘要?患兒男性,8歲,體質量21kg,因左肱骨外髁陳舊性骨折于2018年8月6日擬行手術治療,術前患兒心肺功能正常,進入手術室后肌肉注射氯胺酮100mg,3min后患者意識消失然后靜脈注射麻醉誘導序貫用藥為芬太尼6μg/kg、丙泊酚2.5mg/kg、維庫溴銨0.15mg/kg,隨即迅速向患兒
患者,女,49歲,156cm,51kg,因“反復發熱、咳嗽、咳痰,再發急性感染2周”入院。患者十余年前因“左側胸膜炎”在外院行抗感染、胸腔穿刺等治療。患者兄長十余年前因“咯血”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左下肺支氣管擴張”。?患者一般情況尚可,入院后第二天體溫恢復正常,咳嗽時有“空腔感”,咳大量黃膿痰,咳痰困
1.患者資料?患者,女,17歲,身高165cm,體質量55kg。因“開顱術后8年,現要求行顱骨修補術”入院。既往體健,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無傳染病病史,無過敏史。術前診斷:右額顳部顱骨缺損、開顱術后,氣管切開術后擬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顱骨缺損修補術。?術前常規檢查:實驗室檢查、心電圖及胸部X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