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CRO、化學藥物CDMO/CMO、細胞和基因治療CDMO/CMO行業規模約201億美元,預計2023年行業規模將達到432億美元,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21.1%左右(全球復合增長率11.0%左右)。2010年,全球大型制藥企業研發投入回報率為10.1%,2019年全球大型制藥企業研發投入回報率下降至1.8%;2019年全球醫藥研發投入外包比例約為39.5%,2023年,這一比例預計將提升至49.3%。一、行業背景近年來,各種數據均表示醫藥研發難度越來越大,技術要求越來越高,CRO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對比世界,如今中國的CRO市場增長速度遠超世界是有目共睹的,在整個2019年里,大量新興生物科技公司誕生、政府針對研發的各種優惠政策、大量生物制劑專利到期、跨境機會增加以及更嚴格的監管制度都使得整個CRO行業發展迅速。CRO上市企業在2019年表現如何?二、榜單分析1.藥明康德龍頭地位依舊,全產業鏈覆蓋成效滿滿......閱讀全文
CRO產業簡介 隨著國內新藥研發熱情的日益高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迫在眉睫,CFDA成為ICH成員的推波助瀾,國內藥品監管、審評標準提升加速,開始真正融入國際藥品監管體系,CRO的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一大批本土優秀CRO企業迅速崛起,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中國CRO產業也迎來了新的高峰。 CRO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大俠,帶著幾代人的武俠夢,隨風而逝。 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武林俠客行走江湖,或為民族大義,或為國恨家仇,或為兒女情長。有人追逐武功絕學,有人追逐武林至尊,有人追逐名利雙收,也有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一幕幕大戲在你我腦海回蕩。 CR
隨全球醫藥外包轉移及國內外包需求釋放,我國醫藥外包未來成長空間較大,行業呈現“一超多強、兩極分化”格局,CMO成長迅速且以化學藥為主,國內具備國際資質認證的CRO企業是國內外藥企進行藥品全球化布局的首要選擇。 一、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外包服務行業與全球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受政策環境
師夷長技以自強――承接跨國藥企向中國轉移新藥研發業務的分析及建議 國際制藥企業繼在中國開展“生產轉移”后,又開始“研發試水”,紛紛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轉移其研發業務,或將其研究業務外包給中國的研發外包企業。本文在分析國際制藥企業向中國轉移研發業務的模式、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剖析了其轉移研發
生物制藥(biopharmaceutical)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藥技術。與傳統行業類似,生物制藥產業也由研發、測試、上市銷售三個階段組成。但與傳統化學藥產業由大型藥企所壟斷不同,生物制藥領域內的創業型企業借助技術基礎不同形成的進入壁壘,異軍突起,形成了以企業
由PI《醫藥界》雜志聯合鴻與智產業研究院組織發起“2014中國CRO行業創新力企業TOP50評選”活動于2014年12月1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了盛大的頒獎典禮,現場頒發了“2014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CRO企業”獎項,本次頒獎嘉賓邀請到國內知名制藥企業代表為獲獎企業頒獎,進一步促進了CRO
2016年6月5-9日,第64屆美國質譜年會 (ASMS 2016)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Henry B. González會議中心召開。正如往年一樣,6月7日即每次ASMS的星期二,北美華人質譜學會(Chinese American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