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宇航局計劃未來實現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于當地時間27日進行國際空間站多功能艙重新對接,此舉旨在未來實現美國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消息稱,接下來的工作是為準備美國載人航天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飛不早于2017年進行。美國專家計劃打造國際空間站對接主接口和備用接口用來運送設備、研究材料、貨物,未來可以運送宇航員。 用于美國載人任務的空間站對接主接口是“和諧”(Harmony)號節點艙,目前通過該節點艙進行美國載貨設備的對接。 今年底前,美國航空航天局計劃進行未來載人飛船與“和諧”號節點艙對接的必要準備工作。為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將向空間站運送國際對接適配器。 美國航空航天局于去年9月宣布,波音公司和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獲得了載人飛船合同,美國將結束依賴俄羅斯向空間站運送宇航員。計劃波音公司制造的美國首艘載人飛船CST-100將不早于2017年底完成。......閱讀全文
美國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搭載4名宇航員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在經過近16小時飛行后,于美國東部時間27日晚飛抵國際空間站并與之順利對接。 飛船于美國東部時間27日凌晨3時52分(北京時間27日15時52分)搭乘“獵鷹9”火箭從美國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美國東部時間當
俄貨運飛船與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4日發布消息說,日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的俄“進步M-06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空間站成功實現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4日20時17分(北京時間5日零時17分),“進步M-06M”貨運飛船與國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18日發布消息說,搭載3名俄美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TMA-19”飛船于當天凌晨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消息說,莫斯科時間18日2時25分(北京時間18日6時25分),“聯盟TMA-19”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成功,整個過程是以自動方式進行
波音“星際客機”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星際客機”于美國東部時間19日18時54分(北京時間20日6時54分)開始這次不載人試飛,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盡管有兩個推進器發生故障,“星際客機”仍在起飛31分鐘后進入預定軌道。 據美聯社報道,“星際客機”在距離國際空
國際空間站擬出臺飛船對接新標準
歐洲航天局10月19日說,國際空間站各成員和合作伙伴日前達成一致,將就飛船對接體系出臺新的標準。 飛船對接標準全稱國際對接系統準則。歐航局當天發表公報說,新準則將包括對飛船外觀以及設計荷載的要求。此外,國際空間站的5個參與方: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和加拿大還將派遣技術團隊對新規定進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5月12日宣布,與國際空間站“曙光”號功能貨艙對接的“聯盟TMA-17”載人飛船當天重新對接到“星辰”號服務艙,為俄“黎明”號試驗艙與空間站俄艙段對接創造條件。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17時26分(北京時間21時26分),隨著地面控制中心一聲令下,俄羅斯宇
俄羅斯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28日宣布,國際空間站3名宇航員當天晚間進行了約半小時的太空飛行,成功將“聯盟TMA-19”載人飛船從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段對接到另外一個艙段上。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28日23時14分(北京時間29日3時14分),在地面控制中心監督下,俄羅
俄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對接
經過兩天的飛行,俄羅斯“進步MS-10”貨運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1月18日22時29分(北京時間19日凌晨3時29分)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將總重約2.5噸的貨物順利送達。 據俄航天集團網站18日發布的消息,“進步MS-10”飛船的對接位置位于國際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國際空間站內的俄
歐洲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歐洲航天局3月29日發表公報說,歐洲第三艘自動貨運飛船“愛德華多·阿馬爾迪”號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為空間站送去超過6噸的物資。 據歐航局介紹,格林尼治時間28日22時31分(北京時間29日6時31分),飛船與空間站的“星辰”號服務艙實現了自動對接,整個過程十分順利。
俄聯盟號飛船成功發射:首次快速對接空間站
俄媒稱,俄羅斯“聯盟TMA-15M”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24日5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黎明”號研究艙對接。 據塔斯社11月24日報道,由“聯盟-FG”運載火箭攜帶的載人飛船今天凌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經約6小時飛行后抵達國際空間站。 “聯盟”號飛船上載有國際空間站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俄
俄“進步”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7月24日表示,俄“進步M—15M”貨運飛船因對接系統發生技術故障,被迫放棄與空間站的二次對接,此次技術故障的原因暫不清楚。預計29日再次嘗試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 “進步M—15M”飛船23日晚與國際空間站分離,按計劃與國際空間站重新對接,對接的目的是進行系列現代化
美“發現”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2月24日,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美國航天局2月26日宣布,“發現”號航天飛機當天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對接時二者正運行在距地球約354公里的澳大利亞上空。這也將是服役近27年的“發現”號最后一次造訪空間站。 “發現”號此次升空共搭載6名宇航員,
中國空間站故事:揭秘我國首次交會對接背后難關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一個國家航天技術實力的集中體現。7月24日,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組合體交會對接成功,歷時13小時。而今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只用了7小時。要知道,在11年前,神舟八號飛船第一次跟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歷時2天,約48小時。歷經11年,將交會對接的速度提高了將
俄進步號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5月1日發布消息說,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1日22時30分(北京時間2日2時30分),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成功對接,整
俄“進步號”貨運飛船即將發射-對接國際空間站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航天署官員表示,“進步M-22”號貨運飛船將于莫斯科時間2月5日晚8點發射,該飛船將把2.5噸的貨物運抵國際空間站,包括裝有金魚的盒子,用于“水生動物養殖箱”實驗。 載有“進步M-22M”的“聯盟-U”運載火箭定于莫斯科時間2月5日20點23分(北京時間2月6日0點33分)
俄羅斯“碼頭”號節點艙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當地時間11月26日18時19分,載有“碼頭”號節點艙的俄羅斯進步M-U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俄航天機構負責人羅戈津表示,“碼頭”號節點艙將成為創建俄羅斯空間站的最重要原型之一。本月24日,搭載有“碼頭”號節點艙的“聯盟2.1b”號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這是俄羅斯
美“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圖為“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圖為“奮進號”航天飛機接近國際空間站。圖為“奮進號”航天飛機逐漸接近國際空間站。圖為“奮進號”航天飛機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后,宇航員們相互握手慶祝。圖為宇航員在“奮進號”航天飛機內進行工作。圖為宇航員們在“奮進號”航天飛機內進行工作。 美
新對接法將使宇航員6小時抵達空間站
俄羅斯宇航員訓練中心負責人謝爾蓋·克利卡列夫3月4日表示,定于本月28至29日飛往國際空間站的俄“聯盟”號載人飛船將首次采用快速對接模式。宇航員從地面發射到空間站的時間將從原來的2天縮短為6小時。 克利卡列夫說,快速對接模式已在2012年至2013年發射的幾艘“進步”貨運飛船上試驗成功,若
美國研發“偵聽”空間站氣體泄漏技術
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最新研發一種新技術,這種技術不僅能夠“偵聽”到空間站是否漏氣,還可以找出漏氣的確切位置。 目前的技術雖然能夠檢測到是否漏氣,但是并不能準確地找到飛船外部壓力墻的漏氣點,這就意味著航天員沒法快速對漏氣點進行修補,通常只能靠聽力來判斷漏氣的位置,倘若不及時補救只好棄船。
俄“加加林”號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俄羅斯“聯盟TMA-21”飛船4月7日凌晨成功的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這艘裝載著3名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的飛船4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飛船“停靠”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碼頭”對接艙。這艘飛船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薩莫庫佳耶夫、安德烈·鮑里先科和美國宇
美宇航局計劃未來實現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于當地時間27日進行國際空間站多功能艙重新對接,此舉旨在未來實現美國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消息稱,接下來的工作是為準備美國載人航天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飛不早于2017年進行。美國專家計劃打造國際空間站對接主接口和備用接口用來運送
“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經過近兩天的飛行,美國“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于美國東部時間16日10時28分(北京時間16日22時28分)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和諧”號節點艙對接。 對接時,“阿特蘭蒂斯”號與空間站正運行在距地面約360公里的南太平洋上空。對接前,指令長肯·哈姆操控“阿特蘭蒂斯”號來了個“空翻”,以便
空間站交會對接任務更多:逐夢深空腳步更穩更遠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從月球采樣返回,微波雷達在距地球38萬公里的月球軌道執行交會對接任務;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遙遠火星,團隊新研制的相控陣敏感器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著陸測量; 2021年,微波雷達先后執行貨運飛
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抵達空間站
盡管兩塊太陽能帆板之一未按計劃打開,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仍于11月9日抵達國際空間站,而故障原因也已查明。據美聯社報道,飛船開發企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副總裁賽勒斯·達拉說,飛船升空過程中,發射火箭“安塔瑞斯”的一塊殘骸卡住了故障太陽能帆板,導致飛船抵達空間站時仍未能展開全部兩塊帆板。
美國首次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商業飛船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5月22日凌晨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飛船,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間站發射的商業飛船。 美國航天局的電視直播顯示,當地時間3時44分(北京時間15時44分),搭載“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這次發射原計劃在2月進行,
運送蔬果、芥末和衣物的俄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當地時間7月2日,于6月30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的俄羅斯“進步MS-17”號貨運飛船,已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根據直播畫面,飛船在莫斯科時間凌晨4時,與空間站俄羅斯段探索號艙(Poisk)對接。 俄航天集團官網指出,這艘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運去了470公斤燃料、420升飲用水、40公
天舟五號貨運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交會對接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前期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已獨立在軌飛行33天的天舟五號貨運飛船,于北京時間2023年6月6日3時10分,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再次交會對接。目前,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良好,后續將按計劃開展各項工作。
國際空間站宇航員首次入“龍腹”
美國航天局日前宣布,國際空間站兩名宇航員當天打開對接艙門,進入了有史以來與空間站首次對接的商業飛船——“龍”飛船。 此次入艙行動由空間站指令長奧列格·科諾年科和宇航員唐納德·佩蒂完成。美國東部時間5月26日5時53分(北京時間17時23分),兩位宇航員緩緩打開了連接空間站“和諧
奮進號與國際空間站分離-踏上返程之旅
美國航天局7月28日發布消息稱,經過11天的對接之后,“奮進”號航天飛機當天開始與國際空間站分離,踏上返程之旅。發生分離時,兩者正運行在印度洋上空約354公里處。 美國航天局空間站項目經理邁克·蘇弗雷迪尼當天表示,“奮進”號此行完成了“希望”號的安裝工作,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據介紹
“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分離返回地球
2011年5月18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日10點14分北京時間晚上6點14分,“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圖為“奮進號”航天飛機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2011年5月18日,美國宇航局宣布,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8日10點14分北京時間晚上6點14分,“奮進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