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兒風疹的基本介紹
小兒風疹是由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上呼吸道輕度炎癥、發熱、全身紅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病情較輕,預后良好。......閱讀全文
關于小兒風疹的基本介紹
小兒風疹是由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上呼吸道輕度炎癥、發熱、全身紅色斑丘疹、耳后、枕后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病情較輕,預后良好。
關于小兒風疹的檢查方法介紹
(1)血常規: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并出現異型淋巴細胞和漿細胞。 (2)血清特異性抗體測定:方法有血凝抑制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免疫熒光試驗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其中以血凝抑制試驗最常用,因其具有快速、簡便、可靠的優點。特異性抗體此抗體IgM出現最早,但維持時間較短;IgG抗
關于小兒風疹的預防護理介紹
1、控制傳染源 隔離患兒,隔離期從起病至出疹后5日。 2、切斷傳播途徑 風疹流行期間,盡量不帶易感兒到公共場所,避免與風疹病兒接觸。對密切接觸者加強醫學觀察,注意皮疹與發熱,以利及早發現病人。幼托機構的接觸班級,在潛伏期內應與其他班級隔離,不收新生,防止傳播。 3、免疫接種 (1)主動
關于小兒風疹的并發癥的介紹
1、腦炎 少見,發病率為1∶6000,主要見于小兒。一般發生于出疹后1~7天,輕癥僅有頭痛、嗜睡,重者嘔吐、復視、頸部強直、昏迷、驚厥、共濟失調、肢體癱瘓等。腦脊液的改變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病程比較短,多數患者于3~7天后自愈,少數可留后遺癥。也可有慢性進行性全腦炎。 2、心肌炎 患者訴
關于風疹疫苗的基本信息介紹
風疹疫苗,是預防控制風疹疼疾病的疫苗,美國、英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推廣風疹疫苗,以后世界各國開始相繼使用。 風疹疫苗株有4株之多,它們是HPV77-DE5疫苗、Condehilly疫苗、RA27/3疫苗、T0336疫苗。其中RA27/3疫苗已與麻疹、腮腺炎制成麻疹、腮腺炎、風
關于小兒風疹的病理病因分析
風疹病毒為RNA病毒,屬于披蓋病毒屬。風疹病毒抗原結構相當穩定,只有一種抗原型,無亞型。只感染人類,能在兔腎、乳田鼠腎及綠猴腎細胞生長。外形呈粗糙球狀,直徑50~70nm,由一單股RNA基因組及脂質外殼組成,內含一個電子致密核心,覆蓋兩層疏松外衣。病毒不耐熱,在37℃和室溫中很快失去活力,耐寒,
關于風疹病毒的基本信息介紹
風疹病毒屬節肢介體病毒中的披蓋病毒(togavirus)群,為風疹的病原病毒。由t.h.weller與f.a.neva(1962)及p.d.parkman等(1962)自風疹患者的咽部洗滌液中分離到的。病毒粒子具多形性,50—85納米,有包被。粒子中含有分子量為2.6—4.0×106的rna(感
用藥治療小兒風疹的介紹
1、一般治療及對癥療法 發熱期間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給予維生素及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高熱、頭痛者可用解熱止痛劑。咽痛者可用復方硼酸溶液漱口,咳嗽可用祛痰藥和止咳藥。 2、抗病毒治療 病情重者可用利巴韋林、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 3、并發癥的治療 并發腦炎者,按乙型腦炎
關于小兒疫苗的基本介紹
小兒疫苗,專門針對嬰幼兒群體的醫療疫苗,常見的有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水痘、三聯、五聯、口服輪狀病毒、腮腺炎、手足口病、麻腮風、等疫苗,因為這些疫苗會保障兒童的身體健康,上幼兒園都會嚴格查詢兒童的疫苗接種情況,有些未打疫苗的兒童會被禁止上學。 接種疫苗不僅保護了嬰幼兒免受流感的侵襲,而且可以
關于小兒腎炎的基本癥狀介紹
一般兒童腎病起病緩慢,患兒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食欲減退。單純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小,多在2~7歲,腎炎性腎病發病年齡偏大,多在7歲以上。性別分布男多于女,為4:1。 因浮腫懷疑腎病需做些檢查項目:應做血常規、尿常規、雙腎B超、腎功能檢查,結合臨床癥狀即可初步診斷。 浮腫是兒童腎病最明顯癥狀:水腫
關于小兒貧血的基本癥狀介紹
小兒貧血根據外周血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數,將貧血分為輕、中、重、極重四度。根據紅細胞平均容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和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將貧血分為大細胞貧血、正細胞貧血、小細胞貧血和小細胞低色素貧血四類,根據疾病發生的原因,將貧血分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類
關于小兒膽道感染的基本介紹
小兒膽道感染中急性膽囊炎與膽管炎(acute chole cystitis and cholangitis)在小兒比較少見,偶有伴發膽石癥者(小兒更罕見)。北京兒童醫院25年間收治66例中,僅1例13歲女孩患急性化膿性膽總管炎伴發結石,本組病例男性49例,女性17例。 小兒膽道感染是急性膽囊炎或
關于小兒腎結核的基本介紹
腎結核是指結核桿菌自肺部或其他器官結核灶,經血行播散到腎臟,引起的繼發性感染。本病發病緩慢,早期無明顯癥狀,嚴重者以頑固性尿路刺激癥為主要臨床表現,多見于20~40歲的中青年,男性發病多于女性。腎結核是泌尿系統及男性生殖系統結核病的初發病灶,結核病從腎臟開始可以逐漸蔓延到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含有
關于小兒急性喉炎的基本介紹
小兒急性喉炎是以聲門區為主的喉黏膜急性炎癥,多在冬春季發病,嬰幼兒尤為多見。因小兒喉腔小,喉內黏膜松弛,腫脹時易致聲門阻塞,小兒咳嗽反射差,氣管及喉部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嚴重喉梗阻。如不采取及時、有效治療,病情可進行性加重,危及患兒健康甚至生命。
關于小兒肝硬化的基本介紹
小兒肝硬化是一種慢性彌漫性進行性肝臟疾病。以肝臟廣泛纖維化伴結節形成的病理改變而命名。病因很多,可由肝臟本身疾病所致,也可是全身系統性的疾病的一部分表現。臨床癥狀輕重相差懸殊,表現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礙及門脈高壓現象。病理變化主要為肝臟的纖維化及假小葉的形成。 感染是導致小兒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先
概述小兒風疹的癥狀體征
1、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2、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癥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癥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欲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
風疹性腦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風疹性腦炎亦為TORCH[需中文說明](一組病原微生物英文首字母的縮寫)的一種,是人體感染風疹病毒后引起的并發癥之一。在每5000~10000名患風疹的兒童中,有1名可能會患風疹性腦炎,現已發現風疹性腦炎在兒童中并不罕見。本病在出疹后1~3天,以昏睡、痙攣等癥狀發病。75%的病例在兩星期以內痊愈
關于風疹疫苗預防的疾病介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752年由德國醫生De Bergen首先描述了該病,但由于當時被誤認為是麻疹的變異型,所以又稱德國麻疹。 發病以1-5歲兒童常見,成人也可發病。風疹的臨床癥狀較輕,以發熱、皮疹及耳后、枕后淋巴結腫大為特征。皮疹一般三天即退,故又稱“三日麻疹”,且退后不留
關于風疹引起的其他病癥介紹
風疹一般癥狀多輕并發癥少。僅少數病人可并發中耳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或心肌炎、胰腺炎、肝炎、消化道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腎病綜合征、急慢性腎炎等。較重者有下述幾種: (一)腦炎 少見發病率為1∶6000,主要見于小兒。一般發生于出疹后1~7天有頭痛、嗜睡、嘔吐復視、頸部強直、
關于風疹疫苗的接種禁忌介紹
由于風疹疫苗為活疫苗,孕婦禁用;育齡期婦女在接種疫苗后3個月內應避免懷孕;對于免疫缺陷病人及正進行免疫抑制治療、放射治療及抗代謝藥物治療期間的病人不能應用;有嚴重疾病和發熱、過敏體質者,神經系統疾患和精神病患者均不可接種。
關于風疹疫苗的接種對象介紹
風疹疫苗接種分為普遍免疫和選擇性免疫兩種。普遍免疫以控制風疹病毒在人群中傳播為目的,可對滿8月齡以上人群實施免疫接種。選擇性免疫以控制新生兒先天性風疹綜合征為目的,可對青春期少女及育齡期婦女實施免疫;對于風疹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應急接種。
關于風疹病毒的癥狀介紹
風疹從接觸感染到癥狀出現,要經過14~21天。病初1~2天癥狀很輕,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輕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發紅等輕度上呼吸道癥狀。病人口腔粘膜光滑,無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伴輕度壓痛。通常于發熱1~2天后出現皮疹,皮疹先從面頸部開始,在24小時蔓延到全身。皮疹初為稀
關于風疹疫苗的免疫程序介紹
風疹疫苗單苗尚未列入計劃免疫內,但提倡1歲6個月加強接種采用麻風腮疫苗以及育齡婦女接種風疹疫苗。08年5月擴大免疫將麻風疫苗列入計劃免疫內,要求8月齡兒童接種麻風二聯疫苗,風疹得到了相應的保護。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選擇麻風腮疫苗進行加強接種,可同時預防麻疹、風疹、腮腺炎三種疾病。
關于小兒血友病的基本介紹
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凝血功能障礙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乘成抗血友球蛋白,AHG)缺乏癥,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又稱血漿凝血活酶成分,PTC)缺乏癥。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又稱血漿凝血活酶前質,PTA)缺乏正。其發病率為5—10/10萬,以血友病甲較為常見,血液友病乙次之,血友病
關于小兒弱視的基本信息介紹
視覺發育期內由于單眼斜視、屈光參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覺剝奪等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于相應年齡正常兒童,且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稱為弱視。不同年齡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齡為3~5歲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5,6歲及以上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7。弱視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視
關于小兒葉酸缺乏病的基本介紹
葉酸(folic acid)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由于葉酸與出生缺陷、心血管疾病關系等的研究逐步深入,它已成為極其重要的微量營養素。在臨床上因葉酸缺乏引起的神經管畸形及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在我國的西北、華北和西南地區農村尚不少見,需加強防治工作。
關于小兒血清病的基本介紹
血清病是一種由于外來抗原性物質(異體動物血清和某些藥物,如青霉素、磺胺等)進入體內而引起的具有特征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多呈急性或亞急性過程。血清病過程中出現體溫升高、蕁麻疹、關節癥狀等。
關于小兒腮腺炎的基本介紹
小兒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國歸屬于法定丙類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高峰。多發于兒童,呈散發或流行,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可形成暴發流行。臨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膿性腫脹為特征,常伴發腦膜炎、胰腺炎及睪丸炎等。其無特殊治療藥物,主要采取對癥處理。
關于小兒腸旋轉不良的基本介紹
小兒腸旋轉不良是指胚胎期腸管以及腸系膜上動脈為軸心的旋轉運動發生障礙,導致腸管位置發生變異及腸系膜附著不全,易引起腸梗阻的一種先天性疾病,是小腸旋轉及固定異常是宮內小腸發育過程受擾而致的解剖學異常,并可威脅生命。 大多在嬰兒及兒童期出現癥狀。出生后可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性腸梗阻,多發于新生兒期(占
關于小兒腹痛的基本信息介紹
腹痛是小兒常見癥狀,它不僅是兒科消化道疾病的重要信號,也是許多腹部以外疾病的一種表現。在治療方法上,有些腹痛急需手術,有些腹痛則不需要手術;有些腹痛最初保守治療,之后需手術治療。急需手術治療者,若誤診、漏診延誤手術則可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反之不需要手術者,施行不必要的手術,則不但增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