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苷類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第一節 氨基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 一、抗菌譜:對多數G-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綠膿桿菌、耐青霉素金葡菌對其中某些品種亦敏感;對G-球菌如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的作用較差。二、抗菌作用機制:1、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 包括:①抑制核蛋白體70s亞基始動復合物的形成;②選擇性地與核蛋白體30s亞基上的靶蛋白結合,導致異常無功能的蛋白質合成;③阻止肽鏈釋放因子進入A位,使已合成的肽鏈不能釋放,最終使核蛋白體循環受阻,細菌蛋白質合成受抑制。2、使胞膜缺損通透性增加。三、耐藥性1、細菌產生鈍化酶。2、細菌細胞壁通透性的改變和細菌細胞內轉運功能的異常。3、作用靶位改變。 [體內過程] 本類藥物脂溶性很小,口服不易吸收。主要分布于細胞外液,腎皮質內藥物濃度可超......閱讀全文
氨基苷類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氨基苷類抗生素第一節??氨基苷類抗生素的共性?? ?[抗菌作用]?一、抗菌譜:對多數G-桿菌有強大的抗菌作用;綠膿桿菌、耐青霉素金葡菌對其中某些品種亦敏感;對G-球菌如淋球菌、腦膜炎球菌的作用較差。二、抗菌作用機制:1、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包括:①抑制核蛋白體70s亞基始動復合物的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哪些
1、殺菌特點 殺菌的速度與殺菌的時間是與濃度呈正相關的關系;僅僅對需氧菌是有效果的,對于厭氧菌不起作用;在堿性的環境中用藥效果更好;這類藥物具有初次接觸效應。 2、體內過程 應該采用肌內注射的方式,口服會很難吸收;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與分布血漿蛋白的結合率很低,在腦脊液中的濃度很低,而在外淋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概述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因其分子結構都有一個氨基環醇類和一個或多個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鍵連接成苷而得名,多為極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胃腸道不易吸收,一般需要注射給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為與細菌核糖體結合,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過程,為一類靜止期殺菌劑,是治療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嚴重感染的重要藥物。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介紹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與氨基環醇通過氧橋連接而成的苷類抗生素。有來自鏈霉菌的鏈霉素等、來自小單孢菌的慶大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類,還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類。 雖然大多數抑制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為抑菌藥,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卻可起到殺菌作用,屬靜止期殺菌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介紹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與氨基環醇通過氧橋連接而成的苷類抗生素。有來自鏈霉菌的鏈霉素等、來自小單孢菌的慶大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類,還有阿米卡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類。 雖然大多數抑制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為抑菌藥,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卻可起到殺菌作用,屬靜止期殺菌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介紹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一類廣譜抗生素,常用于治療嚴重的細菌感染,如肺炎、腹腔感染、泌尿道感染等。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慶大霉素(Gentamicin):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可用于治療多種細菌感染,如肺炎、腹腔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阿米卡星(Amikacin):是一種強效的氨基糖苷類抗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發展歷程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按其來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鏈霉菌產生的,一類由小單胞菌產生。 1.源自鏈霉菌的氨基糖苷類藥物 1943年,從放線菌屬灰鏈絲菌的培養液中提取到后用于治療結核病的鏈霉素,此后繼續發的新霉素(1949年)、卡那霉素(1957年)以及用于治療原蟲感染的巴龍霉素(1965年)、抗銅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理作用
1.殺菌作用呈濃度依賴性。 2.僅對需氧菌有效,尤其對需氧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作用強。 3.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 4.具有首次接觸效應。 5.在堿性環境中抗菌活性增強。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機理特點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于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作用點在細胞30S核糖體亞單位的16SrRNA解碼區的A部位。研究表明:此類藥物可影響細菌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妨礙初始復合物的合成,誘導細菌合成錯誤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釋放,從而導致細菌死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敏感菌體內的積蓄是通過一
氨基甙類抗生素臨床特性總結
氨基甙類抗生素是臨床醫學檢驗技士/技師/主管技師考試復習需要了解的生化檢驗知識,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與考生分享,希望給予大家幫助!氯基甙類抗生素包括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該類藥物化學結構相似,體內過程相近,作用原理及抗菌譜相同,檢測方法可通用。
關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介紹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因其分子結構都有一個氨基環醇類和一個或多個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鍵連接成苷而得名,多為極性化合物,易溶于水,胃腸道不易吸收,一般需要注射給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為與細菌核糖體結合,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過程,為一類靜止期殺菌劑,是治療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嚴重感染的重要藥物。 氨基糖
氨基甙類抗生素的共性介紹
1、化學結構基本相似,堿性,易溶于水,性穩定 2、抗菌譜極相似: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均有作用,主要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強抗菌活性,在堿性中作用增強,靜止期殺菌強 3、抗菌原理相同:主要阻礙細菌蛋白質的合成而殺菌。 ⑴始動階段:抑制70s始動復合物的形成 ⑵肽鏈形成階段:與30s亞基結合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發展歷史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1940年發現的鏈霉素,這一結構系從鏈霉菌分泌物中分離獲得,主要應用于對結核病的治療。鏈霉素有比較嚴重的耐藥性問題,且會損害第八對腦神經造成耳聾,對鏈霉素的結構改造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課題,但始終沒有成功的案例。 1957年,人們從卡那霉素鏈霉菌Streptom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 臨床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有:??? (1)對腸桿菌科和葡萄球菌屬細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對銅綠假單胞菌無作用者,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其中鏈霉素對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作用差,但對結核分支桿菌有強大作用。??? (2)對腸桿菌科細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具強大抗菌活性,對葡萄球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機理特點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于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作用點在細胞30S核糖體亞單位的16SrRNA解碼區的A部位。研究表明:此類藥物可影響細菌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妨礙初始復合物的合成,誘導細菌合成錯誤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釋放,從而導致細菌死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敏感菌體內的積蓄是通過一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雖然近年來有多種cephalosporins和quinolones藥物在臨床廣泛應用,但由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等常見革蘭陰性桿菌的PAE較長,所以,仍然被用于治療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如腦膜炎、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雖然近年來有多種cephalosporins和quinolones藥物在臨床廣泛應用,但由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等常見革蘭陰性桿菌的PAE較長,所以,仍然被用于治療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如腦膜炎、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體內過程
1.吸收 極性較大,口服很難吸收,僅作腸道消毒用。全身給藥多采用肌內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2.分布 血漿蛋白結合率均較低。在大多數組織中濃度都較低,腦脊液中濃度不到1%,即使在腦膜發炎時也達不到有效濃度。而在腎皮質和內耳內、外淋巴液中濃度較高,這可以解釋它們的腎臟毒性和耳毒性。3.消除 主要以原形經
概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發展歷程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按其來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鏈霉菌產生的,一類由小單胞菌產生。 1.源自鏈霉菌的氨基糖苷類藥物 1943年,從放線菌屬灰鏈絲菌的培養液中提取到后用于治療結核病的鏈霉素,此后繼續發的新霉素(1949年)、卡那霉素(1957年)以及用于治療原蟲感染的巴龍霉素(1965年)、抗銅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發展歷史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1940年發現的鏈霉素,這一結構系從鏈霉菌分泌物中分離獲得,主要應用于對結核病的治療。鏈霉素有比較嚴重的耐藥性問題,且會損害第八對腦神經造成耳聾,對鏈霉素的結構改造一直以來都是研究的課題,但始終沒有成功的案例。 1957年,人們從卡那霉素鏈霉菌Streptom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哪些副作用?
腎毒性: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以對腎臟造成損害,導致腎功能異常。 耳毒性: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以對聽覺神經造成損害,導致聽力下降或耳鳴等癥狀。 神經肌肉阻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以影響神經肌肉接頭的功能,導致肌肉無力或麻痹等癥狀。 過敏反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如皮疹、蕁麻疹、呼吸困難等。
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哪些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因其分子結構中都有一個氨基環醇環合一個或多個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鍵連接成苷而得名。包括兩大類:一類為來自鏈霉菌的鏈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大觀霉素、新霉素等和來自小單胞菌的慶大霉素、小諾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類;另一類為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類。獸醫臨床上常用的有鏈霉素、卡
關于氨基甙類抗生素的概述
氨基甙類對肺炎克雷白桿菌、腸桿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具有強大抗菌活性,對鏈球菌活性差,厭氧菌對之耐藥。與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合用對部分革蘭陽性球菌如葡萄球菌亦有很好的抗菌活性。主要副作用是腎毒性與耳毒性。通過腎功能檢查、組織學和電生理研究發現,其毒性與血藥濃度密切相關〔9〕。持續或多次給藥與短療程、大劑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臨床應用指南
? 臨床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有:??? (1)對腸桿菌科和葡萄球菌屬細菌有良好抗菌作用,但對銅綠假單胞菌無作用者,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其中鏈霉素對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作用差,但對結核分支桿菌有強大作用。??? (2)對腸桿菌科細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桿菌具強大抗菌活性,對葡萄球
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哪些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因其分子結構中都有一個氨基環醇環合一個或多個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鍵連接成苷而得名。包括兩大類:一類為來自鏈霉菌的鏈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大觀霉素、新霉素等和來自小單胞菌的慶大霉素、小諾霉素等天然氨基糖苷類;另一類為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半合成氨基糖苷類。獸醫臨床上常用的有鏈霉素、卡
簡述氨基甙類抗生素的作用機理
氨基甙類抗生素是鏈霉菌或小單孢菌培養液中提取,或以天然抗生素為原料半合成制取的一類水溶性較強、性質較穩定的堿性抗生素。主要作用機理為干擾信息核糖核酸與核糖核蛋白體30S亞單位結合而抑制肽鏈的延長,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高濃度時有殺菌作用,低濃度時有抑菌作用。還可使細菌細胞膜通透性增強,使細胞質內
氨基甙類抗生素的用藥原則介紹
⑴氨基甙類的抗菌譜除鏈霉素為窄譜抗生素外,其他均為廣譜抗生素。鏈霉素的抗菌譜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肺炎桿菌、痢疾桿菌、布魯氏菌、巴氏桿菌等。對結核桿菌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其他氨基甙抗生素還可用于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等。在堿性環境中作用較強。但對鏈球菌的作用較差。對厭氧菌無效。 ⑵氨基甙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藥理作用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起到殺菌作用,屬靜止期殺菌藥。其殺菌作用具有如下特點: 1.殺菌作用呈濃度依賴性。 2.僅對需氧菌有效,尤其對需氧革蘭陰性桿菌的抗菌作用強。 3.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 4.具有首次接觸效應。 5.在堿性環境中抗菌活性增強。
概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機理-特點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于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作用點在細胞30S核糖體亞單位的16SrRNA解碼區的A部位。研究表明:此類藥物可影響細菌蛋白質合成的全過程,妨礙初始復合物的合成,誘導細菌合成錯誤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釋放,從而導致細菌死亡。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在敏感菌體內的積蓄是通過一
簡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全身感染。雖然近年來有多種cephalosporins和quinolones藥物在臨床廣泛應用,但由于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銅綠假單胞菌、肺炎桿菌、大腸桿菌等常見革蘭陰性桿菌的PAE較長,所以,仍然被用于治療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如腦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