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病毒天然就具有靶向腫瘤細胞的能力,人們將它們統稱為溶瘤病毒。如今,溶瘤病毒已經成為了人們對抗癌癥的重要武器。
二十世紀初期,醫生們發現一些癌癥患者在受到病毒感染之后,體內的腫瘤得到了抑制。在那之后,人們逐漸意識到溶瘤病毒的巨大潛力,開始嘗試利用這些病毒直接殺死腫瘤細胞,同時訓練免疫系統對癌癥發起有效攻擊。
目前市面上雖然只有一種被批準的溶瘤病毒藥物(中國),但許多溶瘤療法已經進入了后期臨床試驗(包括Amgen公司的T-VEC和SillaJen公司的Pexa-Vec),并且表現出極大的治療潛力。此外,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還在不斷開發以溶瘤病毒為基礎的抗癌新藥。
病毒VS腫瘤
溶瘤病毒能夠區分正常細胞和癌細胞,而且更喜歡感染癌細胞。病毒的這種嗜好,依賴于多種腫瘤突變的集體效應。
對于病毒來說,腫瘤能夠提供更大的復制機會。而且腫瘤細胞的表面受體更多,讓病毒更容易與之結合。為了躲避免疫攻擊,腫瘤細胞會沉默先天免疫系統(比如干擾素信號傳導),而這樣的機制對病毒同樣有利。為了支持自身的快速增殖,腫瘤細胞中的核苷酸的水平更高,為病毒復制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此外,腫瘤能夠通過關閉死亡通路實現永生,為病毒提供永久性住所。
然而,病毒和癌細胞之間的關系并不是互惠互利的。一旦病毒進入腫瘤細胞,就會根據自己的生命周期將其裂解和破壞。它們還能關閉腫瘤的血液供給,激活腫瘤特異性的免疫細胞,逆轉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有效殺死腫瘤細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美國NIH的研究人員觀察到,腺病毒可以殺死體外培養的HeLa細胞。他們在此基礎上開發了首個溶瘤病毒抗癌法,并將其用于宮頸癌的治療,但這些患者最終都未能幸存。差不多同一時期,早期化療展現出了自己強大的抗癌能力,于是人們將溶瘤病毒擺在一邊,將化療作為癌癥的主要治療法。
差不多二十年后,溶瘤病毒才迎來了自己的強勢回歸。1974年日本醫生Teruo Asada發表了一系列圖片,向人們展示了腮腺炎病毒縮小腫瘤的強大能力。這些對比強烈的圖片,讓溶瘤病毒再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尋找完美的溶瘤病毒
空氣、土壤、水,病毒幾乎無處不在。盡管許多人類病毒是強大的癌癥殺手,但它們也有脫離免疫系統控制的風險。最完美的溶瘤病毒,需要在抗癌活性和安全性之間找到平衡。在這些病毒完成抗癌使命之后,免疫系統要能夠將其徹底清除。
在人體復雜的免疫系統中,存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既能有效清除“異己”,又能避免誤傷“友軍”。然而,這種平衡有時會被“狡猾”的腫瘤細胞所利用,逃脫免疫系統的監視。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就是人體內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與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DVirus,HDV)合并感染精準檢測研究中取得進展,建立了一種納米孔單......
應用光遺傳技術,研究人員觀察到斑馬魚胰腺中的胰島β細胞。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人體是怎么控制血糖平衡的?包括德國德累斯頓理工大學德累斯頓再生治療中心在內的一個國際團隊向破解該......
病毒,這些微觀世界中的隱形殺手,以其微小的體積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它們是引發病毒性肺炎、肝炎、病毒性腹瀉以及艾滋病等嚴重傳染病的元兇,每年都會導致全球數千萬生命的消逝。特別是近年來,諸如新型冠......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在癌癥治療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其治療過程可激起以T細胞為核心代表的抗腫瘤反應,這一過程還伴隨著腫瘤微環境(TME)的重塑和全身系統免疫的改變。然而,在結直腸癌......
瘤原位疫苗接種是指利用腫瘤部位可用的腫瘤抗原來誘導腫瘤特異性適應性免疫反應的任何方法。這些方法在許多實體瘤的治療方面前景廣闊,眾多候選藥物正在進行臨床前或臨床評估,并有幾種產品已經獲批。然而,開發有效......
腸癌作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來發病率不斷攀升。在上海,腸癌的發病率已經高居腫瘤發病排行榜前列。目前,隨著診治技術的發展和早期發現率的提升,腸癌的療效取得顯著提升。然而,在臨床上,仍然有部分......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并審議通過了備受矚目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這一舉措對于推動中國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尤其是細胞與基因療法行業,有望因此迎來全......
一種針對各類惡性腫瘤患者的主要并發癥的臨床前小分子原創新藥,由華東師范大學與復旦大學科研團隊研發成功并實現成果轉化,近期與美國生物制藥公司SupercedeTherapeutics達成了總額為1億美元......
急性感染通常伴隨著食欲減退(或厭食)和嗜睡等“疾病行為”,這些“疾病行為”看似簡單尋常,但其實際上是由免疫系統介導的一套精心調控的代謝適應性反應所介導的結果。人體產生和感知“疾病行為”的目的是優化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