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誘導焦慮反應模型,觀察焦慮反應對大鼠行為活動的影響。方法 條件恐懼訓練,行為檢測。結果 連續4d的條件恐懼訓練后,與對照組相比, F344大鼠在木僵行為實驗中木僵反應增多884%( P<0. 001) ,小范圍探究運動減少88%( P<0. 001);在高架十字迷宮實驗中,進入開放壁的次數和在開放壁停留時間分別減少75%( P<0. 001)和86%( P<0. 001);在開野實驗中,踩格子數和在中央格停留時間分別減少47%( P<0. 001)和60%( P<0. 05)。結論條件恐懼訓練使大鼠焦慮反應增強,探究活動能力下降,它是一種誘導焦慮反應模型較理想的方法。 關鍵詞:恐懼; 條件反射; 焦慮; F344大鼠 由于與焦慮情緒有關的腦區定位尚未明確,又缺乏有效的動物模型,因此目前國內這方面的基礎研究報道甚少。Davis發現通過條件反射性......閱讀全文
摘要:目的 誘導焦慮反應模型,觀察焦慮反應對大鼠行為活動的影響。方法 條件恐懼訓練,行為檢測。結果 連續4d的條件恐懼訓練后,與對照組相比, F344大鼠在木僵行為實驗中木僵反應增多884%( P<0. 001) ,小范圍探究運動減少88%( P<0. 001);在高架十字迷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性別條件恐懼大鼠的恐懼記憶保持和礦場行為是否存在差異。方法 利用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建立聲音+電擊,建立條件恐懼大鼠模型,于訓練前1天及訓練后第1、3、7、20天進行恐懼記憶保持測和試曠場測試。結果 (1)恐懼記憶保持測試實驗結果顯
一、Morris 水迷宮本實驗由美國科學家 Richard GM Morris 于 1981 年建立。最初用于研究腦內結構對學習和記憶的調節作用,后來逐步發展成為目前最為常用的評價動物學習與記憶的模型。這一實驗的基礎是,嚙齒類動物在水中有強烈的逃避水環境的動機,并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徑逃離水環境。
水迷宮和敞箱實驗相關:耐力訓練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和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摘要:目的:通過建立老齡大鼠耐力運動訓練模型,觀察耐力訓練對老齡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和焦慮樣行為的影響,并探討了9周游泳訓練后進行一次力竭性運動的血乳酸濃度與運動能力之間的關系.方法:將27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年齡分為青年對照組(YC,n
一、實驗概述八臂迷宮(radial arm maze)實驗是最為常用的評價動物學習記憶能力的模型之一,由Olton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建立。其基本依據是,控制進食的動物受食物的驅使對迷宮各臂進行探究,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動物可記住食物在迷宮中的空間位置。該方法可同時測定動物
【摘要】目的 研究中等負荷的運動訓練對心理應激大鼠行為和外周血氧自由基的影響。方法健康的雄性SD大鼠32只,隨機分為對照組、心理應激組、運動組和運動心理應激組,實驗后測定大鼠的開場行為以及外周血自由基的變化情況。結果 ①心理應激組、運動組以及運動心理應激組(分別為64. 
放射臂迷宮放射臂迷宮(radial arm maze)實驗也是最為常用的評價動物學習記憶能力的模型之一,由Olton等人于20世紀70年代中期建立。其基本依據是,控制進食的動物受食物的驅使對迷宮各臂進行探究;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動物可記住食物在迷宮中的空間位置。該方法可同時測定動物的工作記憶(wor
疫情監測 地震發生后的最初階段以人員搶救和傷員救治為主,此后,災區公共衛生和傳染病防控工作即應全面展開。為了及時發現災區和災民中發生的傳染病暴發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苗頭,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應及時啟動災后應急疾病監測機制。 一、在災區前線救災防病指揮部或指揮中心設立疾病監測組,負責應急疾病監測方
前言 人生活在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動物也有很多行為,繁殖行為、覓食行為、趨避行為、戰斗行為、利他行為等等。動物行為學就是研究動物行為的一門學科。通過學習前人對動物行為學的研究得出的規律,能夠以觀察、實驗的方式了解動物的狀態、需求等。作為一門經驗性學科
1 前言 人生活在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社會環境。動物也有很多行為,繁殖行為、覓食行為、趨避行為、戰斗行為、利他行為等等。動物行為學就是研究動物行為的一門學科。通過學習前人對動物行為學的研究得出的規律,能夠以觀察、實驗的方式了解動物的狀態、需求等。作為一門經驗性
暗示與關聯條件恐懼(cued and 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是基于巴普洛夫條件反射而建立的。它測定動物學習、記憶不悅經歷(aversive experience)和環境暗示之間關聯的能力。常用聲音或光暗示作為條件刺激(conditioning stim
條件性恐懼實驗相關:去甲腎上腺素調控恐懼記憶消退訓練的研究進展條件性恐懼模型是研究恐懼記憶的獲得、儲存、提取、消退等過程,以及這些過程的中樞機制的重要行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為基礎,即先對動物進行厭惡性刺激與中性刺激的聯結匹配訓練(US-CS),其中厭惡性刺激即無條件刺激(Unc
條件性恐懼模型是研究恐懼記憶的獲得 、儲存 、提取 、消退等過程 , 以及這些過程的中樞機制的重要行為模型。此模型程序以典型的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為基礎 , 即先對動物進行厭惡性刺激與中性刺激的聯結匹配訓練(US - CS) ,其中厭惡性刺激即無條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強度重復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 rTMS )對腦梗死大鼠條件性恐懼記憶的影響。方法:雄性成年SD大鼠40只,體重200 -250 g ,采用改良Zea longa線栓法對大鼠制作右側大腦中動脈閉
[摘 要 ] 目的: 研究有氧運動對心理應激衰老大鼠行為和外周血氧自由基的影響。方法: 健康雌性 S D大鼠 28只 ,隨機分為對照組、運動組、心理應激組、運動+心理應激組,實驗后測定大鼠的開場
【摘要】 目的 探討應激對大鼠行為的影響及谷氨酰胺(Gln)的調節作用。方法 選用Wistar大鼠30只, 隨機分為三組: Ⅰ組為對照組, Ⅱ組為應激組, Ⅲ組為應激+ Gln組。其中Ⅰ、Ⅱ組飼以普通飼料, Ⅲ組給予補充2%Gln的飼料。飼養2周后,以光電刺激作為應激條件, 在Ⅱ組和Ⅲ組大鼠建立
高架十字迷宮以及開敞實驗相關文獻:足底電擊應激時程對大鼠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摘要】 目的 觀察足底電擊應激時程對大鼠高架十字迷宮及開場實驗焦慮樣行為的影響。方法 選取成年雄性 SD 大鼠按照體重分層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足底電擊組,每組 12 只。足底電擊組予以不可逃避性足底電擊( 0. 8 m A,電
酸棗仁湯對高架十字迷宮大鼠行為學影響的量效關系評價機制摘要:采用國際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宮焦慮動物模型(EPM),從行為學角度觀察了四個不同給藥劑量酸棗仁湯對EPM大鼠的抗焦慮作用。結果顯示,酸棗仁湯確有抗焦慮作用,但此效應不隨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強,與一般化學藥物所遵循的量效關系規律不同。 關鍵詞:酸棗
研究發現,動物在敞箱中,由于對于新異環境的恐懼,主要在敞箱內的周邊部活動,而在中央區活動較少,但是動物的探究本性有必然促使它試圖在敞箱的中央區活動(包括活動、飲水或進食),從而產生沖突行為。抗焦慮藥物在不改變動物一般運動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實驗動物進入敞箱中中央區的次數和中央區停留時間,或者增加實驗動物
2方法 2.1動物處置及分組大鼠每籠7~8只,不限食水。光照節律12L:12D(6:00~18:00),室溫(18±2)℃,保持安靜。將大鼠隨機分為空白對照、DZP、SZRTI、II、m、IV共6組,每組15只。其中中藥I、Ⅱ、Ⅲ、Ⅳ組分別按3.75g/kg/d、7.5g/kg/d、15g/kg/d
摘要:采用國際通用的高架十字迷宮焦慮動物模型(EPM),從行為學角度觀察了四個不同給藥劑量酸棗仁湯對EPM大鼠的抗焦慮作用。結果顯示,酸棗仁湯確有抗焦慮作用,但此效應不隨給藥劑量的增加而增強與一般化學藥物所遵循的量效關系規律不同。酸棗仁湯是臨床治療肝血不足、虛熱內擾之“虛勞虛煩不得眠”的著名古方,有
ZH-SBS動物行為實驗站,是指通過對動物行為的視頻、光電和生物電等信號的采集,并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點陣分析和生物電信號分析技術,提取動物行為的軌跡并據此計算各種行為學指標的軟硬件系統。ZH-SBS動物行為實驗站是一個綜合性的分析系統,包括多個子系統,每個子系統對應一個動物行為學分析模型,而每個分
1、什么是放射性 1896年貝克勒爾在研究軸礦的熒光現象時發現軸鹽礦發射出類似X射線的穿透性輻射。兩年之后,法國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從軸礦中相繼發現的另外兩個能發射射線的新元素——釙和鐳。居里夫人稱這種能自發釋出射線的性質為放射性。 2、核輻射有哪幾種? 輻射分為兩類。一類是電離輻
分為訓練和測試兩階段 (一)訓練階段(第一天) 1.調試儀器,以確保格柵地板有電流刺激,擴音器有聲音刺激,并分別記錄電流強度和聲音強度(分貝)。 2.將大鼠放入條件恐懼箱2min(A相),記錄這最初2min內動物的凝滯(freezing)時間作基線。 3.接著加入卡嗒聲,80Db,30s(B相)。
(一)聽驚嚇反射的增強 1.恐懼增強驚嚇效應(fear-potentiated startle effect):突然用響亮的聲音刺激被試者可引起驚嚇反射。反射的強度可用生理指標如眨眼(eyeblink) 測量。當這一反射與條件反射聯合應用時,可增強聽驚嚇反射的強度。例如,打開燈光后
今年是遺傳學家、生物統計學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體遺傳學導論》一書出版70周年。該書是中國現代史上迄今為止極少數在中國出版但在西方某個科技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專業書。絕大多數新中國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誰。在美留學的大陸學生,除非所學專業和人類遺傳學有關,恐怕大多數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誰
【摘要】 目的觀察條件恐懼實驗對于小鼠認知功能和線粒體功能的影響。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隨機分為四組:假手術+生理鹽水組(SN組,”一10)、假手術+SS 31組(ss組,n—lo)、盲腸結扎穿孔(CLP)+生理鹽水組(CN組,”一20)和CLP+SS31組(cs組,”一2
中國6日發射的實踐十號返回式衛星上,將在未來兩周進行19項新奇又有趣的實驗,既尋找人類未來宇宙生存之法,又助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更美好。 這顆衛星的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說:“實踐十號上開展的科學實驗都是全新探索,都是國外沒有開展過的,每個都具有創新性和很強的科學研究價值,將孕育學術上重大
德國神經學家 Brandt 和Dieterich (1986) 在臨床上發現了一組以非眩暈性的頭暈為主要表現,且不能被已知的神經前庭性病變所解釋的病例,基于對這些病例的研究,提出了恐懼性姿勢性眩暈(PPV) 的概念。美國學者Staab 和Ruckenstein (2007) 確定了這一組綜合征的
“江湖論劍”,聽聽不同的聲音。靜下心來,潛心研究,我們將走的更遠。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讓分享一下科學網博主金石先生(原作者筆名)對干細胞治療觀點的最后一篇。 1合理的干細胞來源 許多實驗室發布自己在干細胞領域的研究成果,而事實上多數發表在頂級刊物上研究成果卻難以重現,排除試劑、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