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六部委發布通知集貿市場送塑料袋將受罰
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昨天通知,今年7月至8月將在全國集中開展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專項行動,禁止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對違反規定的商品零售場所經營者,特別是集貿市場開辦者將給予處罰。 限塑令冰火兩重天 我國“限塑令”實施已經3年。由于超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大,而且容易破損、不能重復利用,大多隨意丟棄,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從2008年6月1日起,我國禁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并要求有償使用塑料購物袋。 然而,“禁薄”卻呈現出兩種不同的結果:在大型商場、連鎖超市等,“禁薄”效果較好;而在農貿市場等,超薄塑料袋卻屢禁不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反差? 在河北省某縣――一個為北京提供超薄塑料袋的主要生產基地,一家塑料小作坊的營銷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企業生產一個5絲(1絲=0.01毫米)厚的合格塑料袋要5分錢,給批發商的出廠價是7分錢,而批發商賣給北京超市的價格是1......閱讀全文
國家六部委發布通知 集貿市場送塑料袋將受罰
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昨天通知,今年7月至8月將在全國集中開展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專項行動,禁止無償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對違反規定的商品零售場所經營者,特別是集貿市場開辦者將給予處罰。 限塑令冰火兩重天 我國“限塑令”實施已經3年。由于超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最
“限塑”三年,為何塑料袋還在飛?
“限塑”三年,效果如何?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的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從數字上看,“限塑”效果明顯。但這與人們的實際感觀有些差距:比如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然紅紅火火;在農
“限塑令”實施成效顯著 一年省下半個大港油田
【導語】塑料購物袋原料主要是乙烯衍生產品聚烯烴等,這些材料都是石油副產品,業內人士估計,“限塑令”實施以后,我國每年節省石油的量相當于半個大港油田的產量(大港油田是中國第九大油田,目前年產油約500萬噸);因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達到760萬~960萬噸。 ? 200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
“限塑令”實施五年 塑料袋使用量僅減一成
限塑5年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發現效果甚微―― 今年6月1日將是“限塑令”實施整五年。五年之后,“限塑令”被執行的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限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無論是限塑規定的有償使用制度,還是不得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部分政策被架空,難以貫徹執行的現狀。
限塑五年有償使用未落實處 免費塑料袋存質量風險
特別是帶顏色的塑料袋,如街邊水果攤用來包裹水果的黃色超薄塑料袋,很可能是生產企業違法使用回收廢塑料,為掩蓋廢塑料所帶的雜質,在生產中添加了黃色的母料給塑料袋染色。然而,廢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會隨著菠蘿等水果的汁液析出,人體食用后將有損健康。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
“限塑令”實施近四年 塑料袋依舊我行我“塑”
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至今,已近四個年頭。日前,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環保意識在提高,他們更愿意自己攜帶購物袋,不過,隨意提供塑料袋的情況依然普遍,尤其是農貿市場幾乎成了違規使用塑料袋的“重災區”。 農貿市場塑料袋依然風行 20日,
限塑令執行乏力 專家建議向生產商征高額環境稅
57歲的侯大媽每逢出門購物,都要自帶大布袋。這是被收費的塑料袋“逼”成的習慣。 近日,在搜狐綠色頻道舉辦的“限塑令”三周年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李靜用“非常可觀”評價了三年來的減塑成效。 “全國主要塑料零售產品減少量是特別大的,特別是超市,減少量達到三分之二以上。”李靜說,“限塑令”
"限塑令"兩周年:農貿市場為何成為"限塑"死角?
“限塑令”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這個旨在限制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的政策兩年來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但在各大農貿市場,違反“限塑令”的行為仍司空見慣。攤主、監管者、消費者三方,究竟誰應該對“限塑令”執行不力負責?怎樣才能讓綠色購物成為消費行為的主
我國6月1日起正式實施“限塑令”
新華網北京5月31日電(記者王優玲)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引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購物袋,從6月1日起,我國正式實施“限塑令”,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并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 國務院辦公廳于去年底下發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餐館醫院將戴限塑“緊箍咒”
今年6月1日是我國“限塑令”施行滿三周年的日子。將來,人們到餐館用餐“打包”剩菜、到藥店買藥品等使用的塑料袋也將實行有償收費。 昨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限塑令出臺三周年”主題研討會上表示,國家“限塑令”將考慮擴大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圍,目前正在抓緊調查研究,力爭盡快出臺。 餐館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