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在遼寧省科技廳組織下,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金屬研究所、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院士、專家團隊赴鞍鋼集團公司開展定向科技成果發布和專題對接。中國工程院院士柯偉、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金屬所副所長譚若兵等14位沈陽分院系統院士、專家參加了對接活動。來自鞍鋼集團公司、鞍山鋼鐵公司、鞍鋼礦業公司等單位44位骨干參會。會議由鞍山市副市長劉賢榮主持。 會上,金屬所研究員李殿中就“金屬構筑成形技術”、“稀土鋼技術”、“軸承鋼技術”、“耐熱鋼技術”進行了項目定向發布;沈陽自動化所副研究員尚志軍就“基于LIBS技術的液態金屬成分在線分析技術”、“WIA技術在鋼鐵企業設備狀態監測中的應用”、“大型空分裝置先進過程控制系統”進行了項目定向發布。鞍鋼集團參會人員與專家進行了現場交流。 鞍山鋼鐵集團董事長唐復平對中科院各研究所和遼寧省、鞍山市對鞍鋼集團科技創新給予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國有企業......閱讀全文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時任副所長徐旭東呼吁盡快構建有利于科研成果轉化的創新體制機制,破解“達爾文死海”難題。而今,回憶起當年的提案,徐旭東說:“技術發明到應用開發、中試放大、批量生產、滿足用戶體驗,絕非一蹴而就。”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大多
11月21日至22日,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鞍山中心(以下稱鞍山中心)組織協調鞍山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遼寧華冶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開展互訪交流對接活動。此次活動鞍山中心集成了多個企業針對中科院一個研究所的相關技術需求,開展集中交流活動,提高了對接工作效率。
許振超 踐行“工匠精神”的優秀代表 許振超,男,漢族,中共黨員,1950年1月出生,山東榮成人,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固機高級經理,中華全國總工會原副主席(兼職),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職,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凈”“無聲響
2013年1月21日上午,本溪市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孫旭東帶領本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家彥一行7人來到中科院沈陽分院尋求技術合作。 孫旭東介紹了本溪市新興產業發展現狀,希望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節能環保領域與中科院開展合作。孫旭東此行重點考察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的抗菌不
作為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物理化學家包信和算得上是中科院里最“接地氣”的院士之一了。 “中科院各個分院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院地合作,我在沈陽分院工作這些年,對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這個問題的感觸還是比較深的。”包信和說。 近年來,包信和帶隊跑遍了全國各地,河南煤化集團、揚
為進一步深化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與菏澤市政府的全面科技合作,促進中科院科技成果在菏澤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和支撐,在雙方良好合作的基礎上,11月24日,沈陽分院和菏澤市人民政府舉行“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菏澤中心”簽約揭牌儀式。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與菏澤市委常委、常務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助力本溪市創新型城市建設,9月25日,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與本溪市人民政府在本溪簽署了院市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和本溪市副市長于海代表院市雙方簽署了協議。簽約儀式由本溪市市長田樹槐主持。 本溪市
以平臺建設凝聚科技資源,以技術合作促進地方發展。4月17日至19日,中科院院地合作局、中科院西安分院和銀川市政府在銀川舉行了“共同推進‘銀川科技園’建設工作會暨項目合作對接活動”,以落實中科院與寧夏自治區政府簽署的科技合作協議,推進銀川科技園建設與發展,引導和促進中科院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在銀川的轉
12月11日,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阜新中心成立揭牌儀式暨煤化工對接洽談會在阜新召開。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阜新市副市長張樹森、副市長朱仕正,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及阜新市相關部門人員參加了上述活動。 張樹森與馬越紅共同為“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阜新中心”揭牌,標志著阜新中
據東北大學官方微博消息,2017年11月27日上午11時33分,冶金能源和工業生態學專家、教育家,我國冶金熱能工程學科的開創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北大學教授陸鐘武與世長辭,享年88歲。沉痛悼念陸鐘武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陸鐘武,冶金能源和工業生態學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冶
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支樹平(前左)與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前右)代表雙方簽訂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推進質量強市戰略合作備忘錄,并以此推動重慶籌建國家質檢基地。 在重慶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正如火如荼中的國家質檢基地占地約667公頃,總建筑面積27.3萬平方米,室外
附件3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初評通過通用項目序號評審組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提名單位(專家)初評建議等級1作物遺傳育種與園藝組梨優質早、中熟新品種選育與高效育種技術創新張紹鈴,施澤彬,王迎濤,李秀根,吳 俊,李 勇,
環保部12日通報:11月以來,受供暖期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東北地區、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持續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 如何讓群眾既溫暖又能見到藍天?近些年遼寧等地做了不少努力,煤改氣、鍋爐拆小并大、污水供熱、工業余熱等探索正積極推進。 今年“雙11”,不少哈爾濱市民的網購清單里都包括口罩
二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15項,不含專用領域) 16 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 中科院是中國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發起者、組織者之一,是科學與應用目標的提出者和實施者,50余家院屬單位承擔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務和多項協作配套任務,突破了大批關鍵核心技術,為工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 在載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2014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本批計劃共計1354項,其中制定932項,修訂422項;強制性標準133項,推薦性標準1210項,指導性技術文件11項。 本文摘取了新一批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中同實驗室儀器和分析測試技術有關的部分。其中的亮點包括:大部分
為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受雞西市政府邀請,在中科院長春分院、沈陽分院首屆所長書記研討會期間(8月21日至25日),來自2個分院12個研究所的29位所領導和雞西市22家企事業單位參加了“2010年雞西智力行暨高端人才項目對接活動”。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徐宏光、雞西市委常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助力營口市創新型城市建設,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與營口市人民政府在營口續簽了院市全面科技合作戰略協議。中科院沈陽分院副院長馬越紅和營口市副市長鐘建代表院市雙方簽署了協議。簽約儀式由營口市委秘書長徐啟主持。
12月8日,中科院沈陽分院在盤錦市組織召開了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2017年度工作總結會。會議現場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科學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以下簡稱“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工作,加強各分中心的業務聯系和工作交流,12月8日,中科院沈陽分院在盤錦市組織召開了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2017年度工
7月15日至17日,在中科院沈陽分院科技處副處長李明的陪同下,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副所長彭輝一行6人到營口、丹東、沈陽的企業開展對接調研,以促進青島生物能源所新能源技術與遼寧企業的對接,推進研究所科研成果在遼寧相關企業轉化。 7月16日,應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營口中心邀請,
科技界與產業界信息不對稱,大量科技成果束之高閣。為了解決這個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題,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打造“互聯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模式系統,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院長助理、科技合作處處長李明告訴記者,沈陽分院在長期開展院地合作過程中發現,地方政府和企業對于該院能為地方產業發
會議現場 4月20日至21日,中科院沈陽分院2013年度院地合作委員會工作會議在丹東召開。沈陽分院系統各單位院地合作工作主管領導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還邀請中科院院地合作局、遼寧省科技廳、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科學院、中科院沈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各
科技成果如何轉化成生產力,一直以來都是擺在科學界面前的一道難題。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沈陽分院了解到,該院征集并整理其1000項科技成果和100個專家團隊,并打造了“互聯網+”發布平臺,大大減少了成果轉化過程中科技界與產業界的對接環節。 “信息不對稱是影響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中國
4月22日,中國科學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理事會在煙臺召開了第四次會議。山東中心理事長、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山東中心副理事長、山東省科技廳廳長翟魯寧和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李海艦,中科院院地合作局局長戚強,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海洋研究所、煙臺海岸帶研
央廣網沈陽10月20日消息(記者徐志強)10月20日,由遼寧省科技廳和盤錦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遼寧省化工行業科技成果推介對接活動在盤錦市舉行。來自中科院系統、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沈陽化工研究院等省內外7家高校、院所的24位專家針對我省化
為促進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建設,近年來,中國科協每年都會聯合中國工程院開展示范院士專家工作站評選工作。2017年,四川省入選的4家院士專家工作站中瀘州就占了2家。作為一個不以科技見長的內陸城市,院士專家工作站的設立給瀘州帶來了什么? 了解微生物發酵規律,新窖有了老窖香 2012年成立的瀘州老窖
對接會現場 6月1日至5日,第三屆山東榮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活動周在榮成石島舉行。本屆活動周由威海市政府、省科技廳、中科院沈陽分院主辦,榮成市政府和威海市科技局承辦。中科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協助籌備、組織并參與城鄉一體化論壇及對接活動。 活動周期間,舉辦了中科院城鄉一體化、汽車及
作為我國自然科學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在遼寧和山東地區的分支機構沈陽分院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將該分院系統單位100個專家團隊的信息毫無保留地公布在網上,包括團隊信息、團隊介紹和典型項目案例,甚至科學家或課題組聯絡人員的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聯系方式也都“曬”了出來。 這在中科院系統
今年以來,遼寧省科技廳緊緊圍繞“重強抓”專項行動“全年轉化落地科技成果2000項”目標任務,采取積極有效舉措,推動全社會參與、全要素整合、全鏈條貫通,截至8月底,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在省內轉化科技成果1338項,合同額5.05億元,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遼寧省落地、轉化、生根、發芽。 一是加
五年間,學校獲國家和北京市儀器設備研發相關專項經費1.2億元人民幣;黃巖誼教授“基于熒光產生的數位化PCR”裝置吸引來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年累計1億元的合同;曾立民教授“在線氣溶膠有機污染物檢測系統”引來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儀器產業化資金200萬元……如此之多關于科學儀器創制的利
為進一步加強中科院與吉林省醫藥龍頭企業合作,中科院長春技術轉移中心會同延邊州科技局、敦化市科技局共同組織了中國科學院—吉林敖東集團醫藥產業技術合作交流會。3月15至16日,中科院長春分院副院長李冰帶領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北京基因組所、生物物理所、大連化物所、海洋所、蘭州化物所等六個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