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8日報道,為幫助日本經濟復蘇,解決能源匱乏問題,安倍政府將對野田內閣2012年5月制定的“2030年零核電”計劃進行“根本性”修改,明確提出日本的能源供應架構中應包括核電。 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后,日本民間的反核呼聲十分強烈。在此壓力下,野田內閣于2012年5月暫時關停了國內全部54座核電站,并于當年9月推出了“零核電”計劃,決定到2030年逐漸淘汰現有核電機組,并且不再新增機組。 核電發展陷入停滯后,能源資源匱乏的日本一度寄希望于通過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來緩解日益加重的能源供應不足。2012年6月,日本政府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激勵政策,以期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填補核電缺失留下的供應缺口,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安倍晉三在選舉期間一直主張恢復核電。《讀賣新聞》6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政府能確保安全,日本多數建有核電站的城鎮同意重新啟用核電站。......閱讀全文
福島核事故后的3年里,日本經歷了減核——零核——啟核的反復考驗。這3年間,民間反核聲浪日趨強烈,游行示威從未間斷。 然而,從堅決“棄核”的菅直人,到“曖昧”的野田佳彥,再到如今高擎“重啟核電”的安倍晉三,日本執政黨對核電態度發生了“大逆轉”,“啟核”步子越來越大。如此大的轉變非常發人深省,這樣
周三,日本政府突然轉變態度,并未正式采納上周剛剛宣布的重大目標,即在2040年以前逐步退出核能發電。該計劃在上周宣布后,遭到了商業團體及地方經濟依賴核電站的社區的強烈反對。 日本首相野田
7月16日,東京代代木公園見證了日本半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17萬人在這里參加了“再見核電站!10萬人集會”的示威活動,這在“抗議文化”缺失的日本顯得相當罕見。核電在當下的日本已成為一個充滿撕裂感的話題,野田內閣延續著日本政治精英忽略民意的傳統,陸續重啟了兩座核電機組。但這并不意
縱覽近期國際核能產業的相關消息,不難發現,日本是繞不過去的新聞熱點。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對于日本國內核電業來說,“利好的正向信息”占了大多數。 福島民眾“向常態生活回歸” 在這些信息中,有兩條小消息從側面反映了福島核事故的消極影響正在減弱。第一條是,日本福島縣農業部門官員5月22日證實
7月16日,東京舉行“10萬人告別核電大游行”活動。圖為參與游行的民眾手持標語,號召日本人以實際行動告別核電。 7月16日,東京氣溫高達33攝氏度,但酷暑難以阻擋民眾參加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等人組織的“10萬人告別核電大游行”活動。中午時分,預計有10萬多名來自日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1號機組,直徑37米的巨大穹頂已經蓋上1號核島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自去年3月中旬日本發生福島核泄漏以來,停擺了近20個月之后的中國核電項目終于
新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百花齊放,空間廣闊 類別:行業研究 機構: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胡皓 投資邏輯、關鍵假設及主要預測: 新材料類上市公司業績的核心因素在于:a.細分領域下游需求的潛在容量和釋放力度、可持續性b.企業自身產品的技術工藝水平和客戶認證情況,即企業在市場
近日,有消息傳出,國家重大核電示范工程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示范工程現場施工正式開挖,正在等待國務院核準。業內認為,這標志著暫停三年的核電項目在下半年獲得重啟幾成定局。 “蟄伏”三年之后核電重啟的消息讓核電板塊的股票倍受鼓舞,聞風大漲。 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7月30日收盤,核能核電指
當地時間2012年6月10日,日本東京,示威者在繁華的澀谷地區游行抗議核電站建設和核能發電。 2012年5月5日,隨著最后一組核電機組的停運,日本全部50個核電機組已停止運轉,日本隨即進入“零核電時代”。曾占日本發電總量近30%的
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這意味著,自去年3月中旬日本發生福島核泄漏以來,停擺了近20個月之后的中國核電項目終于全面重啟。 不過,與外界的興奮相比,上述會議
日本核電國內重啟路遙 國外出口艱難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已經過去了2年零4個月,而在附近港口的海水中,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濃度還在不明原因地繼續上升,事故處理也至今沒有終結。而就在今年7月9日,曾在事故現場指揮救助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前任廠長吉田昌郎撒手人寰。 盡管東電的爛攤子還沒
券商分析人士認為,核電建設帶動的產業鏈較長,最受益的首先當屬核電相關設備及材料制造商,如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二重重裝、中核科技、江蘇神通、沃爾核材等。其次,一些細分及新進入核電領域的公司也值得關注,如浙富股份、威爾泰、陜鼓動力、久立特材等。 記者從相關部門以及核電企業高層了解到,今年5月3
15日晚,日本國內唯一尚在運行的商用核反應堆——大飯核電站4號機組停止發電,開始接受定期檢查。這是時隔14個月,日本全部50座商用核電機組的再次停運。這意味著日本將“零核過冬”。 大飯核電站位于日本中部福井縣的大飯町。關西電力公司于15日17時左右開始遏制4號機組的核分裂,降低輸出功率,約
核電重啟一直是2014年新能源領域的熱門話題,國家高層也曾在多個場合放出我國核電重啟的積極信號。12月4日,國家發改委核電司司長劉寶華更是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啟動一批沿海核電工程。 然而,湖南、江西等地的內陸核電站已投入巨資籌備多年,仍未破冰重啟。 2011年的日本
11日,日本九州電力公司宣布,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當日成為日本全國首座被審查符合新安全標準后重啟的反應堆,日本由此結束了近兩年以來的“零核電”狀態。 除川內核電站外,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根據新安全標準已經審查了15座核電站的25座反應堆,關西電力公司的高濱核電站3號和4號機組以及四國電力公司伊方核電
核電站沉寂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桃花江核電站建設工地還是一片熱火朝天,中國核工業第二二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中核二二公司”)員工張順達(化名)的生活也不像如今這樣清寂。 2012年11月29日下午,張順達走出核電站廠區的大門,他要到鎮上取郵件。桃花江核電站到沾溪鎮沒
2013年多數國家仍將繼續按原計劃建造核電站,并將進一步加強核安全監管,檢查核設施防災能力,調整核應急措施,積極開發先進核電技術。 ·日本 日本計劃建造更多核電站。1月2日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他將批準建造更多的核反應堆。 這與野田佳彥領導的民主黨前政府的
一度停滯的中國核電建設出現了松動。日前,被稱為中國迄今最大的核電規劃項目——位于山東省榮成市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開工建設。石島灣核電站也是全球首座將第四代核電技術成功商業化的示范項目。專家認為,該核電站采用的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在安全方面不存在問題。 石島灣核電站項目總
福島核災難發生3年后,日本正在考慮全面解封那些受之影響而停止發電的核電站。 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說,日本核監管局在當天宣布,批準仙臺核電站恢復運營。這意味著日本重啟核能計劃已經邁出了最具實際性的一步。仙臺核電站位于日本九州島的鹿兒島縣。 日本核監管局官員表示,日本核監管局對仙臺核電站進
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目前高層對重啟沿海核電的愿望強烈,遼寧紅沿河二期、遼寧葫蘆島徐大堡一期和廣東陸豐一期有望成為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首批重啟的核電項目,其中紅沿河二期被認為獲批的可能性最大。 一位國家核安全局官員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待批的項目中,只有紅沿河二期采用的ACPR1000技術爭議
2013年6月2日,日本民眾參加反核游行,標語內容為“不要核電站”。 “新建核電站絕對無法獲得國民的理解!”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釋放出重啟核電的明確信號,立刻遭致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的公開質疑。在此種情況下,日本政府為何要如此不渝地重啟核電?答案或許令人不寒而栗。 半個世紀的核武夢
3月11日,在日本東京的東京電力公司總部前,游行者手持標語、呼喊口號進行抗議核電站的游行。游行者呼吁東電向福島市民賠償,并反對重啟核電站。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大地震、海嘯及福島核電站事故,使日本核電事業遭受重創,隨著核電站相繼進入“定期檢查”,在日本國內發電量中核電占比從 2010
12月16日,日本自民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時隔3年重奪執政權。自民黨的回歸迅速沖散了“第三極”政治勢力在競選期間制造的濃郁反核氣氛。輿論普遍認為,這個親核政黨的勝選意味著,日本當前壓制核電的能源政策很可能發生逆轉。用《朝日新聞》的話來說,隨著政權從主張“零核電” 的民主黨過渡到并不以“零
■魯道夫·坦恩·赫特 不久前的東京都知事選舉,牽動了許多人的目光:有來自首相辦公室的關注,也有日本南部九州電力公司的期盼,當然也少不了日本國民的關心。 雖然,兩位候選人均持反核態度。候選人之一、前首相細川護熙打出了“零核電”的口號參與角逐;另外一名候選人舛添要一的立場則是循序漸進分階
寒冬的石島灣雨雪不斷,人跡罕至。核電站的落戶更給這里帶來了一絲神秘。 在距離海邊不足500米處,只見三個高聳的塔吊,下面則是一個足球場大小、深達18米的工地。石島灣的漁民或許想象不到,他們身邊的這個工程正是舉世矚目的全球首座將四代核電技術成功商業化的示范項目——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已經過去6年,關于核輻射的慘痛記憶仍然敲擊著警鐘。如何科學認識被各國日益重視和發展的核電能源?核安全究竟能否保障?帶著種種問題,我們約請中國社科院的兩位研究專家撰文,請他們從科學的角度解讀分析 一問 如何保障核能的安全利用? 從美國三里島核事故到蘇聯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再到日本
日前,由于國家能源委會議釋放出核電松動的信息,相關媒體圍繞核電存廢、內陸核電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其中,國研中心王亦楠老師的《內陸核電不適合我國國情》(附于文后)的文章觀點最為鮮明,引起了諸多共鳴和爭論。現針對王老師文中提出的幾點理由,稍談一點個人認識,以與商榷。 第一,關于核電安全技術
原能源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陸佑楣近日呼吁盡快啟動內陸核電,核能協會今年5月的一份報告也已上交至相關部門,希望內陸核電重啟進一步提速。 然而,12月13日國家核安全局給中廣核的一則復函,給內陸核電站重啟的意圖潑了一盆冷水。該復函同意中廣核將咸寧核電站主設備鍛件及零部件轉移至陸豐核電站的申
技術路線內斗阻礙中國核電“走出去” 一個月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率團造訪了沙特阿拉伯,就中沙雙方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能源戰略合作,在核能等領域合作“達成多項重要共識”。那時,中國核電產品似乎有望贏得沙特的青睞。 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隨國家能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 核安全事關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發展,事關環境安全,事關公眾利益。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確定的方針政策,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多年來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業績。日本福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