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18日發布消息說,搭載3名俄美宇航員的俄羅斯“聯盟TMA-19”飛船于當天凌晨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 消息說,莫斯科時間18日2時25分(北京時間18日6時25分),“聯盟TMA-19”飛船和國際空間站“星辰”號服務艙對接成功,整個過程是以自動方式進行的。對接后,“聯盟”號宇航員需要對對接艙的密封性及壓力進行一系列檢查。按計劃,宇航員將在當天上午打開密封艙艙門并進入國際空間站。 飛船內的3名宇航員分別是51歲的俄羅斯工程師費奧多爾·尤爾奇欣、50歲的美軍飛行員道格拉斯·惠洛克和45歲的美國太空物理學家香農·沃克女士。俄飛行控制中心說,他們3人在為期兩天的飛行過程中自我感覺良好。 按計劃,他們將在國際空間站內工作生活161天。在駐站期間,這3名宇航員將接待美國航天飛機、俄羅斯載人飛船以及3艘俄羅斯貨運飛船,此外,他們還將進行5次太空行走。 “聯盟TMA-1......閱讀全文
中國實現第一次太空行走入選 北京時間12月28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太空網報道,對太空飛行來說,2008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見證了很多重大的歷史性時刻:世界上最強大的伽馬射線望遠鏡、國際空間站上最大的太空艙、印度的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和正好是美國首位宇航員后代的太空游客都被成功送入太空。以下是20
奮進號宇宙飛船對接在國際空間站上人類航天活動的幾大著名空間站 7月27日,俄羅斯聯邦宇航局副局長達維多夫在接受《早安俄羅斯》采訪中稱,俄羅斯方面計劃在2020年后結束國際空間站的使命,讓其墜入海洋。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因為人們才剛剛在上周依依不舍地告別了航天飛機時代。 一說: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28日宣布,國際空間站3名宇航員當天晚間進行了約半小時的太空飛行,成功將“聯盟TMA-19”載人飛船從國際空間站的一個艙段對接到另外一個艙段上。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28日23時14分(北京時間29日3時14分),在地面控制中心監督下,俄羅斯宇航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4日發布消息說,日前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失敗的俄“進步M-06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空間站成功實現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4日20時17分(北京時間5日零時17分),“進步M-06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5月1日發布消息說,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當天晚間與國際空間站成功對接,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該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1日22時30分(北京時間2日2時30分),俄“進步M-05M”貨運飛船與國際空間站“碼頭”號對接艙成功對接,整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5月12日宣布,與國際空間站“曙光”號功能貨艙對接的“聯盟TMA-17”載人飛船當天重新對接到“星辰”號服務艙,為俄“黎明”號試驗艙與空間站俄艙段對接創造條件。 倫金說,莫斯科時間17時26分(北京時間21時26分),隨著地面控制中心一聲令下,俄羅斯宇
3月22日,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的“太空船二號”試飛成功。這個載人航天器有望成為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船,如果后期試飛進展順利,預計在兩年后可進入商業運營,太空旅游票價為每人20萬美元。不過,對于未來的“星際旅行”來說,也許錢不是問題,而漂浮在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
被命名為“加加林”號的俄羅斯“聯盟TMA-21”飛船4月7日凌晨成功的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這艘裝載著3名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的飛船4月5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飛船“停靠”到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碼頭”對接艙。這艘飛船把俄羅斯宇航員亞歷山大·薩莫庫佳耶夫、安德烈·鮑里先科和美國宇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5月22日凌晨向國際空間站發射“龍”飛船,這是世界第一艘向空間站發射的商業飛船。 美國航天局的電視直播顯示,當地時間3時44分(北京時間15時44分),搭載“龍”飛船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這次發射原計劃在2月進行,
莫斯科時間7日上午8點14分,搭載2014年索契冬奧會圣火火炬的“聯盟TMA-11M”號載人飛船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第一發射臺發射升空。這是奧運火炬首次進入太空。 按照計劃,“聯盟TMA-11M”號飛船將于莫斯科時間11月7日14時31分與國際空間站進行自動對接。對接成功后,冬奧會火炬將被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7月27日發布消息說,國際空間站的兩名俄羅斯宇航員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任務,并順利返回國際空間站。 執行此次任務的是俄宇航員費奧多爾·尤爾奇欣和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兩名宇航員在莫斯科時間8時11分(北京時間12時11分)打開空間站的“碼頭”號對接艙艙門開始太空
美國航天局日前宣布,國際空間站兩名宇航員當天打開對接艙門,進入了有史以來與空間站首次對接的商業飛船——“龍”飛船。 此次入艙行動由空間站指令長奧列格·科諾年科和宇航員唐納德·佩蒂完成。美國東部時間5月26日5時53分(北京時間17時23分),兩位宇航員緩緩打開了連接空間站“和諧”號節
■ 今年4月12日,是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飛天50周年——1961年的這一天,蘇聯“東方一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該國航天員尤里·加加林乘這艘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歷時108分鐘,而后安全返回地面。為紀念人類首次太空飛行,4月7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4月12日確定為國際
航天育種也稱空間誘變育種、太空育種,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擬空間環境裝置,通過空間環境對植物發生誘變作用,致使種子產生變異,再通過嚴格的地面選育過程,獲得優良的農作物品種。 今年,中國航天育種正迎來一個高潮。隨著天宮一號升空,神舟八號攜帶的育種誘變裝置將與其交會對接,由此
俄羅斯聯邦航天署10月30日說,為國際空間站運送補給的“進步M-13M”貨運飛船當天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由“聯盟-U”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并成功入軌。 飛船于莫斯科時間14時11分(北京時間18時11分)升空。9分鐘后,在距地面200公里處飛船與運載火箭分離,并進入預定軌道。此后3晝夜內,飛船將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0月26日發布消息說,該中心當天成功將國際空間站軌道的平均高度提升至約390公里。為保證同俄“聯盟”載人飛船和“進步”貨運飛船的順利對接,俄方已于本月19日實施過一次空間站軌道的提升作業。 飛行控制中心說,國際空間站此次是在自動狀態下完成了軌道提升。該中心工作人員在莫斯
美國 深空探測異彩紛呈,宇宙探索發現不斷 本報駐美國記者 劉海英 2018年,“好奇號”“朱諾號”“卡西尼號”“新視野”號等探測器持續提供著火星、木星、土星、柯伊伯帶天體的相關數據。“旅行者2號”朝星際空間進發;OSIRIS-Rex抵達小行星貝努;“黎明”號完成了探測任務,將在谷神星軌
俄羅斯宇航員訓練中心負責人謝爾蓋·克利卡列夫3月4日表示,定于本月28至29日飛往國際空間站的俄“聯盟”號載人飛船將首次采用快速對接模式。宇航員從地面發射到空間站的時間將從原來的2天縮短為6小時。 克利卡列夫說,快速對接模式已在2012年至2013年發射的幾艘“進步”貨運飛船上試驗成功,若
北京時間10月17日7時30分28秒,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預計于北京時間19日凌晨,將與天宮二號完成交會對接! 此次任務中兩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33天。在這33天里他們都要做些啥?吃飯睡覺看風景嗎? 這當然是不可
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10月27日宣布,俄羅斯于當晚成功發射“進步M-08M”貨運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多種給養及設備。 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發言人倫金介紹說,莫斯科時間19時12分(北京時間23時12分),“聯盟-U”運載火箭搭載“進步M-08M”貨運飛船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
俄美3名宇航員莫斯科時間4月5日2時18分(北京時間當天6時18分)搭乘以加加林命名的俄羅斯“聯盟TMA-21”載人飛船飛赴國際空間站。 根據俄羅斯電視臺的直播畫面,運載著“聯盟TMA-21”載人飛船的俄“聯盟-FG”型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飛船船艙內的俄羅斯宇航員
多少年來,大熊貓、青花瓷、中國功夫和戲曲,一度成為外國人腦海中關于中國的主要印象。而最近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已經榮升為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 與上述早已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中國名片不同,近年來,中國高科技研究成果也取得了長足進步。已全面啟動
俄媒稱,俄羅斯“聯盟TMA-15M”載人飛船于莫斯科時間24日5時48分與國際空間站“黎明”號研究艙對接。 據塔斯社11月24日報道,由“聯盟-FG”運載火箭攜帶的載人飛船今天凌晨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經約6小時飛行后抵達國際空間站。 “聯盟”號飛船上載有國際空間站新一批長期考察組成員——俄
當地時間5月30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發射升空。宇航員羅伯特·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搭乘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次發射是人類第一次乘坐商業飛船飛往太空。圖片來源:NASA 4月17日,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推特上宣布,將重啟載人航天計劃。這是將近9年之后,
北京時間12月18日消息,美國宇航局網站最近日前公布了美國宇航局在2008年取得的十大科學成就,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鳳凰號圓滿完成火星探測任務,以及NASA幫助設計的第四代鯊魚皮泳衣均上榜。 以下是美宇航局2008年十大科學成就名單: 1.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國際空間站建設接近尾聲
俄羅斯航天部門莫斯科時間8月1日23時35分(北京時間2日3時35分)在哈薩克斯坦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用“聯盟-U”火箭將“進步M-16M”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飛船計劃在發射6小時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總裁兼總設計師維塔利·洛波塔說,這次發射將首次測試貨運飛船的快
圖表:神舟八號將于11月初擇機發射 神舟八號飛船即將起航、中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即將拉開序幕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10月30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對這次任務的意義、中國未來空間站的建設及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進行了全面解讀。 周建平,1957年出生,湖南望城人,國防科技大
2008年,美軍在太平洋發射“標準導彈-3”擊落間諜衛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0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道,近期,科學家提出一個問題:如果通信人造衛星在太空中失控或發生故障,當它們被當作太空垃圾進行處理時會出現什么后果?試想如果前蘇聯時期的人造衛星攜帶的核反應堆出現泄漏該怎么辦?當人造
2017年4月20日19時41分,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由長征七號火箭發射送入太空,與在軌半年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天舟一號將裝載超過6噸的物資與設備飛向太空。在這些貨物中,除了維持天宮二號的各種補給外,還有大量太空實驗設備和載荷。 這其中有一個來自浙江的生命科學項目: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美國航空航天局將于當地時間27日進行國際空間站多功能艙重新對接,此舉旨在未來實現美國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消息稱,接下來的工作是為準備美國載人航天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飛不早于2017年進行。美國專家計劃打造國際空間站對接主接口和備用接口用來運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