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啟動
關于開展2019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方面: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1998年共同創立的“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的重要內容,隔年在基礎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個領域交替評選,每年表彰5名分別來自非洲及阿拉伯國家、亞洲及太平洋地區、歐洲、拉丁美洲與北美洲的杰出女科學家,獎金每人10萬歐元,2019年度的評選領域是基礎科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近年來,李方華、葉玉如、任詠華、謝毅、陳化蘭、張彌曼6人先后獲得該獎項,展現了中國女科學家的風采,有力提升了我國科學家的國際形象和影響力。 2019年度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工作已啟動。各有關方面請結合自己工作實際,積極開展提名工作,將我國優秀女科學家推薦出來,展現風采、爭取榮譽,激勵更多女性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報國、建功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 具有提名資格的專家(提名規則......閱讀全文
歐萊雅將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
歐萊雅集團為贏得2020年新增添消費者10億的目標,采取措施將研發中心建立在中國、印度和巴西,使其更能接近于這些國家有特殊需要的消費者。 報道說,歐萊雅集團負責人表示,該集團53%的化妝品銷售額來自新興國家,而本土銷售僅占35%;2010年上半年集團利潤的增長也來自這些新興地區。因此
第十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
第十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揭曉 頒獎儀式將于08年3月6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 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落杉磯分校生物和生理學教授Elizabeth Blackburn等5位在生命科學領域作出貢獻的女性被授予第十屆“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
歐萊雅擬在新興國家建立研發中心
12月14日消息,在歐萊雅集團總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透露,歐萊雅集團為達到未來幾年新增10億消費者的目標,將研發中心建立在中國、印度和巴西,使其更能接近于這些國家有特殊需要的消費者。 該負責人介紹,歐萊雅53%的化妝品銷售額來自新興國家,而本土銷售僅占35%,2010年上半年集
資生堂推線上品牌 美寶蓮、歐萊雅或跟進
相對于服裝鞋帽,化妝品毛利最高,最適合上網銷售。面對眾多已占領市場的網上商城,終于有傳統化妝品品牌按捺不住了。不過,做實體店和做網店完全是兩種生意。業內人士稱,資生堂的“舒亞”模式一旦成功,美寶蓮、歐萊雅都可能迅速跟進。 傳統化妝品觸網規避“價格戰” 9月15日,資生堂在中國推出自建
歐萊雅收購太平洋生物科技實驗室
化妝品公司歐萊雅日前完成對聲波護膚領域領跑者——美國太平洋生物科技實驗室及其品牌Clarisonic的收購。此舉將對歐萊雅在美容設備領域掌握先進專利技術,在快速興起的聲波護膚市場占領戰略位置起到重要作用。 歐萊雅集團全球高檔化妝品業務總裁尼古拉斯表示:“美容設備是全球護膚市場一個重要的新領
歐萊雅廣告美化過度遭禁播 夸大宣傳現象泛濫
日前,英國廣告標準局發布禁令,禁止播放朱莉婭?羅伯茨和名模克里斯蒂?特林頓的兩款化妝品廣告,理由是后期美化過度,誤導消費者。打開電視機,“太美”的廣告充斥眼球,夸張的效果宣傳不絕于耳,信不信由你,這樣的現象在中國何時會叫停?視頻:羅伯茨新廣告因過于完美脫離現實遭禁
2019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啟動
關于開展2019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方面: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1998年共同創立的“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的重要內容,隔年在基礎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個領域交替評選,每年表彰5名分別來自非洲及阿拉伯
2019年“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啟動
關于開展2019年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提名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方面: ? 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歐萊雅集團1998年共同創立的“為投身于科學的女性”計劃的重要內容,隔年在基礎科學和生命科學兩個領域交替評選,每年表彰
歐萊雅倩碧等產品在加拿大被檢出含多種毒物
加拿大測試49個化妝品牌包括倩碧粉底液和歐萊雅睫毛膏 發現含砷、鈹、鎘等多種毒物 含毒測試倩碧歐萊雅被點名 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道稱,化妝品中含重金屬并不罕見,不過加拿大近期一項對49個知名品牌化妝品的測試結果還是足以令人大吃一驚,所有化妝品中幾乎都“潛伏”著砷、鎘、鉛、汞等有毒物質。
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在京頒獎
12月22日,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及歐萊雅中國共同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9位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青年女性獲此殊榮,她們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彭新華、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教授胡海嵐、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