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anger2.4543.Solid 4.HiSeq20005.Helicos6.DNA Nanoball array7.The PacBio RS system8.PGM9.MiSeq sanger企業:Life Technology推出時間:1977年發明,1986年第一臺商業化測序儀主流型號:3730XL樣品要求:PCR產物:濃度≥50ng/ul 體積≥10ul;質粒:含量≥5ug;菌液:體積≥1ml。測序原理:雙脫氧鏈終止法:Sanger法測序的原理就是,每個反應含有所有四種脫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使之擴增,并混入限量的一種不同的雙脫氧核苷三磷酸(ddNTP)使之終止。由于ddNTP缺乏延伸所需要的3‘-OH基團,使延長的寡聚核苷酸選擇性地在G、A、T或C處終止,終止點由反應中相應的雙脫氧而定。每一種dNTPs和ddNTPs的相對濃度可以調整,使反應得到一組長幾個至千以上個,相差一個堿基一系......閱讀全文
1.第二代測序技術1.1 Roche 454 測序平臺Roche 454(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是第一個NGS測序平臺,由美國454 Life Sciences公司于2005年推出,2007年被瑞士Roche公司收購。此后Roche公司在此基礎上開發了Roch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時代的改變,同時高通量測序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致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所以又被稱為深度測序(de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有關Proton和HiSeq 平臺的對比研究顯示,在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時,Life Technologies的Ion Proton和Illumina的HiSeq 2000在單核苷酸變異(SNPs)檢測方面均表現良好,但在準確檢測插入缺失時存在某些問題
基因是指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序列。基因通過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現。人類約有兩萬至兩萬五千個基因。廣義上的基因檢測指通過血液、組織或細胞分泌物,對染色體、DNA分子進行檢測的一系列技術。目前在醫療領
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有關Proton和HiSeq 平臺的對比研究顯示,在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時,Life Technologies的Ion Proton和Illumina的HiSeq 2000在單核苷酸變異檢測方面均表現良好,但在準確檢測插入缺失時存在某些問題。 該
Proton和HiSeq外顯子組平臺比較:單核苷酸變異檢測均表現良好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近日發表的有關Proton和HiSeq 平臺的對比研究顯示,在進行外顯子組測序時,Life Technologies的Ion Proton和Illumina的HiSeq 2000在單核苷酸變異檢
一、基因測序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基因測序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主要分為科研服務、醫療應用服務以及非醫療基因檢測服務。其中,醫療應用服務是目前應用基因測序技術中活躍度較高且發展潛力較大的部分,涉及無創產前篩查、遺傳病診斷、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腫瘤診斷等諸多領域。近年來,隨著“二胎
1、中國乃至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都在不斷增加從全球的范圍來看,目前測序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是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的市場增長率均超過了20%,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據有關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基因測序市場規模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中國基因測序產業規模達到92.0億元,如果按照美元比人民幣1:7
近年來,基因測序行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量資本和企業的進入。目前,在行業上游儀器設備環節,國外企業競爭優勢顯著,而在國內的基因測序與應用終端領域華大基因競爭力強勁。但是,基因測序技術在終端應用領域還未實現完全推廣,未來發展仍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全景圖:下游應用領域廣泛,但尚未完全推廣 從基因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時代的改變, 同時高通量測序使得對一個物種的轉錄組和基因組進行細致全貌的分析成為可能, 所以又被稱
高通量測序技術技術的應用及前景 (作者: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滕曉坤, 肖華勝)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
高通量測序技術技術的應用及前景 (作者: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滕曉坤, 肖華勝)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對傳統測序一次革命性的改變, 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 因此在有些文獻中稱其為下一代測序技術(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足見其劃
由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超高通量基因測序儀——DNBSEQ-T7(原名:MGISEQ-T7)自面世以來就備受業內關注。 近期,隨著儀器陸續交付,包括華大基因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華大科技)、微基因(WeGene)、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吉因加)在內的多家公司開始投入使用,其數據表
基因測序行業發展迅速,二代測序為主流技術。 當下,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由于通量較低、測序時間較長,已經不能滿足研究應用的需要,以高通量低成本為特征的二代測序技術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測序技術,測序時間相較于一代技術大大降低。 基因測序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成本的下降,近年來發展迅
一、導讀: 在大部分投資者對“二代測序”(NGS)還沒有搞清技術細節的情況下,“三代測序”(3GS)又火了。 6月17日,醫藥板塊中基因測序相關標的在“三代測序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新聞影響上出現明顯漲幅,我們也接到較多投資者對相關新聞的背景及觀點的詢問。為此,我們結合各方面資料歸納總結了三代
一、導讀: 在大部分投資者對“二代測序”(NGS)還沒有搞清技術細節的情況下,“三代測序”(3GS)又火了。 6月17日,醫藥板塊中基因測序相關標的在“三代測序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的新聞影響上出現明顯漲幅,我們也接到較多投資者對相關新聞的背景及觀點的詢問。為此,我們結合各方面資料歸納總結了三代
二代測序為生命科學研究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越來越多研究表明這種短讀長測序 (short-read sequencing, SRS)雖然高通量,成本低,然而對于串聯重復序列、高GC/AT序列、高度多態性區域、高度同源區域以及大片段結構變異的檢測能力非常有限,難以全方位的捕捉基因組的變化。據估
二代測序,又名下一代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也叫高通量測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是相對于傳統的桑格兒測序(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有些文章中可能還會稱為大規模平行測序平臺(massive
在生物醫學大數據的重要價值日益凸顯的今天,大規模組學計劃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布局,如何能夠更準確、更快速、更低成本地開展基因測序變得愈發迫切,驅動著技術之輪飛馳向前。高通量測序誕生和發展的歷史,鐫刻著科學家和產業先驅們在“更準、更全、更快、更便宜”的道路上所作出的種種努力。近日,由華大智造聯合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2015年是基因檢測的大元年。首先是美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1月底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療計劃”而引發全球關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科技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組,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呼之欲出,2015年3月,安吉利娜·朱莉在《紐約時報》發表公開信,表
華大智造COO、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蔣慧博士 天書已譜好,我們是否就安全了? 人類基因組計劃始于1990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計劃。截止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至此,人類的基因這本“天書”也譜寫完成。這一偉
華大智造COO、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蔣慧博士 天書已譜好,我們是否就安全了? 人類基因組計劃始于1990年,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和我國科學家共同參與了這一預算達30億美元的計劃。截止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已經完成。至此,人類的基因這本“天書”也譜寫完成。這一偉大的
生命體遺傳信息的快速獲得對于生命科學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代測序儀對電泳分離技術的依賴,使其難以進一步提高分析的速度和并 行化程度,也難以通過微型化降低測序成本。經過不斷的技術開發和改進, 21世紀初,以Roche454技術、i
作為業內玩咖,今天看到了第一臺NextSeq 2000入駐客戶實驗室,畫面頗有宜家質感。隔著屏幕,不能“開箱測評”,但昨天下午準點收看了illumina的新品云發布會現場錄播后,我決定為大家帶來一場“云測評”——臺式測序儀的機皇之戰:MGISEQ-2000 vs NextSeq 2000。 
2016年科學發現、發展和趨勢中,哪個最令你印象深刻?不久前,《科學》雜志收回11000張讀者對這一問題的投票,刊登出讀者所選的5項“年度科技突破”。《科學》雜志還將于12月22日宣布“2016年度十大科技突破”,屆時讀者可以將自己的答案與權威發布進行對比,來一場智慧較量。 老細胞清除術
雖然single-cell sequencing的方法仍在不斷推出,但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商業化成熟的方法仍是10×Genomics公司推出的ChromiumTM系統。1.2以RNA-seq為例介紹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單細胞測序的最主要難點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分離得到最可能多的單個細胞,早期的技術代表F
本文由原創作者 矮小森 授權 分析測試百科網發表,從中我們可以聞到NGS戰場上的硝煙,感受到科學奇才們的大膽創意和持續的斗志。 說起基因測序儀,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進口的品牌和產品。這沒辦法,因為目前能夠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生產能力
2019年10月26日,“百萬微生態”國際合作計劃(MMHP)在深圳第14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ICG-14)上正式啟動,來自中國、瑞典、丹麥、法國、拉托維亞等多國科學家將合作開展微生物宏基因組研究,致力于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對100萬份來自腸道、口腔、皮膚、生殖道等器官的微生物組樣品進行測序分析,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