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媒體7月14日報道,歐盟食品安全局專家經過調查再次聲明,美國孟山都公司的MON863轉基因玉米安全無害,提出相關質疑的法國專家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學性。 今年3月,法國生物學家塞拉里尼在美國《環境污染與毒理學文獻》雜志上發表論文說,雌性實驗鼠在食用MON863轉基因玉米后開始變胖,而且肝功能受損;雄性實驗鼠食用這種轉基因玉米后開始消瘦,并伴有腎功能受損。他希望有關政府機構能夠重新驗證這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并暫時取消這種玉米的上市許可。 歐盟委員會健康委員基普里亞努本周說,經過調查,歐盟食品安全局認為,截至目前,沒有任何科學實驗和數據足以對MON863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提出質疑。塞拉里尼采用的統計方法缺乏科學性,從而導致其得出錯誤結論。 歐盟食品安全局在調查報告中指出,塞拉里尼發表的論文并非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他引用的是法國生物分子工程委員會毒理學家帕斯卡爾在2003年10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這項......閱讀全文
歐洲食品安全局6月30日說,該機構科學家研究認為,美國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品種是安全的,對健康和環境不會造成危害。這一表態意味著歐盟委員會可能據此批準孟山都轉基因玉米在歐洲繼續種植。 歐盟委員會曾于1998年批準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玉米品種MON810在歐洲商業化種植,許可有效期為10年,
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批準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獲得兩個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是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教授及其同事。這是中國首次為轉基因水稻頒發安全證書。 安全證書是轉基因作物品種上市之前最難的一個關口,這意味著該品種的生產性試驗結束并獲得農業主管部門認可,技術方面
轉基因農作物被培育成功以來,科學家們通過實驗檢驗其安全性的工作就從未停止。然而,由于研究中存在的各種缺陷或失誤,影響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并進而引發公眾對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的疑慮。 作為高技術實驗品的轉基因農作物,在其邁向公眾日常生活的途中,因與人類休戚相關的安全性問題在全球范圍內廣受爭議而
盡管這些實驗要么是試驗方法錯誤,要么是試驗結果與作者聲稱的結論相違背,其實驗結果不被主流科學界和各國管理機構所接受,但還是被反對者頻繁引用,并對公眾造成誤導 從試驗室研究階段開始,科學家們就對轉基因食用安全性和環境影響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在轉基因作物商業化應用的15年中,科學機構或者管理機構沒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13日報道,歐盟委員會健康與消費者政策委員約翰·達利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歐盟27個成員國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全部或者部分引種轉基因農作物,希望新規定能夠終結阻礙歐洲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的僵持局面。不過,該提案還需要歐洲成員國和歐盟議會通過。裁量權交給各成員國
近來,法國一研究報告稱某轉基因玉米導致實驗鼠患癌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對此,不少業內專家以及一些歐盟國家的農業部長均認為,轉基因玉米致癌論“言之過早”。而本次事件背后的一些利益糾葛以及研究程序問題也有待進一步厘清。 這項研究發表在19日的《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志上。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
最近法國一研究報告稱某轉基因玉米導致實驗鼠患癌的消息在歐美引發激烈爭議。該報告發表在19日的《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志上。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0只實驗鼠和一組對照組實驗鼠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實驗,或喂食NK603轉基因玉米,或喂食經過“農達”除草劑處理的NK603
法國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和國家衛生安全署10月22日先后否定了關于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致癌的研究結論,同時建議對轉基因作物的長期影響進行研究。 這兩家機構當天均表示,此前法國卡昂大學研究者質疑轉基因玉米安全的研究存在諸多不足,其報告中陳述的實驗結果和分析不足以支持喂食NK603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站8月2日報道,孟山都的MON810轉基因玉米2008年以來就被排除在法國種植物之外。盡管法國行政法院撤銷了種植禁令,但這種作物在法國大面積種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據法新社報道,法國行政法院以不符合歐盟法為由宣布這項決定后,農業部長勒弗爾和環保部長馬丁重申"政府維持延緩
轉基因食品范圍逐漸擴大:大豆、玉米、木瓜…… 1996年,剛開始成為大豆進口國的中國,全年進口的大豆為110萬噸。而中國大豆產業協會稱,2010年這一數值已經猛增至5000萬噸左右,15年間增長了45倍,而目前進口的絕大多數是轉基因大豆……進口轉基因大豆,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價格很多時候
據法國“歐洲時報網”2月19日報道,法國政府17日晚在參議院受挫后,18日重申法國領土上不能種植轉基因玉米。法政府保證3月中旬前將推出新政令,并在春耕“播種前”使國民議會通過新的禁種轉基因作物法律。 據報道,法國參議院17日晚以兩票的微弱多數否決了社會黨議員提出的禁止種植轉基因玉米的法律草
圖片說明:2008年11月24日布魯塞爾,一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者在歐盟總部大樓前進行的抗議活動中展示被畫上鬼臉的轉基因玉米。 歐洲農民很可能將在世界糧食市場上落于劣勢,因為歐盟的糧食消費者們對轉基因糧食充滿敵意,這阻礙了科學家對培養高產量抗蟲害的糧食作物的研究。 目前歐盟只批準了一種轉
“歐美科學家都不敢斷定這項技術一定是安全的,中國科學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安全證書似不穩妥”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中國成為國外轉基因糧的生死試驗場”“民族的噩夢”……已經兩個月了,有關轉基因
6月13日晚上8點56分,一條新聞出現在新華網上:中國農業部批準發放三個轉基因大豆(4687,2.00,0.04%)進口安全證書。此前幾天,巴西農業部和阿根廷農業部分別對媒體表示他們獲批了向中國出口三種轉基因大豆,阿根廷還獲批向中國出口一種轉基因玉米(2424,0.00,0.00%)。
據奧地利媒體報道,歐盟委員會對來自中國的大米和大米制品實行嚴格的檢驗措施。采取這一措施是該委員會對數次發現來自中國的大米中含有Bt63轉基因大米所作出的反應,這種大米的進口違反了歐盟現有法律。2007年末也曾在歐洲發現這種大大米制品。每年進口到歐洲的,以大米為原料加工的中國米粉達3萬噸。 更多新聞
2009年8月,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牽頭研發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率先獲得我國第一張轉基因水稻生物安全證書,讓中國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邁出了關鍵一步。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100多名學者聯名上書全國人大,“要求立即停止轉基因水稻和玉米商業化生產問題”;隨后
據法國《歐洲時報》11月7日報道,歐盟委員會11月6日冒著在轉基因食品的棘手案卷上加劇各方分歧的巨大風險,它強迫各國支持歐盟立場。歐盟要求其成員國允許種植TC1507號第二種轉基因玉米,與此同時,宣布允許在歐盟境內銷售作為動物飼料的兩種轉基因玉米組合。歐盟此舉引發爭議。 據報道,歐盟將在1
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科學家們將十多年來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物新物種的培育上以來,對轉基因技術的爭論就已開始,并且從未停止。 2012年9月19日,法國凱恩大學塞拉利尼教授發表論文,稱用轉基因玉米NK603進行大鼠兩年飼喂研究,引起大鼠產生腫瘤,此消息一經發出便引起廣泛關注,使轉基因
在過去的10多年里,中國社會輿論中爭訟最為激烈和持續的焦點話題之一,是一個普通人看似幾乎插不上嘴的專業科學問題:轉基因農作物應不應該商業化? 而有關轉基因問題的論戰,現在越來越異化為不同政治立場之間的紛爭,乃至謾罵。它實際上已經完全脫離了最初的科學研究和食品安全范疇,淪為一場迷失了目標的情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到底該如何在謹慎和偏執之間保持平衡 自1983年首例轉基因植物問世以來,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止。今年11月11日,隨著奧地利政府一份研究報告的發布,關于轉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爭論烽煙再起。 這份報告的題目是“以轉基因雜交玉米為飼料長期喂養小鼠的
前幾個月鬧得滿城風雨的法國轉基因玉米事件終于告一段落,法國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INRA)院長Fran?ois Houllier就這一事件在本期Nature雜志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借此機會,我們也來回顧以下這一事件的始末。 GM玉米事件之因 今年9月19日,法國Caen大學的分子生
河南日報退休高級編輯,大河健康報退休總編,河南農大兼職教授,中國新聞獎獲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經常來圖書館借書、看書的讀者,如今喜歡看書的人真是難能可貴。看年齡,大家多數是60后、50后,少數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專業的大學生,但是大家在中學階段都學過化
吃了兩年轉基因谷物過半實驗鼠長腫瘤 法國研究機構近日公布一項研究成果稱,食用常見轉基因谷物會使實驗鼠患上腫瘤和多種器官損傷。法國農業部長勒弗爾、環境部長黛爾菲那巴多,以及社會事務部部長瑪利索爾圖雷納均表示,已要求法國健康安全局對這項研究成果進行調查。法國健康安全局認為,法國政府將敦
轉基因技術誕生20多年,關于其收益和風險討論越來越激烈。 7月13日,轉基因與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等在內的國內外專家從不同角度均確認轉基因既不高產,也不環保,更不安全。 他們一致表示,轉基因作為食品對人體不安全,釋放到環境對環境不安全,而且也沒有兌現當
在7月3日做客“再論轉基因”在線訪談時,來自中國工程院、農科院和農業部的三位專家再次強調,農業部近日對三種轉基因大豆進口的批準并非“閃電批準”,經歷了長期考察和嚴格的安全性測試,希望公眾不要輕信傳言,應進一步了解轉基因相關的科學知識以后再下結論。 轉基因大豆批準不是閃電批準 農業部科
“在轉基因研發方面,我國已前后投入了200多億,有了一些過硬的技術和產品,然而目前因為種種原因,絕大部分產品還不能推向社會。”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楨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作為一種新的育種技術,轉基因發展和應用勢不可擋:自1996年大規模應用以來,全球轉基因
世界首例轉基因“低乳糖奶牛”在內蒙古農業大學誕生 聽到“開個微博或微信公號來講講轉基因”這樣的提議,一些科學家臉色一黯。 在他們看來,這種做法對于普通的科學問題或許有效,但要是談轉基因,恐怕處境難堪。 這種疑慮也許會在2016年有所改變。1月出臺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對農業轉基因技術“在確保
日前,甘肅張掖市出臺轉基因種子“禁令”,該市成為了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明令禁止轉基因種子的地級市。這無疑將現在愈演愈烈的轉基因安全之爭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作為一個制種大市,張掖市歷史上其實從未出現過轉基因種子的身影。當地多名制種企業的負責人和農業局的工作人員也表示,“
歐洲食品安全局日前就法國卡昂大學研究人員關于美國孟山都公司NK603轉基因玉米毒性的研究作出最終評估,徹底否定了這種轉基因玉米有毒甚至致癌的研究結論。 歐洲食品安全局認為,卡昂大學研究人員得出的研究結論不僅缺乏數據支持,而且相關實驗的設計和方法都存在嚴重漏洞,這些問題說明,可接受
木瓜是生物技術公司瞧不上的小作物,卻是美國夏威夷州農業支柱。上世紀90年代,公共科研機構植物病毒學家戴尼斯·岡薩弗斯培育的轉基因抗病毒木瓜 “彩虹”得以推廣,拯救了受環斑病毒危害的木瓜產業。如今,夏威夷木瓜除銷往美國本土和加拿大外,也占據了日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