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在一項發表于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的最新研究中,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報道了關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新發現: 1.2019-nCoV可能是蝙蝠冠狀病毒與一種未知來源的冠狀病毒的重組病毒; 2.蛇是最有可能攜帶2019-nCoV的野生動物; 3.刺突糖蛋白內的同源重組或許有助于新型病毒從蛇到人的跨物種傳播。 全基因組序列檢測于1月7日確定此次病毒為新型冠狀病毒后,1月10日,第一例2019-nCoV的基因組測序完成,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開發出用于檢測病毒RNA的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同時也能夠根據2019-nCoV的基因組追溯其起源。 研究團隊重建系統發生樹后指出,2019-nCoV可能是蝙蝠冠狀病毒與一種未知的冠狀病毒的重組病毒。由于另一種病毒的基因組無法與現有數據庫進行對比,因此其來源仍然未知。同源重組過程發生......閱讀全文
過去100年發生的多起事件讓世人密切關注未來發生傳染病大流行的風險。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計有數千萬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現在擁有比一個世紀前更好的干預措施,季節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預防。每年需要接種或選擇接種的人所占比例較小。世界上還有抗生素可以幫助治療細菌
近日,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登了一篇由數名中國醫學專家撰寫的關于武漢疫情的論文,其中披露了一個此前“不為人知”的重要疫情細節。 這一此前未曾被公開披露的細節,也很快引起了國外一些科學雜志的關注。 "現在看起來,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并不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唯一源頭了”。 說出上面
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前線除了醫生、護士,還有科學家的身影。 -導 語 - 截至1月28日,國內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為4535例,死亡病例為106例,一場與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已經展開,全國上下一時間談“毒”色變,紛紛“宅”在家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很多人可能對來自全國各
消失的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并不一定是第一個發病者。 而是第一個感染,并且把病毒傳播給其它人的人。 因此,第一個出現癥狀并發病的人叫做一號病人。 那么,零號病人的醫學意義是什么呢?專家給出了提示: 1. 能夠鎖定傳染源,比如是否接觸了什么動物? 2. 鎖定傳播方式,比如跟動物是如何接觸的?
中國農歷新年臨近,正在準備過新年的人們也越來越擔心新出現的病毒的感染。近日,Science、Nature雜志相繼在線發表評論,再次高度關注中國武漢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圖1(圖片來源:nature)圖2 工作人員正在監視到達香港國際機場乘客的跡象。(圖片來源:nature) 2019年1
隨著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威脅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各國專家也對新冠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的來源投下更多關注的目光。本文從流行病學調查、病毒基因比對、跨物種感染研究以及關鍵的“中間宿主”等領域,對新冠病毒來源進行了全景式梳理與深度挖掘,為讀者提供一個深刻而全新的視角。 一、華
新型人類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持續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極大關注。我們和中國的其他人參與了對這種病毒的初始基因組測序。在本文中,我們描述了針對SARS-CoV-2的出現,這些基因組數據揭示了什么,并討論了我們對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種新的人類冠狀病毒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2月27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同時,最新研究表明,繼蛇、穿山甲、水貂之后,龜類也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有關新冠病毒溯源的新進展源源不斷。然而,它從哪里來?如何到達人類?又為什么是武漢?這些問題迄今沒有答案,
石正麗研究組正在進行樣本處理。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SARS樣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菊頭蝠。廣東省昆蟲研究所張禮標研究員供圖 電子顯微鏡下的SARS冠狀病毒粒子。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楊興婁博士供圖 石正麗研究組在野外作業。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供圖 15株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和寨卡(Zika)等新興傳染病對公共衛生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如何、何時和何地出現新疾病仍然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最近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道了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自第一位患者于2019年12月12日住院以來,截至2020年1月25日,已報道了
截止北京時間2月4號08時,全國確診人數已經達到20471例,疑似23214例,死亡425例,治愈632例。美國目前共有11例確診病例,分布在馬塞諸薩州波士頓(一例)、華盛頓州(一例)、伊利諾伊州(兩例)、加州(六例)和亞利桑那州(一例)。 就在2月3號,中國科學家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
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對野生動物的捕獵和烹食,一些在自然界長期存在的病原體突破物種屏障傳播給人和家畜造成新發傳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盡管現在對于新型冠狀病毒的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但是野生動物的非法獵殺和售賣為危險病原微生物進入人類社會大開方便之門已是證據確鑿。事實上,人類對于病毒和細菌等病
武漢病毒性肺炎已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截至2020年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新型的冠狀病毒是另一種SARS嗎?這種病怎么預防?海鮮還能吃嗎?患
在我國非典最早于2002年11月爆發于廣東順德,但首例有報告病例的患者是2002年12月在廣東河源市發現患病的。該患者于2003年1月康復出院,后被認定為中國首例非典型肺炎報告病例。非典在全球導致了超過8000人感染,超過900人死亡,成為許多人心中不可磨滅的陰影。 什么叫新型冠狀病毒? 是
5月2日,美國《商業內幕》雜志專欄報導,曾與武漢實驗室的科學家合作過的美國研究人員,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約談過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流行病學家喬納 馬澤特 Jonna Mazet,給出了冠狀病毒泄露的可能性極小 Extremely unlikely 的4個原因如下: 原因一:實驗室的樣本與新的冠狀
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一次黑天鵝事件。我們被突如其來的、無法預測的黑天鵝事件攻擊了,我們今天經過的不幸都是因為運氣不好而已。如果我們都是這樣認為,那么我們真的是辜負了這一場危機,辜負了舉國上下的向死而生的付出。 今天我們從至暗時刻中走出,整個世界卻似乎回到了武漢早期流行的時候,所以中國的復盤與經驗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我國科學家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機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顆粒與宿主表
人民日報報道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總干事譚德塞說,WHO 相信中國的疫情一定能得到遏制,由于病毒的傳播仍有很多未知數,世衛組織擔憂中國之外的疫情會有惡化,這無關感染數量,關系人的健康和生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全球范圍
病原體能使人類群體性致病甚至致死,為追本溯源,找到變異基因作為有效靶點,科學家們在迎戰埃博拉病毒的過程中取得突破。 《科學》雜志的歷史上,刊載過一篇沉重的學術文章。2014年一篇關于通過基因組學手段監測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和傳播的論文,在刊登時已有6名研究人員因感染埃博拉而死亡。 “對埃博拉病毒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CRISPR是規律間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復序列的簡稱,Cas是CRISPR相關蛋白的簡稱。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御系統。圖片
據云南廣播電視臺《都市條形碼》微信公眾號報道,1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昆明市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云南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所所長伏曉慶介紹,1月17日中午12點,實驗室收到患者采樣標本,下午3點就完成了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1月18日凌晨1點,實驗室開始病毒全基
目前,新冠病毒已致我國數萬人感染,上千人喪生,并蔓延至全球20多個國家。確認中間宿主對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至關重要。 此前,研究人員先后提出蝙蝠或是新冠病毒自然宿主,蛇、穿山甲可能是潛在中間宿主。 2月26日,湖北醫藥學院附屬人民醫院的劉龍聯合廣州暨南大學吳建國課題組在《醫學病毒學雜志》上發
“鵪鶉還能吃嗎?鵪鶉蛋呢?”“牛蛙還能吃嗎?”“鹿肉呢?”…… 這兩天,“哪些動物還能吃”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2月24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下稱《決定》)
當地時間3月2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疾控中心、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匹茲堡大學、湖南大學五家合作單位的研究人員共同在生物科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在線發表了一項針對新冠病毒演化過程中的突變、重組和插入的重磅研究(“Mutations, Recombination and Inser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集中發生了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流行病調查發現這些陸續出現的肺炎病例都與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武漢市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調查,利用實驗檢測等手段認定武漢地區肺炎疫情為病毒性肺炎。2020年1月8日,初步確認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為此次疫情的病原。 現階段疫情防控
過去5年間,全世界經歷了多次病毒疫情的突然爆發,包括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美洲寨卡病毒疫情,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和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 與過歷次疫情不同的是,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此次疫情中我國研究團隊得以快速分離出病毒并獲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信息。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
非典,學名SARS,當初主要是在廣東順德第一次出現。隨著其強烈的傳播性,迅速傳播到整個中國乃至全球。直到03年中期,疫情才被漸漸控制。 但在非典發生期間,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恐慌和眾多醫護人員的傷亡,是一起非常重大的醫療衛生事件。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打亂了人們原有的生活節奏,不論是上學還是上
這幾天,已經有很多媒體報道從各個角度、特別是一線醫護人員的直觀視角,總結過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出現的、特別是早期疾病發現和預警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我首先得強調一句:在疫情的危急時刻大家都希望聽好消息、正能量,這個沒錯,我也一樣。但是,這不意味著所有反思、批評和建議都是添亂、都是制造恐慌
冠狀病毒SARS-CoV-2開始在全球蔓延,給不少國家都帶來了嚴重影響。近日,來自中國在內的多國專家在Cell雜志上發文表達了他們對此次疫情的了解和看法,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全面的了解此次疫情。 復旦大學上海公共衛生診所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張永振: 2019年12月,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