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建奎敲掉的CCR5基因有啥作用?
CytoDyn是一家專注于開發新型人源化CCR5單克隆抗體leronlimab(PRO140)用于多種治療適應癥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CytoDyn公司公布了leronlimab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動物研究的結果:在小鼠異種移植癌癥模型中,leronlimab用藥6周將人類乳腺癌轉移率降低了98%以上。基于這些結果,CytoDyn公司最近宣布了將臨床前動物研究擴展至8種癌癥適應癥的計劃,這部分原因是該公司首席醫療官兼副董事長Richard G.Pestell博士的先前的研究表明,CCR5抑制可能會破壞信號轉導,并最終破壞CCR5+循環腫瘤細胞(CTC)的擴散。 在Pestell博士的研究實驗室,對使用輝瑞公司的HIV藥物maraviroc治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小鼠模型進行了臨床前研究。使用這些CCR5抑制劑的結果非常令人鼓舞,這最終啟發Pestell博士設計了將leronlimab應用于轉移小鼠模型的實驗。這項在小鼠中應用ler......閱讀全文
賀建奎敲掉的CCR5基因有哪些作用
CytoDyn是一家專注于開發新型人源化CCR5單克隆抗體leronlimab(PRO140)用于多種治療適應癥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CytoDyn公司宣布其位于美國費城的新實驗室將在該公司首席醫療官兼副董事長Richard G. Pestell博士的領導下,啟動8項臨床前研究,評估leronl
賀建奎敲掉的CCR5基因有啥作用?
CytoDyn是一家專注于開發新型人源化CCR5單克隆抗體leronlimab(PRO140)用于多種治療適應癥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CytoDyn公司公布了leronlimab治療轉移性乳腺癌動物研究的結果:在小鼠異種移植癌癥模型中,leronlimab用藥6周將人類乳腺癌轉移率降低了98%以
賀建奎敲除的CCR5基因究竟會不會導致“短命”呢?
CCR5基因在2018年的歲末,伴隨著賀建奎的“瘋狂實驗”-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引起了廣大民眾的關注,自然也成為了科研人員的討論重點。 CCR5基因是由鄧宏魁在1996年發現的,并證實CCR5是HIV病毒進入細胞的受體,這是HIV治療的重大發現,目前這篇論文的引用次數已經超過4000次。HIV
再提賀建奎-論敲除CCR5基因與壽命影響的“一波三折”
2019年12月24日,頂級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 雜志發表題為:No statistical evidence for an effect of CCR5-Δ32 on lifespan in the UK Biobank cohort 的文章【1】。 該文章稱,沒有統計證
被編輯了CCR5基因,對一個人會意味著什么?
CCR5基因與其它傳染病風險增加有關,并會影響小鼠的學習能力。 幾周前,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了一則舉世震驚的消息:首例基因編輯雙胞胎女嬰降生。人們對這一試驗依然充滿了疑問,最令研究人員擔心的問題之一就是基因改變對女孩健康的潛在影響。賀建奎對其聲稱的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現身說法。來源:S. C.
南科大宣布與賀建奎解除勞動合同關系
南方科技大學于昨日(1月21日)發布聲明,與賀建奎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終止其在校內一切教學科研活動。圖片來源:南方科技大學官網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回顧 2018年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在中國健康出生。按
最新回應-深圳科創委:-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
26日,賀建奎副教授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隨后有報道稱,該項研究經費物資來自深圳科創委。當日深夜,深圳科創委發布聲明就此進行辟謠。 聲明指出,經核查,深圳科創委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
我們為什么不相信基因編輯?
34歲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以非常規方式站到了“世界級”的聚光燈下。2018年11月26日,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團隊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她們的基因經過人為修飾,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此消息一出,他便成了輿論的中心,頓時一片嘩然。就在11月26日當晚,中國122名科
一次基因編輯“大躍進”
人類曾在小說和電影中無數次幻想經過基因編輯的人類出現,但都不是現在這樣。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由其團隊創造的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誕生。 這則消息尚未經過業界專家確認,研究也還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某種程度上真實性存疑,但
CRISPR基因編輯嬰兒可能會早逝的研究出現重大錯誤
今年6月份,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醫學雜志《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則論文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篇論文可說是宣告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實驗徹底失敗的證據。然而時隔4個月,該論文的作者卻主動撤回了這篇論文,撤回
CRISPR基因編輯嬰兒可能會早逝的研究出現重大錯誤
今年6月份,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家Rasmus Nielsen及Xinzhu Wei在醫學雜志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則論文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篇論文可說是宣告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實驗徹底失敗的證據。然而時隔4個月,該論文的作者卻主動撤回了這篇論文,撤回的原
賀建奎同步做兩個基因試驗
卷入“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今天下午發表正式聲明稱,該院從未參與賀建奎及其研究團隊在網上所提及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的任何實驗環節,并稱網傳的倫理審查申請書上的簽名有偽造嫌疑,該醫院將申請公安機關介入調查。 而另一方面,賀建奎團隊表示,明天將在香港公布“基因編輯嬰兒”試驗的相
未提交原始數據!“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注冊申請被駁回
因未提交原始數據供審核,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注冊申請日前已被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駁回。據該中心網站消息,因賀建奎未能在承諾的11月28日踐約提供原始數據,且未回答中心關于該試驗倫理審查、知情同意過程、研究設計、試驗實施地、經費來源等方面的兩次質詢,決定駁回其補注冊申請,從11月30日起將該
基因編輯嬰兒試驗:一次瘋狂的冒進
基因編輯再次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對媒體宣稱:一對基因經過修改的雙胞胎已于11月誕生,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多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對此感到“震驚”甚至“憤怒”。 26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國強、四川大學華西醫
余波未消!基因編輯嬰兒攜帶CCR5?32突變顯著增加死亡率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一名中國科學家在去年出生的一對雙胞胎嬰兒中試圖引入的一種基因突變在表面上有助于這兩名嬰兒抵抗HIV病毒感染,但這也會與生活后期的死亡率增加21%存在關聯性。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6月的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刷屏-四大疑問何時厘清?
26日,一則“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爆網絡。 26日晚間,深圳衛計委在微信公眾號發布落款為“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的消息稱,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疑似參與項目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
國家發聲-反對基因編輯防艾滋
昨天上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深圳誕生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和質疑。記者從深圳市衛生計生委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獲悉,該項試驗進行前并未向該部門報備,正開會研究此事。 據人民網報道,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
“基因編輯嬰兒”案賀建奎已釋放,曾被判三年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此前曾引發爭議的“基因編輯嬰兒”案涉案人、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已出獄。北京青年報記者7日撥打了賀建奎的電話,接電話人自稱是賀建奎。針對今后是否準備恢復科研的計劃,賀建奎稱不方便接聽電話,未進行回應,隨后便掛斷了電話。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曾于2021年11月對一
Science回顧報道:賀建奎如何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Science》通過賀建奎的前公關助手Ryan Ferrell,追蹤采訪與賀建奎相關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個事件的大致輪廓——這位本來做測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學家如何轉向并讓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橫空出世?他如何起步、獲得經費、與同行進行交流、同行當時的建議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評論此事? 2017
俄科學家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研究計劃
近日,Nature報道,有科學家正計劃進行基因編輯嬰兒研究。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俄羅斯分子生物學家Denis Rebrikov,他是俄羅斯最大的生育診所庫拉科夫國家婦產圍產學醫學研究中心基因組編輯實驗室負責人,也是俄羅斯國立研究醫科大學的研究員。Rebrikov表示,他已經與莫斯科的一個艾滋病毒中心
賀建奎之后,世界準備好了迎接基因編輯嬰兒了嗎?
25歲的杰夫·卡羅爾(Jeff Carroll)在剛結婚6個月后,和妻子決定不要孩子了。因為他剛剛得知自己攜帶亨廷頓癥的基因突變,這種遺傳性疾病,會摧毀大腦和神經系統,最終往往導致死亡。他的母親在四年前發病,他知道這個病遲早也會在自己身上爆發。 亨廷頓癥(Huntington's di
賀建奎:試驗“自費”,初衷是“推動科學進步”
今天中午,深陷風波中的賀建奎按原計劃出席了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 會上,他透露,臨床試驗的資金和所有支出(包括給志愿者懷孕期間支付的費用)由他個人支出。 當被問及為什么要“越過紅線”時(即不顧行業共識、國家規范,率先開展生殖細胞編輯并植入人體內,產生基因編輯嬰兒)?賀建奎表示,他做這
第一批用基因編輯工具定制DNA的嬰兒即將誕生?
據人民網消息,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 此前,外媒就曾報道南方科技大學一研究團隊正在招募患有不孕癥的艾滋病陽性患者夫婦,來創造第一批用基因編輯定制的嬰兒,他們的計劃是消滅一種名為CCR5的基
Pertussis-toxininsensitive-CCR5-Signaling-in-Macrophage
The chemokine receptors CCR5 and CXCR4 in macrophages are activated by their peptide ligands and also by the HIV envelope protein GP120 during HIV inf
賀建奎最新回應:“為了他們,我愿意接受指責”
今天,“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甫一爆出,迅速在科學界乃至公眾之中引起軒然大波。《中國科學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系到當事人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媒介團隊,并獲得一份尚未上傳的、賀建奎本人錄制的英文視頻。視頻中,賀建奎講述了這一臨床試驗的來龍去脈,并對公眾質疑給出最新回應。 露露娜娜的降
WHO成立人類基因組編輯治理監督委員會-建立全球標準
在國際上對中國首例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治療的關注和譴責后,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開始采取相關行動,制訂基因編輯監督標準。 上周四(2月14日),WHO宣布正在組建一個專家小組,組成咨詢委員會,以制定人類基因組編輯治理和監督的全球標準。根據WHO公布的簡短聲明,該委員會的目標是就人類基因組編輯的
追問設計嬰兒:究竟是什么催生了賀建奎的科研冒險?
基因編輯用于人類輔助生殖是科學界的禁區,這條不可隨意逾越的科學倫理紅線,因何被賀建奎輕飄飄跨過,把有關生命的諸多難題拋向世人。《財經》封面 與多數科研者的來路不同,賀建奎從香港大學李兆基大會堂舞臺的另一側走上前。 這是“基因編輯嬰兒”消息公布后他的首秀,給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這樣一個鮮為
“基因編輯嬰兒”案宣判:賀建奎被判3年-罰金300萬元
“基因編輯嬰兒”案12 月 30 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 3 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院審理查明,2016 年以來,南方科技大學原副教授賀建奎得知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技術
他為何要制造“基因編輯嬰兒”?科研幌子難掩名利動機
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賀建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張仁禮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覃金洲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十
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科研幌子難掩非法行醫事實
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賀建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張仁禮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覃金洲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