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山東省啟動了新版基藥的招標工作,湖南和浙江兩省的新版基藥招標方案也有望于近期出臺。由此,新一輪國內醫藥市場格局變動的大幕即將拉開。 分析人士指出,從公司角度分析,值得關注的企業有:天士力、以嶺藥業等擁有多個中藥獨家品種和豐富在研品種梯隊的公司;海正藥業、華海藥業等優質仿制藥企業龍頭和亞太藥業、科倫藥業等有望在區域政策中受惠的企業。 省級基藥招標“以質為先”成主流 相關信息顯示,自7月份以來,各省新版基藥目錄增補及招標政策陸續出臺。由于基藥招標將對未來2、3年醫藥行業整體利潤水平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各地的基藥招標動態備受市場關注。上一輪基藥招標周期中采取的最低價中標的雙信封模式,對醫藥行業整體利潤增速產生嚴重影響,醫藥制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的月度峰值由43%下降至22%.同時,低價中標模式造成利潤下降,藥企開始停產部分低價藥物,也導致一些常見病種治療藥物的緊缺。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地基藥招標方案......閱讀全文
編者按: 9月開始,我國將進行嚴厲的抗菌藥整治“風暴”,下猛藥整頓濫用抗菌藥。對此,申銀萬國研究所董事總經理認為,抗菌藥的使用量和采購量的齊降勢必會影響整個抗菌素產業鏈,抗菌藥行業即將進入嚴冬。而一家抗菌藥原料藥企業的銷售老總則者表示,因為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壟斷優勢,因此不排除后期將采用提價的手
毫無疑問,制藥企業們遇到了一個令人糾結的2013年。這其中,不僅有讓人喜憂參半的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發布,更有令人糾結的基本藥物招標采購;醫保基金告急之下,全國醫保部門拉起醫保控費的大旗,“大處方”難再,反商業賄賂更是擊碎了外資藥企們業績持續增長的美夢。而保健食品企業正人心惶惶,因為2014年的
只占整個醫藥市場4%份額的基本藥物市場,隨著進入基藥目錄品種數量的不斷增加、二三級醫院使用比例的上升,已經逐漸升級為制藥企業的又一主戰場。 有業內數據顯示,到2015年,基本藥物在醫藥市場中的規模將達到3431億元,占整個醫藥市場兩成左右的份額。隨著基藥市場分量的上升,相信任何一家制藥企業
如何判斷市場發展趨勢? 上中學時,我們學過揭示物體運動的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市場不是物體,但同樣受外力作用,而且醫藥行業受外力作用明顯。醫藥行業的外力主要是行業性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但主要還是來自政策。 另外,市場的主體是企業,除了外力,還有內生變量
醞釀多時的“國家醫保目錄內中成藥品種”調價方案有望在本月內水落石出。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藥品價格評審中心已于3月7日評審完最后一批擬降價的中成藥名單。3月20日前后,國家發改委藥價司將組織討論會,最終敲定調價方案。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本輪調價方案中,此前定價較高的中成藥將迎來15
2013年被醫藥行業人士戲稱為基藥年。新版基本藥物目錄的出臺,增補目錄的修訂,地方開始對基本藥物啟動招標等等,都讓基本藥物成為2013年醫藥舞臺上的主角。而地方目錄的增補,二三級醫院的配置等問題都成為醫藥行業人士關心的話題。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基藥市場將成為行業內一塊潛力巨大的蛋糕。 201
臨近2014這個各省藥品招標大年之際,國家衛計委閉門召開的“2013年度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座談會”自然被視為風向標。流傳出來的消息中,兩大動向引人關注:今年12月可能會出臺具體的各級醫院使用基本藥物比例的政策性文件;非基本藥物的降價是2014年的工作重點,原研藥的超國民待遇可能會降低。 “藥
7月10日,眾生藥業披露子公司廣東華南藥業集團核心品種腦栓通膠囊入選廣東基藥目錄。近期,已陸續有太安堂、康緣藥業、華神集團、上海凱寶等多家藥企宣布旗下部分藥品進入增補目錄。 作為對新版《國家基藥目錄》的回應,青海、廣東兩省已率先啟動地方版基藥目錄增補工作。7月1日,青海省衛生廳率先發布基藥
德勤分析指出,跨國藥企銷售增速放緩與國家以控費為核心的新醫改密切相關。 目前基本醫療保障覆蓋率已經擴大到總人口的95%, 衛生費用占到GDP的5.9%, 并且增速超過了經濟增速。 增長過快的衛生費用導致醫保基金面臨壓力。 因此, 當前醫改的政策重心轉向成本控制, 政府優先采取的措施包括: 采用一
根據統計快報數據,2013年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增速較上年的14.5%有所回落,但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處于各工業大類前列,在整體工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工業總產值與利潤絕對值也明顯增長,但增幅慢于去年。 新醫改從2009年宣布實施,到2013年充滿著變數和挑
2014年,醫藥行業波蕩起伏,業績增幅下滑,突破性政策頻頻發布,2015年,醫藥行業終歸何處?且看八大券商論醫藥行業后市。申銀萬國證券:機會來自創新變革的紅利 2014,變革醞釀年:從醫藥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端觀察,2014年行業收入增速有所下滑,但樣本醫院終端用藥增速與2013年基本持平。20
控費、降價呈常態化,行業增速逐步上行。受醫保控費、招標推遲、新版GMP改造檢查等影響,行業增速呈現小幅下行。隨著招標的逐步展開,下半年渠道補庫存需要有望集中釋放,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受到反商業賄賂的負面沖擊,今年增速有望呈現前低后高的趨勢。 招標提速,把握結構性機會。招標方案總體溫和,藥品質量因素
2017年,原人社部主導了首批醫保談判,2018年新成立的國家醫保局啟動抗癌藥專項談判。未來,創新藥醫保談判將成為國家醫保局的常規工作之一。 PDB樣本醫院數據顯示,2018年,抗癌藥專項談判品種放量明顯,Q4銷量最高增加85800%,平均增加6718%。2017年的36個談判品種則繼續放量,
醫藥界正醞釀史上最大規模的藥價改革,最新消息是“國家發改委向各省物價部門下發征求意見稿,討論全面放開藥品價格”,顯示血液制品等4類藥品或在年底前最先放開。而醫保目錄內的藥品價格放開的具體工作方案在2014年11月上報國務院審批,2015年1月起實施。廣東省醫藥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俊修昨日
在歐美醫藥市場不振之時,新醫改帶來的市場擴容讓中國成為跨國藥企眼里的香餑餑。繼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后,多家跨國醫藥巨頭在生產方面也不斷加碼。隨著外資藥企的強勢進軍,國內企業如何迎戰是一大關鍵問題。 在歐美醫藥市場不振之時,新醫改帶來的市場擴容讓中國成為跨國藥企眼里的香餑餑。繼研發中心向中國轉
科技部28日發布《“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表示將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動“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推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 《規劃》指出,至2015年,我國生物
在剛剛結束的2014上市公司年中報告中,生物醫藥行業憑借61.45%凈利潤增長率排名第四位。 而與之相悖的則是創業板的生物醫藥公司,紛紛在中報的數據里面露尷尬。 43家創業板醫藥類上市公司中,有9家企業面臨凈利潤預降的危機。 智飛生物(300122,股吧)的預降幅度15%左右,向來在行業內
國內藥企向海外藥企購買其新藥在中國區的生產和銷售許可,已有多年歷史,如復星、恒瑞、麗珠等上規模的企業,但是,相比這些國內傳統大藥企業所具有渠道優勢,目前出現一些新買方,開始憑借技術運作海外新藥。 同時,也有少數國內藥企在最近幾年開始坐上賣方席位,特別是2015年,數家國內藥企突然掀起向跨國藥企
《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再次引發基本藥物招標陷于低價競爭的擔憂,近日醫藥股逆勢大幅下挫。 《廣東省藥品交易相關規則(征求意見稿)》(下稱“交易新規”)的出臺,再次引發基本藥物招標陷于低價競爭的擔憂,昨日醫藥股逆勢大幅下挫。 根據廣東省衛生廳于5月17日公布的交易
北京新版基藥招標結果已經公示,被認為是風向標的北京2012年基藥招標工作宣告落幕。經大智慧通訊社統計,近900個品規的新增基藥平均降價16%,其中,外資企業高價品種降價幅度為5.3%,獨家品種降幅為4.55%,整體降幅較為溫和。 北京模式中,“質量分層”的招標政策給予原研藥、獨家品種最大的
創新藥物的研發,是使我國由醫藥大國走向醫藥強國的必由之路。國家無論是“863計劃”、“973計劃”、還是今天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都對新藥研發寄予了厚望并給予了多方面的鼓勵支持,國內藥企亦不負眾望,共同肩負起新藥創制的重任。經多年厚積薄發,一個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產品誕生并成功上市,“中國
過去藥品從藥企到醫院,中間要繞很多彎,過八票、九票的情況都存在,環節越多越不利于監管,存在洗票、用低稅點把錢拿出來給醫生、院長做商業賄賂等亂象 37歲的陳蒙(化名)最近準備換工作,已經做了十幾年醫藥代表的他,正在愈發感覺這個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遠去。 2017年1月9日,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
近日從全國招標座談會上傳出消息,國家衛計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對原研藥的待遇將有變化,“如果”不主動降價,則有可能進行統一價格談判甚至定價。 記者留意到,從政策大層面上看,近期原研藥的市場形勢確實較過往更有壓力,包括地方主導的藥品招標政策導向的變化、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和新版GMP實施等對仿制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通過對1月4日至10日醫藥行業輿情的監測發現,年初,多項政策繼續集中出臺,為2014年的行業走向奠定基調。新版GMP攔下四成無菌藥企、社會辦醫細則出臺、《藥品管理法》起征意見……業內普遍認為,行業將在一系列新政的影響下迎來變局,藥企、醫院的兼并整合潮或將拉開帷幕。 去年12
“為了解和掌握藥品生產流通過程中的成本、價格及有關情況,及時制定調整藥品價格,我委決定對部分企業開展成本價格調查。”專司市場定價的發改委一聲令下,60家國內外藥企不得不交出賬本,協助進行“樣本調查”。 在我國,藥價虛高的現象連遭詬病。7月2日,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發布通知,開啟新一輪為期四個月
用于治療、診斷、預防罕見疾病或罕見狀態的藥物、疫苗、診斷試劑等稱為罕見藥或孤兒藥。罕見病和常見病相比,雖發病率低,但種類繁多,且大都病情嚴重,加之龐大病患人群,罕見病需亟待受到關注和重視。過去,我國罕見病領域自主研發幾近空白;近幾年公眾對罕見病的認知逐步提高,加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罕見病保障措施,
帶量采購的本質是探索藥價形成機制。一是讓過期專利藥在仿制藥出來后不能以高價繼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二是仿制藥通過以價博量模式探清其相對價格;三是從制度設計上擠壓給醫生、醫院、銷售代表的費用,逐步規避“帶金”銷售現象。 2018年是落實“十三五”規劃的關鍵年,也是面臨重大變革的一年。2018年初,
近日,易凱資本發布了關于2016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的研報,報告對目前國內保險、醫療器械、醫藥、互聯網醫療等行業的發展情況和趨勢進行了詳盡分析,動脈網選取其中最為精華的部分進行了摘錄,對于即將布局這幾個行業的企業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伴隨著中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
“2010年以來,醫藥制造業領域一些比較大的淘汰、整合的機會已經出現了。”復星醫藥副總經理、董秘喬志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3-4年是行業整合的重要窗口期,制藥工業的集中度將明顯提升。” 政策層面也鼓勵醫藥行業進行整合。據知情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
2016年有三大舉世矚目的黑天鵝事件—— 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戰勝李世乭,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人將上述事件集中爆發歸結為經濟下行,大國式微。 再看醫藥行業,在這個高風險的“日不落”產業,太陽底下更不缺“新鮮事”—— 魏則西離世,Theranos放棄血檢業務,天士力明星中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