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50種惡性物種侵入中國不速生物客來勢洶洶
一棵受松材線蟲病感染致死的松樹內的松褐天牛白色幼蟲。松褐天牛是松材線蟲病主要的傳播媒介。 新華社發 近日,一條身長近20厘米的小魚弄得滿城風雨。祖籍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食人魚驚現珠江上游廣西柳江河段,一下把人的手啃下一塊肉。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于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簽。 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超過一半已經入侵中國。 這些自然界不速之客的到來,卻讓我們難以招架。 彪悍“外來客” 南方氣候和亞馬遜河流域相似,沒有天敵的食人魚能在這里......閱讀全文
人類進入南美如同物種入侵
人類花費了相當長時間才到達南美洲。但是他們一到達那里,就像野草一樣逐漸蔓延開來。 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記錄了1147個考古站點,碳同位素年代定位可將其定位到距今1.4萬年(在已知最早到南美洲定居的時間前后)~2000年左右。通過測繪那些古遺跡,科學家能夠了解人類早期曾在何時以及何地居住。
客觀看待外來物種入侵
何為外來生物入侵?一般而言,主動引進加以培養、種植養殖,不歸類為生物入侵。而不是主動引進,對本土農業、生態環境和人畜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甚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才能稱為外來生物入侵。 據專家介紹,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50余種。入侵生物危害嚴重,
超半數最具威脅物種入侵我國
今年前8個月廣東旅檢口岸查獲違規攜帶物4.3萬批次 珠江上水葫蘆阻塞航道、吳川紅火蟻咬傷村民、海南被椰心葉甲危害過的椰子樹就像被火燒過一樣慘烈……造成這些觸目驚心現象的罪魁禍首有個共同的名字——外來入侵生物。 據統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入侵中國的就有
全球入侵物種數量在上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包括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范圍內外來物種的數量正在上升,并沒有顯示出任何飽和的跡象。 由德國森肯堡研究中心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世界范圍內,在過去200年里,新確定的外來物種數量在持續增長,所有的首次入侵記錄,超過三分之一發生在1970到20
面對入侵物種 我們能做什么?
秋高氣爽的大好時光,原本是賞菊的好季節,卻也是入侵物種“野蠻生長”的季節。連日來,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入侵,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個別稱黃鶯花的入侵物種,作為鮮切花被廣泛使用。當這個原本應該在溫室出現的植物,來到武漢、鄭州、西安等地的自然環境,嬌弱中也露出“兇悍”的一面。相關專家表示,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加
物種入侵:全球化的代價
食人鯧:別名食人魚或水虎魚。性情兇猛殘暴,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適宜水溫20℃-28℃。 7月7日下午,柳州市民張先生在柳江河邊給小狗洗澡時,突然遭到三條食人魚攻擊,其中一條咬傷其手掌并被抓獲。近日,廣西柳州市為圍剿柳江河中傷人的食人魚,發動市民沿江垂釣,并承諾抓到食人魚者每條獎勵一千元人民幣
北冰洋加速融化將帶來物種入侵威脅
據《自然》雜志網絡版近日報道,美科學家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論文指出,全球變暖加快了北極海冰的融化速度,未來幾年跨越北極和北冰洋的船只數量會急劇增加,這將威脅當地的本土物種,破壞其生物多樣性。 北極航線船運數量未來將劇增 文章指出,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極少
小小講解員探秘外來入侵物種
“水葫蘆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是公認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學生梁以沫是一名小小講解員,她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詳細介紹了這一入侵物種的危害。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五屆農科開放日活動中,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植保所)舉辦了主題為“探秘外來入侵
小小講解員探秘外來入侵物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27.shtm“水葫蘆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是公認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農業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學生梁以沫是一名小小講解員,她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詳細介紹了這一入侵物種的危害。
外來物種入侵案例頻發,有何危害?
近期,一種叫做“水葫蘆”的外來物種在江西多地暴發,并沿著河道和湖泊漂流生長,給當地造成了不小麻煩。生長迅猛的水葫蘆限制了水體流動,造成了河道阻塞,還容易造成水質和環境污染,當地已組織人員進行打撈。水葫蘆是一種什么樣的植物?為何近期在江西多地出現暴發生長的態勢?一起去江西看看那里的具體情況。【江西】外
“偷渡客”帶來的外來物種入侵思考
■趙序茅 近日,中山港海關在中山港口岸的進境原木中截獲拉丁蠊屬蜚蠊種,為全球首次報道的新物種。蜚蠊是海關口岸監測的重要病媒生物之一,具有極強的適應力、繁殖力,作為外來物種很容易對入侵地生態環境造成威脅,還可能攜帶未知病原體傳播疾病,危害人類健康。 近年來,外來物種入侵事件持續升溫。前段時間,
防治外來入侵物種,不能“一抓了事”
近一個月內,全國多地先后報告發現鱷雀鱔,各地發起了圍捕鱷雀鱔的運動。 近年來,由外來入侵物種帶來的生態危害不在少數。當前,伴隨著《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的發布,我國防范外來物種入侵已經有法可依。專家呼吁,應當從源頭入手,加強監管,嚴控外來物種入境,共同構筑生物安全屏障。嚴重危害生物多樣性和
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治理難問題調查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堅決遏制擴散風險——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治理難問題調查新華社記者黃耀滕、徐海濤、王自宸近期,多地聯合“圍剿”外來入侵物種“加拿大一枝黃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外來入侵物種會給我國生態安全造成何種威脅?自然傳播外哪些因素加劇了外來入侵物種蔓延?如何提升治理效能、斬斷傳播鏈條?新
應用高光譜成像技術監測物種入侵
Steven Jay1?– Research AssistantDr. Rick Lawrence1?– Associate ProfessorDr. Kevin Repasky2?– Associate ProfessorCharlie Keith2?– Research Assistant1De
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如何有效防治
一種名叫“鱷雀鱔”的怪魚讓專業人員圍捕了好幾天;看起來明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有“生態殺手”的綽號;“個頭比田螺大,產的卵是粉色的”,福壽螺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近期,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引發熱議。 外來物種是怎么入侵的?危害有多大?如何精準有效防治?今年8月1日起,《外來入侵物種管理辦法》正式實施
知否,知否,不識入侵物種“讓人愁”
哪里為外來入侵物種頻發地?發達地區國際貿易交流更頻繁,這給物種擴散傳播提供了機會;邊境地區,易發生物種的自然入侵;“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大型蔬果花卉類國際博覽會等活動,增加了外來物種入侵的機會。 近日,濰坊海關在濰坊市一家花卉企業從北美地區進口的一批高檔花卉中檢出黑耳喙象,據稱,這是在我國口岸
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60多種!如何精準有效防治?
目前,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威脅本地物種和生態系統 向外來物種入侵說“不” 一種名叫“鱷雀鱔”的怪魚讓專業人員圍捕了好幾天;看起來明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有“生態殺手”的綽號;“個頭比田螺大,產的卵是粉色的”,福壽螺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近期,外來物種入侵的話題引發熱議。 外來物種是
PacBio全新Sequel II系統助力入侵物種的鑒定
對于美國葡萄園和蘋果園的園主來說,斑衣蠟蟬(spotted lanternfly)簡直是噩夢一般的存在。這種貪婪的食客吸食葡萄、蘋果等70多種植物的汁液。若任其蔓延,將會造成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不過好消息是,美國農業部的科學家近日已利用PacBio新推出的Sequel II測序系統,對一只田間
外來物種入侵遍及全球 生態威脅不容小視
亞洲虎蚊 應該生活在巴西的食人魚出現在美國,應該呆在意大利的巨型紅蟑螂卻出現在非洲,如果某天你的身邊也出現了陌生的動植物,不用驚訝,因為外來物種的入侵已經遍及全球。 最新的數據顯示,在菲律賓發現了16種外來物種,在中國發現了450余種,而在英國,發現了近2000種!雖然大部分非本
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云南昆明,一條被水葫蘆堵塞的河道,水葫蘆成了當地的“綠色污染物” 有些外來物種我們還不認識,不了解。它還沒有爆發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是不是會成為入侵物種。 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
中國大閘蟹入侵德國 物種入侵成全球四大環境問題之一
據媒體報道,原產中國的大閘蟹1900年開始“移民”到歐洲,1912年,德國首次有官方報告說,發現了這種中國特有的大閘蟹。如今,大閘蟹在德國已經泛濫成災,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稱,僅在德國大閘蟹造成的損失已高達8000萬歐元。 物種入侵是物種遷徙的一種惡例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的能在移
中國每年因外來物種入侵損失1200億元
巴西龜 福壽螺 小龍蝦 日前,環保部發布“環保部‘十二五’規劃”,其間稱,我國已經成為遭到生物入侵嚴重的國家,有些地區生態系統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然而,我國對于生物入侵的現狀并不完全了解,相關控制方法也并不健全。我們熟悉的福壽螺、小龍蝦等生物,都曾因生物入侵
采取嚴格有效措施 將外來入侵物種擋在門外
我國大陸于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的黑松上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當時僅在1省1市1區發生,病死樹僅256株。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松材線蟲病疫情已擴大到12個省區,累計致死松樹3500多萬株,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間接損失高達250億元。目前疫情已逼近黃山等
日本地震垃圾漂到北美引發多項入侵物種威脅
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產生的垃圾還在大量、不斷被沖到北美西海岸。加拿大環境部地區總監保羅·克勞克納在7月30日表示,依附在垃圾上的外來入侵物種是這些受影響地區面臨的最大威脅。 克勞克納在溫哥華舉行的地震垃圾清理進展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大部分在海岸上出現的物種和垃圾都是預料會
馮玉龍:氮分配進化與外來生物物種入侵
我國科學家提出外來植物入侵新假說?最新出版的Oecologia(《生態學》)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研究員馮玉龍等的一項有關生物入侵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一發現不僅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對外來入侵植物的生物防治也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氮分配進化與外來生物物種入侵? 馮玉龍?博士、中國
中國有害入侵物種危害呈擴大化趨勢
入侵植物紫莖澤蘭對我國畜牧業的危害最為嚴重,是草地畜牧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紫莖澤蘭對農業的危害主要是降低農作物、果樹、茶葉等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優良品種退化,增加了保護費用,效益下降。 紫莖澤蘭對林業的危害主要表現為使飛播難以成功,大批幼林地被占領后,抑制
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外來物種入侵如何有效防治
猖狂的食人魚咬人、美國白蛾滋擾北京奧運會、福壽螺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進程加快,外來有害物種入侵我國的步伐也在加快,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大。 為遏制林業有害生物傳播擴散的嚴峻態勢,國家林業局今年實施了“綠盾2012”全國林業植物檢疫執法檢查行動。記者
摸清外來入侵物種明細,云南啟動一項大普查
記者16日從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日云南省啟動了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查清全省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中昆蟲、植物、植物病原微生物和脊椎動物等4大類43種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基本情況,預計2023年10月提交成果報告。普查工作將按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分
摸清外來入侵物種明細,云南啟動一項大普查
16日從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日云南省啟動了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計劃用2年左右時間,查清全省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中昆蟲、植物、植物病原微生物和脊椎動物等4大類43種重點外來入侵物種基本情況,預計2023年10月提交成果報告。 普查工作將按照“全國統一領導
外來入侵物種危及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引關注
當在路邊草叢或者自家庭院中發現一兩只從未見過的甲蟲時,你可能不會感到驚奇。但在生物學家或者生態學家看來,或許這是一場“戰爭”的信號。專家們將其生動形象地比喻成“生物入侵者”,它們不僅會破壞某個地區原有的生態系統,更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這些入侵者,包括啃食森林的黃蜂、耐寒的北美鱸魚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