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原油庫存下降等因素影響,原油價格連漲兩周 受美國庫存本周意外降低等影響,布倫特和WIT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分別收于67.31美元/桶和63.55美元/桶。美元指數交投于89.89附近。 美國石油鉆井機數增加1臺,商業原油庫存減少161.6萬桶 美國石油活躍鉆井數較上周增加1座至799座,油氣鉆機總數增加3臺至978臺。美國原油及石油制品總庫存減少861.6萬桶至18.64億桶,美國商業原油庫存減少161.6萬桶至4.20億桶。美國國內原油產量減少0.1萬桶/日至1027萬桶/日。 1月OPEC產量下降,較上月減少0.8萬桶/日至3230.2萬桶/日 1月OPEC減產執行情況良好,原油產量為3230.2萬桶/日,較上月減少0.8萬桶/日。沙特產量為997.7萬桶/日,較上月增加2.4萬桶/日;利比亞產量為97.8萬桶/日,較上月增加2.1萬桶/日。 石腦油裂解價差、MTO價差和PDH價差均擴大 丁二烯、丙烯、......閱讀全文
盡管近期油價有所調整,布倫特原油2018年前10個月的平均價格同比上升39%至73美元/桶。強勁的油價主要由于2018年11月重啟伊朗制裁帶動對伊朗原油供應的擔心,委內瑞拉受國內政治及經濟動蕩使得產量急劇下滑以及全球石油庫存的持續下滑。我們預計2019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為75美元/桶,較2018年
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使乙烷產量快速增長,在充分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也使得美國乙烷出口中國成為可能。乙烷制乙烯產業由此進入中國石化界的視野。 中國具有產業發展優勢 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被稱為石化之母,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乙烯產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 李壽生 編者按 3月29日,第22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系統學習大講堂在北京舉行。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會上作了題為《2019年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抓好的六件大事》的主題報告。報告分析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未來一年行業
國際油價經歷雪崩:中國化工企業為何要陷入集體焦慮?江、浙、皖等地區的石油化工及其下游企業正在經歷油價下行帶來的考驗。與石油化工及其下游產業密切相關的國際原油價格,在過去兩個月中一路下滑,跌幅超過30%以上。美國時間11月13日,美原油期貨跌幅超過8%,并在12個交易日中連續下跌,創下歷史最長連跌紀錄
自今年6月底以來,原油價格創出新高之后,即開啟下跌過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11月底的不減產并將維持3000萬桶/日的原油產量的決定加速了原油市場的波動,使原油價格在短短兩周時間內跌幅超過20%。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的任何大幅波動都離不開投資客的身影,本輪原油暴跌同樣不例外
2014年7月30日,委內瑞拉召開石油大會。委內瑞拉石油公司供圖 自2014年6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下跌近50%,給能源市場帶來較大沖擊。數據來源:新華社 夜幕中的俄羅斯石油公司總部大樓。 美國得州一處投產的頁巖氣井。 國際油價連續下跌,對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帶來極大影響。價格下跌背后,
2013年,面對復雜困難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石油和化工行業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基本方針,克服了重重困難,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行業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明顯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穩步推進,投資結構繼續優化,出口保持增長,市場供需基本穩定。展望2014年,盡管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很突出,一些制約行業經濟
繼英國石油和美國康菲石油稍早前宣布裁員等減少支出措施后,石油巨頭法國道達爾、意大利埃尼公司等日前紛紛表示,未來將減少石油領域的相關投資和業務;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則表示本財年將關閉其40%的美國頁巖油井。 業內人士指出,在能源巨頭紛紛“瘦身”、長期可能影響原油供應量的影響下,目前原油市場供過于求的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告訴記者:“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字頭”
在陸家嘴上班的有車一族宋嘉(化名)邊盤點發票邊說:“上個月的油費節省了近200元”。 2014年10月3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出通知,國內汽、柴油分別下調245元/噸和235元/噸,折合升價90#0.18元/升,0#0.20元/升。成品油價再一次刷新紀錄,創出七連跌,上海成品油價格也重回“6
過去兩個月,油價暴跌頻繁出現,近日,石油市場再次閃崩,目前,美油已經較10月初高點86.74美元相比已下跌逾40%,12月21日,WTI 2月原油期貨收跌2.29美元,跌幅4.75%,報45.88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跌2.89美元,跌幅5.05%,報54.35美元/桶。美國石油的失敗或將到
當前,國際能源格局正在醞釀重大調整。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墨西哥等產油國聯合減產協議履約率去年創下20年新高,推動全球原油價格企穩回升。隨著技術進步和頁巖革命的深化,美國頁巖油產量飆升,成為國際石油市場上的重要賣家。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去年中國原油進
歐佩克5月31日在維也納召開例行會議,重點商討是否需要減產保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分析稱,北美頁巖油的增產潛力引發了歐佩克內部矛盾,成員國之間針對是否減少配額產生不小分歧。 以阿爾及利亞為代表的非洲成員國認為其生產的原油與北美頁巖油品級類似,因此受北美頁巖油產量增加的威脅更大;尼日利亞
北美、歐洲、亞洲市場對生物降解塑料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有關機構預測,預計到2012年需求量將達到26.9萬噸,到2017年需求量將達到52.5萬噸。 不難想象,北美和歐洲市場,食品包裝和食品服務產品,將推動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需求,這個需求將上升到兩位數的水平。從體積方面來講,
美國頁巖氣革命的喧囂還未散盡,關注點又轉向了致密油。 德克薩斯州南部的鷹灘(Eagle Ford)頁巖油氣田、北達科他州的巴肯(Bakken)油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致密油儲量地。 2008年以來,美國致密油日產量從60萬桶飛漲至350萬桶。致密油和頁巖氣為美國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亞洲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決定暫緩數十億美元石化廠計劃,等于是晚一步承認恣意擴張時期已經不再,而這并不只是因為美國頁巖氣革命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降溫、環保顧慮、及外國競爭等沖擊全面發酵,過去幾個月,中國一連串煉油及石化項目相繼延緩或取消。 路透引述公司消息人士指出,中石化暫停了3
雖然原油庫存的增加導致原油價格短期內受到壓制,但是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投資者紛紛看多原油價格走勢。截至記者發稿,IPE布油上漲2.31%報收57.22美元/桶,NYMEX原油價格上漲2.95%至50.28美元/桶。 庫存壓制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2月11日公布數據顯示,2月6日當周,美國
國際能源市場的權力結構正在轉型。歐佩克已不再是世界石油的定價者和關鍵供應商,美國晉升為新的“王者”。這是美國媒體從近期國際油價“自由落體般”暴跌、石油輸出國組織卻決定不減產這一現象中得出的結論。在人們對此輪油價下跌眾說紛紜的時候,國際能源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認為,是市場供需規律引發了此輪油價下跌。
國際能源署(IEA)12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年度報告預計,由于頁巖油開發加快,到2020年美國將超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這一變化將改變世界能源供應格局。另外油氣生產的活躍也將提振美國經濟活動。該機構預計,在2035年,國際油價不排除站上每桶250美元的可能。 13日,IEA在其
一場能源供應領域的變革正在美國上演。10年前美國對頁巖氣的開采還微不足道,而現在它已占該國天然氣開采總量的約四分之一。美國相關部門估計,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約50%。有媒體評論說,這對一直尋求能源獨立的美國來說,已是一場實實在在的“能源革命”。 “頁巖氣革命”影響美國和全
一場能源供應領域的變革正在美國上演。10年前美國對頁巖氣的開采還微不足道,而現在它已占該國天然氣開采總量的約四分之一。美國相關部門估計,到2035年這一比例將提高到約50%。有媒體評論說,這對一直尋求能源獨立的美國來說,已是一場實實在在的“能源革命”。“頁巖氣革命”影響美國和全球 隨
特雷弗·豪澤 原油產量下降推高能源成本 布什政府在2006年的國情咨文演說中呼吁美國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程度,而當時的美國正處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前所未有的石油漲價風潮之中。最近幾十年中,美國國內石油產量在不斷下降,而需求卻持續走高,這一降一升使美國60%的石油供給需要依靠進口來滿足。9
按照約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歐佩克)將于本周五在維也納制定產量政策,但眼下卻紛爭不斷。 以沙特為首的產油國提議逐步放松減產措施,而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則表示反對。更為復雜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竟然也摻合進來。 特朗普呼吁產油國增產以控制油價,并支持全球經濟。據彭博社報道,在美
在成品油生產收益遞減的困境下,原油直接制化學品(COTC)技術可能成為煉油商下一個發展方向。近日在阿布扎比舉行的2019第九屆中東煉油與石化技術論壇上,業內專家們表示,COTC代表著煉油行業的未來。 成品油市場趨于成熟 目前,全球成品油市場已經趨于飽和。成品油市場的增長潛力,主要來自于新興經
11月30日,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齊聚維也納,就原油減產協議再延長9個月至2018年底達成共識,并計劃在明年6月的歐佩克會議上進行復議。 事實上,延長減產協議毫無懸念,只在延長期限6個月還是9個月上存在疑問。外界擔心,9個月的時間是否會讓美國頁巖油生產商“乘虛而入”,油價不降反增,存在“矯枉
國際能源署12日發布《世界能源展望》預計,到2017年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到2035年美國將基本實現能源自給自足。 頁巖油氣成為美國“新大陸” 支撐國際能源署論斷的最主要論據是近年來美國頁巖油氣產量增長迅猛,而其背后推手主要是技術進步和價格杠
今年11月18日,國務院發布了《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與2013年版目錄相比,新版目錄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其中,尤其引起石化行業關注的是,新建乙烯項目、新建對二甲苯(PX)項目、新建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項目從“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改為“由省級政府按照國務院批
——訪中歐金融協會知名專家吳競 最新數據顯示,從2014年6月份至今,無論是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還是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跌幅均已超過50%。與此同時,國際油價仍未現明顯反彈趨勢。就此次國際原油價格快速下跌的原因,以及對未來石油市場的影響等問題,中歐金融協會(SEFIN)知名專家、德意志銀
路透社8月1日報道稱,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7月原油產量創年內新高、美國石油協會(API)原油庫存上漲等因素影響,7月國際油價受到劇烈沖擊,出現近兩年來最大月跌幅。 多重原因促歐佩克增產 據7月30日路透社調查顯示,歐佩克原油產量自6月起上漲7萬桶/日,在7月達到3264萬桶/日,創2018
庫欣,美國中部一個小鎮,只有8000居民,財大氣粗的彭博公司居然租用了一顆衛星監視它,庫欣有何秘密? 很簡單,庫欣是美國原油期貨最主要的交割地,其原油庫存占全美原油庫存的5%-10%。彭博的衛星一周拍攝庫欣兩次,目的是通過照片細節比對來判斷原油儲存量的變化。庫欣的